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積累生字詞,了解作者及童話的特點。
2.學習快速閱讀。在短時間內迅速瀏覽全文,了解主要內容。
3.調動自己的體驗,展開聯(lián)想和想象,把握作者思路,深入理解課文。
4.分析人物形象,理解童話想象和夸張的藝術特點。
5.深入理解童話的諷刺意蘊和現(xiàn)實意義。
作者簡介:
安徒生(1805—1875),19世紀 文學巨匠,世界著名的 ,被譽為“ ”。他的《安徒生童話》已經(jīng)被譯為150多種語言,在全球出版。代表作有童話
等。
文體知識:
童話是 的一種。這種作品通過豐富的 、和 來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對兒童進行思想教育。語言通俗、生動,故事情節(jié)往往離奇曲折、引人入勝。童話又往往運用 的修辭手法,鳥獸蟲魚、花草樹木、以及家具、玩具等都可被賦予生命,被注入思想感情,被人格化。
字音字形:
炫耀 稱職 滑稽 陛下 頭銜 駭人聽聞 欽差大臣 隨聲附和 賜予 御聘 爵士 更衣 勛章
解釋詞語:
滑稽:
稱職:
駭人聽聞:
隨聲附和:
精致:
呈報:
炫耀:
分角色朗讀,揣摩人物語氣。
皇帝: 騙子:
官員: 小孩:
分析故事情節(jié):
文中各種人物是怎樣圍繞“ ”字進行活動的?
第二課時
梳理文章脈絡:
引子:皇帝 新裝 (第 段)
開端:騙子 新裝 (第 段)
發(fā)展:君臣 新裝 (第 段)
高潮:皇帝 新裝 (第 段)
結局:小孩 新裝 (第 段)
引子:概述皇帝的特點:
服裝費用:
心思興趣:
換衣次數(shù):
用 的手法突出皇帝 的程度
開端: 投餌誘皇帝上鉤
布的色彩和圖案:
·布的特性:
用 手法寫
發(fā)展:分別寫出兩大臣和皇帝 時的表現(xiàn)
心理:
神態(tài):
言行:
大臣和皇帝 與后面小孩的 形成鮮明對比
高潮:皇帝穿新衣 的情形
動作:
心理:
特點
結局: 被揭穿,皇帝及其官員
揭穿人物:
揭穿原因:
揭穿方式:
皇帝表現(xiàn):
表明皇帝及大臣的
合作探究:
找出在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中起著關鍵作用的語句。
仔細閱讀課文,找出描寫騙子、大臣、皇帝、小孩的句子,研討:這些句子體現(xiàn)了人物的什么性格特點?
人物描寫方法:
作用:
方法提示:
運用_______描寫方法,刻畫人物的______性格特點。
人物的性格特征:
皇帝:
老大臣:
騙子:
小孩:
深層研讀:
為什么讓一個小孩子道出事實真相呢?
這篇童話諷刺了什么?告訴我們什么道理?
這篇童話如何運用了豐富的想象和大膽的夸張,有什么作用?
課后練習:
滿足的人的襯衫 (意)卡爾維諾
一個國王有一個獨生子,國王愛他就像愛自己的眼睛一樣??蛇@個王子總是不快樂,整天整天地站在陽臺上,看著遠處。
“你還缺什么嗎?”國王問他,“你到底怎么了?”
“我也說不清,爸爸,我自己也不清楚?!?br/>
“你戀愛了?如果你想要哪個姑娘,告訴我,我會安排你們結婚的,不論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王的女兒,還是最窮困的農家女子,我都可以給你解決!”
“不是,爸爸,我沒愛上什么人。”
國王想方設法讓兒子開心解悶。戲劇、舞會、音樂,都毫無效果,而且王子臉上的紅潤一天天地消退。
國王只好發(fā)出命令,從世界各地找來了許多有學問的人:哲學家、博士、教授。他讓大家見了王子,然后征求大家的意見。這些人退出去想了想后,又來見國王,說:“陛下,我們想過了,并研究了星相,必須這樣做:找到一個感到滿足的人,這個人對所有東西都感到滿足,并且因為自己擁有的一切而感到滿足,然后把他的襯衫跟王子的交換一下就行了?!?br/>
當天,國王就派出使者到世界各地去尋找這個感到滿足的人。
一個神父被帶了回來,國王問他:“你滿足嗎?”
“很滿足,陛下。”
“那好。你愿意成為我的主教嗎?”
“噢,那可太好了,陛下!”
“出去!快滾出去!我要找的是一個滿足于自身狀況的幸福的人,而不是一個想要比現(xiàn)有狀況更好的人?!?br/>
國王又開始等待下一個滿足的人。人們告訴他,他的鄰居,另一個國王,那真是又幸福又滿足。他有一個善良美麗的妻子,子女成群,曾在戰(zhàn)爭中打敗了所有的敵人,國家和平安寧。滿懷希望的國王當即派出使者去向他求討襯衫。
鄰居國王接待了使者,說:“對,對,我什么東西也不缺,可悲的是一個人擁有了一切,卻還得離開這個世界,拋棄這一切!每次這樣一想,我就深感痛苦,夜里不能睡覺!”使者一聽,覺得還是回去吧。
國王一籌莫展,只好去打獵散心。他射中一只野兔,以為可以抓到它了,可沒想到,野兔一瘸一拐地逃走了。國王便追了上去,把隨從都甩在后邊老遠。追到一處野地,國王聽見有人在哼著鄉(xiāng)村小調。國王停下來,想:這么唱歌的人只能是個滿足的人!就尋著歌聲鉆進了一座葡萄園,在葡萄藤下他看到一個小伙子邊摘葡萄邊唱著歌。
“您好,陛下,”小伙子說,“您這么早就到鄉(xiāng)下來了?”
“好小伙子,你愿意讓我把你帶到京城嗎?你可以做我的朋友。”
“啊,啊,陛下,不愿意,我一點也不想去,謝謝您。就是讓我做教皇我也不愿意?!?br/>
“那是為什么?像你這樣一個棒小伙子……”
“不,不,跟您說實話吧,我覺得這樣很滿足,這就夠了?!?br/>
國王想:我總算找到了一個幸福的人啦!“年輕人,你幫我一個忙吧。”
“陛下,只要我能做到,我會全力以赴的。”
“你先等等。”國王欣喜若狂,跑著去叫那些隨從,“快過來!快過來!我的兒子有救了!我的兒子有救了!”然后他把隨從們都帶到了小伙子這里,說:“好小伙子,你想要什么我都會給你!但你給我,給我……”
“什么東西,陛下?”
“我的兒子就要死了,只有你能救他。來,你過來!”國王抓住他,開始解開他外衣的扣子。突然,國王僵住了,手耷拉了下來。
這個滿足的人沒有襯衫。 (有刪改)
1.本文的標題有何作用?試談談自己的理解。(4分)
2.“重復中有變化”是童話故事的基本特點。通讀全文,完成上面的對話。(5分)
3.本文的開頭有兩種不同的譯文,你覺得哪種譯文更能體現(xiàn)童話語言的特點?請說明理由。(3分)A.一個國王有一個獨生子,國王愛他就像愛自己的眼睛一樣??蛇@個王子總是不快樂,整天整天地站在陽臺上,看著遠處。
B.國王有一個獨生子,國王很疼愛他,視若珍寶??蛇@個王子總是郁郁寡歡,整天站在陽臺上,看著遠處。
4.故事中的王子和小伙子沒有姓名,但他們都具有典型意義。請你說說他們分別代表了哪一類人。(4分)
5.國王找到“襯衫”了嗎?請聯(lián)系全文,談談你的理解。(6分)
6.不脫離原文主題,大膽想象,為《皇帝的新裝》續(xù)寫一個合理的結尾。
參考答案
第一課時
安徒生(1805—1875),19世紀丹麥文學巨匠,世界著名的童話作家,被譽為“世界兒童文學的太陽”。他的《安徒生童話》已經(jīng)被譯為150多種語言,在全球出版。代表作有童話《丑小鴨》《海的女兒》《賣火柴的小女孩》《夜鶯》《皇帝的新裝》等。
童話是兒童文學的一種。這種作品通過豐富的想象、和夸張來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對兒童進行思想教育。語言通俗、生動,故事情節(jié)往往離奇曲折、引人入勝。童話又往往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鳥獸蟲魚、花草樹木、以及家具、玩具等都可被賦予生命,被注入思想感情,被人格化。
xuàn chèn jī bì xián hài qīn chāi fù hè
炫耀 稱職 滑稽 陛下 頭銜 駭人聽聞 欽差大臣 隨聲附和
cì yù pìn jué gēng xūn
賜予 御聘 爵士 更衣 勛章
解釋詞語:
滑稽:文中是荒唐的意思。
稱職:思想水平和工作能力都能擔任的職務。
駭人聽聞:使人聽了十分吃驚。
隨聲附和:形容沒有主見。
精致:精巧細致。
呈報:報告。
炫耀:夸耀。
分角色朗讀,揣摩人物語氣。
皇帝: 語調傲慢,神情自負
騙子:油腔滑調,阿諛奉承
官員:老于世故,語調遲緩,故做鎮(zhèn)定
小孩:天真,高聲地喊出來
分析故事情節(jié):
文中各種人物是怎樣圍繞“ 騙”字進行活動的?
皇帝受騙 官員助騙 百姓傳騙 騙子行騙 孩子揭騙
第二課時
梳理文章脈絡:
引子:皇帝 愛 新裝 (第 1 段)
開端:騙子 織 新裝 (第 2·~4 段)
發(fā)展:君臣 看 新裝 (第 5~23 段)
高潮:皇帝 穿 新裝 (第 24~33 段)
結局:小孩 揭 新裝 (第 34~37 段)
引子:概述皇帝的特點:愛新裝成癖
服裝費用:不惜傾其所有
心思興趣:最愛炫耀新衣
換衣次數(shù):每一天每點鐘
用 夸張 的手法突出皇帝 荒唐昏庸 的程度
開端: 騙子 投餌誘皇帝上鉤
布的色彩和圖案:分外美觀
·布的特性:神奇怪異
用 想象 手法寫 騙子如何誘皇帝上當
發(fā)展:分別寫出兩大臣和皇帝 看衣 時的表現(xiàn)
心理:都怕別人知道自己看不見
神態(tài):裝模作樣地看了又看
言行:點頭贊美“真是美極了”
大臣和皇帝 表里不一、虛偽 與后面小孩的 天真無邪 形成鮮明對比
高潮:皇帝穿新衣 游行 的情形
動作:轉了又轉,扭了又扭
心理:讓別人覺得確有新衣
特點 丑態(tài)百出,自欺欺人
結局: 新衣真面目 被揭穿,皇帝及其官員 丑態(tài)畢露
揭穿人物:小孩
揭穿原因:天真單純
揭穿方式:私下傳開
皇帝表現(xiàn):發(fā)抖又擺傲姿
表明皇帝及大臣的 昏庸愚蠢虛偽
1、找出在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中起著關鍵作用的語句。
“任何不稱職的或愚蠢得不可救藥的人,都看不見這衣服”
騙子胡說那衣服具有這樣一種“奇怪的特性”,不但抓住了皇帝的昏庸荒政而又想辨別出官員是否稱職、是聰明還是愚蠢,以求保住皇位的心理,而且抓住了大臣們只想保住官位的心理,因而騙術步步行通。這句話像一個魔咒,左右著人們的思想和行動。
人物描寫方法:外貌描寫、語言描寫、動作描寫、心理描寫、神態(tài)描寫等。
作用:是為表現(xiàn)人物性格,揭示作品主題服務的。
方法提示:運用 描寫方法,刻畫人物的 性格特點
人物性格特點:
皇帝:愛慕虛榮、昏庸無能、荒唐可笑
老大臣:阿諛奉承、虛偽狡詐
騙子:油嘴滑舌、狡猾、狡詐
小孩:天真無邪、敢說真話
1.為什么讓一個小孩子道出事實真相呢?
作者讓一個小孩子在謊言充塞、欺騙成風的世界里,喊出了“天真的聲音”,增加了神奇的童話色彩和作品的現(xiàn)實意義,使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到高潮。用小孩子的話來揭露皇帝和大臣們的虛偽奸詐、愚蠢和自欺欺人的丑行,更增加了童話色彩和作品的現(xiàn)實意義。告訴我們要無私無畏、敢于說真話,要保持天真爛漫的童心。
2、這篇童話諷刺了什么?告訴我們什么道理?
這篇童話通過一個昏庸無能而又窮奢極欲的皇帝受騙上當?shù)墓适?,揭露和諷刺了皇帝和大臣們的虛偽、愚蠢和自欺欺人的丑行,無情地鞭撻了黑暗腐朽的封建制度。它告訴我們應該保持天真爛漫的童心,要無私無畏,敢于說真話。
3.這篇童話如何運用了豐富的想象和大膽的夸張,有什么作用?
本文的故事情節(jié)、人物形象雖然不是現(xiàn)實生活中發(fā)生的、存在的,卻是在現(xiàn)實生活基礎上提煉概括、集中創(chuàng)造出來的。從整體構思上說,騙子騙局的設計,皇帝及大臣官員乃至百姓的上當受騙,最后演出了一幕皇帝裸體游行的鬧劇,就體現(xiàn)了極豐富的想象和大膽的夸張。從局部看,也是如此。寫皇帝喜歡“穿得漂亮”,說他“每一天每一點鐘都要換一套衣服”。這是一種極端夸張的手法。寫騙子大膽而乖巧的騙局,寫他們如何在空織布機上忙碌……都充滿了豐富奇特的想象力。我們在這篇童話里看到的皇帝、官員,正是當年丹麥封建統(tǒng)治者的真實寫照,安徒生把自己不敢明白說出的一切,隱藏在夸張的故事里,引起讀者深思。
課外閱讀:
(1)神父、鄰居國王、小伙子。(按順序回答,每個1分,共3分)
(2)示例一:找到的人物身份不一樣,一個是神職人員,一個是國王,一個是普通人。
示例二:尋找的途徑不一樣,神父是使者找來的,鄰居國王是人們告訴國王的,小伙子是國王遇到的。
示例三:故事情節(jié)的詳略不一樣,前兩次尋找略寫,第三次詳寫。
示例四:找到的人物的心態(tài)不一樣,神父對現(xiàn)狀很滿足但還有欲望,鄰居國王擁有一切但因害怕失去而感到痛苦,小伙子對一切都很滿足并且很快樂。
(2分,任答一點即可)
(3)A更能體現(xiàn)童話的語言特點。(1分)相比B中“視若珍寶”“郁郁寡歡”“整天”等詞句,A中的“就像愛自己的眼睛一樣”“總是不快樂”“整天整天地”等更能體現(xiàn)童話語言簡明、樸實、生動等特點,貼近兒童的心理,更加適合兒童閱讀。(2分)
(4)王子代表幾乎擁有一切卻還是不快樂的一類人,(2分)小伙子代表盡管沒有優(yōu)越的生活條件卻很滿足、很快樂的一類人。(2分)
5.國王找到“襯衫”了嗎?請聯(lián)系全文,談談你的理解。(6分)
示例:我認為國王找到了襯衫。神父對生活還有欲望,鄰居國王擁有一切但因害怕失去而感到痛苦,唯有小伙子對自己的現(xiàn)狀很滿足。國王雖然沒有找到物質意義上具體的襯衫,但是他在一次次的尋找中,真正理解了“襯衫”的象征意義,明白了許多人生道理:人的欲望往往是無止境的,精神的滿足更能讓人快樂;滿足是人的自我感受,權力、地位、物質等不能決定一個人是否幸福快樂,只有自己才能給自己真正的滿足、幸福與快樂。(6分,表明觀點1分,闡釋理由5分。答案的重點不是關注“找到”或“沒找到”,而是關注對“襯衫”象征意義的理解)
6、不脫離原文主題,大膽想象,為《皇帝的新裝》續(xù)寫一個合理的結尾。
示例:
皇帝挺著大肚子硬撐著完成了游行大典,但關于皇帝沒穿衣服的議論卻滿天飛。聽到子民們的議論,皇帝惱羞成怒:“既然你們都說我沒有穿衣服,那就應該找出證據(jù)來向我證明,那些私下說我沒穿衣服的人都一律處死。如果你們找到了證據(jù)證明我真的沒穿衣服,重重有賞!”人們都沉默了,因為大家都沒有辦法證明。
就在這時,從人群中走出了一位小男孩,他大膽地走到皇帝面前,說:“陛下,我能向您證明?!贝蠹沂煮@奇,視線一齊集中到這位小男孩的身上?;实垡哺械狡婀?心想:“就憑這個小毛孩?真是天大的笑話?!钡€是笑著說:“小朋友,你如果不能使我相信,小命可就難保了?!?
小男孩挺著胸膛說:“陛下,請您準備一些泥土給我,再把您身上的這件衣服脫下來交給我,接著把兩位裁縫請到大殿上來。待會兒您就明白了?!?
皇帝按照小男孩說的,命人取來泥土,并把衣服脫下給了小男孩。小男孩把泥土撒在衣服上,并印了一個腳印在上面。對皇帝說:“陛下,如果的確有衣服,那讓裁縫拿起衣服的話,腳印也一定會隨著衣服起來吧。”
皇帝聽后覺得言之有理,就讓兩個裁縫照著做。裁縫聽了慌張不已,立馬逃走,可是被侍衛(wèi)抓住了,皇帝立即命令處死了他們。之后在他們的屋里發(fā)現(xiàn)了一個箱子,皇帝給這兩個騙子的用來做衣服的金絲線原封不動地躺在里面。
皇帝看小男孩這么聰明,決定賞賜小男孩一千兩黃金,小男孩卻說:“我不想要這些錢,只要陛下答應我一件事?!被实鬯斓卮饝?小男孩便說:“我希望陛下以后不要只顧外表的裝扮,要一心一意地管理國家政事?!被实巯肓讼?覺得小男孩的話有道理,便同意了。
從此以后,皇帝把他的國家管理得越來越好,國泰民安,風調雨順,人民過上了幸福的生活。在人民的心中,他們的國王也越來越美麗了……
這是一份初中語文人教部編版七年級上冊皇帝的新裝導學案,共8頁。學案主要包含了助學資訊,字詞積累,整體感知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語文第六單元19 皇帝的新裝學案設計,共2頁。
這是一份語文七年級上冊19 皇帝的新裝學案,共6頁。學案主要包含了整體感知,概括內容,走進文章,點評人物,研讀語句,品味語言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