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冊3 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與時間的關(guān)系隨堂練習(xí)題
展開
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冊3 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與時間的關(guān)系隨堂練習(xí)題,共6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非選擇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一、單項選擇題
1.(2019·寧德高一檢測)物體在做勻減速直線運動時(運動方向不變),下面結(jié)論正確的是( )
A.加速度越來越小
B.加速度總與物體的運動方向相同
C.位移隨時間均勻減小
D.速度隨時間均勻減小
解析:選D.物體做勻減速直線運動,表明它的速度均勻減小,加速度大小不變,加速度方向與物體的運動方向相反,A、B錯誤,D正確;由于物體運動方向不變,位移逐漸增大,故C錯誤.
2.一個物體由靜止開始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第1 s末的速度達到4 m/s,物體在第2 s內(nèi)的位移是( )
A.6 m B.8 m
C.4 m D.1.6 m
解析:選A.根據(jù)速度時間公式v1=at,得a=eq \f(v1,t)=eq \f(4,1) m/s2=4 m/s2.第1 s末的速度等于第2 s初的速度,所以物體在第2 s內(nèi)的位移x2=v1t+eq \f(1,2)at2=4×1 m+eq \f(1,2)×4×12 m=6 m,故A正確.
3.(2019·徐州高一檢測)做勻減速直線運動的物體的加速度大小為a,初速度大小是v0,經(jīng)過時間t速度減小到零,則它在這段時間內(nèi)的位移大小表達錯誤的是( )
A.v0t+eq \f(1,2)at2 B.v0t-eq \f(1,2)at2
C.eq \f(v0,2)t D.eq \f(1,2)at2
解析:選A.根據(jù)位移公式可知B正確,A錯誤;若將該運動反過來看,則是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則D正確;因為末速度等于零,故v0=at代入x=v0t-eq \f(1,2)at2得x=eq \f(v0,2)t,故C正確.
4.(2019·甘肅白銀高一期中)國慶期間,京津冀地區(qū)平均PM2.5濃度維持在250 μg/m3左右,出現(xiàn)嚴重污染.已知汽車在京津高速上行駛限速120 km/h,由于霧霾的影響,某人開車在此段高速公路上行駛時,能見度(觀察者與能看見的最遠目標(biāo)間的距離)為50 m,該人的反應(yīng)時間為0.5 s,汽車剎車時能產(chǎn)生的最大加速度的大小為5 m/s2,為安全行駛,汽車行駛的最大速度是( )
A.10 m/s B.15 m/s
C.20 m/s D.25 m/s
解析:選C.設(shè)汽車行駛的最大速度為v,則有:vt0+eq \f(v2,2a)=x,即0.5v+eq \f(v2,10)=50,解得v=20 m/s.
5.甲、乙兩人同時同地出發(fā)騎自行車做直線運動,前1 h內(nèi)的位移-時間圖象如圖所示.下列表述中正確的是( )
A.0.2~0.5 h內(nèi),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大
B.0.2~0.5 h內(nèi),甲的速度比乙的大
C.0.6~0.8 h內(nèi),甲的位移比乙的小
D.0.8 h內(nèi),甲、乙騎行的路程相等
解析:選B.在0.2~0.5 h內(nèi),位移-時間圖象是傾斜的直線,則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所以在0.2~0.5 h內(nèi),甲、乙兩人的加速度都為零,選項A錯誤;位移-時間圖象的斜率絕對值大小反映了物體運動速度的大小,斜率絕對值越大,速度越大,故0.2~0.5 h內(nèi)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選項B正確;由位移-時間圖象可知,0.6~0.8 h內(nèi)甲的位移大于乙的位移,選項C錯誤;由位移-時間圖象可知,0.8 h內(nèi)甲、乙往返運動過程中,甲運動的路程大于乙運動的路程,選項D錯誤.
6.一輛公共汽車進站后開始剎車,做勻減速直線運動.開始剎車后的第1 s內(nèi)和第2 s內(nèi)位移大小依次為9 m和7 m.則剎車后6 s內(nèi)的位移是( )
A.20 m B.24 m
C.25 m D.75 m
解析:選C.由Δx=aT2得:9 m-7 m=(a·12) m,a=2 m/s2,由v0T-eq \f(1,2)aT2=x1得:v0×1 s-eq \f(1,2)×2 m/s2×12 s2=9 m,得v0=10 m/s,汽車剎車時間tm=eq \f(v0,a)=5 s<6 s,故剎車后6 s內(nèi)的位移為x=eq \f(1,2)ateq \\al(2,m)=eq \f(1,2)×2×52 m=25 m,C正確.
7.(2019·陜西延安高一期中)學(xué)校對升旗手的要求是:國歌響起時開始升旗,當(dāng)國歌結(jié)束時國旗恰好升到旗桿頂端.已知國歌從響起到結(jié)束的時間是48 s,紅旗上升的高度是17.6 m.若國旗先向上做勻加速運動,時間持續(xù)4 s,然后做勻速運動,最后做勻減速運動,減速時間也為4 s,紅旗到達旗桿頂端時的速度恰好為零.則國旗勻加速運動時加速度a及國旗勻速運動時的速度v,正確的是( )
A.a(chǎn)=0.2 m/s2 v=0.1 m/s
B.a(chǎn)=0.4 m/s2 v=0.2 m/s
C.a(chǎn)=0.1 m/s2 v=0.2 m/s
D.a(chǎn)=0.1 m/s2 v=0.4 m/s
解析:選D.對于紅旗加速上升階段:x1=eq \f(1,2)a1teq \\al(2,1),對于紅旗勻速上升階段:v=at1,x2=vt2,對于紅旗減速上升階段:x3=vt3-eq \f(1,2)a3teq \\al(2,3),對于全過程:a1=a3,x1+x2+x3=17.6 m,由以上各式可得:a=a1=a3=0.1 m/s2,v=0.4 m/s.故D正確,A、B、C錯誤.
8.如圖是A、B兩個質(zhì)點做直線運動的位移-時間圖象.則( )
A.在運動過程中,A質(zhì)點總比B質(zhì)點運動得快
B.在0~t1這段時間內(nèi),兩質(zhì)點的位移相同
C.當(dāng)t=t1時,兩質(zhì)點的速度相等
D.當(dāng)t=t1時,A、B兩質(zhì)點的加速度不相等
解析:選A.位移-時間圖象中,圖線的斜率對應(yīng)質(zhì)點的速度,所以A質(zhì)點的速度比B質(zhì)點的速度大,A正確;位移-時間圖象中,位移等于初、末時刻對應(yīng)的縱坐標(biāo)的坐標(biāo)差,所以在0~t1這段時間內(nèi),A質(zhì)點的位移大于B質(zhì)點的位移,B錯誤;t1時刻,兩圖象的斜率不同,兩質(zhì)點的速度不同,C錯誤;兩質(zhì)點都做勻速直線運動,加速度都等于零,D錯誤.
二、多項選擇題
9.(2019·河北模擬)近年來,霧霾天氣頻繁出現(xiàn).某日早6時濃霧天氣中道路能見度只有30 m,且路面濕滑.一輛小汽車以18 m/s的速度自中華路由南向北行駛,通過某路段時,突然發(fā)現(xiàn)正前方濃霧中有一輛卡車正以6 m/s的速度同向勻速行駛,于是,司機鳴笛示警同時緊急剎車,但路面濕滑,只能實現(xiàn)2 m/s2的加速度減速行駛.前車接到示警于2 s后以2 m/s2的加速度加速行駛.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前后車因都采取了必要的減加速運動,所以不會追尾
B.前后車雖采取了減加速運動,但加速度過小,仍會發(fā)生追尾碰撞
C.在前車開始加速時,兩車相距僅有9 m的距離
D.兩車距離最近只有2 m
解析:選AD.設(shè)v1=18 m/s,v2=6 m/s,a=2 m/s2,t0=2 s,s=30 m;設(shè)汽車經(jīng)時間t兩者共速,則v1-at=v2+a(t-t0),解得t=4 s,此時間內(nèi)汽車的位移x1=v1t-eq \f(1,2)at2=56 m,卡車的位移x2=v2t0+v2(t-t0)+eq \f(1,2)a(t-t0)2=28 m,因x2+s>x1可知兩車不會追尾,此時兩車的距離為28 m+30 m-56 m=2 m,故A、D正確,B錯誤;在前車開始加速時,兩車相距Δx=s-[(v1-v2)t0-eq \f(1,2)ateq \\al(2,0)]=10 m的距離,故選項C錯誤.
10.(2019·廣西玉林高一期中)一個以v0=5 m/s的初速度做直線運動的物體,自始至終有一個與初速度方向相反、大小為2 m/s2的加速度,則當(dāng)物體位移大小為6 m 時,物體已運動的時間可能為( )
A.1 s B.2 s
C.3 s D.6 s
解析:選BCD.取初速度方向為正方向,當(dāng)位移與v0同向時,位移為x=6 m,由x=v0t+eq \f(1,2)at2得:6=5t-t2,t1=2 s或t2=3 s,B、C正確.當(dāng)位移與v0方向相反時,位移為x=-6 m,代入位移公式得:-6=5t-t2,故t3=6 s,D正確.
11.某物體運動的v-t圖象如圖所示,根據(jù)圖象可知,該物體( )
A.在0到2 s末的時間內(nèi),加速度為1 m/s2
B.在0到5 s末的時間內(nèi),位移為10 m
C.在0到6 s末的時間內(nèi),位移為6.5 m
D.在0到6 s末的時間內(nèi),路程為7.5 m
解析:選ACD.0~2 s內(nèi)的加速度:a=eq \f(2,2) m/s2=1 m/s2,A正確;0~5 s內(nèi)的位移:x1=eq \f(1,2)×(2+5)×2 m=7 m,B錯誤;5 s~6 s內(nèi)的位移:x2=eq \f(1,2)×1×(-1) m=-0.5 m,所以0~6 s內(nèi)的總位移:x=x1+x2=6.5 m,總路程:s=x1+|x2|=7.5 m,故C、D正確.
12.(2019·廊坊高一檢測)如圖所示的四個圖象中,能表示質(zhì)點做往返運動回到出發(fā)點的是( )
解析:選BC.A圖中質(zhì)點開始時位移為正且均勻增大,說明質(zhì)點在原點正方向一側(cè)且沿正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一段時間后位移仍為正但在均勻減小,說明質(zhì)點仍在正方向一側(cè),沿反方向勻速直線運動往出發(fā)點走,但沒有返回到出發(fā)點;B圖表示先從出發(fā)點沿正方向運動后再返回出發(fā)點,接著再沿負方向運動,后返回出發(fā)點,做往返運動;C圖表示從出發(fā)點沿正方向連續(xù)往返運動;而D圖表示質(zhì)點先靜止不動,再向某方向運動,沒有往返.
三、非選擇題
13.某市規(guī)定,汽車在學(xué)校門前大路上的行駛速度不得超過40 km/h.一次,一輛汽車在校門前大路上遇緊急情況剎車,由于車輪抱死,滑行時在大路上留下一道筆直的車痕.交警測量了車痕長度x=9 m,又從監(jiān)控錄像上確定了該車從剎車到停止運動的時間t=1.5 s,立即判斷出這輛車超速,這是為什么?
解析:法一:速度判斷法
由于x=9 m,t=1.5 s,所以由eq \(v,\s\up6(-))=eq \f(x,t)得平均速度eq \(v,\s\up6(-))=eq \f(9,1.5) m/s=6 m/s.又因為eq \(v,\s\up6(-))=eq \f(v0,2),所以剎車前汽車的速度v0=2eq \(v,\s\up6(-))=2×6 m/s=12 m/s=43.2 km/h.
因為43.2 km/h>40 km/h,所以此車超速.
法二:位移判斷法
設(shè)汽車恰以v0=40 km/h=eq \f(100,9) m/s的速度行駛,則剎車后1.5 s汽車停下,汽車剎車時的加速度a=eq \f(Δv,Δt)=eq \f(0-v0,1.5 s)=eq \f(-\f(100,9),1.5) m/s2=-eq \f(200,27) m/s2.
以此加速度剎車,剎車位移x′=v0t+eq \f(1,2)at2=eq \b\lc\[\rc\](\a\vs4\al\c1(\f(100,9)×1.5+\f(1,2)×\b\lc\(\rc\)(\a\vs4\al\c1(-\f(200,27)))×1.52))m≈8.33 m.
因為8.33 m
相關(guān)試卷
這是一份高中物理3 位置變化快慢的描述——速度同步達標(biāo)檢測題,共5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非選擇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冊2 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與時間的關(guān)系隨堂練習(xí)題,共5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非選擇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物理必修 第一冊4 自由落體運動鞏固練習(xí),共5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非選擇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相關(guān)試卷 更多
- 1.電子資料成功下載后不支持退換,如發(fā)現(xiàn)資料有內(nèi)容錯誤問題請聯(lián)系客服,如若屬實,我們會補償您的損失
- 2.壓縮包下載后請先用軟件解壓,再使用對應(yīng)軟件打開;軟件版本較低時請及時更新
- 3.資料下載成功后可在60天以內(nèi)免費重復(fù)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