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分子角度看,水的蒸發(fā)與水的分解兩種變化有什么不同?
水變成水蒸氣時,只是分子間的間隔變大,水分子本身沒有變,水的化學性質也沒有變。
水電解時,水分子變成了氫分子和氧分子,不再保持水的化學性質。在反應里,水分子分成氫原子和氧原子,每2個氫原子結合成1個氫分子,每2個氧原子結合成1 個氧分子。
氫氣在氯氣中燃燒生成氯化氫。試分析在氫氣與氯氣反應的化學變化中,分子和原子的變化情況,推論在化學變化中,發(fā)生變化的是分子還是原子?
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
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
質量、體積都很小,處于永恒運動之中。同種分子性質相同,不同種分子的性質不同。
質量、體積都很小,處于永恒運動之中。同種原子性質相同,不同種原子的性質不同。
反應物分子反應時都會分裂,同時又重新組合成新物質(生成物)的分子。
化學反應中原子不可再分,只發(fā)生重新組合。在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數(shù)目都不變化。
(1) 什么是原子? (2)原子在化學變化中可不可以再分?
氫氣 + 氧氣
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
原子真的不能再分?
19世紀初,英國科學家道爾頓提出近代原子學說,他認為原子是微小的不可分割的實心球體。
1897年,英國科學家湯姆生發(fā)現(xiàn)了電子。
4、1911年,盧瑟福提出原子模型:在原子的中心有一個很小的核,它的質量幾乎等于原子的全部質量,電子在核外空間饒著核旋轉。
1919年以后,通過盧瑟福以及不少科學家的反復實驗,發(fā)現(xiàn)了原子核是由帶正電荷的質子和不帶電荷的中子構成的。
1911年,英國科學家盧瑟福用一束平行高速運動的α粒子(α粒子是帶兩個單位正電荷的氦原子,其質量比電子大的多)轟擊金箔時,發(fā)現(xiàn):1.大多數(shù)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且不改變原來的運動方向,2. 也有一小部分α粒子改變了原來的運動路徑,3.有極少數(shù)的α粒子好像碰到了堅硬不可穿透的質點而被彈了回來(如右圖)。
金原子不為實心球體,中間有個核。
(1)大多數(shù)α粒子能穿透金箔, 而且不改變原來的前進方向。(2)一小部分的α粒子運動方向發(fā)生偏轉。(3)極少數(shù)的α粒子好像碰到了堅硬不可 穿透的質點而被彈了回來。
(1)原子內部空間很大, 大多數(shù)α粒子 不改變運動方向而直接穿過去。
(2)一小部分α粒子受到正電荷的斥力, 運動方向發(fā)生偏轉。
(3)原子中的正電荷集中在原子中心很 小的區(qū)域內, α粒子正好撞在該區(qū) 域上被彈了回來。
1個質子帶一個單位正電荷;
1個電子帶一個單位負電荷。
☆核電荷數(shù)=質子數(shù)=核外電子數(shù)
(每個質子帶一個單位正電荷)
(每個電子帶一個單位的負電荷)
[提問]通過此表格,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邊學邊練:誰得出的結論最多
1、在原子中質子數(shù)等于核外電子數(shù)2、原子核一般由質子和中子構成有的原子不一定有中子(如氫原子)3、質子數(shù)不一定等于中子數(shù)4、原子種類不同,則核內質子數(shù)不同
1 下列關于原子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原子是化學變化的最小微粒,但原子可以再分B.核外電子在原子核外的空間里作高速運動C.原子核是由質子和電子構成的,呈電中性D.原子可以構成分子,也可以構成物質
2、原子(普通的氫除外)中的原子核是( )A、由電子和質子構成 B、由質子和中子構成C、由電子和中子構成 D、不能再分3、在原子里質子數(shù)等于( )A、中子數(shù) B、 中子數(shù)和電子數(shù)之和 C、電子數(shù) D、質子數(shù)與電子數(shù)之差
4、在①分子;②原子;③原子核;④質子;⑤中子;⑥電子等微粒中,找出符合下列條件的微粒填在相應的橫線上。 (1)能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微粒是 ; (2)化學變化中的最小微粒是 ; (3)帶正電荷的微粒是 ; (4)不顯電性的微粒是 ; ( 5)質量最小的微粒 ;
2.據(jù)中央電視臺報道,考古學家通過測定古生物遺骸中 的碳-14原子的含量來推測古生物的年代。碳-14原子 的質子數(shù)是6,原子核內的粒子總數(shù)是14,下列有關 碳-14原子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其核外有8個電子 B.其核內有6個中子 C.核電荷數(shù)為6 D.質子數(shù)大于中子數(shù)
1.據(jù)報道,科學家發(fā)現(xiàn)了一種新的原子,它的原子核內 有161個中子,電子數(shù)為111。該原子的質子數(shù)為(??? )?!。ˋ)111?? ? (B)161???? (C)272???? (D)433
已知某種原子里質子數(shù)是11,中子數(shù)比質子數(shù)多1,求這種原子中的粒子總數(shù)?
原子核(帶正電)
核外電子(帶負電)
相對原子質量:以一種碳原子質量的1/12為標準,其他原子的質量跟它相比較所得到的比,作為這種原子的 相對原子質量(符號為Ar)
相對原子質量:以一種碳原子質量的1/12作為標準,其它原子的質量跟它相比較所得的比,就是這種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符號為Ar)。
注意點: ①相對原子質量只是一個比,不是原子的實際質量。 ②相對原子質量的標準是一個碳12原子質量的1/12, 而不是一個碳12原子質量。 ③相對原子質量的單位是“1”,而不是“千克”、“克”等。 ④相對原子質量大的其原子的實際質量也大。
2、作為相對原子質量標準的碳原子的質量為n千克,則原子質量為A 千克的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是( )
1、一個氧原子的質量是2.657×10-26千克, 作為標準的碳原子的質量的1/12是 1.66×10-27千克。求氧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
張青蓮 國際原子量委員會委員
1、??? 原子核( )A、??? 由電子和質子構成的 B、由質子和中子構成C、由電子和中子構成 D、由質子、中子和電子構成的2、??? 在原子里質子數(shù)等于( )A、??? 中子數(shù) B、電子數(shù) C、??? 中子數(shù)和電子數(shù)之和 D、中子數(shù)和電子數(shù)之差
比一比,看誰查得又快又準:
1、查閱相對原子質量表
(1)根據(jù)P153附錄Ⅱ查得相對原子質量為:
(2)根據(jù)P73表4-3查出下列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
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shù) + 中子數(shù)
2、鎂原子的質量大約是碳12原子質量的2倍,則鎂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 ) A、2 B、24g C、3.984×10-26Kg D、24
3、鋁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27,中子數(shù)為14,那么它的質子數(shù)是多少?
3、??? 氧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是( ) A、??? 16g B、16 C、2.657×10-26 kg D、16kg4、??? 原子的質量主要取決于( ) A、質子數(shù)和電子數(shù) B、質子數(shù)和中子數(shù) C、中子數(shù)和電子數(shù) D、質子數(shù)、中子數(shù)和電子數(shù)
??? 下列對原子組成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原子構成中一定有質子 B、??? 原子構成中一定含有中子 C、??? 原子構成中的質子數(shù)一定等 于電子數(shù) D、??? 原子不帶電
1、將①分子②原子③質子④中子⑤電子等粒子用序號分別填 入下列適當空格中: (1)構成物質的基本粒子是________________(2)構成原子的基本粒子是________________(3)顯示電中性的粒子是________________(4)帶正電的粒子是________________(5)參加化學反應一定發(fā)生變化的粒子是____________(6)原子中數(shù)目一定相等的粒子是_______________
這是一份初中化學人教版九年級上冊第三單元 物質構成的奧秘課題2 原子的結構優(yōu)秀ppt課件,共22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學習目標,提出問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1學年課題2 原子的結構優(yōu)秀ppt課件,共29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學習目標,復習提問,原子的構成,新課導入提問,自主學習,部分原子結構示意圖,熟練記憶,核外電子排布規(guī)律,討論2,小組內交流討論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九年級上冊第三單元 物質構成的奧秘課題2 原子的結構課堂教學課件ppt,共5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原子的構成,原子核外電子的排布,內容提要,相對原子質量,學習目標,新知學習,英國科學家湯姆森,湯姆森原子模型,物理學家盧瑟福,α粒子轟擊金箔實驗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