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課題
各種各樣的杯子
授課時間
課型
新授課
教材分析
本節(jié)課作為單元第二課,在第一課對各種材料的簡單認識上,將研究聚焦在杯子這樣一個具體的事物上,在對材料辨識的基礎(chǔ)上細化對各種材料特點的認知。本課有三個部分組成:(1)觀察辨別生活中常見杯子的材料。(2)觀察、比較、描述各種材料的杯子的不同特點,并針對不同的材料特點,提出簡單的問題。 (3)觀察、描述保溫杯的材料,并說出使用這種材料的目的。這三個環(huán)節(jié)從 “辨別材質(zhì)”到“探究特點”,再到“了解用材目的”,層層遞進,一步一步引領(lǐng)學生從表及里,由現(xiàn)象到本質(zhì),逐漸發(fā)現(xiàn)杯子中隱藏的科學奧秘。
學情分析
杯子是學生日常生活中較熟悉的物品,日常使用也比較頻繁,但大多數(shù)孩子對杯子用材以及不同材料杯子的特點并不是很關(guān)注,因此對不同材質(zhì)的杯子的特點的認識就不會很全面。
資源共享
學生材料: (1)認識特點環(huán)節(jié):第一組:玻璃杯、陶瓷杯。 第二組:陶瓷杯、金屬杯。 第三組:紙杯、玻璃杯。 第四組:金屬杯、木頭杯。
學習目標
1.能觀察辨別生活中常見杯子的材料,認識不同的材料可以制作同一物品。 2.觀察并描述不同材料的杯子,發(fā)現(xiàn)不同材料有不同的特點;并能針對不同材料特點,提出簡單的問題。 3.觀察并描述保溫杯各部分的材料,并說出使用這種材料的目的。 4.愿意傾聽、分享他人的信息;樂于表達、講述自己的觀點;能按規(guī)則進行合作研究學習。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能用多種方法觀察并描述不同材料的杯子,發(fā)現(xiàn)不同材料有不同的特點;并能針對不同材料特點,提出簡單的問題。 【教學難點】 觀察并描述保溫杯各部分的材料,并說出使用這種材料的目的。
教法學法
教 學 過 程
優(yōu)化設(shè)計
一、 猜謎導入 ,聚焦話題
1.師:你們會猜謎語嗎?上課之前,我們一起來猜個謎語,誰愿意來讀一讀這則謎語? 出示謎面:前后一個樣,獨耳旁邊站。天天大口張,喝水不吃糧。
2.講述:謎底是?對了,杯子 板書:杯子(貼圖) 3.今天,林老師帶了一群杯子小伙伴一起來到了我們班上,想考考你們,大家有信心接受挑戰(zhàn)嗎? [設(shè)計意圖:猜謎語導入入 課快,而且能夠營造一種愉快輕松的學習氛圍,這樣的導入能激起學生探究知識的愿望,以最佳的狀態(tài)進入到學習中來。]
二、辨別生活中常見 杯子的 用料
1.師:瞧,這兒有 7 個用不同材料做成的杯子。你能看出它們是什么材料做的嗎? 生:匯報交流
2.師:你們的眼睛可真厲害!一眼就看出了這些杯子制作的材料,那這些不同材料制作的杯子各自有什么特點,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究 “各種各樣的杯子”。(板書——2.各種各樣的杯子)
[設(shè)計意圖:通過“接受杯子挑戰(zhàn)”的游戲(情境),了解學生對各種不同材料的已有認識。同時又聚焦本課要探究的問題 —— “不同材料的材料各自究竟有什么特點”呢?明的一類,而哪些物體介于透明與不透明之間,歸為半透明的一類。
3、教師指導學生如何辨別物體是透明還是不透明的。 引導學生仔細閱讀課本第35頁下面的文字和圖畫,了解辨別物體是透明還是不透明的方法及標準。
三、認識 不同材 質(zhì) 杯子 的特點
1.師:為了讓同學們觀察得更清楚,老師給同學們準備了四組杯子,他們分別是: 第一組:玻璃杯、陶瓷杯 第二組:陶瓷杯、金屬杯 第三組:紙杯、玻璃杯 第四組:金屬杯、木頭杯
2.師:想知道這些不同材料制作的杯子各自有什么特點,你們會用哪些好辦法來觀察呢? 生 1: 看一看
3.師:看什么? 生:看杯子的顏色形狀
4.師:這些材料還可以做成其他的顏色和形狀嗎?看來呀,顏色和形狀跟材料本身的特點關(guān)系不是很大,對不對!那咱們應(yīng)該看什么呢?老師給同學們提一個醒,如果我把玻璃杯和其他材料的分開,你能看出它們有什么不同嗎?(觀察材料的透明度) 生 2: 捏一捏
5.師:捏一捏感受杯子的什么? 生:軟硬 生 3: 摸一摸
6.師:那摸一摸呢? 生:感受杯子的光滑還是粗糙?
7.師:有補充嗎?杯子是用來裝熱水的,所以老師建議同學們可以倒上熱水以后再摸一摸,感受一下不同材料制作的杯子有什么不同感覺。 生 4: 掂一掂
8.師:這兩個環(huán)節(jié)都是用手來感受的,現(xiàn)在林老師再用手做一個動作,你們知道這個動作叫什么?它可以感受杯子的什么特點? 生:掂一掂,可以感受杯子的輕重。
9.師:小結(jié),非常棒,在這么短的時間里同學們想出了這么多的觀察方法,那么在接下來的時間里,咱們分別用剛才的四種方法分別來觀察這四組杯子。為了節(jié)約時間,前三組杯子,每兩位同學為一組共同觀察,觀察以后交換材料繼續(xù)觀察,第四組杯子老師倒上熱水后送到每個小組桌子的中間,同學們在不移動杯子的情況下,把手攏在杯子的旁邊,看看有什么不同的感受。熱水是剛剛燒開的,觀察的時候一定要小心不要打翻熱水,小心燙傷哦。另外觀察完以后,請小組長組織好本組成員,共同填寫實驗記錄單。 學生交流:
10.師:了解了各種材質(zhì)的杯子的特點,如果請你來選出你心中最喜歡的杯子,你會選什么杯子,為什么這么選呢? 指 導 學 生 用 : 我 心 中 最 喜 歡 的 杯 子 是 , 因為 ;來回答。
11.師:看來呀!不同材料可以做成同一件物品,不同材料做的物品它的特點都不相同的。
[設(shè)計意圖:小學科學課程標準對低年級的探究要求是:在教師的指導下,能利用多種感官或者簡單工具觀察事 物。因此,在探究活動開始前,教師精心組織的,有目的、有計劃的觀察指導非常重要,它有助于學生更明確觀察的任務(wù),從而提高探究活動的有效性。
四、 學會提出問題 ,思考解決辦法
1.師:同學們都根據(jù)自己的需要選擇了心中最喜歡的杯子。那,還有一些同學們不喜歡的杯子怎么辦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它們存在什么問題?
2.學生回答后板書: 紙杯:太軟 金屬杯:燙手 玻璃杯、陶瓷杯:易碎 塑料杯:不環(huán)保??
3.師:是啊!看著大家都說不喜歡紙杯,林老師忍不住想:紙杯太軟怎么辦?誰有辦法解決這個問題? 生:可以買一個塑料的紙杯套
4.師:你真是一個會動腦筋的孩子。紙杯一定會感謝你的。
5.圖片顯示: 提出問題:紙杯太軟怎么辦? 解決辦法:套上塑料的紙杯套的紙杯圖片
6.師:誰能像剛才這樣,針對紙杯的缺點提出問題,然后再思考解決的辦法,把不喜歡的杯子都變成大家喜歡的。 學生嘗試提出問題和解決的辦法。
7.師:同學們真會動腦筋,提出了這么多的問題,想出了這么多解決的好辦法?
[設(shè)計意圖:低年級的學生有一定的表達能力,但是思維能力和已有詞匯量的限制,尚 不能清晰、全面、系統(tǒng)。在這個時候,教師就需要給予一定的拐 杖,如追問、復述、句式輔助等等,以幫助學生理清想法,清晰表達。] ]
五、 探究保溫杯各部分用材的目的
1.師:我這還有一個杯子,瞧!它就是保溫杯!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保溫杯結(jié)構(gòu)圖,杯體、杯蓋、膠墊、杯嘴、開關(guān)、密封圈。
2.師:我認真地觀察了保溫杯,我發(fā)現(xiàn)它是由好幾種材料做成的,同學們你們 想知道保溫杯各個部分是用什么材料做的,為什么選這些材料嗎?接下來請各小組的小組長拿出保溫杯,同學們仔細觀察,看看它的各個部分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呢?為什么選這些材料?
3.學生觀察后匯報。 杯體:外面是塑料做的,里面是金屬做的;塑料隔熱性能比較好,金屬保溫性能比較好。 杯嘴和杯蓋:是塑料做的,塑料導熱性能比較差,不燙嘴。 密封圈和膠墊:是硅橡膠做的,硅橡膠耐高溫,不易變形,能有效的防漏。 師引導辨別塑料和硅膠。
4.師:剛才同學們認為除了杯體的內(nèi)部以外,其他部分都是用塑料做的,你們看看,你們所說的這些塑料都一樣嗎? 生:不一樣,密封圈和膠墊比較軟,其他的都很硬。
5.師:非常好,觀察的特別仔細,那么老師告訴你,膠墊的材料并不是塑料,而是硅橡膠,硅橡膠是有機硅的一種?為什么膠墊和密封圈要選用有機硅呢?
板書設(shè)計
各種各樣的杯子
看一看 捏一捏 掂一掂 倒入熱水摸一摸,
作業(yè)設(shè)計
這是一份蘇教版 (2017)二年級下冊2 各種各樣的杯子教案設(shè)計,共5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點,教學難點,教學準備,教學時間,教學過程設(shè)計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科學二年級下冊2 各種各樣的杯子教學設(shè)計,共7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點,教學難點,教學準備,教學過程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蘇教版 (2017)二年級下冊2 各種各樣的杯子教案設(shè)計,共6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過程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