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教材)魯科版 物理 必修第一冊 第5章 牛頓運動定律 單元測試題
本試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兩部分,共100分
分卷I
一、單選題(共10小題,每小題4.0分,共40分)
1.某學(xué)校教室里的磁性黑板上通常粘掛一些小磁鐵,小磁鐵被吸在黑板上可以用于“貼”掛圖或試題答案,如圖所示。關(guān)于小磁鐵,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磁鐵受到黑板的吸引力大于受到的彈力才能被吸在黑板上
B. 磁鐵與黑板間在水平方向上存在兩對作用力與反作用力
C. 磁鐵受到五個力的作用
D. 磁鐵受到的支持力與黑板受到的壓力是一對平衡力
2.將一只皮球豎直向上拋出,皮球運動時受到空氣阻力的大小與速度的大小成正比,下列描述皮球在上升過程中加速度大小a與時間t關(guān)系的圖象,可能正確的是( )
A.B.C.D.
3.關(guān)于超重和失重,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物體處于超重時,物體一定在上升
B. 物體處于失重狀態(tài)時,物體可能在上升
C. 物體處于完全失重時,地球?qū)λ囊拖Я?br/>
D. 物體在完全失重時,它所受到的合外力為零
4.如圖所示,傳送帶與水平地面的傾角為θ=37°,AB的長度為64 m,傳送帶以20 m/s的速度沿逆時針方向轉(zhuǎn)動,在傳送帶上端A點無初速度地放上一個質(zhì)量為8 kg的物體,它與傳送帶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0.5,則物體從A點運動到B點所用的時間為(sin 37°=0.6,cs 37°=0.8,g=10 m/s2)( )
A. 4.0 s
B. 4.2 s
C. 3.2 s
D. 8.0 s
5.對于一些實際生活中的現(xiàn)象,某同學(xué)試圖從慣性角度加以解釋,其中正確的是( )
A. 采用了大功率的發(fā)動機后,某些一級方程式賽車的速度甚至能超過某些老式螺旋槳飛機的速度,這表明:可以通過科學(xué)進步使小質(zhì)量的物體獲得大慣性
B. “強弩之末勢不能穿魯縞”,這表明強弩的慣性減小了
C. 貨運列車運行到不同的車站時,經(jīng)常要摘下或加掛一些車廂,這會改變它的慣性
D. 自行車轉(zhuǎn)彎時,車手一方面要適當(dāng)?shù)目刂扑俣?,另一方面要將身體稍微向里傾斜,這是為了通過調(diào)控人和車的慣性達(dá)到安全行駛的目的
6.質(zhì)量為5 kg的木箱以大小為2 m/s2的加速度水平向右做勻減速運動,在箱內(nèi)有一輕彈簧,其一端被固定在箱子的右側(cè)壁,另一端拴接一個質(zhì)量為3 kg的滑塊,木箱與滑塊相對靜止,如圖所示.若不計滑塊與木箱之間的摩擦,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 彈簧被壓縮,彈簧的彈力大小為10 N
B. 彈簧被壓縮,彈簧的彈力大小為6 N
C. 彈簧被拉伸,彈簧的彈力大小為10 N
D. 彈簧被拉伸,彈簧的彈力大小為6 N
7.一個物體質(zhì)量為2 kg,在幾個力作用下處于靜止?fàn)顟B(tài),現(xiàn)把一個大小為10 N的力撤去,其它力保持不變,則該物體將( )
A. 沿該力的方向開始做勻加速運動,加速度的大小是5 m/s2
B. 沿該力的相反方向做勻加速運動,加速度的大小是5 m/s2
C. 沿該力的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
D. 由于慣性,物體仍保持原來的靜止?fàn)顟B(tài)不變
8.下列事例中,利用了物體的慣性的是( )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9.如圖所示,在以速度v逆時針勻速轉(zhuǎn)動的、與水平方向傾角為θ的足夠長的傳送帶的上端輕輕放置一個質(zhì)量為m的小物塊,小物塊與傳送帶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μ<tanθ),則下列圖象中能夠客觀反映出小物塊的速度隨時間變化關(guān)系的是( )
A.B. C.D.
10.愛因斯坦說:“伽利略的發(fā)現(xiàn)以及他所應(yīng)用的科學(xué)推理方法,是人類思想史上最偉大的成就之一,標(biāo)志著物理學(xué)的真正開端.”在科學(xué)史上,伽利略享有“近代科學(xué)方法論的奠基人”的美譽.根據(jù)你對物理學(xué)的學(xué)習(xí)和對伽利略的了解,他的物理思想方法的研究順序是
( )
A. 提出假說,數(shù)學(xué)推理,實驗驗證,合理外推
B. 數(shù)學(xué)推理,實驗驗證,合理外推,提出假說
C. 實驗驗證,合理外推,提出假說,數(shù)學(xué)推理
D. 合理外推,提出假說,數(shù)學(xué)推理,實驗驗證
二、多選題(共4小題,每小題5.0分,共20分)
11.(多選)對于“落體運動快慢”、“力與物體運動關(guān)系”等問題,亞里士多德和伽利略存在著不同的觀點.下列說法中是伽利略的觀點的是( )
A. 重的物體下落的快,輕的物體下落的慢
B. 物體下落的快慢與物體的輕重沒有關(guān)系
C. 物體的運動需要力來維持
D. 物體的運動不需要力來維持
12.(多選)如圖所示,一足夠長的木板靜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一物塊靜止在木板上,木板和物塊間有摩擦.現(xiàn)用水平力向右拉木板,當(dāng)物塊相對木板滑動了一段距離但仍有相對運動時,撤掉拉力,此后木板和物塊相對于水平面的運動情況為( )
A. 物塊先向左運動,再向右運動
B. 物塊向右運動,速度逐漸增大,直到做勻速運動
C. 木板向右運動,速度逐漸變小,直到做勻速運動
D. 木板和物塊的速度都逐漸變小,直到為零
13.(多選)如圖所示,光滑圓柱形物件A放在同半徑的凹槽B中,B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在由零逐漸增大的水平外力F作用下,系統(tǒng)向右運動,運動過程中A,B保持相對靜止.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物體A的加速度不斷增大
B. 物體B對地面的壓力不斷增大
C.B對A的彈力大小不斷增大,與水平外力F的夾角逐漸變小
D.B對A的彈力大小不斷增大,與水平外力F的夾角逐漸變大
14.(多選)一個靜止在水平面上的物體,質(zhì)量為2 kg,受水平拉力F=6 N的作用從靜止開始運動,已知物體與水平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0.2(g取10 m/s2),則( )
A. 2 s末物體的速度為2 m/s
B. 2 s內(nèi)物體的位移為6 m
C. 2 s內(nèi)物體的位移為2 m
D. 2 s內(nèi)物體的平均速度為2 m/s
分卷II
三、實驗題(共1小題,每小題10.0分,共10分)
15.某同學(xué)設(shè)計了用光電門傳感器“探究小車的加速度a與小車所受拉力F及質(zhì)量M關(guān)系”的實驗.
(1)如圖a所示,在小車上固定寬度為L的擋光片,將兩個光電門傳感器固定在相距為d的軌道上,釋放小車,傳感器記錄下小車經(jīng)過光電門的時間分別是Δt1、Δt2,可以測得小車的加速度a=________(用題中的符號L、d、Δt1、Δt2表示).
(2)在該實驗中必須采用________法(填物理方法),應(yīng)保持________不變,通過改變鉤碼的個數(shù)來改變小車所受的拉力大小,研究加速度a隨拉力F變化的規(guī)律.
(3)甲、乙兩名同學(xué)用同一裝置做實驗,畫出了各自得到的a-F圖線如圖b所示,兩個同學(xué)做實驗時的哪一個物理量取值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計算題(共3小題,每小題10.0分,共30分)
16.如圖1,質(zhì)量為M的長木板,靜止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有一個質(zhì)量為m、可視為質(zhì)點的物塊,以某一水平初速度從左端沖上木板.從物塊沖上木板到物塊和木板都靜止的過程中,物塊和木板的圖象分別如圖2中的折線所示,根據(jù)圖2,(g=10 m/s2)求:
圖1
圖2
(1)m與M間動摩擦因數(shù)μ1及M與地面間動摩擦因數(shù)μ2;
(2)m與M的質(zhì)量之比;
(3)從物塊沖上木板到物塊和木板都靜止的過程中,物塊m、長木板M各自對地的位移.
17.某同學(xué)設(shè)計了一個測量長距離電動扶梯加速度的實驗,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將一電子健康秤置于水平的扶梯臺階上,實驗員站在健康秤上相對健康秤靜止.使電動扶梯由靜止開始斜向上運動,整個運動過程可分為三個階段,先加速、再勻速、最終減速停下.已知電動扶梯與水平方向夾角為37°.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sin 37°=0.6,cs 37°=0.8.某次測量的三個階段中電子健康秤的示數(shù)F隨時間t的變化關(guān)系,如圖乙所示.
(1)畫出加速過程中實驗員的受力示意圖;
(2)求該次測量中實驗員的質(zhì)量m;
(3)求該次測量中電動扶梯加速過程的加速度大小a1和減速過程的加速度大小a2.
18.如圖甲所示,水平傳送帶AB逆時針勻速轉(zhuǎn)動,一個質(zhì)量為M=1.0 kg的小物塊以某一初速度由傳送帶左端滑上,通過速度傳感器記錄下物塊速度隨時間的變化關(guān)系如圖乙所示(圖中取向左為正方向,以物塊滑上傳送帶時為計時零點).已知傳送帶的速度保持不變,g取10 m/s2.求:
甲
乙
(1)物塊與傳送帶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
(2)物塊在傳送帶上運動的時間.
答案解析
1.【答案】B
【解析】小磁鐵受到的磁力與受到的彈力大小相等,是一對平衡力,故A錯誤;小磁鐵與黑板間在水平方向存在兩對作用力與反作用力:①黑板對磁鐵的吸引力與磁鐵對黑板的吸引力。②黑板對磁鐵的彈力與磁鐵對黑板的彈力,故B正確;小磁鐵受到四個力的作用,豎直方向重力和摩擦力,水平方向黑板對小磁鐵的吸引力和黑板對小磁鐵的彈力,故C錯誤;磁鐵受到的支持力與黑板受到的壓力是相互作用力,故D錯誤。
2.【答案】C
【解析】對皮球進行受力分析,皮球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和豎直向下的阻力作用,且阻力大小Ff=kv,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可知,皮球在上升過程中的加速度大小a==,因為皮球上升過程中速度v減小,加速度a減小,所以皮球的速度減小得越來越慢,加速度a也減小得越來越慢,當(dāng)速度v=0時,加速度a=g,故選項C正確.
3.【答案】B
【解析】物體處于超重時,具有向上的加速度,但其運動方向不確定,可能向上加速,也可能向下減速,A錯誤;物體處于失重或者是完全失重狀態(tài)時,具有向下的加速度,可能向下加速,也可能向上減速,B正確;完全失重時,物體仍受到地球?qū)λ奈Γ词艿街亓Φ淖饔?,合外力不為零,C、D錯誤.
4.【答案】A
【解析】開始時物體下滑的加速度:a1=g(sin 37°+μcs 37°)=10 m/s2,運動到與傳送帶共速的時間為:t1==s=2 s,下滑的距離:x1=a1t2=20 m;由于tan 37°=0.75>0.5故物體加速下滑,且此時:a2=g(sin 37°-μcs 37°)=2 m/s2,根據(jù)x2=vt2+a2t,即64-20=20t2+×2×t,解得:t2=2 s,故總時間為t=4 s,選項A正確.
5.【答案】C
【解析】慣性是物體的固有屬性,大小只與物體的質(zhì)量有關(guān),質(zhì)量越大,慣性越大,與其它任何因素均無關(guān),故A、B錯誤;摘下或加掛一些車廂,改變了質(zhì)量,從而改變了慣性,故C正確;人和車的質(zhì)量不變,則其慣性不變,故D錯誤.
6.【答案】B
【解析】因為木箱與滑塊相對靜止,所以滑塊的加速度與木箱加速度相同,根據(jù)牛頓第二運動定律可知,滑塊所受合外力水平向左,所以彈簧被壓縮,彈力大小F=ma=3 kg×2 m/s2=6 N.
7.【答案】B
【解析】物體開始處于靜止?fàn)顟B(tài),合力為零,撤去10 N的拉力,則合力的大小為10 N,方向與10 N的拉力方向相反,根據(jù)牛頓第二運動定律得:a==5m/s2,則物體沿該力相反方向做勻加速運動,加速度大小為5 m/s2.B正確,A、C、D錯誤.
8.【答案】C
【解析】②中打開降落傘是為了增大運動員受到的阻力,③中輪胎制成不平整花紋是為了增大輪胎與地面的摩擦力,故選項C正確。
9.【答案】C
【解析】剛放上去的時候,物塊受重力,支持力,摩擦力方向向下,物塊做加速運動,故由牛頓第二定律:mgsinθ+μmgcsθ=ma1解得:a1=gsinθ+μgcsθ,物塊做加速運動,當(dāng)物塊速度大于傳送帶速度后,摩擦力變?yōu)橄蛏希捎讦蹋紅anθ,即μmgcsθ<mgsinθ,物塊做加速運動,則由牛頓第二定律:mgsinθ-μmgcsθ=ma2解得:a2=gsinθ-μgcsθ由于a1>a2,故選C.
10.【答案】A
【解析】本題反應(yīng)了正確的科學(xué)探索的物理思想和物理方法及步驟:①為了解決物理問題提出假說,假說是否科學(xué)要看是否滿足物理規(guī)律,故需要②數(shù)學(xué)推理,在數(shù)學(xué)上即理論上通過了,但物理是實驗科學(xué),所有的規(guī)律要經(jīng)的起實驗的驗證,故需要③實驗驗證,還要看該規(guī)律是否普遍成立,故需要④合理外推.故A正確,B、C、D錯誤.
11.【答案】BD
【解析】
12.【答案】BC
【解析】由題知道:當(dāng)物塊相對木板滑動了一段距離仍有相對運動時撤掉拉力,此時物塊的速度小于木板的速度,兩者之間存在滑動摩擦力,物塊受到木板的滑動摩擦力方向向右,與其速度方向相同,向右做加速運動,而木板受到物塊的滑動摩擦力方向向左,與其速度方向相反,向右做減速運動,當(dāng)兩者速度相等時一起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B、C正確.
13.【答案】AC
【解析】對整體分析可知,整體的加速度增大,則A的加速度也不斷增大,整體在豎直方向不受外力,故在豎直方向的受力情況不變,故B對地面的壓力不變,故A正確,B錯誤;
因A的加速度增大,而A受重力和B對A的作用力,因重力不變,故彈力在豎直方向上的分量不變,而水平分量一定會增大,故B對A的彈力大小不斷增大,但與水平外力F的夾角應(yīng)減小,故C正確,D錯誤.
14.【答案】AC
【解析】物體豎直方向受到的重力與支持力平衡,合力為零,水平方向受到拉力F和滑動摩擦力Ff,則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得
F-Ff=ma,又Ff=μmg
聯(lián)立解得,a=1 m/s2.
所以物體2 s末的速度為v=at=1×2 m/s=2 m/s,A正確;
2 s內(nèi)的位移為x=at2=2 m,B錯誤,C正確;
2 s內(nèi)物體的平均速度==m/s=1 m/s,D錯誤.
15.【答案】(1) (2)控制變量 小車的總質(zhì)量 (3)小車的總質(zhì)量
【解析】(1)小車經(jīng)過光電門1、2時的瞬間速度分別為v1=,v2=;
根據(jù)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位移公式v-v=2ad,
解得:a=.
(2)在本實驗操作中,采用了控制變量法,即先保持一個變量不變,看另外兩個變量之間的關(guān)系,具體操作是:先不改變小車的總質(zhì)量,研究加速度與力的關(guān)系;再不改變小車受力,研究加速度與質(zhì)量的關(guān)系,最后歸納出加速度、力、質(zhì)量三者間的關(guān)系.
(3)由題圖b可知在拉力相同的情況下a乙>a甲,所以兩同學(xué)的實驗中小車的總質(zhì)量不同.
16.【答案】(1)0.15 0.05
(2)3∶2
(3)44 m 24 m
【解析】(1)由圖可知.a(chǎn)c為m的速度圖象.m的加速度為:
a1=m/s2=1.5 m/s2
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得:μ1mg=ma1
所以得:μ1==0.15
由圖可知cd為二者一起減速運動的圖象,其加速度為:
a3=m/s2=0.5 m/s2
又a3=μ2g,解得:μ2==0.05
(2)對bc段,對M寫動力學(xué)方程:
μ1mg-μ2(mg+Mg)=Ma2
由bc圖可知:a2=1 m/s2
把μ1、μ2代入上式,可得:=
(3)圖象acd與橫軸所圍面積可求m對地位移為:x1=m=44 m
圖象bcd與橫軸所圍面積可求M對地位移為:xM=×12×4 m=24 m.
17.【答案】(1)
(2)60 kg (3)0.56 m/s2 0.42 m/s2
【解析】(1)加速過程,加速度斜向右上方,分解后,既有水平向右的加速度,所以水平方向要有水平向右的摩擦力,又有豎直向上的加速度,所以支持力大于重力,受力示意圖如圖所示.
(2)3-6 s電梯勻速運動,實驗員受力平衡
F=mg=600 N m=60 kg
(3)加速階段,對加速度分解如圖所示
對豎直方向,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
F-mg=ma1sin 37°
a1=m/s2≈0.56 m/s2
同理減速時,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
mg-F′=ma2sin 37°
a′=m/s2≈0.42 m/s2
18.【答案】(1)0.2 (2)4.5 s
【解析】(1)由速度圖象可得,物塊做勻變速運動的加速度:a==2.0 m/s2
由牛頓第二定律得Ff=Ma
得到物塊與傳送帶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0.2
(2)由速度圖象可知,物塊初速度大小v=4 m/s、傳送帶速度大小v′=2 m/s,物塊在傳送帶上滑動t1=3 s后,與傳送帶相對靜止.
前2秒內(nèi)物塊的位移大小x1=t=4 m,方向向右
后1秒內(nèi)的位移大小x2=t′=1 m,方向向左
3秒內(nèi)位移x=x1-x2=3 m,方向向右
物塊再向左運動時間t2==1.5 s
物塊在傳送帶上運動時間t=t1+t2=4.5 s
這是一份高中物理魯科版 (2019)必修 第一冊第5節(jié) 超重與失重練習(xí)題,共5頁。試卷主要包含了82m=3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高中魯科版 (2019)第5章 牛頓運動定律本章綜合與測試精品單元測試綜合訓(xùn)練題,共20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多選題,實驗題,計算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魯科版 (2019)必修 第一冊第3章 相互作用本章綜合與測試單元測試課后測評,共14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多選題,實驗題,計算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