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5課時 用字母表示數(shù)的應用(2)
【教學內容】:教材P59例5及練習十三第5、6、7、8題。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在實際情境中理解用字母表示數(shù)的意義,會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復雜數(shù)量關系。
2.在探索數(shù)量關系的過程中,體會用字母表示數(shù)的優(yōu)越性,感受數(shù)學的簡潔美。
3.滲透不完全歸納思想和代數(shù)思想,培養(yǎng)符號化意識,提高概括能力。
過程與方法:經歷用字母表示數(shù)來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的過程,掌握用字母表示復雜數(shù)量關系的方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在學習活動中,感受生活中處處都有數(shù)學,體驗數(shù)學知識的應用價值,培養(yǎng)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增強學習的信心。
【教學重、難點】
重 點:理解用字母表示數(shù)的意義,會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復雜數(shù)量關系。
難 點:用字母表示應用題中的復雜數(shù)量關系。
【教學方法】:設置數(shù)學問題,引導學生練習。在練習中體驗、交流、感悟。
【教學準備】:多媒體、小棒。
【教學過程】
一、游戲導入
抓小棒的游戲。
1.明確操作要求:同學們每次抓的小棒根數(shù)是老師抓的3倍。
2.教師分別抓1根、3根、7根小棒,學生抓出相應的根數(shù)。
在此基礎上提問:怎樣求出你應抓的根數(shù)?
3.教師抓一大把時,問:你和你的同桌一共抓幾根呢?
當a= 60時,你們小組的同學一共抓幾根?當a等于200時呢?
二、探索新知
教材第59頁例5。
1.擺三角形所用小棒的根數(shù)。
(1)教師:擺1個三角形需要幾根小棒?擺2個、3個、4個呢?
指名學生回答:擺1個三角形需要3根小棒,擺2個需要6根,擺3個需要9根……
教師:你能發(fā)現(xiàn)什么規(guī)律?
小組討論并派出代表發(fā)言。
引導學生得出所用的小棒的根數(shù)是擺的三角形個數(shù)的3倍。
(2)教師:假如擺x個三角形,需要幾根小捧?
學生:3x根。
教師:x表示什么?這兒的x可以是哪些數(shù)?
學生小組交流,教師指名匯報。
(3)教師:當x等于6時,就是擺了幾個三角形?需要幾根小棒?當x 等于20時呢?
學生小組討論交流。
2.擺正方形所用小棒的根數(shù)。
(1)教師:擺1個正方形需要幾根小棒?擺2個、3個、4個呢?如果擺x個正方形需要幾根小棒?這兒的x表示什么?
指名學生回答:擺1個正方形需要4根小棒,擺2個需要8根,擺3個需要12根……
提問:你能發(fā)現(xiàn)什么規(guī)律?
小組討論并派出代表發(fā)言。
引導學生得出所用的小棒的根數(shù)是擺的正方形個數(shù)的4倍。擺x個正方形需要4x根小棒,這里的x表示正方形的個數(shù)。
(2)教師出示另一個正方形,用x表示邊長,問:這時的x表示什么?分別用字母表示出正方形周長計算公式和面積計算公式。
指名學生匯報,根據(jù)學生匯報板書:
正方形的周長計算公式:C = 4x
正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S = x × x = x2
經過舉例讓學生明白字母可以表示不同的數(shù)量,所表示的意義也不同。
3.擺正方形和三角形共用小棒的根數(shù)。
(1)教師:已知擺一個三角形所需的小棒是3根,擺一個正方形所需的是4根,那擺一個正方形和一個三角形需要多少根小棒?
學生齊答。
(2)教師:那擺2個、3個、4個呢?甚至x 個呢?
引導:擺x個三角形和正方形的圖形,所用小棒的根數(shù)應是擺x個三角形和x個正方形所用根數(shù)的和。
學生獨立列式,指名口答。
教師板書:3x+4x=(3+4)x=7x
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這是運用了乘法分配律。
求x等于8時,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
學生自主解題,匯報:當x=8時,7x=7×8=56(根),一共用了56根小棒。
4.教師歸納總結:同一個字母可以表示不同的數(shù)量,并且表示的意義不同。同一個字母表示相同的意義、相同的數(shù)量時,可運用乘法分配律進行運算。
三、鞏固練習
1.完成教材第59頁的“做一做”。
找兩名學生板演,其他學生在稿紙上完成,然后集體訂正。
(1)220x+120x = (220+120)x =340x (千米),所以經過x小時,動車和普通列車一共行了340x千米。
(2)220x -120x =lOOx (千米),所以經過x 小時,動車比普通列車多行了lOOx 千米。
2.完成教材第61頁練習十三第6題。
學生讀題,理解題意,再獨立練習,通過小組交流檢驗答案。
四、課后小結
通過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新的收獲?
五、作業(yè):教材第61頁練習十三第5、7、8題。
【板書設計】
用字母表示數(shù)的應用
正方形的周長計算公式:C= 4x
正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S=x ×x =x2
3x +4x =(3+4)x =7x 乘法分配律
這是一份五年級上冊1 用字母表示數(shù)第2課時教學設計,共3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情景導入,探究新知,課堂練習,課堂總結,課后作業(yè),教后反思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人教版五年級上冊1 用字母表示數(shù)第2課時教案,共2頁。
這是一份小學數(shù)學1 用字母表示數(shù)第2課時教案設計,共3頁。教案主要包含了復習導入,預習反饋,探索新知,鞏固練習,拓展提升,課堂總結,作業(yè)布置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