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材簡析】
《測試反應快慢》是第二單元《我們自己》的第四課,是在認識身體的結構、各種感覺器官的功能基礎上,進一步綜合運用自己的感覺器官獲取信息,通過游戲、記錄、比較,發(fā)現(xiàn)人體對外界刺激的反應是需要通過感覺器官來傳遞信息的,人體會對周圍變化做出反應,反應速度還可以通過訓練得到提升。
在學生生活中,很多的游戲活動都是建立在人體條件反射的生理基礎上的。在游戲中,感覺器官接收信息,通過神經將信息傳遞給神經中樞,神經中樞做出反饋后,神經將信號傳遞給指定的身體部位做出相應的反應。在此過程中,感覺器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節(jié)課將圍繞人體對外界刺激的反應,展開游戲活動,讓學生發(fā)現(xiàn),感覺器宮在接收游戲信息后,身體會做出相應的反應。這個過程需要時間,反復訓練可以縮短這個時間。
本節(jié)課中,學生將開展抓尺子的游戲,通過記錄抓住尺子的次數(shù),比較出自己反應速度的快慢。通過記錄抓尺子的位置信息,比較出反復練習后反應速度的提升。本節(jié)課學生將初步嘗試簡單的數(shù)據(jù)分析。
【教學目標】
1.科學概念目標
感覺器官能幫助我們做出反應。
長時間、反復的訓練能夠提升身體的反應的速度。
2.科學探究目標
通過簡單的數(shù)據(jù)比較,可以發(fā)現(xiàn)我們反應速度的變化。
3.科學態(tài)度目標
能夠積極投入到研究活動中,保持好奇心和興趣。
4.科學、技術、社會與環(huán)境目標
體會數(shù)據(jù)處理作為一種技術手段,可以為研究問題提供方便。
【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
在游戲活動中,體驗感覺器官能幫助我們做出反應。
2.教學難點
通過簡單的數(shù)據(jù)比較,發(fā)現(xiàn)我們反應速度的變化。
【教學準備】
反應速度尺、記錄表。
【教學過程】
一、溫故導入(預設2分鐘)
1.運用感覺器官,我們可以做哪些方面的比較?
2.你是用哪些方法把仿真水果從新鮮水果中挑出來的?
二、聚焦(預設6分鐘)
1. 邀請同學們玩一個游戲——翻拍手。
2. 學生觀看視頻,了解游戲方法(規(guī)則)。
3. 課件出示游戲說明。
4. 兩人一組玩游戲,并想一想在這個游戲中,我們用到了哪些感覺器官?
5. 匯報:活動中用到了哪些感覺器官?我與小伙伴比,誰更快?
三、探索(預設22分鐘)
(有的小朋友覺得自己更快,可是對手不服氣,所以我們需要接著做“抓尺子”游戲,用記錄、數(shù)據(jù)分析的方法,做進一步的測試、比較)
1.過渡:到底誰更快一點好像說不清,讓我們再來玩一玩、比一比。這回玩的游戲叫做“抓尺子”。
2.學生觀看視頻,了解游戲方法。
3.課件出示游戲規(guī)則。
4.游戲:
(1)兩人一組玩游戲,并做好活動手冊上的記錄。
(2)先進行比誰能抓住尺子,記錄次數(shù)。
(3)同樣抓住了尺子,誰的反應更快一些?比一比誰的分數(shù)多。
5. 交流:(1)比一比誰抓住的次數(shù)多。(2)在正式比賽中,誰的得分更多。
四、研討(預設10分鐘)
1. 想一想:玩“抓尺子”游戲中用到了哪些感覺器官?
2. 說一說:要提高游戲得分有什么好方法(游戲竅門是什么 )?
3. 課件出示某同學的記錄圖,說說有什么發(fā)現(xiàn)。
4. 小結:玩尺子游戲中我們用到了視覺、聽覺和觸覺等感覺器官。通過不斷反復地玩“抓尺子”游戲,我的速度有所提升。
這是一份小學科學教科版 (2017)二年級下冊4.測試反應快慢教學設計,共4頁。教案主要包含了玩一玩游戲,聚焦話題,測一測快慢,研討規(guī)律,練一練速度,提升能力,看一看視頻,拓展視野,課外作業(yè)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科學二年級下冊4.測試反應快慢教案,共4頁。
這是一份教科版 (2017)二年級下冊4.測試反應快慢教學設計及反思,共3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簡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準備,教學過程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