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網(wǎng)絡(luò)式”復(fù)習(xí)法:即采用章節(jié)、標題要點四個層次對教材進行梳理和編織記憶網(wǎng)絡(luò)。
2.提高“回頭率”:為了防止遺忘,就要采用提高“回頭率”的`方法,即看完一節(jié)、一章、一部分之后,再回頭掃視一遍,這樣知識得到了系統(tǒng)的鞏固,效果很好。
3.“空想法”:所謂空想法就是不看課本回想看過的內(nèi)容;或看課本的大綱填充細節(jié)。
4.樹形圖:可以在每門考試科目眾多的參考書中,理出該領(lǐng)域研究的主要線索。
5.梳理錯題法:把綜合復(fù)習(xí)階段做過的所有習(xí)題重新瀏覽一遍。
6.“齊頭并進”法:在復(fù)習(xí)過程中,由于要復(fù)習(xí)的學(xué)科多,所以必須合理安排時間。
專題04 密度、壓強和浮力
(試題分值:80分 測試時間:85分鐘)
注意事項:
1.答卷前,考生務(wù)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
2.回答第Ⅰ卷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yīng)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寫在本試卷上無效。
3.回答第Ⅱ卷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
4.考試結(jié)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選擇題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1~7題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選項,每小題2分;8~10題為多項選擇,每小題每小題至少有兩個正確選項,每小題3分,共23分)
1.【新情境】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
如圖-1,是我國古代的計時工具——多級漏刻。如圖-2,是箭壺的模型示意圖,其中箭舟與箭壺底部未接觸。讓漏壺中的水慢慢滴入箭壺,隨著箭壺內(nèi)的水逐漸增多,木塊與箭桿組成的箭舟也慢慢上浮,古人從蓋孔處看箭桿上的標記,就能知道具體的時刻。當箭壺中液面緩慢升高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水對箭壺底部壓強不變B.箭舟排開水的體積變大
C.箭舟受到的浮力變大D.箭舟排開水的重力不變
【答案】D
【詳解】A.當箭壺中液面緩慢升高時,水的密度不變,由p=ρgh可知,水對箭壺底部壓強變大,故A錯誤;
BCD.箭舟漂浮在水面,所受的浮力等于箭舟的重力,箭舟的重力不變,所以浮力也不變,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排開水的重力不變,水的密度不變,由F浮=ρ水gV排可知箭舟排開水的體積不變,故D正確,BC錯誤。
故選D。
2.【新情境】我國航空成就
(2024·山東臨沂·中考真題)2024年1月29日,世界首款四座氫內(nèi)燃飛機原型機成功首飛。如圖所示,正在勻速升空的原型機( )
A.機身由密度較大的材料制成B.所受空氣的浮力等于自身重力
C.機翼下方的空氣流速比上方的小D.機艙外的大氣壓強越來越大
【答案】C
【詳解】A.為減小機身的質(zhì)量,機身由密度較小、強度較大的材料制成,故A不符合題意;
B.飛機的升力是由機翼上下表面受到的壓力差而產(chǎn)生的,所受空氣的浮力小于自身重力,故B不符合題意;
C.飛機機翼上方的空氣流速大,壓強小,下方的空氣流速小壓強大,因此而產(chǎn)生使飛機上升的升力,因此機翼下方的空氣流速比上方的小,故C正確;
D.飛機勻速升空過程中,高度越來越高,空氣越來越稀薄,機艙外的大氣壓強越來越小,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C。
3.【新考法】學(xué)科實踐
(2024·四川自貢·中考真題)在傳統(tǒng)農(nóng)耕文化中,勞動人民一般采用“鹽水選種”的方法挑選種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種子上浮過程中鹽水對種子的壓強變大
B.漂浮的種子受到的浮力大于自身重力
C.下沉的種子密度比鹽水的密度大
D.沉底的種子只受到重力和支持力
【答案】C
【詳解】A.種子上浮過程中,深度變小,鹽水對種子的壓強變小,故A錯誤;
B.漂浮的種子受到的浮力和重力二力平衡,大小相等,故B錯誤;
C.當種子密度大于鹽水密度時,種子受到的浮力小于其重力,種子就會下沉,故C正確;
D.沉底的種子受到浮力、重力及支持力的作用,故D錯誤。
故選C。
4.甲、乙兩個實心柱形物塊放在相同的海綿上,乙下面的海綿凹陷程度比較深。將它們沿水平方向切去一部分后,剩余部分再次放置在海綿上,海綿的凹陷程度如圖所示,則( )
A.切之前,甲的高度一定比乙小
B.切之前,甲的高度一定比乙大
C.甲、乙切去的高度可能相同
D.甲、乙切去的高度一定不同
【答案】C
【詳解】AB.甲、乙兩個實心柱形物塊放在相同的海綿上,其對海綿的壓強為
由圖可知,將它們沿水平方向切去一部分后,剩余部分再次放置在海綿上,海綿的凹陷程度相同,即此時甲、乙對海綿的壓強相等,即
由圖可知,,故。沿水平方向切去一部分之前,乙下面的海綿凹陷程度比較深,即切之前,乙對海綿的壓強大于甲對海綿的壓強,即
由于,故切之前,甲的高度可能小于乙的高度,甲的高度也可能等于乙的高度,甲的高度也可能大于乙的高度,故AB錯誤,不符合題意;
CD.由題意可知,沿水平方向切去一部分之前,乙下面的海綿凹陷程度比較深,即切之前,乙對海綿的壓強大于甲對海綿的壓強,由公式可知
沿水平方向切去一部分后,剩余部分再次放置在海綿上,海綿的凹陷程度相同,即此時甲、乙對海綿的壓強相等,即
故
即
即
由于,則甲、乙切去的高度可能相同,故C正確,符合題意,D錯誤,不符合題意。
故選C。
5.如圖甲所示,質(zhì)量相同的a、b、c三種液體分別裝在三個相同的玻璃杯A、B、C中,如圖乙是它們的質(zhì)量與體積的關(guān)系圖像。下列判斷中正確的是( )
A.c液體的密度最大
B.A容器中裝的是a液體
C.A、B、C容器對水平支持面的壓強相等
D.B內(nèi)液體對容器底的壓強最大
【答案】C
【詳解】AB .質(zhì)量相同的a、b、c三種液體分別裝在三個相同的玻璃杯A、B、C中,由圖甲可知,由可得,,由圖像乙可知,當a、b、c的體積相同時,,則,則A容器中裝的是b液體,B容器中裝的是c液體,C容器中裝的是a液體,故AB錯誤;
C.由于a、b、c三種液體的質(zhì)量相同,容器也相同,則容器對支持面的壓力相等,根據(jù)可得,A、B、C容器對水平支持面的壓強相等,故C正確;
D.由于玻璃杯是柱形的,則液體對杯底的壓力等于液體的重力,而玻璃杯內(nèi)液體質(zhì)量相同,則壓力相等,又玻璃杯的底面積相等,則液體對容器底的壓強相等,故D錯誤。
故選C。
6.如圖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甲、乙、丙三個完全相同的容器,裝有三種不同的液體,將三個完全相同的長方體A分別放入三種液體中,靜止時三個容器的液面恰好相平,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容器對桌面的壓強
B.物體受到的浮力F甲>F乙=F丙
C.液體的密度ρ甲>ρ乙>ρ丙
D.物體下表面受到液體的壓力F甲>F乙=F丙
【答案】D
【詳解】BC.由圖可知,甲中A懸浮,則浮力等于重力;乙中A漂浮,則浮力等于重力;丙中A漂浮,則浮力等于重力。所以物體受到的浮力F甲=F乙=F丙。甲中A排開液體的體積最大,丙中A排開液體的體積最小,根據(jù)可知液體的密度ρ甲
這是一份中考物理二輪復(fù)習(xí)講練測(全國通用)專題06密度壓強(測試)(全國通用)(原卷版+解析),共27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作圖,計算題,實驗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中考物理重難點精講講練(全國通用)專題08質(zhì)量與密度專題練習(xí)(原卷版+解析),共23頁。試卷主要包含了質(zhì)量,天平的使用和讀數(shù),量筒的使用和讀數(shù),密度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專題08 結(jié)合浮力測密度(含答案)2024年中考物理答題技巧與模板構(gòu)建,文件包含專題08結(jié)合浮力測密度原卷版2024年中考物理答題技巧與模板構(gòu)建docx、專題08結(jié)合浮力測密度解析版2024年中考物理答題技巧與模板構(gòu)建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xué)資源,其中試卷共63頁, 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