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4八年級下·河南安陽·期中)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下面小題。
關雎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1.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
A.這是一首愛情詩,詩中表達的是一種率直、淳樸、誠摯、健康的美好情感。
B.詩中“流”即求取,“采”即采摘,“芼”即挑選,幾個動詞生動地表現(xiàn)了女子的勤勞。
C.“琴瑟友之”“鐘鼓樂之”實寫青年與意中人的熱戀時光和舉行婚禮的歡樂場面。
D.詩歌中運用了雙聲疊韻詞,增強了詩歌音調的和諧美和景物描寫、人物刻畫的生動性。
2.“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是如何細膩的刻畫人物情態(tài)的?
(20-21八年級下·云南昭通·期中)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下面小題。
關雎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3.請簡析“悠哉悠哉”一句中連用兩個“悠”字的妙處。
4.孔子說:“《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币馑际牵骸蛾P睢》中快樂不是沒有節(jié)制的,悲哀卻不至于過于悲傷。請結合本詩談談你對本詩主旨的理解。
(23-24八年級下·山東泰安·期中)閱讀下面詩歌,完成問題。
蒹葭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5.下列對這首詩歌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詩歌每章的開頭都以景起興,渲染蕭索凄迷的氛圍,為下文人物活動提供背景。
B.詩人逆流而上、順流而下地苦苦尋找,伊人似近而遠,忽隱忽現(xiàn),可望可及。
C.從“白露為霜”到“白露未晞”再到“白露未已”構成相對完整的時空序列,暗示了時光流逝和追求者的深情。
D.全詩含蓄委婉,充滿難言的惆悵和傷感,場景朦朧,情感韻味更加濃烈。
6.這首詩歌運用了《詩經(jīng)》常用的藝術手法,請結合本詩進行分析。
(23-24八年級下·河南漯河·期中)閱讀古詩,完成下面小題。
蒹葭
《詩經(jīng)·秦風》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7.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
A.這首詩描寫了“伊人”生活的環(huán)境和詩人在不同時間不懈地尋找“伊人”的過程,因此,從詩的內容看本詩是一首敘事詩。
B.詩中“蒹葭”“水”和“伊人”的形象交相輝映,起興的事物與吟詠的對象形成和諧的畫面。
C.這首詩動靜結合,描摹傳神,“伊人”忽隱忽現(xiàn),若即若離,給人留下了更鮮明的印象。
D.此詩用蘆葦、霜露、秋水等自然意象組成一幅清秋晨景圖,并籠罩著一種凄清的氣氛。
8.這首詩每章開頭都寫蒹葭茂盛、霜露茫茫,這運用了什么表現(xiàn)手法?有何作用?
(23-24八年級下·河南新鄉(xiāng)·期中)班級在語文課堂上開展“尋覓桃花源”綜合性探究活動,下面是語文老師展示在屏幕上的詩文,請你閱讀并完成下面小題。
【甲】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shù)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yǎn)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qiān mò)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zhuó),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tiá),并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yā,通“邀”)還家,為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jiàn)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shù)日,辭去。此中人語(yù)云:“不足為外人道也?!?br>(選自《桃花源記》)
【乙】
《桃花源詩》節(jié)選
相命肆①農(nóng)耕,日入從所憩。
桑竹垂馀蔭,菽稷②隨時藝③;
春蠶收長絲,秋熟靡④王稅。
荒路曖⑤交通,雞犬互鳴吠。
俎⑥豆猶古法,衣裳無新制。
童孺縱行歌,斑白歡游詣。
【丙】
世傳桃源事,多過其實??紲Y明所記,止言先世避秦亂來此,則漁人所見似是其子孫非秦人不死者也。又云殺雞作食,豈有仙而殺者乎?
舊說南陽有菊水,水甘而芳,居民三十余家,飲其水皆壽,或至百二三十歲。蜀青城山老人村,有五世孫者。道極險遠,生不識鹽醯⑦,而溪中多枸杞,根如龍蛇,飲其水,故壽。近歲道稍通,漸能致五味,而壽益衰,桃源蓋此比也歟。使武陵太守得至焉,則已化為爭奪之場久矣。常意天地間若此者甚眾,不獨桃源。
(蘇軾《和桃源詩序》)
【注釋】①肆:盡力。②菽(shū)稷(jì):泛指糧食作物。③藝:種植。④靡:無。⑤曖:遮蔽。⑥俎(zǔ)豆猶古法:按照古制進行祭祀。⑦醯(xī):醋。
9.【梳理字詞】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思。
(1)便要還家 要:
(2)咸來問訊 咸:
(3)止言先世避秦亂來此 止:
(4)而壽益衰 益:
10.【句子翻譯】把下列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
11.【體悟情感】陶淵明和蘇軾都圍繞桃花源展開記述,但二人的情感卻大有不同,請你分別分析他們的情感。
我的體悟:
(23-24八年級下·山東濱州·期中)閱讀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甲】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yè)。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shù)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shù)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shù)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br>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guī)往。未果,尋病終。后遂無問津者。
【乙】
南陽劉子驥,好游山水。嘗采藥至衡山,深入忘反。見有一洞水,水南有二石囷①,一閉一開,水深廣,不得渡。欲還失道,伐薪人問徑,僅得還家?;蛘f囷中皆仙方靈藥及諸雜物。子驥欲更尋索,不復知處。
長沙醴陵縣有小水,有二人乘舟取樵,見岸下土穴中水逐流出,有斷斫②木片逐流下。深山中有人跡,異之,乃相謂曰:“可試入水中,看何由爾?!币蝗吮阋泽易哉?,入穴。穴才容人。行數(shù)十步,便開明朗然,不異世間。
(注)①囷(qūn):這里指似圓形谷倉的巨石。②斫:砍伐。
1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語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
A.緣溪行 只緣身在最高層
B.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神情與蘇黃不屬
C.不足為外人道也 欲還失道
D.嘗采藥至衡山,深入忘反 寒暑易節(jié)始一反焉
13.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乃不知有漢 乃相謂曰
B.忘路之遠近 水陸草木之花
C.一人便以笠自障 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
D.不足為外人道也 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
14.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1)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2)深山中有人跡,異之。
15.【乙】文中的“開明朗然”與(甲)文中的 一詞相仿。
16.【甲】文寫劉子驥“欣然規(guī)往”“未果”,(乙)文寫劉子驥“欲更尋索,不復知處”。作者這樣安排的目的是什么?
(23-24八年級下·廣東河源·期中)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甲】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珮環(huán),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節(jié)選自柳宗元《小石潭記》)
17.解釋文中加點詞語的意思。
(1)水尤清冽
(2)日光下澈
(3)悄愴幽邃
18.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2)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乙】
從山門右折,得石徑。數(shù)步,聞疾雷聲,心悸。山僧曰:“此瀑聲也?!?br>疾趨,度石罅①,瀑見。瀑行青壁間撼山掉②谷噴雪直下怒石橫激③如虹,忽卷掣折④而后注,水態(tài)愈偉,山行之極觀也。
游人坐欹⑤巖下望,以面受沫,乍若披絲,虛空皆緯,至飛雨瀉崖,而猶不忍去。
暮歸,各賦詩。所目既奇,思亦變幻。
[注釋]①罅(xià):縫隙,裂縫。②掉:撼動。③怒石橫激:突兀的巖石橫攔瀑布,激起水花。④掣折:轉折。⑤欹:斜靠。
(節(jié)選自袁宏道《觀第五泄記》)
19.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
A.聞疾雷聲/聞之于宋君B.瀑見/見往事耳
C.以面受沫/可以為師矣D.而猶不忍去/乃記之而去
20.請用“/”給文中畫線的句子斷句。
瀑 行 青 壁 間 撼 山 掉 谷 噴 雪 直 下 怒 石 橫 激 如 虹
21.【甲】文描寫小石潭環(huán)境的清冷,【乙】文描繪瀑布的壯景。請說說【甲】【乙】兩文各自寄寓的情感。
(23-24八年級下·江西九江·期中)閱讀下面兩個文言語段,完成下面小題。
【甲】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珮環(huán),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堪,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激,影布石上。怡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節(jié)選自柳宗元《小石潭記》)
【乙】山無麓,乍入谷,未有奇。沿溪曲折行數(shù)里,草木漸秀潤,山竦出,嶄然露芒角①。水聲鏘然鳴兩峰間,心始異之。又盤山行十許里,四山忽合,若拱而提,環(huán)而衛(wèi)者。嘉木奇卉被之,蔥茜醲②郁。風自木杪③起,紛披震蕩,山與木若相顧而墜者,使人神駭目眩。又行數(shù)里,得泉之泓澄渟溜④者焉。洑出石罅⑤,激而為迅流者焉。陰木蔭其顛⑥,幽草繚其趾。賓欲休,咸曰:“莫此地為宜?!奔聪埋R,披草踞石列坐,諸生瀹觴⑦以進。酒數(shù)行,客有指其西大石曰:“此可識?!币蛎?。余乃援筆,書凡游者名氏及游之歲月而去。
(節(jié)選自麻革〈游龍山記》,有刪改)
【注釋】①芒角:指植物初生的尖葉,這里形容山峰突出。②醲(nòng):濃,重。③秒(miǎ):樹梢。④泓澄渟溜:泓澄,水深而清。渟,水積聚而不流動。溜,迅速的水流。⑤罅(xià):裂縫。⑥顛:本指人的頭頂,這里指溪水的上面。⑦瀹(yuè)觴:把酒燙熱。
22.解釋文中帶點的字。
(1)斗折蛇行 斗:
(2)心始異之 異:
(3)賓欲休,咸曰 咸:
23.把文中畫橫線的語句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
(2)余乃援筆,書凡游者名氏及游之歲月而去。
24.甲、乙兩文中,作者在游覽過程中的心理各自發(fā)生了什么變化?請簡要梳理。
(23-24八年級下·廣東汕頭·期中)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題。
【甲】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huán),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同游者:吳武陵,龔古,余弟宗玄。隸而從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柳宗元《小石潭記》)
【乙】
從香山俯石磴行柳路,不里許,碧云①在焉。剎后有泉,從山根石罅②中出,噴吐冰雪,幽韻涵澹③。有老樹④,中空火出,導 泉 于 寺 周 于 廓 下 激 聒 石 渠⑤下 見 文 礫 金 沙。引入殿前為池,界以石梁,下深丈許,了若徑寸。朱魚萬尾,匝池紅酣⑥,爍人目睛,日射清流,寫影潭底,清慧可憐。或投餅于左,群赴于左,右亦如之,咀呷有聲。然其跳達⑦刺潑⑧,游戲水上者,皆數(shù)寸魚,其長尺許者,潛泳潭下,見食不赴,安閑寧寂,毋乃⑨靜燥關其老少耶?
(節(jié)選自袁中道《西山十記》)
〔注釋〕①碧云:碧云寺,在北京西山。②罅:裂縫。③涵澹:水波激蕩的樣子。④有老樹,中空火出:泉水從一棵空心老樹中如噴火般激濺而出。⑤激聒石渠:在石渠中激蕩起嘩啦啦的水聲。⑥匝池紅酣:滿池的魚歡快地游動。⑦跳達:同“佻達”,此處指魚兒歡快游動的樣子。⑧刺潑:魚擊水聲。⑨毋乃:表揣測,相當于“恐怕”。
25.解釋下列句子加點詞語的意思。
(1)往來翕忽( )
(2)悄愴幽邃( )
(3)清慧可憐( )
26.下列句中加點詞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
A.①以其境過清/②界以石梁
B.①潭中魚可百許頭/②不里許
C.①安閑寧寂/②安求其能千里也
D.①為坻,為嶼,為嵁,為巖/②行拂亂其所為
27.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1)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被拂。
(2)界以石梁,下深丈許,了若徑寸。
28.給【乙】文中畫曲線的句子用“/”劃分停頓,共三處。
導 泉 于 寺 周 于 廓 下 激 聒 石 渠 下 見 文 礫 金 沙。
29.【甲】【乙】兩文各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23-24八年級下·廣東廣州·期中)閱讀《核舟記》和《黃履莊小傳》兩個節(jié)選文段,完成下面小題。
【甲】①明有奇巧人曰王叔遠,能以徑寸之木,為宮室、器皿、人物,以至鳥獸、木石,罔不因勢象形,各具情態(tài)。嘗貽余核舟一,蓋大蘇泛赤壁云。
②船頭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佛印居右,魯直居左。蘇、黃共閱一手卷。東坡右手執(zhí)卷端,左手撫魯直背。魯直左手執(zhí)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語。東坡現(xiàn)右足,魯直現(xiàn)左足,各微側,其兩膝相比者,各隱卷底衣褶中。佛印絕類彌勒,袒胸露乳,矯首昂視,神情與蘇、黃不屬。臥右膝,詘右臂支船,而豎其左膝,左臂掛念珠倚之——珠可歷歷數(shù)也。
【乙】①黃子履莊①,少聰穎,讀書不數(shù)過,即能背誦。尤喜出新意,作諸技巧。七八歲時,嘗背塾師,暗竊匠氏刀錐,鑿木人長寸許,置案上能自行走,手足皆自動,觀者異以為神。
②所制亦多,予不能悉記。作木狗,置門側,卷臥如常,唯人入戶,觸機②則立吠③不止。吠之聲與真無二,雖黠者不能辨其為真與偽也。作木鳥,置竹籠中,能自跳舞飛鳴,鳴如畫眉,凄越可聽。所作之奇俱如此,不能悉載。
(節(jié)選自《虞初新志·黃履莊傳》,有刪改)
【注】①黃子履莊:即黃履莊,清代順治、康熙年間人。②機:機關。③吠:狗叫。
30.下列加點詞語解釋相同的一項是( )
A.卷臥如常 東坡右手執(zhí)卷端B.屬引凄異 神情與蘇、黃不屬
C.不能悉載 男女衣著,悉如外人D.佛印絕類彌勒 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31.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1)其兩膝相比者,各隱卷底衣褶中。
(2)吠之聲與真無二,雖黠者不能辨其為真與偽也。
32.下列對【甲】【乙】兩文內容的理解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甲】文東坡的“多髯”、魯直的“衣褶”和佛印左臂掛的念珠,于精細微小處見技藝精湛。
B.【甲】文“蘇、黃共閱一手卷”表現(xiàn)其閑適心境,佛印“矯首昂視”展現(xiàn)其灑脫不群的神態(tài)。
C.【甲】文船頭三人的介紹,著墨最多的是蘇東坡,原因是蘇東坡文學造詣最高,是中心人物。
D.【乙】文介紹黃履莊小時候“作諸技巧”的一件事是他制作了一個能夠自動行走的木頭人。
33.【甲】文中的王叔遠和【乙】文中的黃履莊可謂能工巧匠。請結合選文的具體內容,談談兩人的作品各有什么特點。

相關試卷

七年級下冊語文 期中考點講練 專題04 現(xiàn)代文閱讀(考題猜想)練習 2024-2025學年(統(tǒng)編版):

這是一份七年級下冊語文 期中考點講練 專題04 現(xiàn)代文閱讀(考題猜想)練習 2024-2025學年(統(tǒng)編版),文件包含七年級下冊語文期中專題04現(xiàn)代文閱讀考題猜想原卷版2024-2025學年統(tǒng)編版docx、七年級下冊語文期中專題04現(xiàn)代文閱讀考題猜想解析版2024-2025學年統(tǒng)編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56頁, 歡迎下載使用。

七年級下冊語文 期中考點講練 專題03 專題學習與整本書閱讀(考題猜想)練習 2024-2025學年(統(tǒng)編版):

這是一份七年級下冊語文 期中考點講練 專題03 專題學習與整本書閱讀(考題猜想)練習 2024-2025學年(統(tǒng)編版),文件包含七年級下冊語文期中專題03專題學習與整本書閱讀考題猜想原卷版2024-2025學年統(tǒng)編版docx、七年級下冊語文期中專題03專題學習與整本書閱讀考題猜想解析版2024-2025學年統(tǒng)編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54頁, 歡迎下載使用。

七年級下冊語文 期中考點講練 專題02 古詩文閱讀(考題猜想)練習 2024-2025學年(統(tǒng)編版):

這是一份七年級下冊語文 期中考點講練 專題02 古詩文閱讀(考題猜想)練習 2024-2025學年(統(tǒng)編版),文件包含七年級下冊語文期中專題02古詩文閱讀考題猜想原卷版2024-2025學年統(tǒng)編版docx、七年級下冊語文期中專題02古詩文閱讀考題猜想解析版2024-2025學年統(tǒng)編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41頁, 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試卷 更多

七年級下冊語文 期中考點講練 專題02 古詩文閱讀與積累(知識清單)2024-2025學年(統(tǒng)編版)

七年級下冊語文 期中考點講練 專題02 古詩文閱讀與積累(知識清單)2024-2025學年(統(tǒng)編版)

七年級下冊語文 期中考點講練 專題01 基礎知識積累(考題猜想)(練習)2024-2025學年(統(tǒng)編版)

七年級下冊語文 期中考點講練 專題01 基礎知識積累(考題猜想)(練習)2024-2025學年(統(tǒng)編版)

專題08 文言文閱讀 訓練(考題猜想)2024-2025學年七年級語文上學期期中考點大串講(統(tǒng)編版2024)

專題08 文言文閱讀 訓練(考題猜想)2024-2025學年七年級語文上學期期中考點大串講(統(tǒng)編版2024)

專題08:小說閱讀(考題猜想)試卷-2023-2024學年七年級語文下學期期中考點大串講(統(tǒng)編版)(原卷版+解析版)

專題08:小說閱讀(考題猜想)試卷-2023-2024學年七年級語文下學期期中考點大串講(統(tǒng)編版)(原卷版+解析版)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期中專區(qū)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