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的變化》是 2024 版教育科學出版社義務教育教科書一年級科學上冊第一單元《周圍的植物》的第五課。在本單元前四課,學生已經對植物的多樣性、特征、生長環(huán)境以及如何描繪植物有了一定認識。本課聚焦于植物隨時間推移產生的變化,引導學生通過長期觀察,了解植物在不同階段的形態(tài)差異,這有助于學生構建對植物生命歷程的整體認知,進一步深化對植物的理解,同時培養(yǎng)學生持續(xù)觀察、記錄和總結歸納的科學能力,為后續(xù)學習植物相關知識打下堅實基礎。教材通過展示不同季節(jié)植物變化的圖片、引導學生回顧自己種植植物的生長過程等活動,讓學生直觀感受植物變化的奇妙。
二、學情分析
一年級學生經過前幾課的學習,對植物充滿好奇,具備了一定的觀察能力和基礎的植物知識。但他們的觀察往往不夠系統(tǒng)和深入,難以長時間持續(xù)關注植物變化,且在描述植物變化時可能不夠準確和全面。在教學中,教師需借助生動有趣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逐步學會細致觀察植物變化,用簡單語言準確表達觀察結果,培養(yǎng)他們耐心觀察和堅持記錄的良好習慣。
三、教學目標
(一)科學知識目標
學生能夠說出植物在生長過程中會發(fā)生如發(fā)芽、長葉、開花、結果等明顯變化。
知道植物的葉子、莖、花等部分在不同時期會有顏色、形狀、大小等方面的改變。
(二)科學探究目標
通過長期觀察身邊的植物,學會從不同角度觀察植物的變化,如定期測量植物高度、觀察葉子數量及形狀變化等,培養(yǎng)學生細致觀察和持續(xù)記錄的能力。
能用簡單的圖畫、文字或符號等方式記錄植物的變化過程,提高學生的動手實踐和信息記錄能力。
(三)科學態(tài)度目標
保持對植物變化的好奇心和探究熱情,積極參與長期觀察植物的活動。
培養(yǎng)學生認真觀察、如實記錄、尊重事實的科學態(tài)度,在觀察過程中耐心細致,遇到困難不輕易放棄。
(四)科學、技術、社會與環(huán)境目標
感受植物變化與季節(jié)、環(huán)境的密切關系,體會大自然的神奇與規(guī)律,增強保護環(huán)境、愛護植物的意識。
認識到科學觀察在了解植物生命過程中的重要性,體驗通過科學探究獲取知識的樂趣,激發(fā)學生對科學的熱愛。
四、教學重難點
(一)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學會觀察植物在不同階段的變化,掌握觀察植物變化的基本方法,如定期觀察、對比觀察等。
讓學生學會用簡單且有效的方式記錄植物的變化,形成觀察記錄的習慣。
(二)教學難點
培養(yǎng)學生長期堅持觀察植物變化的毅力和耐心,克服觀察過程中的困難和干擾。
幫助學生從觀察到的植物變化現象中,歸納總結出植物生長變化的一般規(guī)律,提升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五、教學方法
直觀演示法:運用多媒體課件展示植物在不同季節(jié)、不同生長階段的變化圖片和視頻,如春天桃花盛開、夏天枝葉繁茂、秋天果實累累、冬天樹葉凋零等,讓學生直觀感受植物變化的多樣性和神奇之處。展示觀察記錄的范例,如植物生長變化記錄表、繪畫記錄等,為學生的記錄提供參考。
實地觀察法:組織學生在校園內選擇一種植物進行長期觀察,定期(如每周一次)觀察植物的生長狀況,記錄其變化。同時,引導學生觀察校園內不同季節(jié)植物的變化,親身體驗植物與環(huán)境的關系。
小組合作法:將學生分成小組進行觀察和討論,分享觀察到的植物變化,交流觀察心得和記錄方法。小組合作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協(xié)作精神和溝通能力,讓學生從不同角度了解植物變化。
啟發(fā)引導法:在教學過程中,通過提問引導學生思考植物變化的原因、意義等,如 “為什么秋天樹葉會變黃掉落?”“植物開花結果對它的生長有什么作用?” 等,激發(fā)學生的思維,促使學生深入探究植物變化的奧秘。
六、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
制作豐富的多媒體課件,收集涵蓋各種植物在不同生長階段、不同季節(jié)變化的高清圖片、視頻資料,以及一些植物生長變化的動畫演示,幫助學生更直觀地理解植物變化過程。
準備觀察記錄工具,為每個學生或小組準備一份植物生長變化觀察記錄表,記錄表上包含觀察日期、植物名稱、天氣情況、植物各部分(如葉子、莖、花、果實等)的變化描述、繪畫區(qū)域等項目。同時,準備充足的鉛筆、橡皮、彩筆等文具用于記錄。
在校園內選擇合適的觀察區(qū)域,確定幾種易于觀察、生長變化明顯且安全的植物,如向日葵、菊花、桂花樹等,并做好標記。
準備一些實物道具,如不同生長階段的植物標本(如發(fā)芽的種子、帶花蕾的花枝、成熟的果實等),用于課堂展示和講解。
學生準備
回顧前幾課所學的植物知識,對植物的基本特征有一定認識。
準備自己的筆記本和繪畫工具,用于記錄課堂上的觀察發(fā)現和思考。
穿著適合戶外活動的服裝和鞋子,以便參與校園實地觀察活動。
七、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5 分鐘)
播放一段展示植物從種子發(fā)芽到開花結果全過程的動畫視頻,視頻中植物的生長變化生動形象,如種子破土而出,嫩綠的芽逐漸長成幼苗,葉子慢慢長大、增多,接著長出花蕾,最后花朵綻放,結出果實。播放結束后,提問學生:“小朋友們,在剛才的視頻里,我們看到了植物神奇的生長過程,那你們有沒有發(fā)現植物在這個過程中有哪些變化呀?” 引導學生回憶視頻內容,自由發(fā)言,描述植物的變化,如種子發(fā)芽、長出葉子、開花等,從而引出本節(jié)課的主題 —— 植物的變化。
展示一幅校園一角在不同季節(jié)的對比圖片,一張是春天時綠草如茵、花朵盛開的景象,另一張是冬天時草木枯萎、樹葉凋零的畫面。問學生:“大家看看這兩張圖片,都是我們校園的同一個地方,可是它們看起來不一樣,想一想,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呢?植物在不同季節(jié)都發(fā)生了什么變化呢?今天,我們就一起去探索植物的變化秘密?!?激發(fā)學生對本節(jié)課內容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二)知識講解(8 分鐘)
運用多媒體課件,展示不同植物在生長過程中的一系列圖片,從種子萌發(fā)開始,依次展示幼苗期、生長期、開花期、結果期等階段。每展示一組圖片,引導學生觀察并提問:“小朋友們,看看這組圖片,這個植物在這個階段和上一個階段相比,有什么變化呢?” 鼓勵學生大膽發(fā)言,描述植物在形態(tài)、顏色、大小等方面的變化。例如,展示幼苗期到生長期的圖片時,引導學生觀察葉子的數量、大小變化,莖的粗細、長短變化等。
拿出準備好的植物標本,向學生介紹植物不同部分在生長過程中的變化特點。比如,展示發(fā)芽的種子標本,講解種子發(fā)芽時,胚根先突破種皮向下生長形成根,胚芽向上生長發(fā)育成莖和葉。再展示帶花蕾的花枝標本,介紹花蕾在生長過程中逐漸變大,花瓣的顏色也會發(fā)生變化,從最初的嫩綠逐漸變?yōu)轷r艷的花朵顏色。對于果實,展示不同成熟階段的果實標本,讓學生觀察果實顏色、大小、質地的變化,如蘋果從青色逐漸變紅,質地從硬變軟等。
講解觀察植物變化的方法,強調定期觀察的重要性??梢悦恐苓x擇固定的時間對植物進行觀察,每次觀察要仔細記錄植物的各項變化。同時,要從多個角度觀察植物,如用眼睛看植物的形態(tài)、顏色變化,用手輕輕觸摸感受植物的質地變化(注意不要傷害植物),還可以聞一聞植物的氣味變化等。例如:“我們觀察植物的時候,每周一早上可以去看看校園里的那棵向日葵,看看它的莖是不是又長高了,葉子有沒有變多,花盤有沒有變大,把這些變化都認真記錄下來?!?br>(三)小組討論(7 分鐘)
將學生分成小組,每組 4 - 5 人。給每個小組發(fā)放一張植物生長變化觀察記錄表模板,讓學生在小組內討論:“我們要去觀察校園里的植物變化,大家覺得可以從哪些方面去觀察?怎么記錄這些變化會更清楚呢?” 鼓勵學生結合剛才所學的知識,積極發(fā)言,分享自己的想法和觀察計劃。
小組討論過程中,教師巡視各小組,傾聽學生的討論,適時給予引導和啟發(fā)。比如,當學生討論到觀察葉子變化時,教師可以問:“葉子的變化除了大小和顏色,還有其他方面嗎?我們怎么記錄葉子形狀的變化呢?” 當學生提到記錄方法時,教師可以引導:“除了用文字描述,我們還可以用什么方式讓記錄更生動、更直觀呢?” 引導學生從多個角度思考觀察和記錄的方法。討論結束后,每個小組推選一名代表,準備在全班匯報討論結果。
(四)實地觀察(15 分鐘)
帶領學生來到校園內提前確定好的觀察區(qū)域,在出發(fā)前,再次強調觀察和記錄的注意事項:“小朋友們,我們馬上要去觀察校園里植物的變化啦,大家要記住,不能隨意采摘植物,不能破壞它們的生長環(huán)境。觀察的時候要認真、仔細,按照我們剛才討論的方法,從不同方面觀察植物的變化,把你們的觀察發(fā)現記錄在觀察記錄表上。記錄的時候要實事求是,看到什么就記什么。”
到達觀察區(qū)域后,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自由選擇要觀察的植物。各小組學生運用多種感官,按照從上到下、從整體到局部的順序觀察植物的變化。例如,觀察葉子時,看看葉子的顏色是否有變化,有沒有新長出來的葉子,葉子的形狀有沒有改變;觀察莖時,注意莖的粗細、顏色、是否有新的分枝等;如果植物開花或結果了,觀察花朵和果實的狀態(tài)變化。同時,將觀察結果記錄在觀察記錄表上,可以用簡單的文字描述,如 “葉子變綠了,比上周多了 2 片”,也可以用彩筆畫出植物變化的部分,如畫出新長出來的花蕾形狀。教師在各小組間巡視,觀察學生的觀察和記錄過程,適時給予指導和幫助。例如,當學生對植物的某個變化不確定如何描述時,教師可以引導:“你覺得這個變化和之前比起來,像什么呢?可以試著用比喻的方法描述一下?!?當學生在記錄中遇到困難,不知道如何記錄數據時,教師可以現場示范如何測量植物的高度、葉片的大小等,并指導學生記錄下來。
觀察過程中,鼓勵學生積極提問,如 “為什么這朵花的花瓣掉了?”“這種植物的果實為什么還沒長大?” 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嘗試自己尋找答案,或者簡單解答學生的問題,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同時,鼓勵學生相互交流,分享自己的觀察發(fā)現,互相學習和借鑒,如有的小組發(fā)現了植物葉子上有小蟲子,其他小組可以一起觀察討論小蟲子對植物的影響。
(五)小組匯報與交流(10 分鐘)
各小組回到教室,依次派代表上臺,向全班同學匯報小組的觀察結果。匯報時,代表要拿著小組的觀察記錄表,指著記錄表上的內容,介紹小組觀察的植物名稱、觀察日期、觀察到的植物變化情況以及小組在觀察過程中的思考和疑問。例如:“我們小組觀察的是校園里的菊花,上周我們觀察的時候,它只有幾個小小的花蕾,這周花蕾長大了很多,顏色也從綠色變成了淡淡的黃色,而且我們發(fā)現有一片葉子上出現了一些小洞,不知道是不是被蟲子咬了。”
其他小組的同學認真傾聽匯報,如有疑問可以舉手提問,匯報小組的成員進行解答。如果其他小組有不同的觀察發(fā)現或想法,也可以進行補充發(fā)言。教師在學生匯報和交流過程中,適時進行點評和引導,總結學生觀察到的植物變化特點,幫助學生梳理植物變化的規(guī)律。比如,針對學生提到的菊花花蕾變化,教師可以進一步引導:“那大家想一想,再過一段時間,菊花的花蕾還會發(fā)生什么變化呢?” 通過這樣的引導,拓展學生的思維,加深學生對植物變化的理解。
組織全班同學對各小組的觀察記錄進行評選,選出 “最佳觀察小組”“最認真記錄小組”“最有發(fā)現小組” 等獎項,對獲獎小組進行表揚和獎勵,如頒發(fā)小貼紙、小獎狀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競爭意識,鼓勵學生在后續(xù)的觀察中更加認真、細致。
(六)課堂總結(5 分鐘)
與學生一起回顧本節(jié)課的主要內容,提問學生:“小朋友們,今天我們學習了植物的變化,誰能說一說我們都觀察到了植物哪些方面的變化呀?” 引導學生回答出植物在葉子、莖、花、果實等方面的變化,以及觀察植物變化的方法和記錄方式。
再次強調觀察植物變化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鼓勵學生在課后繼續(xù)堅持觀察校園里或家里的植物,記錄它們的變化。同時,教育學生要愛護植物,因為植物的生長變化不僅給我們帶來了美麗的景色,還對我們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有著重要的作用。最后,布置課后作業(yè):讓學生回家后,選擇一種家里的植物,如綠蘿、多肉植物等,按照課堂上學到的方法,每周觀察一次并記錄植物的變化,下節(jié)課帶到學校與同學們分享自己的觀察成果。
八、作業(yè)布置
讓學生回家后,選擇一種家里的植物,制作一份植物生長變化觀察手冊。每周觀察一次植物的變化,用文字、圖畫或照片的形式記錄在手冊上,并簡單描述自己的觀察感受。下節(jié)課帶到學校,與同學們互相交流分享。
鼓勵學生和家長一起查閱資料,了解自己所觀察植物在不同生長階段的養(yǎng)護要點,如澆水、施肥、光照等方面的要求,并嘗試按照資料中的方法養(yǎng)護植物,觀察植物在合理養(yǎng)護下的生長變化,將養(yǎng)護過程和植物的反應記錄下來,作為觀察手冊的補充內容。
九、教學反思
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過程中,通過多種教學方法的運用,學生積極參與觀察和交流活動,對植物的變化有了更深入的認識,較好地達成了教學目標。但在教學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如在實地觀察環(huán)節(jié),部分學生在記錄植物變化時不夠準確和詳細,需要進一步加強指導。在今后的教學中,要不斷優(yōu)化教學環(huán)節(jié),提高教學的有效性,關注每個學生的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和觀察能力,使學生更好地掌握觀察植物變化的方法,感受植物生命的奇妙。

相關教案

小學科學教科版(2024)一年級上冊(2024)5. 植物的變化教學設計:

這是一份小學科學教科版(2024)一年級上冊(2024)5. 植物的變化教學設計,共5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核心素養(yǎng)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準備,教學過程,板書設計,教學反思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教科版(2024)一年級上冊(2024)5. 植物的變化教學設計及反思:

這是一份教科版(2024)一年級上冊(2024)5. 植物的變化教學設計及反思,共6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準備,教學過程,教學反思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小學教科版(2024)5. 植物的變化教學設計及反思:

這是一份小學教科版(2024)5. 植物的變化教學設計及反思,共3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情境導入,探究與發(fā)現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教案 更多

科學一年級上冊(2024)5. 植物的變化教案及反思

科學一年級上冊(2024)5. 植物的變化教案及反思

小學科學教科版(2024)一年級上冊(2024)2. 觀察植物教案

小學科學教科版(2024)一年級上冊(2024)2. 觀察植物教案

小學科學教科版(2024)一年級上冊第一單元 周圍的植物教案設計

小學科學教科版(2024)一年級上冊第一單元 周圍的植物教案設計

小學科學教科版(2024)一年級上冊5. 植物的變化教案設計

小學科學教科版(2024)一年級上冊5. 植物的變化教案設計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小學科學教科版(2024)一年級上冊(2024)電子課本 新教材

5. 植物的變化

版本: 教科版(2024)

年級: 一年級上冊(2024)

切換課文
所有DOC左下方推薦
歡迎來到教習網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