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單元綜合素質(zhì)評價 (限時: 120 分鐘 滿分: 120 分) 一、積累與運用(3分) 1. 給加點的字注音, 或根據(jù)拼音寫漢字。(5 分) 蜜餞( ) 摻( ) 和 唾( ) 黃燜( ) 雞 ( ) 熟 無xiá( ) 顧及 吞shì( ) 青面liáo( ) 牙 dūn( ) 厚 優(yōu)哉yóu( ) 哉 2. 默寫。(7 分) (1) _____________, 寒食東風御柳斜。(韓《寒食》) (2) 中庭地白樹棲鴉, _____________。(王建《十五夜望月》) (3) 終日不成章, _____________。(《迢迢牽牛星》) (4) 牛郎織女的故事可以說是家喻戶曉, 《迢迢牽牛星》中“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兩句詩, 總會讓我想到故事中牛郎織女咫尺天涯, 不得團聚的悲哀。 (5) 《十五夜望月》中詩人將望月懷遠的情思表現(xiàn)得蘊藉深沉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3. 下列加點詞語運用不正確的一項是( ) (2 分) A. 通常, 重大慶典活動上, 登臺表演的多是能歌善舞的孩子, 接受藝術(shù)熏陶較少的孩子鮮有亮相的機會。 B. 新年伊始, 萬象更新, 人們都懷著喜悅的心情迎接新的一年。 C. 老舍先生堪稱“京味文學”的開山鼻祖, 他的一系列描寫北京的作品為北京這座城市賦予了鮮明的文學色彩。 D. 今天媽媽從超市里買了一個大西瓜, 我接過來兩面三刀就把它切好了。 4. 下列選項沒有語病、句意明確的一項是( ) (2 分) A. 運動健身既是對身體機能的一種喚醒提升, 也是對精神意志的一種挑戰(zhàn)磨煉。 B. 隨著氣溫逐漸下降, 使得一批批南遷候鳥陸續(xù)遷徙至高青縣大蘆湖濕地, 為秋日的濕地增添了幾分生機。 C. 網(wǎng)購之所以讓很多網(wǎng)友上癮的重要原因, 是因為他們輸入賬號密碼時基本沒有感覺到是在 花錢。 D. 第四屆中華經(jīng)典誦寫講大賽體現(xiàn)了對中華經(jīng)典的創(chuàng)新與繼承, 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fù)興凝聚了磅礴力量。 5. [202龍口期中改編] 下列說法有誤的一項是( ) (2 分) A. 有的一律是玻璃的, 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 有的都是紗燈; 有的通通彩繪《紅樓夢》或《水滸傳》故事, 有的圖案各式各樣?!@句話運用排比的修辭手法描寫了元宵節(jié)的花燈。 B. 這不是粥, 而是小型的農(nóng)業(yè)產(chǎn)品展覽會?!@句話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 C. “百里不同風, 千里不同俗?!辈煌牡赜蚝兔褡逄攸c, 澆灌出千姿百態(tài)、各具特色的民俗之 花?!@兩句話的標點符號運用正確。 D. 我國古代對不同的年齡階段有不同的稱謂: “及笄之年”指女子滿18 歲, “弱冠之年”則是指男子到了20 歲?!@句話的表述是正確的。 6. 下列說法有誤的一項是( ) (2 分) A. 《北京的春節(jié)》一文中, 老舍先生給我們展示了老北京春節(jié)的溫馨和美好, 表達了自己對傳統(tǒng)文化的認同和喜愛。 B. 《古詩十九首》最早見于南朝梁蕭統(tǒng)主持編選的《文選》, 是一組七言古詩, 作者不詳, 一般認為產(chǎn)生于東漢末年。 C. 《十五夜望月》的作者王建用形象的語言、豐富的想象, 展現(xiàn)了一幅寂寥、冷清、沉靜的中秋月 夜圖。 D. 《臘八粥》的作者是沈從文, 文章圍繞著八兒特別想吃臘八粥展開故事情節(jié), 體現(xiàn)了八兒對臘八粥的渴望和喜愛, 字里行間流露出濃濃的親情。 7. 中華傳統(tǒng)文化博大精深, 節(jié)日風俗更是豐富多彩, 由此學校組織開展了“節(jié)日風俗”探究活動, 請你積極參與。(7 分) 【活動一】活動中, 小語同學搜集整理了一系列與節(jié)日風俗有關(guān)的詩句, 請你仔細品讀, 回答問題。 (1) 下面詩句與節(jié)日風俗無關(guān)的一項是( ) (1 分) A. 去年元夜時, 花市燈如晝。 B. 千門萬戶曈曈日, 總把新桃換舊符。 C. 迢迢牽牛星, 皎皎河漢女。 D. 畫舸縱橫湖水濱, 彩絲角黍斗時新。 (2) 上面選項中的詩句寫了哪些節(jié)日風俗? (2 分) 【活動二】202年春節(jié)期間, 全國各地的“村晚”紛紛上演, 其火爆程度引發(fā)同學們的好奇與關(guān)注。大家搜集到下列相關(guān)材料, 請認真閱讀, 回答問題。 【材料一】春節(jié)最讓人期待的, 莫過于那濃濃的年味?!按逋怼笔且粓黾婢叽逦?、年味、農(nóng)味的鄉(xiāng)村文化盛宴, 演繹的是百姓最熟悉的生活記憶, 傳遞的是淳樸又特別的快樂, 激發(fā)的是對鄉(xiāng)村的價值認同和情感歸屬。有的“村晚”通過直播連麥的形式實現(xiàn)線上聯(lián)動, 將極富年味的“村晚”匯入千屏萬端, 讓更多人可以在線上感受到熱鬧的春節(jié)氛圍。 【材料二】“村晚”的節(jié)目根植生活, 演員來自鄉(xiāng)村, 群眾自編自導(dǎo)。從節(jié)目策劃到籌備排練, 從共同演繹到互相捧場, “村晚”充實了老鄉(xiāng)們的冬日生活, 拉近了鄰里關(guān)系, 也讓大家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了共同dì 造的幸福與溫暖。 【材料三】中國非遺大部分在鄉(xiāng)村, 在春節(jié)這個眾多非遺項目傳承實踐和集中展示的重要時間節(jié)點, 將其作為節(jié)目搬上“村晚”舞臺再合適不過。為了把春節(jié)那“消失的鼓聲”找回來, 山西臨汾泊莊村的“村晚”上演了傳統(tǒng)曲牌《老虎下山》, 鼓點打得虎虎生風; 海南開啟了非遺之夜暨“村晚”系列活動, 鉆木取火、竹竿舞、苗鼓、“歐歐調(diào)”等多個非遺節(jié)目精彩上演。 (3) 給加點字注音, 根據(jù)拼音寫漢字。(2 分) 氛( ) 圍 dì( ) 造 (4) 讀了上述材料, 你認為“村晚”能夠火爆的原因是什么? 請簡要概括。(2 分) 8. 閱讀下面語段, 回答問題。(7 分) A 這個力大無窮的人, 人們向來沒看到他有過什么疲倦。他一步不停地跨澗登峰, 翻溝越嶺。餓了, 從飯包里掏一把高粱米飯團, 邊吃邊走??柿? 用手捧點山澗里還沒凍結(jié)的流水, 呼喳呼喳喝一 頓。他的兩只眼睛機靈靈地掃視著林中的一切, 察尋對他有用的東西, 活像一只猛虎, 在深林里獵取食物。 這天晚上, 他宿營在分水嶺后坡的一個大石縫里, 以免野獸找他的麻煩。他完全地睡了一夜, 到天亮, 他用澗水搓了兩把臉, 望著他放在地上的全套裝備, 傻笑著, 他心里是那樣的自信和驕傲。他 想: “大肚匣子, 二百多發(fā)子彈, 四個手榴彈, 外加一把入林來沒用過的鋒利大戰(zhàn)刀……還有背在身上的十三斤高粱米飯團, 還有森林里到處都有的蘑菇, 碰巧還能捉個狍子燒燒吃。”想到這些, 他噗哧一笑, 自言自語道: “伙計們, 就咱們這幾位。我是司令, 你們是三軍, 咱非搞出點名堂不可, 打遍天下也不怕。別泄勁!看看誰是好漢? ” 說著從飯包里抓出一把高粱米飯團子, 塞在嘴里, 一面咀嚼, 一面佩上大肚匣子、戰(zhàn)刀和手榴彈。一切都收拾好了, 就爬上數(shù)十丈高的懸崖, 向一片茫茫的榆樹林前進。 (1) 語段選自《________》, 這是一部以________為背景的小說。(2 分) (2) 語段中的A 是________, 他是一個怎樣的人? (3 分) (3) 請自選角度, 為語段加一則批注。(2 分) 二、閱讀(36 分) (一) 古詩閱讀。(分) 迢迢牽牛星 《古詩十九首》 迢迢牽牛星, 皎皎河漢女。 纖纖擢素手, 札札弄機杼。 終日不成章, 泣涕零如雨。 河漢清且淺, 相去復(fù)幾許。 盈盈一水間, 脈脈不得語。 9. 下列對詩歌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2 分) A. “迢迢”是詩人從地面仰視星空的視覺感受, 而“相去復(fù)幾許”“盈盈一水間”是織女與牛郎互看的視覺感受, 一遠一近, 各不相同。 B. “皎皎河漢女”中的“皎皎”不僅寫出了銀河的清亮, 也為后文的“清且淺”做鋪墊, 同時也寫出了織女的嬌美姿態(tài)。 C. “纖纖擢素手, 札札弄機杼”中的“擢”寫出了織女伸手勞動的姿態(tài), “弄”字動態(tài)盡出, 寫出了織女勞動的歡快和愉悅。 D. “終日不成章”和“札札弄機杼”看似矛盾, 實則寫出了織女雖然整天在忙碌地織布, 卻“不成章” 的結(jié)果, 刻畫了織女內(nèi)心的痛苦。 10. 請從修辭的角度品味“泣涕零如雨”的表達效果。(2 分) (二) 文言文閱讀。(8 分) 張湯, 杜陵人也。父為長安丞, 出, 湯為兒①守舍。還, 鼠盜肉, 父怒, 笞②湯。湯掘熏得鼠及余肉, 劾③鼠掠治④, 傳爰書⑤, 訊鞫⑥論報, 并取鼠與肉, 具獄⑦磔⑧堂下。父見之, 視文辭如老獄吏, 大驚, 遂使書獄。 (節(jié)選自《漢書? 張湯傳》) 【注釋】①為兒: 作為孩子。②笞: 用鞭、杖、竹板抽打。③劾: 檢舉揭發(fā)。④掠治: 刑訊, 拷打?qū)弳?。⑤爰? 古代記錄囚犯供詞的文書。⑥訊鞫(jū) : 審訊。⑦具獄: 定案或據(jù)以定罪的案卷。 ⑧磔(zhé) : 即車裂, 一種分裂肢體的酷刑。 11. 解釋下面加點的詞。(2 分) (1) 父為長安丞 ________________ (2) 并取鼠與肉 ________________ 12. 用“/”給下面句子劃分朗讀節(jié)奏。(限兩處) (2 分) 湯 掘 熏 得 鼠 及 余 肉 13. 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2 分) 父見之, 視文辭如老獄吏。 14. 選文主要表現(xiàn)了張湯的什么才能? (2 分) (三) 現(xiàn)代文閱讀I。(11 分) 故鄉(xiāng)的春節(jié) 李霽野 ①在我的記憶中, 最美的春節(jié)印象是除夕黃昏時候天降瑞雪。我記得好幾年都是如此。雪花紛紛飄落, 戶外沒有人聲人跡了, 那寧靜直滲進人的心靈深處。 ②忽然爆竹聲驚天動地地響起來, 寧靜的感覺并沒有突然消失, 仿佛還伴著雪花歡舞, 成為動與靜的和諧合奏, 歡樂的春節(jié)真正開始了。 ③爆竹聲一開始, 一般人家就由家長上供, 焚香拜祖宗牌位。據(jù)說, 這一晚諸神下界, 所以有些人家還在院中擺香案, 終夜焚燒一種香木。接著就開始一家的歡宴, 菜肴各家很不相同, 春節(jié)和以后一段時間, 各家都或多或少地準備了些菜肴。在我的故鄉(xiāng)似乎有幾種特殊的菜, 在別處不大吃得到。一種是風干的山羊肉, 與油炸的馓子同燴, 用銅火鍋熱食; 一種是酥魚, 給切成方塊的魚肉裹上雞蛋清和團 粉, 用油炸過燴食; 一種是做法與酥魚相同的瘦肉。另一種瘦肉的做法, 我們也覺得很好: 將肉切成極薄的片, 裹上蛋清、團粉, 放入滾開水中只煮幾分鐘就可以吃了, 不宜久煮。 ④飯后孩子們給長輩拜年, 領(lǐng)到壓歲錢后就高高興興地玩耍去了。這也就是守夜的開始, 一直到第二天黎明, 情緒總是歡快的。我喜歡聽伯父、父親和一位族兄談家常。我們腳下總有一盆炭火, 火旁邊有一個陶器煮開水, 清脆的水聲極為悅耳。 ⑤年初一、初二、初三, 早餐分別是元宵、餃子、湯面。餃子形如銀錠, 面條是穿錢的繩索, 都是象征發(fā)財?shù)摹3跻?、初二兩天早飯? 我們較小的幾個孩子隨著兄長到幾個親戚家里去拜年, 總會享受到一次盛餐招待。 ⑥正月十五的燈節(jié), 是春節(jié)最熱鬧的時候, 除龍燈、彩船、高蹺、花枝外, 還有一種“抬閣”, 就是在一張方桌上布置各種燈飾, 中間高高坐著一位身著盛裝的少女。記得父親給我們講過一個故事: 兩家嚴守秘密, 各自準備最精彩的燈, 爭奪第一名。一家扎了幾十種花枝, 每枝點上幾十支蠟燭, 燭光燦爛, 照著美貌的少女, 以為是必勝無疑了; 另一家的抬閣上點綴著各季的名花, 少女則打扮成花神。這種花燈主要是為了敬神, 其次才是娛人, 所以在街上隨玩隨走之后, 要到幾座神廟里去, 往往一玩就是一個通宵。這要陸陸續(xù)續(xù)玩到二月二“龍?zhí)ь^”的時候, 也就是商店開市的日子, 這時春節(jié)才算真正結(jié)束了。 ⑦這種盛況到我的童年就剩下一點尾聲了。我這些年在天津生活, 這種尾聲在印象中也越來越邈遠了。我們還會為孩子們準備臘八粥, 用料卻增加了葡萄干和菠蘿之類。有時候, 我們也還做幾樣家鄉(xiāng)菜, 但孩子們的口味同我們頗有些不一樣了。爆竹煙火或許還保存著魅力, 但守夜只以除夕晚上12 點的鐘聲為度了。 ⑧除夕瑞雪帶來的寧靜感和燈節(jié)觀看花燈的歡快, 和我的童年一起永遠消逝了。 (有刪改) 15. 本文主要寫了故鄉(xiāng)春節(jié)的哪些活動? 請簡要概括。(2 分) 16. 根據(jù)上下文, 品析下面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表達效果。(3 分) 在我的故鄉(xiāng)似乎有幾種特殊的菜, 在別處不大吃得到。 17. 本文寫“故鄉(xiāng)的春節(jié)”, 卻在第段寫如今天津的春節(jié), 作者這樣安排有何用意? 請簡析。(3 分) 18. 聯(lián)系全文, 簡析文章最后一段的作用。(3 分) (四) [202煙臺蓬萊區(qū)期中改編] 現(xiàn)代文閱讀Ⅱ。(13 分) 豆包兒 肖復(fù)興 ①如今的豆包兒, 很少有人在家里自己做了, 一般都會到外面買。外面賣的豆包兒, 餡大多用的是紅豆沙。這種紅豆沙, 是機械化批量生產(chǎn)的, 稀爛如泥, 豆子是一點兒也看不到的, 自然, 紅小豆的豆粒那種沙沙的獨有味道也就大減, 甚至索性全無。要想嘗到那種味道, 只有自己動手將紅小豆下鍋熬煮, 不用說, 這樣傳統(tǒng)的法子, 費時費力又費火, 誰還愿意做這種豆包兒? ②小時候, 我吃的豆包兒, 都是我母親做的。那時候只有在改善生活的時候才能吃到豆包兒。春節(jié)前, 必定是要包上滿滿一鍋的, 上鍋之前, 母親還要在每個豆包兒上面點上一個小紅點兒。出鍋的時候, 豆包兒變得白白胖胖, 小紅點兒像用指甲草或胭脂花抹上的小紅嘴唇, 格外喜興。豆包兒, 便顯得和節(jié)日一樣的喜興了。 ③因此, 每一次母親包豆包兒, 都會像過節(jié)一樣。包豆包兒的重頭戲, 在于熬餡。我家有一口炒菜的大鐵鍋和一個蒸饅頭的鋁鍋, 熬豆餡必得用鐵鍋, 至于什么道理, 母親是講不出來的, 只是說用鐵鍋熬出的豆餡好吃。說完之后, 母親覺得說得好像沒有說服力, 會進一步解釋: 你看燉肉是不是也得用鐵鍋? 沒有用鋁鍋的吧? 這樣解釋之后, 她覺得道理已經(jīng)充足了。 ④熬豆餡的重頭戲, 在于熬的火候。紅小豆和涼水一起下鍋, 一次要把水加足。不能在熬到半截時看著水不夠, 一次次地加水逗著玩!母親這樣說的時候, 同時把紅棗下進鍋里。那紅棗早就用開水泡好了, 一切兩半, 去核去皮。我老家是河北滄縣, 出金絲小棗, 但母親從來不會用這種金絲小棗, 用的是那種肉厚實的大紅棗。用小棗煮出的豆餡沒有棗的香味, 那種金絲小棗, 母親會用它來蒸棗饅頭。 ⑤水開之后, 大火要改小火, 還要用勺子不停地攪動, 免得豆子巴鍋。豆子不能熬得過爛, 爛成一攤 泥, 豆子的香味就沒有了。也不能熬得太稀, 太稀包不成個兒不說, 豆子的香味也就沒有了。母親包的豆包兒, 餡一般會比較干, 不會有那種黏稠的液體出現(xiàn), 開花之后的紅小豆的顆粒感非常明顯, 咬起來沙沙的。豆子雖然被煮爛了, 但是小小的顆粒還在, 沒有完全變成另一種形態(tài), 很實在的豆子的感覺和豆子的香味, 會長久地在嘴里回蕩, 不像現(xiàn)在賣的豆包兒那樣稀軟如同腳踩在泥塘里的感覺。按照那時母親的話說, 那是把豆子給熬得沒魂兒了!按照我長大以后開玩笑對母親說的話是, 就像唱戲, 那樣的豆餡是大眾甜面醬的嗓子, 您熬的這豆餡是云遮月的嗓子。 ⑥豆餡熬得差不多了, 放糖, 是放紅糖, 不能放白糖。吃豆包兒和吃年糕不一樣, 吃年糕要放白糖, 吃豆包兒必須放紅糖。這個規(guī)矩, 是從祖輩那里傳下來的, 是不能變的。只是, 在鬧災(zāi)荒的那幾年, 買什么糖都得要票, 不是坐月子的或鬧病的, 紅糖更是難淘換。沒有辦法, 只好改用糖精, 豆餡的味道差得太多, 母親嫌丟了自己的臉, 那幾年, 很少包豆包兒了。 ⑦我長大以后, 特別是大學畢業(yè)之后, 自以為見多識廣, 建議母親再包豆包兒熬餡的時候, 加上一點兒糖桂花, 味道會更好的。母親不大相信, 在她的眼里, 糖桂花那玩意兒是南方貨, 包元宵和湯圓在餡里加一點兒可以, 她包了一輩子豆包兒, 從來沒有加過這玩意兒。別遮了味兒!她搖搖頭說, 堅持她的老法 子。我說不服她, 由她去。 ⑧如今, 母親去世多年, 買來的豆包兒都會加有糖桂花, 母親包的沒有糖桂花的豆包兒, 卻再也吃不到了。 (選自《思維與智慧》, 有刪改) 19. 作者以散文的筆法寫了母親“包豆包兒熬餡”的一些記憶, 請根據(jù)文章內(nèi)容補全下面的內(nèi)容。 (3 分) ________——涼水下豆——________ ——小火熬餡——________ 20. 本文語言形象生動, 情感細膩真摯。請賞析文中的畫線句子。(分) (1) 出鍋的時候, 豆包兒變得白白胖胖, 小紅點兒像用指甲草或胭脂花抹上的小紅嘴唇, 格外喜興。(2 分) (2) 按照我長大以后開玩笑對母親說的話是, 就像唱戲, 那樣的豆餡是大眾甜面醬的嗓子, 您熬的這豆餡是云遮月的嗓子。(2 分) 21. 本文主要寫母親制作豆包兒十分講究, 但文章的第⑦段所敘糖桂花之事與文章中心無關(guān), 是否可以刪去? 為什么? (4分) 22. 文章第⑧段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2 分) 三、寫作(50 分) 23. 家鄉(xiāng)是每個人心中念念不忘的最美的心靈家園, 家鄉(xiāng)的味道更是獨一無二, 不管你身居何處, 家鄉(xiāng)的味道都能讓你流連, 都能讓你浮想聯(lián)翩…… 請以《鄉(xiāng)味》為題, 寫一篇不少于500 字的作文。 第一單元綜合素質(zhì)評價 一、1. jiàn chān tuò mèn xián 暇 噬 獠 敦 游 2. (1) 春城無處不飛花 (2) 冷露無聲濕桂花 (3) 泣涕零如雨 (4) 盈盈一水間 脈脈不得語 (5) 今夜月明人盡望 不知秋思落誰家 3. D 【點撥】本題考查詞語的正確運用能力?!皟擅嫒丁敝杆擅媸址āS迷诖颂幉环险Z境。 4. A 【點撥】B項缺少主語, 可刪掉“使得”。C項句式雜糅, 可刪掉“的重要原因”。D項語序不當, “創(chuàng)新”與“繼承”應(yīng)互換位置。 5. D 【點撥】“及笄之年”指女子滿15歲。 6. B 【點撥】B項中的“七言古詩”說法有誤, 應(yīng)為“五言古詩”。 7. (1) C 【點撥】C. 描寫的是牽牛星和織女星, 與節(jié)日風俗無關(guān)。故選C。 (2) A: 元宵節(jié)鬧花燈 B: 春節(jié)貼春聯(lián) D: 端午節(jié)賽龍舟、掛彩繩、吃粽子 (3) fēn 締 (4) 示例: “村晚”由村民自編自導(dǎo)自演, 演繹的是自己最熟悉的生活, 能激發(fā)人們對鄉(xiāng)村的價值認同和情感歸屬, 具有極強的互動性和參與性, 且對非遺傳承也有重要作用。 8. (1) 林海雪原 解放戰(zhàn)爭 (2) 劉勛蒼 他驍勇威猛、力大無窮, 是一名身體素質(zhì)出色、單兵作戰(zhàn)能力極強的解放軍戰(zhàn)士。 (3) 示例: “活像一只猛虎”, 運用生動的比喻, 形象地描繪出劉勛蒼機警、敏銳的形象特點。 二、(一) 9. C 【點撥】C項詩句寫出了織女勞動時的勤苦, 表現(xiàn)了她試圖用忙碌來掩飾自己的愁思, 因此這里沒有“勞動的歡快和愉悅”。 10. 示例: 這句詩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 寫出了織女對牛郎的思念, 有力地表達了作者對織女的同情。 (二) 11. (1) 擔任 (2) 并且 12. 湯/掘熏/得鼠及余肉 13. 他父親見到這情景, 看到他判決的文辭像老練的法官一樣。 14. 選文主要表現(xiàn)了張湯審案判決的才能。 【點撥】根據(jù)“父見之, 視文辭如老獄吏, 大驚, 遂使書獄”可知, 選文主要表現(xiàn)了張湯審案判決的才能。 【參考譯文】 張湯, 杜陵人。他的父親擔任長安縣丞, 有事外出, 張湯作為孩子看家。他父親回家后, (發(fā)現(xiàn)) 老鼠偷了肉, 大發(fā)脾氣, 抽打張湯。張湯掘開鼠洞用火煙熏烤找到了偷肉的老鼠和吃剩的肉, 檢舉揭發(fā)老鼠的罪狀, 拷打?qū)弳? 傳出記錄供詞的文書, 寫明了經(jīng)過審問判決上報的程序, 并提取盜鼠和余肉, 定案, 在廳堂下面肢解了盜鼠。他父親見到這情景, 看到他判決的文辭像老練的法官一樣, 非常驚奇, 就讓他學習刑獄文書。 (三) 15. 示例: 祭祖、歡宴、拜年、守夜、燈節(jié)觀看花燈等。 16. “似乎”是不很確定的意思, 表明作者記得不是很清楚, 因為已經(jīng)過去很久了, 與后文中的“這種尾聲在印象中也越來越邈遠了”相照應(yīng), 表達了作者對故鄉(xiāng)春節(jié)的懷念之情。 17. 運用了對比的手法, 如今天津的春節(jié)與過去故鄉(xiāng)的春節(jié)形成鮮明的對比, 突出了故鄉(xiāng)春節(jié)的有趣、快樂, 表達了作者對童年故鄉(xiāng)春節(jié)的懷念之情。 18. 照應(yīng)前文, 使文章結(jié)構(gòu)更嚴謹; 深化主題, 表達了作者對故鄉(xiāng)春節(jié)的懷念, 對童年生活的懷念。 【點撥】本題考查結(jié)尾段的作用, 要從結(jié)構(gòu)和內(nèi)容兩方面作答。結(jié)構(gòu)上: 照應(yīng)前文, 照應(yīng)第①段中的“在我的記憶中, 最美的春節(jié)印象是除夕黃昏時候天降瑞雪”, 使文章結(jié)構(gòu)更嚴謹。內(nèi)容上: “除夕瑞雪帶來的寧靜感和燈節(jié)觀看花燈的歡快, 和我的童年一起永遠消逝了”寫那些感受與“我”的童年一起永遠消逝了, 表達了作者對故鄉(xiāng)春節(jié)的懷念, 對童年生活的懷念, 深化了文章的主題。 (四) 19. 準備鐵鍋 加入紅棗 加入紅糖 20. 示例: (1) 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 將豆包兒上的小紅點兒比作小紅嘴唇, “白白胖胖”一詞寫出了豆包兒出鍋時的誘人, 生動形象地表現(xiàn)了母親包的豆包兒格外喜興的特點, 表達了“我”對母親包的豆包兒的喜愛之情。 (2) 運用了比喻和對比的手法, 寫出了母親熬出的豆餡口感的細膩、美味, 突出了母親熬豆餡的精細和用心。 21. 不可以刪去。第⑦段關(guān)于糖桂花之事的描述, 從表面上看與母親制作豆包兒關(guān)系不大, 但實際上它是作者用來進一步說明母親對傳統(tǒng)技藝的執(zhí)著與堅守的一個例證。這體現(xiàn)了母親對食品制作的嚴謹態(tài)度和對傳統(tǒng)技藝的尊重。這段描述也豐富了文章的內(nèi)容, 使母親的形象更加立體和生動。 22. 文章第⑧段借寫吃不到母親制作的豆包兒了, 表達了作者深深的惆悵之情, 以及對母親的懷念和對母親堅守傳統(tǒng)技藝的敬佩之情。 三、23. 【思路點撥】本文是一篇命題作文?!班l(xiāng)味”限定了“味道”的范圍, 表明是要寫家鄉(xiāng)的味道, 而不是寫其他地方的味道。“鄉(xiāng)味”這個文題, 寫“味道”是表象, 寫“味道”背后的人和事才是主要目的。也就是說, 我們要通過對“鄉(xiāng)味”的描繪, 寫出有關(guān)鄉(xiāng)味的人和事以及其表現(xiàn)出的美好情感。所以在構(gòu)思的時候, 我們可以加入對童年往事的回憶, 寫家鄉(xiāng)的民俗和風土人情, 還可以寫家鄉(xiāng)的凡人小事中所折射出來的人性光輝。 例文: 鄉(xiāng) 味 離開家鄉(xiāng), 在異地求學, 偶爾有幾分不盡如人意的酸楚籠罩心頭時, 我便會突然想起兒時百吃不厭的山楂醬, 心中的陰云便會消失散盡了。 山楂樹是家鄉(xiāng)的代名詞, 提起山楂樹, 就會想起紅紅胖胖、酸酸甜甜的山楂, 也就會憶起家鄉(xiāng)那些勤勞能干的、制作山楂醬的農(nóng)人。 我的童年時光大半是在山楂樹下度過的。小時候, 每逢夏天, 我們幾個小伙伴就會在山楂樹下乘涼。院里的山楂樹很高很高, 密密匝匝的葉子為我們?yōu)⑾乱黄帥觥N遗c伙伴們在這片陰涼之下享受著山楂將熟未熟時所散發(fā)的清香與風穿葉子的歌聲。在一個個沒有空調(diào)和風扇的日子里, 我們盡情奔跑, 笑聲充滿每一寸時光。盈滿笑聲的童年, 讓我嘗到了家鄉(xiāng)的味道, 那是最香甜的味道。 轉(zhuǎn)眼間, 到了山楂成熟的季節(jié), 大人們忙帶著工具跑去摘, 小孩子們夠不到, 就只能在下面跑來跑去地喊: “摘左邊的, 不是, 是那個。對對對, 那個既紅又大!”我雙手叉腰, 扯著嗓子大聲地喊, 每當家人摘到我想要的那個, 我就高興得手舞足蹈, 好像已經(jīng)把山楂送進了嘴, 心里更是美滋滋的, 那是一種成為指揮家的成就感。喧鬧聲中, 我嘗到了家鄉(xiāng)的味道, 那是收獲的味道。 摘完山楂之后, 便到了最忙碌的時刻, 也是我們小孩子最盼望的時刻。制作山楂醬時, 家里的長輩們是這場戲的主角, 他們指導(dǎo)年輕人如何釋放出山楂最原始的味道, 如何將核挑凈, 如何才能使山楂醬吃起來清爽可口。孩子們在廚房門口東張西望, 幾度想伸手幫忙, 但又被大人們從制作間里推出, 只能眼中飽含不舍, 然后悻悻離開。做山楂醬是重中之重, 孩子們在旁難免會有干擾, 我們也深諳其中的道理, 咽咽口水自己回房間里靜等著。只需一個午休的工夫, 山楂醬的香味便已飄來, 籠罩著整個大院, 孩子們被這濃濃的香味喚醒, 來不及擦擦嘴邊的口水, 便飛一般地沖向香味的源頭, 迫不及待地打開罐子, 拿起勺子舀上滿滿一勺, 毫不猶豫地送入口中, 清爽酸甜的氣味彌漫整個口腔, 唇齒間尚存一絲香甜。這就是家鄉(xiāng)的味道, 是我魂牽夢縈的味道。 夕陽西下, 我腳下的長路早已伸向遠方, 但我仍留戀家鄉(xiāng)的味道—鄉(xiāng)味難忘。 總評:本文以“山楂醬”為線索, 寫出了人們采摘山楂和做山楂醬的過程, 表現(xiàn)了童年生活的快樂、鄉(xiāng)間農(nóng)人的淳樸, 以及作者對家鄉(xiāng)生活的留戀。文章開頭由眼前生活展開回憶, 結(jié)尾展望未來時又駐足回望, 首尾渾然一體, 結(jié)構(gòu)完整。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