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層 鞏固提升練(5大考點)
考點一 探究凸透鏡的成像規(guī)律
考點二 凸透鏡成像的應用
考點三 近視眼的成因與矯正辦法
考點四 遠視眼的成因與矯正辦法
考點五 生活中的透鏡
?第二層 能力提升練
?第三層 拓展突破練
探究凸透鏡的成像規(guī)律
?積累與運用
1. 成像規(guī)律的動態(tài)分析
(1)保持凸透鏡位置不變,根據(jù)像的要求調(diào)整蠟燭或光屏的位置。
①成實像時的操作: a.要使像變大:保持凸透鏡位置不變,蠟燭靠近凸透鏡,光屏遠離凸透鏡;b.要使像變?。罕3滞雇哥R位置不變,蠟燭遠離凸透鏡,光屏靠近凸透鏡。
②成虛像時的操作: a.要使像變大:保持凸透鏡位置不變,蠟燭遠離凸透鏡;b.要使像變?。罕3滞雇哥R位置不變,蠟燭靠近凸透鏡。
(2)在凸透鏡和物體之間放眼鏡(透鏡)時像的變化
①放近視眼鏡(凹透鏡)時,因凹透鏡對光有發(fā)散作用,使像距變大,若要使光屏上再次出現(xiàn)清晰的像,應將光屏向遠離透鏡方向移動。
②放遠視眼鏡(凸透鏡)時,因凸透鏡對光有會聚作用,使像距變小,若要使光屏上再次出現(xiàn)清晰的像,應將光屏向靠近透鏡方向移動。
2. 實驗結論:當u>2f時,成倒立、縮小的實像;當u=2f時,成倒立、等大的實像;當f<u<2f時,成倒立、放大的實像;當u<f時,成正立、放大的虛像。
1.(2024·山東東營·中考真題)某小組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實驗中
(1)先調(diào)整 、光屏和凸透鏡的中心在同一條水平線上,目的是使像成在 ;
(2)當蠟燭、凸透鏡和光屏的位置如圖所示時,光屏上觀察到清晰的像(像未畫出),此時成的像與 (選填“放大鏡”“投影儀”或“照相機”)的成像特點相同;
(3)光具座上凸透鏡的焦距可能是 (選填“5”“10”或“20”)cm;
(4)保持凸透鏡位置不變,將蠟燭向右移動到光具座的35cm刻度線處,然后移動光屏到 cm刻度線處,光屏上可再次承接到清晰的像,判斷依據(jù)是 。
2.(2024·山東德州·中考真題)物理興趣小組的同學展示了以下兩個實驗:
(1)圖甲為探究“光的反射規(guī)律”實驗,若讓另一束光線沿BO方向射向平面鏡,反射光線沿OA方向射出,這一現(xiàn)象說明:在光的反射現(xiàn)象中 ;
(2)為了得到“反射角等于入射角”這一普遍規(guī)律,接下來的操作是改變 ,多次實驗;
(3)“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實驗,凸透鏡的焦距為10cm,圖乙中光屏上呈現(xiàn)出清晰的像,該像的性質(zhì)是倒立、 的實像,將蠟燭移至5cm刻度線處,其他元件的位置不變,若使清晰的像再次呈現(xiàn)在光屏上,需在蠟燭與凸透鏡間放置—個 (選填“近視”或“遠視”)眼鏡;
(4)實驗中,保持蠟燭、凸透鏡和光屏的位置不變,用焦距相同、直徑更大的凸透鏡替換原凸透鏡,光屏上呈現(xiàn)的像與原來的像相比 (選填“更大”“更小”或“更亮”)。
3.(2024·山東青島·中考真題)小明用焦距為10cm的凸透鏡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
(1)將蠟燭、凸透鏡和光屏依次放置在光具座上,調(diào)節(jié)燭焰的中心、凸透鏡的光心和光屏的中心,使它們在 。
(2)如圖甲所示,將蠟燭固定在光具座上10cm刻度處,凸透鏡固定在50cm刻度處,光屏應在 刻度范圍內(nèi)移動,直到在光屏上看到 、倒立清晰的像,根據(jù)這一成像特點可制成 。
(3)S是燭焰上一點,請在圖乙中畫出它發(fā)出的兩條光線經(jīng)凸透鏡折射后的光路 。
(4)保持蠟燭和光屏位置不變,要使光屏上的像變大,應將凸透鏡向 移動。
4.(2024·江蘇宿遷·中考真題)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活動中,利用了如圖所示裝置。
(1)調(diào)節(jié)器材,使燭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鏡的 ;
(2)改變蠟燭和光屏的位置,多次實驗,并將數(shù)據(jù)記錄在表格中,分析數(shù)據(jù)可知凸透鏡焦距為 ,第3次實驗中,光屏上成倒立、 的實像;
(3)智能汽車通過車載攝像頭,識別行人、路標和其他車輛,實現(xiàn)自動導航和駕駛,車載攝像頭根據(jù)的是第 次實驗的原理;
(4)物距不變,要想在光屏上看到像,應更換焦距較 的凸透鏡。
凸透鏡成像的應用
?積累與運用
物距(u)
像距(v)
正倒
大小
虛實
應用
特點
物,像的位置關系
u>2f
2f>v>f
倒立
縮小
實像
照相機、攝像機
-
物像異側
u=2f
v=2f
倒立
等大
實像
精確測焦儀
成像大小的分界點
物像異側
2f>u>f
v>2f
倒立
放大
實像
幻燈機、電影、投影儀
-
物像異側
u=f
-
-
-
不成像
強光聚焦手電筒
成像虛實的分界點
-
f>u
v>u
正立
放大
虛像
放大鏡
虛像在物體同側
虛像在物體之后
物像同側
5.(2024·山東德州·中考真題)某款廣告投影燈及其內(nèi)部結構如圖所示,它主要由光源、廣告片和凸透鏡組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該投影燈的原理與照相機相同
B.廣告片到鏡頭的距離應在一倍焦距以內(nèi)
C.為從不同角度看見地面上的廣告圖標,應選擇光滑的地面
D.若要在地面上得到清晰、更大的廣告圖標像,可適當減小鏡頭到廣告片距離,增大投影燈離地距離
6.(2024·山東聊城·中考真題)在學習了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后,小慧同學計劃制作一個“手機投影儀”。現(xiàn)有器材如下:焦距分別為10cm、20cm、30cm的凸透鏡各一個,手機一部,長為30cm的紙盒,膠帶和剪刀等?!巴队皟x”模型如圖所示,將手機和凸透鏡分別固定在紙盒的兩端,調(diào)整“投影儀”到墻面的距離,可在墻上看到手機畫面清晰放大的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應選擇焦距為10cm的凸透鏡 B.應選擇焦距為20cm的凸透鏡
C.將手機正立放置,在墻上看到的像是正立的 D.墻上手機畫面的像是虛像
7.(2024·內(nèi)蒙古呼和浩特·中考真題)(1)如圖所示,左圖是玉偉同學自制的一個昆蟲觀察罐,蓋子是一個透明的光學鏡頭。通過蓋子可以看到罐底的小昆蟲成一個正立、放大的像,則蓋子相當于 (選填“凸透鏡”或“凹透鏡”),蓋子到罐底的距離 (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焦距,當昆蟲靠近瓶蓋,則看上去昆蟲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2)如右圖所示,一束光從水中斜射入空氣,請大致畫出其折射光線(畫出法線)。
8.(2024·江蘇鎮(zhèn)江·中考真題)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應調(diào)節(jié)燭焰和光屏中心位于凸透鏡的 上。已知凸透鏡焦距為,各元件初位置如圖所示,要使光屏上成清晰的像:(1)若移動光屏,應將光屏向 (選填“左”或“右”)移動;(2)若透鏡向左移動,最終光屏上成的是倒立、 的實像。
近視眼的成因與矯正辦法
?積累與運用
1、近視眼:近視眼是指眼球在調(diào)節(jié)放松狀態(tài)下,平行光線(一般認為來自5m以外)經(jīng)眼球屈光系統(tǒng)后聚焦在視網(wǎng)膜之前,產(chǎn)生遠距視物模糊。所以近視眼的遠點不在無窮遠處,而在某個有限距離處,近視眼的進點也比正常眼近,近視眼的明視距離小于25cm。
2、近視眼特點:近視眼只能看清近處的物體,看不清遠處的物體。
3、近視眼原因:近視眼晶狀體比正常人眼睛要凸一些,晶狀體折光能力強。遠處來的平光會聚在視網(wǎng)膜前面,而在視網(wǎng)膜上是一個光斑了。
4、近視眼矯正方法:配戴適當?shù)陌纪哥R做眼睛,使遠處來的光先發(fā)散后再進入眼睛,可矯正近視眼視力。
9.(2024·山東棗莊·中考真題)2024年6月6日是第29個全國“愛眼日”,其主題是:關注普遍的眼健康。保護視力、科學用眼已成為社會共識,下列有關眼睛和眼鏡的說法正確的是( )
A.近視眼看遠處物體,像成在視網(wǎng)膜的后方B.矯正近視眼需配戴合適度數(shù)的凹透鏡
C.矯正遠視眼需配戴合適度數(shù)的凹透鏡D.物體在正常眼睛的視網(wǎng)膜上成正立的實像
10.(2023·湖北省直轄縣級單位·中考真題)如圖是近視眼及其矯正的光路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近視眼的成像原理和小孔成像的原理相同
B.近視眼看遠處的物體,像成于視網(wǎng)膜前
C.近視眼用凹透鏡矯正
D.為預防近視,讀寫時眼睛與書本的距離應保持在25cm左右
11.(2023·四川攀枝花·中考真題)正常眼睛觀察近距離物體的明視距離約為。小剛看書時,把書本放在眼睛前處,為了看清書上的文字,晶狀體將會變厚,焦距 (選填“不變”、“變大”或“變小”),長此以往,就可能會形成 (選填“近”或“遠”)視眼。
12.(2024·黑龍江雞西·中考真題)正常人眼通過調(diào)節(jié)晶狀體薄厚來看清遠近不同的物體,如果不注意用眼衛(wèi)生,可能使晶狀體薄厚的調(diào)節(jié)能力減弱,導致晶狀體變厚,看不清遠處的物體,形成 眼,應用 透鏡矯正。
遠視眼的成因與矯正辦法
?積累與運用
1、遠視眼:在完全靜止的調(diào)節(jié)狀態(tài)下,由遠距離(指5米以上)目標投射的光線,集合在視網(wǎng)膜之后。這種反常的屈光狀態(tài)稱為遠視眼。遠視眼的近點比正常眼遠些。遠視眼的明視距離大于25cm。
2、遠視眼特點:遠視眼只能看見遠處的物體,看不清近處的物體。
3、遠視眼原因:晶狀體比正常人要凹一些,晶狀體對光線的折射能力變?nèi)?,遠處來的光線會聚點在視網(wǎng)膜后。
(1)眼軸過短如小眼球。
(2)眼軸正常而屈光系統(tǒng)的屈光力過弱,如角膜的弧度過平以及屈光指數(shù)偏低等。
4、遠視眼矯正方法:利用凸透鏡能使光線會聚的特點,在眼睛前面放一個凸透鏡,就能使來自近處物體的光會聚在視網(wǎng)膜上了。配戴適當?shù)耐雇哥R做眼睛,可矯正遠視眼的視力。
13.
13.(2024·山東菏澤·中考真題)小明透過爺爺?shù)睦匣ㄧR看遠處的樓房,發(fā)現(xiàn)樓房成倒立縮小的像。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老花鏡對光有會聚作用B.電影放映機的成像原理與該成像原理相同
C.老花鏡不能當放大鏡使用D.爺爺遠視眼是因為晶狀體變厚了
14.(2023·廣西·中考真題)為矯正遠視眼,佩戴的眼鏡片是( )
A.凸透鏡B.凹透鏡C.平面鏡D.凸面鏡
15.(2024·甘肅蘭州·中考真題)小彤的爺爺能看清遠處的物體,卻看不清近處的物體,是因為來自近處某點的光會聚在他視網(wǎng)膜的 (選填“前”或“后”)方,小彤推斷爺爺可能患上了 (選填“近”或“遠”)視眼,需要配戴 (選填“凸”或“凹”)透鏡進行矯正。
16.(2023·四川成都·中考真題)今年6月6日是全國第28個愛眼日。正常眼睛觀察物體最清晰而又不易疲勞的距離,約為25cm,叫做明視距離。近視眼的明視距離 正常眼的明視距離(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與近視眼不同,遠視眼需要佩戴 透鏡矯正。
生活中的透鏡
?積累與運用
1、照相機:鏡頭是凸透鏡,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縮小的實像(實像是由實際光線會聚而成,膠片能感光,所以能成實像)。
2、投影儀:鏡頭是凸透鏡,物體在一倍焦距與二倍焦距之間,成倒立、放大的實像;透過平面鏡使倒立,放大的像再倒立一次,這樣我們在屏幕上看到的就是一個正立的實像了。
注意:照相機、投影儀要使像變大,應該讓透鏡靠近物體,遠離膠卷、屏幕。
3、放大鏡:放大鏡是一個短焦距凸透鏡,放大鏡到物體的距離(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成的是放大、正立的虛像。
17.(2024·陜西·中考真題)“強行透視法”是一種富有創(chuàng)意的拍攝技巧。拍攝時,讓兩個物體離鏡頭遠近不同,再調(diào)整拍攝角度,使兩物體的像在同一張照片中呈現(xiàn)出有趣的效果。如圖,是利用該技巧拍攝的照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照相機鏡頭對光有發(fā)散作用
B.拍攝該照片時,花比人更靠近照相機鏡頭
C.花和人通過照相機鏡頭成的是正立、縮小的實像
D.若要使花的像更大一些,可將花移到照相機鏡頭一倍焦距之內(nèi)
18.(2024·江蘇蘇州·中考真題)如圖甲所示是公共場所的宣傳投影燈,裝在高處的投影燈照在地面上出現(xiàn)圖案,其內(nèi)部結構如圖乙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不同方向都能看到圖案是光在地面發(fā)生了漫反射
B.該投影燈的成像原理與照相機相同
C.調(diào)小鏡頭與圖片的距離圖案變小
D.地面上看到的是放大的虛像
19.(2023·山東威?!ぶ锌颊骖})如圖所示,深秋的清晨觀察到草葉上形成了串串露珠,透過露珠能夠看到遠處景物倒立的像,露珠相當于 (填光學元件);在生活中利用該成像原理的儀器有: (寫出一個即可)。
20.(2024·內(nèi)蒙古包頭·中考真題)工匠師維護精密儀表時,在眼睛前戴一個凸透鏡,便于觀察儀表的細微之處,如圖所示。
(1)凸透鏡起到 的作用;
(2)凸透鏡與儀表的距離應在凸透鏡的 焦距范圍之內(nèi);
(3)通過凸透鏡看到的是儀表 (填“正立”或“倒立”)的像,像的位置與儀表的位置在凸透鏡的 側。
1.(2024·四川達州·中考真題)光,讓我們的世界充滿溫暖,讓我們的世界絢麗多彩。下列有關光現(xiàn)象的描述錯誤的是( )
A.甲圖中射擊時要求“三點一線”,是利用光的直線傳播原理
B.乙圖中太陽光經(jīng)過三棱鏡后,在白屏上呈現(xiàn)彩色光帶,說明太陽光是由多種色光混合而成
C.丙圖中通過平靜的湖面可以看到廊橋在水中的倒影,這是光的反射現(xiàn)象
D.丁圖中我們透過放大鏡看到的是正立、放大的實像
2.(2024·河南·中考真題)在“愛眼日”宣傳活動中,小明用圖所示的裝置研究眼睛的成像,此時燭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用此模擬正常眼睛的成像。接下來下列操作可模擬近視眼的是( )
A.向水透鏡注水,燭焰的像成在光屏右側
B.向水透鏡注水,燭焰的像成在光屏左側
C.從水透鏡抽水,燭焰的像成在光屏右側
D.從水透鏡抽水,燭焰的像成在光屏左側
3.(2024·江蘇揚州·中考真題)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時,蠟燭、凸透鏡和光屏的位置如圖所示,光屏上的像清晰,此成像規(guī)律的應用是( )
A.照相機B.放大鏡C.攝像機D.投影儀
4.(2024·甘肅臨夏·中考真題)眼睛是人類心靈的窗戶,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機,晶狀體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當于凸透鏡。如圖是科技興趣小組的同學利用注射器和水膜模擬眼睛看物體的情境。光屏相當于視網(wǎng)膜,這時光屏上呈現(xiàn)倒立縮小的 (選填“實像”或“虛像”)。為了模擬正常人眼看近處物體,注射器應 (選填“推入”或“抽出”)水。
5.(2024·四川遂寧·中考真題)亮亮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時,用甲圖所示的方法測凸透鏡的焦距,圖中光屏上呈現(xiàn)最小最亮的光斑,則該凸透鏡的焦距是 cm(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當凸透鏡和蠟燭的位置如乙圖所示時,光屏上呈現(xiàn)一個清晰的像,此時成像的原理與 (選填“照相機”、“投影儀”或“放大鏡”)相同。
6.(2024·四川廣元·中考真題)“問天”學習小組在實驗室研究投影儀的成像特點。
(1)他們將投影片放在載物臺上,調(diào)節(jié)鏡頭的位置,屏幕上出現(xiàn)清晰、倒立、放大的實像,是因為投影片放在了距離鏡頭 的位置;(只填下列正確選項前的序號)
A.二倍焦距以外 B.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間 C.一倍焦距以內(nèi)
(2)他們將投影片到鏡頭的距離調(diào)大,同時將鏡頭到屏幕的距離調(diào)小,當屏幕上再次出現(xiàn)清晰的像時,與(1)中的像相比,像 。(選填“變大”“不變”或“變小”)
7.(2024·四川自貢·中考真題)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進行了如下操作:
(1)實驗前,調(diào)整凸透鏡、燭焰和光屏,使三者的中心在 ;
(2)通過探究,記錄并繪制了像距v與物距u之間的關系圖像如圖甲所示,則該凸透鏡的焦距是 cm,當燭焰、凸透鏡和光屏三者間位置調(diào)節(jié)到如乙圖所示時,光屏上出現(xiàn)了倒立、 (選填“放大”“縮小”或“等大”)的燭焰的像。
8.(2024·青?!ぶ锌颊骖})如圖甲所示,是天宮課堂中航天員王亞平講授“水球光學實驗”時的場景,受此影響“飛天”興趣小組利用如圖乙所示的實驗裝置展開了“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探究實驗。
(1)圖甲中水球相當于一個 ,它對光具有 作用;
(2)王亞平所成的像是倒立、縮小的 像,生活中 (選填“照相機”“投影儀”或“放大鏡”)就是利用這一原理工作的;
(3)圖乙中凸透鏡的焦距為15cm,當蠟燭從10cm處移動至30cm處時,為了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光屏應 (選填“遠離”或“靠近”)凸透鏡,且所成的像是倒立、 的實像;
(4)如果將蠟燭換成如圖丙所示的“F”字光源,其優(yōu)點是: (只寫一條即可)。
9.(2024·內(nèi)蒙古通遼·中考真題)小明在做凸透鏡成像實驗中。
(1)如圖甲四種利用太陽光測凸透鏡焦距的操作,其中正確的是 ;
(2)小明測得凸透鏡焦距為10cm,用圖乙的裝置開始實驗,此時光屏上可見清晰的像,保持凸透鏡位置不變,將蠟燭移動到25cm刻度線處,若想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應把光屏向 移動,像的大小將 ;
(3)基于(2)的實驗探究,當手持照相機走近拍攝景物時,應將鏡頭適當向 (填“前調(diào)”或“后調(diào)”)。
10.(2024·陜西·中考真題)如圖—1,是小明做“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的實驗裝置;
(1)實驗時,調(diào)節(jié)燭焰中心、凸透鏡光心和光屏中心在同一高度,其目的是 ;
(2)固定凸透鏡的位置,將蠟燭放在距離凸透鏡較遠處,此時應移動 直至出現(xiàn)最清晰的像,記錄物距、像距、像的性質(zhì);
(3)改變物距,重復上述操作,多次實驗,將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在下表中;
凸透鏡的焦距:
分析數(shù)據(jù)可知:當物距大于凸透鏡焦距時,物距減小,像距 ;
(4)當光屏上出現(xiàn)清晰的像時,小明不小心用手指尖遮擋住了凸透鏡的一部分,這時光屏上 (選填“仍能”或“不能”)成燭焰完整的像;
(5)實驗中,小明將自己的眼鏡放在蠟燭和凸透鏡之間,發(fā)現(xiàn)光屏上原來清晰的像變模糊。將光屏適當靠近凸透鏡后,光屏上再次出現(xiàn)清晰的像,由此可判斷小明佩戴的是 (選填“近視”或“遠視”)眼鏡;
(6)如圖—2,當無人機在高空拍攝地面場景時,所成的像最靠近圖—3中凸透鏡主光軸上的 (選填“a”、“b”、“c”或“d”)點;
(7)生活中常用的放大鏡應用了表中第 次實驗的成像規(guī)律。
1.(新科技)(2024·重慶·中考真題)如圖所示,智能快遞車正在運送包裹,用戶通過人臉識別取貨。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用戶看見快遞車,是因為光在它表面發(fā)生了折射
B.地面出現(xiàn)快遞車的影子,是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
C.智能快遞車上的攝像頭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工作
D.人臉識別時,人通過攝像頭成倒立、等大的虛像
2.(跨學科實踐)(2024·四川成都·中考真題)“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倍鸥Φ脑娋涿枥L了成都草堂門前浣花溪秀麗的景色(意境圖如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能從各個方向看見黃鸝,是由于光發(fā)生了漫反射
B.看到溪水中的魚比實際位置淺,是光的折射現(xiàn)象
C.陽光下的溪水波光,是水面對光的反射現(xiàn)象
D.目送白鷺高飛遠去的過程中,眼睛的晶狀體變厚
3.(新情景)(2024·山東煙臺·中考真題)在探究近視眼和遠視眼成因與矯正的主題實踐中,該小組利用橡皮膜和注射器制作了水透鏡來模擬眼睛的晶狀體,打開夾子,通過注射器向橡皮膜中注水或抽水,來改變橡皮膜凸起的程度,如圖甲所示。具體操作如下:
①將蠟燭、水透鏡和光屏依次擺放在水平光具座上,點燃蠟燭,使燭焰、水透鏡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在 ;
②將蠟燭放在離水透鏡較遠的位置,移動光屏,直到屏上出現(xiàn)燭焰清晰的像,如圖乙所示,記下此時光屏所在的位置;
③用注射器向水透鏡里加適量的水,水透鏡對光的偏折能力變 ,此時屏上的像變得模糊,這是模擬近視眼看遠處物體的情況。將光屏慢慢靠近水透鏡,直到光屏上出現(xiàn)清晰的像,這說明近視眼所成的像在視網(wǎng)膜的 ;
④將光屏移回原來標記的位置,選擇不同的眼鏡在燭焰和水透鏡之間前后移動,直到光屏上出現(xiàn)清晰的像,如圖丙所示,這說明矯正近視眼應配戴 透鏡;
⑤從水透鏡里向外抽取適量的水,再次實驗,探究遠視眼的成因和矯正。
⑥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我們要增強保護視力的意識,做到科學用眼,積極防控近視。請寫出一條預防近視的措施。
4.(新考法)(2024·山東日照·中考真題)小明在光學學習中,對色彩斑斕的光學世界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他認識到熟練掌握物、像聯(lián)動,并用其規(guī)律解決實際問題的意義,于是他進行了如下的探索:
(1)如圖甲,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時,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鏡的目的是 ;如果在圖中玻璃板與蠟燭的像之間平行于玻璃板放一塊不透明的白色光屏,那么在光屏上 (選填“能”或“不能”)看到像;
(2)如圖乙,平行光線經(jīng)過該透鏡后將會被 (選填“發(fā)散”或“會聚”),這樣的透鏡可用于矯正 (選填“近視眼”或“遠視眼”);
(3)生活中經(jīng)??吹降耐队盁?,其內(nèi)部結構如圖丙所示。圖中凸透鏡的焦距為50mm,則投影片到凸透鏡的距離范圍應為 ;
(4)在探究照相機原理時,小明將焦距為10.0cm的凸透鏡A放置在圖丁所示的位置,向左移動光屏,在光屏上看到了清晰的像,他又將凸透鏡A更換成一個焦距為8.0cm的凸透鏡B,其它要素不變,發(fā)現(xiàn)光屏上的像變模糊了。他認為此現(xiàn)象與 (選填“近視眼”或“遠視眼”)的成因相似,為了使光屏上的像恢復清晰,可將光屏向 (選填“靠近”或“遠離”)凸透鏡的方向移動;
(5)若保持圖丁中凸透鏡B和蠟燭的位置不變,繼續(xù)實驗,撤掉光屏,換成凸透鏡A,并移動到光具座66cm刻度處,從A的右側向左看,在透鏡A中也能看到清晰的像,這個像是 (選填“實”或“虛”)像。
5.(新考法)(2024·四川南充·中考真題)如圖所示,某同學用自制的水透鏡來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當向水透鏡里注水時,水透鏡的焦距將變小;當從水透鏡里抽水時,水透鏡的焦距將變大。
(1)如圖甲所示,一束平行于主光軸的光射向水透鏡,在光屏上得到一個最小光斑,則此時水透鏡的焦距為 ;
(2)該同學移動蠟燭,水透鏡和光屏至圖乙所示位置時,恰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 (選填“放大”“等大”“縮小”)的像,若僅將蠟燭與光屏位置對調(diào),則在光屏上 (選填“能”“不能”)看到清晰的像;
(3)在(2)中將蠟燭與光屏位置對調(diào)后的場景下,該同學取了一幅眼鏡給水透鏡“戴上”,如圖丙所示,發(fā)現(xiàn)光屏上的像變模糊,當往水透鏡中加入適量的水后,發(fā)現(xiàn)燭焰的像再次變得清晰,由此判斷該眼鏡是 眼鏡(選填“近視”“遠視”)。
實驗序號
物距u/cm
像距v/cm
光屏上看到的像
1
60
15
倒立、縮小、實像
2
24
24
倒立、等大、實像
3
20
30
倒立、___________、實像
4
8
未找到像
實驗次數(shù)
物距/cm
像距/cm
像的性質(zhì)
正立或倒立
放大或縮小
虛像或?qū)嵪?br>1
18.0
6.9
倒立
縮小
實像
2
10.0
10.0
倒立
等大
實像
3
7.0
17.7
倒立
放大
實像
4
4.0
/
正立
放大
虛像
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級物理寒假培優(yōu)講義專題10 壓強(4考點+10考向)(2份,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人教版九年級物理寒假培優(yōu)講義專題10壓強4考點+10考向解析版docx、人教版九年級物理寒假培優(yōu)講義專題10壓強4考點+10考向?qū)W生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47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級物理寒假培優(yōu)講義專題03 透鏡及其應用(2份,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人教版九年級物理寒假培優(yōu)講義專題03透鏡及其應用解析版docx、人教版九年級物理寒假培優(yōu)講義專題03透鏡及其應用學生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55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級物理寒假講義培優(yōu)練習專題12 密度的應用(2份 ,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人教版八年級物理寒假講義培優(yōu)練習專題12密度的應用原卷版docx、人教版八年級物理寒假講義培優(yōu)練習專題12密度的應用解析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30頁, 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