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通過蹦極、瀑布、蘋果落地等生活中常見的現(xiàn)象引入新課。
2.問:為什么它們總是落向地面?
二、新課講解
(一)指導學生理解重力
1.物體總落向地面是由于地球上的一切物體都受到地球的吸引而造成的。
定義: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叫做重力。(物體受到重力的大小簡稱物重)
2.彈簧測力計:介紹用彈簧測力計測量物體重量的方法。
學生用彈簧測力計測量:一只蘋果的重量、物理課本的重量、兩個雞蛋的重量
(二)活動:探究影響物體所受重力大小的因素
1.鼓勵學生大膽提出自己的猜想并任選一個猜想設計驗證方案(說明實驗器材、實驗方法)。
2.探究物體所受重力與物體形狀的關系:把橡皮泥捏成球狀、把橡皮泥捏成任意形狀、稱出其重力大小。
結論:物體所受重力與物體的形狀無關。
3.探究物體所受重力與物體質(zhì)量的關系
①用彈簧測力計測出各砝碼所受的重力
②將各砝碼的質(zhì)量與所受重力記錄在表格相應的欄目中
結論:物體所受重力的大小與它的質(zhì)量成正比:
G=mg(g=9.8N/kg)
g=9.8N/kg所反映的物理含義是地球上質(zhì)量為1kg物體受到的重力是9.8N。
(三)判斷重力方向
1.討論設計實驗方案驗證“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
實驗器材:鐵架臺、細線、重物
實驗步驟:
(1)用細線將重物吊在鐵架臺上自由下垂,觀察細線靜止時的方向;
(2)將鐵架臺傾斜一定的角度,觀察細線靜止時的方向;
(3)調(diào)整鐵架臺傾斜的角度,觀察細線靜止時的方向;
(4)通過比較不同情況下細線靜止時的方向分析總結結論。
2.畫示意圖表示物體所受重力的方向
3.指導學生認識重力方向的應用
啟發(fā)學生討論“重垂線”的作用——判斷是否豎直。
介紹“水平儀”,啟發(fā)思考為什么可以判斷水平。
你能否自制一個“重垂線”?尋找一個對象進行判斷。
(四)重力的作用點——重心
重力的作用點叫重心。粗細均勻的同材料的棒,它的重心在中點;圓球的重心在球心;正方形薄板的重心在它的對角線的交點。人直立或睡覺時重心都在身體上,但跳水運動員的重心就不在身上了。(物體的重心是隨著物體形狀的變化而變化的,重心不一定在物體上)
給出一個不規(guī)則形狀的薄木板,讓學生設計一個實驗方案來標出這塊木板的重心所在.給出用懸掛法確定薄板的重心的參考。得出這樣實驗的原理。隨后給出關于重心的課堂訓練,鞏固重心的知識點。
(五)思維拓展:假如沒有重力,我們的世界將會是什么樣的?
1.鼓勵學生大膽想象,提出可能的現(xiàn)象。
2.視頻:宇航員失重的圖像。
3.介紹月球上的重力約為地球上重力的1/6。
三、課堂小結
1.重力的定義
2.重力大小與質(zhì)量的關系
3.重力的方向及應用
4.重心
四、布置作業(yè) 次數(shù)
砝碼質(zhì)量(kg)
砝碼重力(N)
重力與質(zhì)量比值(N/kg)
1
2
3
這是一份人教版7.3 重力學案,共3頁。學案主要包含了導 課,課堂目標,開始上課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級下冊7.3 重力精品學案設計,文件包含73重力導學案-八年級物理下冊同步備課系列人教版教師版docx、73重力導學案-八年級物理下冊同步備課系列人教版學生版docx等2份學案配套教學資源,其中學案共31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七章 力7.3 重力學案及答案,共3頁。學案主要包含了學習目標,學習過程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