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了解彈性與塑性的概念;
2.知道什么是彈力及彈力產生的原因;
3.了解彈性形變概念;
4.了解彈簧測力計的工作原理;
5.能正確使用彈簧測力計。
【基礎知識】
一、彈性形變與塑性形變
1.形變
物體的形狀或體積的改變,叫做形變。
2.彈性形變
(1)物體在力的作用下發(fā)生形變,當力撤去后,物體又恢復原狀,這樣的形變叫彈性形變。
(2)物體在外力消失后能自動恢復原狀的性質叫彈性。
3.塑形形變
(1)也有一些物體發(fā)生了形變,當力撤去后,不能恢復原狀,我們把這樣的形變叫塑性形變。如面團、橡皮泥等受力后發(fā)生的形變就是塑性形變。
(2)物體形變后不能自動恢復原狀的性質叫塑性。
二、彈力
1.彈力:物體由于發(fā)生彈性形變而產生的力叫彈力。
2.彈力的方向:與施力物體發(fā)生彈性形變的方向相反。
如圖所示,用手向右拉彈簧,彈簧因形變而產生彈力,它作用在手上,方向向左。

3.彈力的施力物體和受力物體:施力物體是發(fā)生形變的物體,受力物體是使它發(fā)生形變的物體。
4.大?。号c使物體發(fā)生彈性形變的外力大小相等。
5.產生條件:物體間相互接觸且接觸部位相互擠壓或拉伸。
6.彈力的形式:壓力、支持力、拉力、推力等都是推力。
三、探究“彈簧的伸長跟受到拉力的關系”
【提出問題】彈簧受到拉力時會伸長,彈簧的伸長量與受到的拉力的大小關系呢?
【猜想與假設】彈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彈簧伸長就會越長。
【設計并進行實驗】
(1)將彈簧固定在鐵架臺上,測出其長度。
(2)分別將1個、2個、…6個鉤碼掛在彈簧的下端的掛鉤上,并記下對應的伸長量,將數(shù)據填入表格中。
【分析論證】
通過對比表中鉤碼的拉力以及彈簧彈簧伸長量可以發(fā)現(xiàn):在彈簧彈性限度內,彈簧的伸長量與拉力成正比。
【交流與評估】
(1)彈簧下所掛鉤碼數(shù)量要合適,如果鉤碼的拉力超過其彈性限度就會將彈簧損壞。
(2)不要將彈簧的長度和伸長混為一談。
(3)在彈性限度內,彈簧的伸長量和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即伸長量和拉力的比值是一個定值。
【常考方向】
(1)分析表中數(shù)據,得出結論;
(2)根據彈簧測力計的原理。結合表中數(shù)據,計算某種情況下的拉力大小或彈簧伸長量的總長度;
(3)根據表中數(shù)據繪制圖像;
(4)在彈簧的彈性限度內(彈簧測力計的測量范圍),彈簧的伸長量與彈力成正比;
(5)彈簧測力計的工作原理—在彈性限度內,彈簧的伸長量與彈力成正比。
★易錯提示:彈簧的伸長量與彈簧的長度
彈簧的伸長量不是指彈簧被拉長后的長度,而是指受到力的作用后,彈簧形變的長度,即“伸長了”的長度;若彈簧的原長為L0,受力后彈簧的長度為L,則彈簧的伸長量為ΔL=L-L0。與拉力成正比的是彈簧的伸長量,而不是彈簧的長度。
四、彈簧測力計
1.測力計
測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做測力計。其中利用彈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彈簧的伸長量就越長的原理制成的測力計叫做彈簧測力計。
2.測力計的種類
(1)為了滿足不同測量力的需求,人們制造了各式各樣的測力計,如握力計、彈簧秤和托盤秤等,如圖所示。

握力計 彈簧秤 托盤秤
(2)測力計有各種不同的構造,但它們的主要部分彎曲而由彈性的鋼片或螺旋型彈簧。
(3)當外力使彈性鋼片或彈簧發(fā)生形變時,通過杠桿等傳動裝置帶動指針轉動,根據指針停在刻度盤上的位置,即可讀出外力的大小。
3.彈簧測力計
(1)構造:彈簧測力計主要由彈簧、指針、掛鉤和刻度盤等組成。如圖所示,是實驗室常用的兩種彈簧測力計。

條形盒測力計 圓筒測力計
(2)測力原理(彈簧的性質):在彈簧的彈性限度內,彈簧的伸長量與受到的拉力成正比。也可表達為:在彈簧的彈性限度內,彈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彈簧的伸長量越大。
(3)使用方法
1)首先看清量程,加在彈簧測力計上的力不允許超過它的量程;
2)認清它的分度值,以便讀數(shù)時快速準確;
3)觀察指針是否指在零刻度線處,若沒有,需要校零;
4)使用前,最好輕輕拉幾次它的掛鉤,可以避免彈簧被外殼卡?。?br>5)使用時,拉力方向應與彈簧軸線方向一致,確保測量準確。
【考點剖析】
考點一:彈力
【答題技巧】
(1)彈力產生的條件:“接觸”且“產生彈簧形變”;
(2)常見的壓力、拉力、支持力等都是彈力;
(3)受力物體受到的彈力是由施力物體發(fā)生彈性形變產生的。
【例1】如圖所示,用手壓氣球,氣球形變,下列關于彈力說法正確的是( )。

A.氣球對手的彈力是氣球發(fā)生形變產生的;
B.手對氣球的彈力是氣球發(fā)生形變產生的;
C.手對氣球有彈力作用,氣球對手沒有彈力作用;
D.氣球對手有彈力作用,手對氣球沒有彈力作用
考點二:彈簧測力計的使用方法
【答題技巧】
彈簧測力計的使用口訣:
認分度、看量程、先校零;
要順拉、勿摩擦、不猛拉;
正對看、記數(shù)值、帶單位。
【例2】關于彈簧測力計的使用,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使用中要使彈簧測力計的受力方向沿彈簧的軸線方向;
B.使用時必須檢查指針是否對準零刻度線;
C.彈簧測力計使用時必須豎直放置,不得傾斜;
D.不能用來測量超過它的測量范圍的力
考點三:彈簧測力計的讀數(shù)
【答題技巧】彈簧測力計倒掛時,彈簧測力計顯示的拉力=彈簧測力計外殼對彈簧的拉力+重物對彈簧的拉力。
【例3】在實驗時,小明將一個正常的鐵質外殼測力計的掛鉤掛在鐵架臺上,靜止時有如圖所示的示數(shù)。接著,他把這個測力計像右圖中乙那樣,上下各掛一個100g的鉤碼,并掛到甲測力計下,g取10N/kg,則甲乙兩測力計的示數(shù)分別是( )。

A.1.0N 和2.0N B.3.0N 和 1.0N C.3.0N 和 2.0N D.2.0N 和 3.0N
考點四:彈簧測力計與力的相互性
【答題技巧】當彈簧測力計處于靜止狀態(tài)或用彈簧測力計勻速拉動物體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就等于作用在掛鉤上的力的大小。
【例4】圖中的測力計在兩個水平拉力作用下處于靜止,拉力的大小均為F,該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 )。

A.0 B.F/2 C.F D.2F
考點五:彈簧測力計的測量原理
【答題技巧】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有關。力的三要素指的是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點。
【例5】課外學習小組在“探究彈簧的伸長量與受到的拉力的關系”時,得到的實驗數(shù)據如表。
根據實驗數(shù)據,你認為:
(1)用這樣的彈簧能做一個測量范圍是________的測力計。
(2)在一定范圍內,該彈簧所受的拉力F與伸長量ΔL關系的數(shù)學表達式是____________。
(3)當懸掛物體后,彈簧長度是25.5cm,那么該物體向下拉彈簧的力是________N。
【真題演練】
1.(山東棗莊市)如圖甲所示,彈簧的一端掛在墻上,一人用4N的力F拉另一端,彈簧伸長了5cm;如圖乙所示,兩個人分別拉該彈簧的兩端,彈簧也伸長了5cm,則每個人的拉力F分別為( )。

A.4N 0B.0 4NC.4N 4ND.8N 8N
2.(湖南懷化市)(1)如圖甲所示,所測物體的長度是______cm;
(2)如圖乙所示,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是______ N。

3.(湖南郴州)圖中測量儀器的使用,操作正確的是( )。

A. 圖甲:用刻度尺測量木塊的長度;
B. 圖乙:用天平測量液體的質量;
C. 圖丙:用彈簧測力計測量物體的重力;
D. 圖?。河脺囟扔嫓y量液體溫度
4.(湖北黃岡市、孝感市、咸寧市)如圖甲所示是某景區(qū)奇觀,圖乙是其簡化圖,O點為上方巨石的重心。請在圖乙畫出上方巨石受到支持力的示意圖。

5.(湖南衡陽)學校勞動實踐基地南瓜掛滿藤,請你在圖中畫出南瓜A的受力示意圖。

【過關檢測】
1.關于力,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物體發(fā)生彈性形變時一定會產生彈力;
B.力有大小、方向和作用點三要素,只有人才能產生力;
C.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
D.施力物體也是受力物體
2.如圖所示,用2N的水平拉力向右拉彈簧測力計,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手對彈簧的拉力是由于彈簧發(fā)生形變而產生的;
B.彈簧對手的拉力也是2N;
C.彈簧對手的拉力是由于彈簧發(fā)生形變而產生的;
D.在彈性限度內,彈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彈簧的伸長就越長
3.如圖所示,ABCD順序表示了射箭的整個過程,運動員先將箭搭在弓上,然后慢慢拉弓,將弓拉滿后松手,箭疾馳而飛,在以上過程中,弓的彈力最大的時刻是( )。
A. B. C. D.
4.在彈簧彈性形變的限度內,如圖所示能正確表示彈簧的伸長量△L與其受到的拉力F的關系的是( )。
A.B.C.D.
5.幾位同學使用同一彈簧拉力器鍛煉身體,每位同學都可以將彈簧拉力器拉開至兩臂伸直。兩臂伸直時,對彈簧拉力器拉力最大的是( )。
A.力氣大的同學B.手臂長的同學
C.體重大的同學D.幾位同學都一樣大
6.彈簧測力計是用來測量 (選填“質量”或“力”)的大小,如圖所示的彈簧測力計的分度值是 N,彈簧測力計對物體A的拉力為 N。
7.如圖,靜止的彈簧測力計兩端受到方向相反、大小都為3N的力F1和F2的作用,那么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 N;若此時彈簧測力計中的彈簧伸長了3cm,當小芳用力將這個彈簧拉長了5cm時,小芳拉彈簧的力是 N。
8.小球放置在一豎直放置的彈簧上,請作出小球靜止時受到彈力的示意圖。
9.為研究橡皮筋是否也與彈簧有類似的性質,某實驗小組的同學對A、B兩根長度相同粗細不同的橡皮筋進行研究,并做成橡皮筋測力計。將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另一端懸掛鉤碼(圖甲所示),記錄橡皮筋受到的拉力大小F和橡皮筋的伸長量△x,根據多組測量數(shù)據畫出的圖線如圖乙所示.

(1)當在兩根橡皮筋上都懸掛重為6N 的鉤碼時,橡皮筋 A 的伸長量為_____cm,橡皮筋 B 的伸長量為_____cm.
(2)分別用這兩根橡皮筋制成測力計,則用橡皮筋_____制成的測力計量程大(均選填“A”或“B”).
(3)將本實驗中相同的兩根橡皮筋A并聯(lián)起來可以制成量程更大的彈簧測力計,能夠測量力的最大值為_____N.
10.在彈性限度內彈簧的伸長x和受到的拉力F成正比,在物理學中用勁度系數(shù)k表示彈簧的彈性性能,則有關系式F=kx.小明根據這個原理自制了一個彈簧測力計。首先,把一根輕質彈簧A端固定,讓其自由下垂,B端正對刻度尺的零刻度線(如圖),然后在下方掛50N的重物,觀察到B端正對著刻度10cm。(均在彈簧的彈性限度內)
(1)此彈簧測力計的勁度系數(shù)是多少?
(2)當彈簧掛150N重物時,B端所對刻度尺讀數(shù)應是多少?
實驗次數(shù)
1
2
3
4
5
6
7
鉤碼的拉力/N
0
0.5
1
1.5
2
2.5
3
伸長量/cm
0
1
2
3
4
5
6
拉力F/N
0
0.5
1
1.5
2
2.5
3
3.5
4
彈簧長度/cm
22
23
24
25
26
27
28
28.5
28.6

相關試卷

【寒假銜接講義】人教版 初中物理 八年級下冊 專題知識講義 第10講 流體壓強與流速關系(教師卷+學生卷):

這是一份【寒假銜接講義】人教版 初中物理 八年級下冊 專題知識講義 第10講 流體壓強與流速關系(教師卷+學生卷),文件包含寒假銜接講義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級下冊專題知識講義第10講流體壓強與流速關系教師卷docx、寒假銜接講義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級下冊專題知識講義第10講流體壓強與流速關系學生卷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22頁, 歡迎下載使用。

【寒假銜接講義】人教版 初中物理 八年級下冊 專題知識講義 第08講 液體壓強(教師卷+學生卷):

這是一份【寒假銜接講義】人教版 初中物理 八年級下冊 專題知識講義 第08講 液體壓強(教師卷+學生卷),文件包含寒假銜接講義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級下冊專題知識講義第08講液體壓強教師卷docx、寒假銜接講義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級下冊專題知識講義第08講液體壓強學生卷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31頁, 歡迎下載使用。

【寒假銜接講義】人教版 初中物理 八年級下冊 專題知識講義 第07講 壓強(教師卷+學生卷):

這是一份【寒假銜接講義】人教版 初中物理 八年級下冊 專題知識講義 第07講 壓強(教師卷+學生卷),文件包含寒假銜接講義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級下冊專題知識講義第07講壓強教師卷docx、寒假銜接講義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級下冊專題知識講義第07講壓強學生卷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29頁, 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試卷 更多

【寒假銜接講義】人教版 初中物理 八年級下冊 專題知識講義 第06講 摩擦力(教師卷+學生卷)

【寒假銜接講義】人教版 初中物理 八年級下冊 專題知識講義 第06講 摩擦力(教師卷+學生卷)

【寒假銜接講義】人教版 初中物理 八年級下冊 專題知識講義 第05講 二力平衡(教師卷+學生卷)

【寒假銜接講義】人教版 初中物理 八年級下冊 專題知識講義 第05講 二力平衡(教師卷+學生卷)

【寒假銜接講義】人教版 初中物理 八年級下冊 專題知識講義 第03講 重力(教師卷+學生卷)

【寒假銜接講義】人教版 初中物理 八年級下冊 專題知識講義 第03講 重力(教師卷+學生卷)

【寒假銜接講義】人教版 初中物理 八年級下冊 專題知識講義 第01講 力(教師卷+學生卷)

【寒假銜接講義】人教版 初中物理 八年級下冊 專題知識講義 第01講 力(教師卷+學生卷)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寒假專區(qū)
歡迎來到教習網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