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鮑照,南朝宋文學(xué)家。字明遠。本籍東海.鮑照一生沉淪下僚,很不得志,但他的詩文,在生前就頗負盛名,對后來的作家更產(chǎn)生過重大影響。詩、賦、駢文都不乏名篇,而成就最高的則是詩歌,其中樂府詩在他現(xiàn)存的作品中所占的比重很大,而且多傳誦名篇。最有名的是《擬行路難》18首。鮑照擅長詩賦和駢文,尤善樂府,作品風(fēng)格俊逸,對唐代詩人李白等很有影響。
瀉水置平地,各自東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嘆復(fù)坐愁?酌酒以自寬,舉杯斷絕歌路難。心非木石豈無感?吞聲躑躅不敢言。
傾倒水于平地,水向四處分流 . 人生是即定的,怎么能成天自怨自哀.
喝點酒來寬慰自己,歌唱《行路難》. 歌唱聲因舉杯飲酒俞益悲愁而中斷.
人心又不是草木,怎么會沒有感情. 欲說還休,欲行又止,不再多說什么.
1、這首詩哪一個字最能表達心中的情感? “愁”2、哪幾句表達了作者無法排遣的愁? 酌酒已自寬,舉杯斷絕歌路難。 吞聲躑躅不敢言。3、聯(lián)系作者的生活背景,思考“愁”是為何? 4、開頭兩句用比喻的手法寫出了怎樣的人生哲理?5、第三句中的“命”是指什么?結(jié)合全詩看,作者對此有怎樣的看法?
6、七八兩句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7、后人對鮑照的評價很高,你認可這些評價嗎?
前人評鮑照: ◎明遠《行路難》,壯麗豪放,若決江河,詩中不可比擬,大似賈誼《過秦論》。 ◎明遠長句,慷慨任氣,磊落使才,在當(dāng)時不可無一,不能有二。
老杜評李白: 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俊逸:豪放飄逸】
全詩突出一個“愁”字,所嘆者愁,酌酒為消愁,悲歌為斷愁,不敢言者更添愁。正如沈德潛所說,此詩“妙在不曾說破,讀之自然生愁”.
我國魏晉南北朝時期,實行門閥制度,造成“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的局面。門閥制度阻塞了寒士的進仕之路,一些才高的寒士自然心懷不平,寒士的不平反映在文學(xué)作品中,就成為這個時期文學(xué)的一個特色。
說明了像水是依照高下不同的地勢流向各方一樣,人的遭際也是被家庭門第的高低貴賤決定的。
第三句中的“命”是指什么?結(jié)合全詩看,作者對此有怎樣的看法?
“命”指門第決定人生,有什么樣的門第就有什么樣的遭遇。作者認為非常不公平,但沒法改變,只能發(fā)出憤怒的控訴。
第七句寫出了什么感情?
第七句是對前面幾句的總結(jié),詩人對那驅(qū)不散的愁苦,實系于對世事的感慨,心并非無知無覺的木石,理的勸喻,酒的麻醉,都不能使心如槁木,用反問的句式,沖決了自我克制的堤防,使全詩的情感達到了高潮。表達了詩人的抗?fàn)帯?br/>第八句寫出了什么感情?
表達的是作者心中的無奈,“豈無感”越是激昂,“不敢言”的痛苦就越是深沉。兩句構(gòu)成了一種鮮明的對照,將詩人忍辱負重、矛盾痛苦的精神狀況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1、創(chuàng)造以七言體為主的歌行體,變逐句押韻為隔句押韻,同時還可以自由換韻。2、模仿學(xué)習(xí)漢樂府和南朝民歌,形成凌厲的氣勢和豪放的魅力。
本文寫詩人在門閥制度重壓下的懷才不遇,抒發(fā)愁苦的感嘆,表達了深感世路艱難激發(fā)起的憤慨不平之情。
結(jié)合全詩,理解標題:“行路難”字面意思是什么?又有什么深沉的象征意味?
道路難行。 人生之路(仕途) 艱險坎坷,才華埋沒,壯志難酬。
行路難 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饈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fù)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fēng)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比較鮑、李的《行路難》
這是一份人教統(tǒng)編版擬行路難(其四)集體備課ppt課件,共22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新課導(dǎo)入,作者簡介,背景介紹,文體知識,整體感知,合作探究,鞏固提升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語文選擇性必修 下冊擬行路難(其四)多媒體教學(xué)課件ppt,共18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學(xué)習(xí)目標,門閥制度,擬行路難,總結(jié)情感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高中語文人教統(tǒng)編版選擇性必修 下冊古詩詞誦讀擬行路難(其四)優(yōu)秀ppt課件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