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學人教版(2024)第九單元 溶液課題1 溶液及其應用精品測試題
展開
這是一份化學人教版(2024)第九單元 溶液課題1 溶液及其應用精品測試題,共6頁。試卷主要包含了下列有關溶液的說法正確的是,下列有關碘酒的說法錯誤的是,指出下列溶液中的溶質和溶劑,將日常生活中的下列物質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溶液的形成
1.把少量下列物質分別加入水中,充分攪拌能形成溶液的是( )
A.冰塊B.食鹽C.面粉D.香油
2.下列有關溶液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溶液是混合物
B.溶液一定是無色的
C.均一、穩(wěn)定的液體一定是溶液
D.溶質只能是固體
溶液的組成
3.下列有關碘酒的說法錯誤的是( )
A.碘酒是混合物B.碘酒是溶液
C.碘是溶質D.酒精是溶質
4.指出下列溶液中的溶質和溶劑:
(1)氯化鈉注射液(生理鹽水),溶質是 ,溶劑是 。
(2)醫(yī)用酒精溶液中,溶質是 ,溶劑是 。
(3)硫酸銅溶液中,溶質是 ,溶劑是 。
(4)鋅和稀硫酸恰好完全反應后的溶液里,溶質是 ,溶劑是 。
溶解時的吸熱、放熱現(xiàn)象
5.向如圖所示燒杯內(nèi)加入一種物質,輕輕攪拌溶解后,發(fā)現(xiàn)沾水的塑料片和燒杯底部凍結在一起,則加入的物質可能是( )
A.氫氧化鈉B.食鹽
C.硝酸銨D.高錳酸鉀
溶液的應用 乳濁液和懸濁液
6.在人類的生活、生產(chǎn)活動中處處離不開溶液。工業(yè)生產(chǎn)、科學探究的許多化學反應都是在溶液中進行的,其原因是( )
A.反應物分子(或離子)容易接觸碰撞,使反應進行得快
B.固體物質間不能直接反應
C.設備簡單,操作方便
D.可以不進行加熱,節(jié)約能源
7.將日常生活中的下列物質:①面粉、②食用油、③食鹽、④冰塊,分別投入四個盛有適量水的燒杯中攪拌,能形成溶液的是 ,形成懸濁液的是 ,形成乳濁液的是 。
1.下列各組物質混合形成的溶液中,前者是溶劑,后者是溶質的一組是( )
A.糖、水
B.硫酸銅、水
C.酒精、碘
D.氫氧化鈉、水
2.小軍同學需要快速配制一杯可口的白糖溶液,下列措施不能達到目的的是( )
A.用冰水溶解B.用熱水溶解
C.把白糖碾成粉末后溶解D.溶解時用筷子攪拌
3.溶液對于動植物的生理活動具有重要意義。許多化學反應都要在溶液中進行,主要是因為 ( )
A.便于觀察現(xiàn)象
B.溶液間的反應不需加熱
C.水是反應的催化劑
D.溶液中分子或離子接觸充分,反應速率快
4.向5 mL碘的水溶液(黃色)中加入2 mL汽油(無色),振蕩靜置,實驗現(xiàn)象如圖所示。由該實驗不能得出的結論是( )
A.汽油的密度比水小,且不溶于水
B.汽油易揮發(fā),沸點比水低
C.碘在汽油中的溶解性比在水中強
D.碘在不同溶劑中形成的溶液顏色可能不同
5.(跨學科)要使如圖裝置中的小氣球鼓起來,則使用的固體和液體可以是( )
①石灰石和稀鹽酸
②鎂和稀硫酸
③固體氫氧化鈉和水
④生石灰和水
⑤硝酸銨和水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①②③D.②④⑤
6.(跨學科)媽媽每天早上都要磨豆?jié){給小依喝,小依仔細觀察了豆?jié){機的構造和制作豆?jié){的過程,發(fā)現(xiàn)其中用到了許多科學知識。
(1)機座底部安裝有三個小橡皮碗,相當于“吸盤”,可以防止豆?jié){機在打漿時位置發(fā)生移動。“吸盤”是利用 起固定作用的。
(2)打磨好的豆?jié){屬于 (填“乳濁液”“懸濁液”或“溶液”),媽媽喜歡將磨好的豆?jié){通過一個篩網(wǎng)再倒入杯子,此時篩網(wǎng)的作用最接近 (填字母)。
A.沉淀B.蒸餾C.過濾D.靜置
7.碘是紫黑色晶體,可以溶解在汽油中,形成紫紅色溶液。
(1)碘的汽油溶液中,溶質是 ,溶劑是 。
(2)甲、乙、丙三個同學分別畫出的示意圖,表示溶液中碘分子的分布(汽油分子沒有畫出)。根據(jù)你在實驗中觀察到的現(xiàn)象, (填“甲”“乙”或“丙”)的示意圖符合事實。
8.(科學探究與實踐)某同學以“物質溶于水后液體的溫度是否改變”為課題進行探究,其操作示意圖如下:
他取三只燒杯,向燒杯中各注入25 mL水,測得水的初溫為20 ℃。再向三只燒杯中分別加入質量均為8 g的氫氧化鈉、氯化鈉、硝酸銨固體,攪拌,待溶解后用溫度計分別測三只燒杯中溶液的溫度。
(1)攪拌的目的是 ,圖示④中的操作存在一處錯誤,應改正為 。
(2)三只燒杯中溶液的溫度高于20 ℃的是 溶液,這是因為 。
(3)溶解硝酸銨固體的燒杯外壁有水珠產(chǎn)生,其原因是 。
(4)由此探究實驗可知 溶于水溫度沒有明顯的變化。
【詳解答案】
課堂達標
1.B 2.A 3.D
4.(1)氯化鈉 水 (2)酒精 水
(3)硫酸銅 水 (4)硫酸鋅 水
5.C 6.A
7.③ ① ②
課后提升
1.C 解析:C中酒精為溶劑,碘為溶質。
2.A 解析:A.用冰水溶解,抑制溶解的速度,不能達到目的,故符合題意;B.用熱水溶解,加快溶解的速度,能達到目的,故不符合題意;C.把白糖碾成粉末后溶解,加快溶解的速度,能達到目的,故不符合題意;D.溶解時用筷子攪拌,加快溶解的速度,能達到目的,故不符合題意。
3.D 解析:在溶液中分子或離子能更充分地接觸,發(fā)生反應的機會較多,反應速率更快。
4.B 解析:A.向5 mL碘的水溶液(黃色)中加入2 mL汽油(無色),振蕩前,無色的汽油在上方,黃色的碘的水溶液在下方;振蕩靜置后,上層是紫紅色溶液,下層呈無色,上層得到的是碘的汽油溶液,下層是無色的水,說明汽油的密度比水小,且不溶于水,故選項說法正確。B.由實驗無法得出汽油易揮發(fā)、沸點比水低的結論,故選項說法錯誤。C.振蕩靜置后,上層是紫紅色溶液,下層呈無色,上層得到的是碘的汽油溶液,下層是無色的水,說明碘在汽油中的溶解性比在水中強,故選項說法正確。D.碘的水溶液顯黃色,碘的汽油溶液顯紫紅色,說明碘在不同溶劑中形成的溶液顏色可能不同,故選項說法正確。
5.B 解析:①石灰石和稀鹽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有氣體生成,試管內(nèi)壓強增大,能使裝置中的小氣球鼓起來。②鎂和稀硫酸反應生成氫氣,有氣體生成,試管內(nèi)壓強增大,能使裝置中的小氣球鼓起來。③固體氫氧化鈉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熱,裝置內(nèi)空氣受熱膨脹,能使裝置中的小氣球鼓起來。④生石灰和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反應放出大量的熱,裝置內(nèi)空氣受熱膨脹,能使裝置中的小氣球鼓起來。⑤硝酸銨溶于水吸熱,溫度降低,不能使裝置中的小氣球鼓起來。故①②③④符合要求。
6.(1)大氣壓
(2)懸濁液 C
解析:(1)當把豆?jié){機放在平整的桌面上時,把橡皮碗內(nèi)的空氣排出,大氣壓將橡皮碗緊緊地壓在桌面上,防止豆?jié){機在打漿時位置發(fā)生移動。(2)打磨好的豆?jié){屬于懸濁液,將磨好的豆?jié){通過一個篩網(wǎng)再倒入杯子,此時篩網(wǎng)的作用最接近于過濾。
7.(1)碘 汽油 (2)甲
解析:一種或幾種物質分散到另一種物質里,形成均一的、穩(wěn)定的混合物叫作溶液。能溶解其他物質的物質叫作溶劑,被溶解的物質叫作溶質。(1)碘是固體,汽油是液體,所以碘是溶質,汽油是溶劑。(2)溶液具有均一性,因此甲圖的示意圖符合事實。
8.(1)加快固體溶解速率 用玻璃棒攪拌
(2)氫氧化鈉 氫氧化鈉溶于水放熱
(3)硝酸銨溶于水吸熱 (4)氯化鈉
解析:(1)溶解時玻璃棒的作用是加快固體溶解;圖示④中不應用溫度計攪拌,應用玻璃棒攪拌。(2)水的初溫為20 ℃,由于氫氧化鈉溶于水時放出大量的熱量,故三只燒杯中溶液的溫度高于20 ℃的是氫氧化鈉溶液。(3)溶解硝酸銨固體的燒杯外壁有水珠產(chǎn)生,是因為硝酸銨溶于水吸熱,使燒杯溫度降低,空氣中的水蒸氣冷凝成小水滴。(4)由此探究實驗可知氯化鈉溶于水溫度無明顯變化。
相關試卷
這是一份化學九年級下冊(2024)課題1 溶液的酸堿性精品課后練習題,共6頁。試卷主要包含了一些食物的近似pH范圍如下,0)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人教版(2024)九年級下冊(2024)課題2 溶解度優(yōu)秀第1課時精練,共6頁。試卷主要包含了下列有關溶液的說法正確的是,利用海水來制鹽的原理是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初中化學人教版(2024)九年級下冊(2024)第九單元 溶液課題1 溶液及其應用精品同步訓練題,文件包含91溶液及其應用-知識點梳理+練習含答案解析docx、91溶液及其應用-知識點梳理+練習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38頁, 歡迎下載使用。

相關試卷 更多
- 1.電子資料成功下載后不支持退換,如發(fā)現(xiàn)資料有內(nèi)容錯誤問題請聯(lián)系客服,如若屬實,我們會補償您的損失
- 2.壓縮包下載后請先用軟件解壓,再使用對應軟件打開;軟件版本較低時請及時更新
- 3.資料下載成功后可在60天以內(nèi)免費重復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