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
闕處( ) 曦月( ) 疊嶂( )
飛漱( ) 沿溯( ) 素湍( )
屬引( ) 絕( ) 澗肅( )
【答案】 quē xī zhàng shù sù tuān zhǔ yǎn jiàn
【解析】
此題考查學(xué)生對字音的掌握情況,這就要求在學(xué)生平時的學(xué)習(xí)中注意字音的識記和積累,特別是形近字、多音字,這樣才能輕松應(yīng)對該種題型。注意“漱”不能拼成sù;“屬”是通假字,通“囑”,所以要讀作zhǔ。
2.解釋句子中的詞語。
(1)至于夏水襄陵
(2)或王命急宣
(3)則素湍綠潭
(4)良多趣味
(5)屬引凄異
(6)不見曦月
【答案】(1)襄:漫上(2)或:有時(3)素:白色 (4)良:很(5)屬:連接(6)曦:陽光或日光
【解析】
理解常見文言詞語在文中的含義。理解文言詞語的含義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詞類活用、一詞多義和古今異義詞等;平時要多積累文言詞匯,要能結(jié)合具體語境,弄清句子的意思來辨析推斷,揣摩其意思。比如本題中的“襄”是“漫上”;“良”是古今異義詞,“很,實在”的意思;“屬”是古今異義詞,“連接”的意思。
3.下列加點字的解釋不正確一項是( )
A.略無闕處(同“缺”,空隙、缺口)素湍綠潭(急流)
B.飛漱其間(沖蕩)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正午)
C.夏水襄陵(升到高處)清榮峻茂(茂盛)
D.沿溯阻絕(逆流而上)回清倒影(回旋)
【答案】B
【解析】
B項的“曦”是日光,這里指太陽。
4.下列語句的朗讀節(jié)奏劃分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至于/夏水襄陵B.每至/晴初霜旦
C.雖/乘奔御風(fēng)D.常有高/猿長嘯
【答案】D
【解析】
考查文言文語句的句讀。解答此類試題,要在整體感知文章內(nèi)容的基礎(chǔ)上,先對句子作簡單翻譯,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據(jù)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進行句讀;同時利用虛詞來輔助句讀。句讀時要注意古漢語的語法和句式,句讀不能出現(xiàn)“破句”的現(xiàn)象。“常有高猿長嘯”的意思是:經(jīng)常有高處的猿猴拉長聲音鳴叫。依據(jù)句意和動賓之間要句讀,正確的句讀為:常有/高猿長嘯。故答案為D。
5.下列加點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
A.自非亭午夜分 非寧靜無以致遠(yuǎn)
B.絕?多生怪柏 哀轉(zhuǎn)久絕
C.自三峽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
D.回清倒影 清榮峻茂
【答案】A
【解析】
A.都是“不,不是”的意思;
B.極高的/消失;
C.在/如果;
D.清波/清澈;
故選A。
6.下列對文中語句的翻譯錯誤的一項是 ( )
A.略無闕處。
譯文:略微有中斷的地方。
B.每至晴初霜旦。
譯文:每到天剛放晴和下霜的早晨。
C.良多趣味。
譯文:有很多趣味。
D.沿溯阻絕。
譯文:上行和下行的航道都被阻斷,不能通航
【答案】A
【解析】
考查文言文語句的翻譯。A.“略無闕處”句子中的“略無”是“毫無,完全沒有”。句意是:完全沒有中斷的地方。據(jù)此可知,A項的翻譯是錯誤的。故答案為A。
7.下列對《三峽》一文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
A.“空谷傳響,哀轉(zhuǎn)久絕”給人一種婉轉(zhuǎn)悅耳、余音繞梁的感覺。
B.文章使用了大量極富表現(xiàn)力的駢散句,語言清新俊逸。
C.文章不僅運用正面描寫的手法直接描繪三峽的景物,還寫到“漁者歌曰”,從側(cè)面渲染秋天蕭瑟肅殺的氣氛。
D.文章布局自然,先寫山,后寫水,突出了三峽山高水險的特點。
【答案】A
【解析】
本題考查的是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解答此題的關(guān)鍵是在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chǔ)上,根據(jù)題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內(nèi)容,找出相關(guān)的語句,概括即可。A.“空谷傳響,哀轉(zhuǎn)久絕”應(yīng)是“給人一種哀傷悲涼、寒氣透骨的感覺”。
8.下列說法有誤的一項是( )
A.本文選自《水經(jīng)注》,作者是北魏著名地理學(xué)家酈道元。
B.本文以大筆點染的手法,描繪了三峽雄奇險拔、清幽秀麗的景色。
C.本文通過對三峽的整體風(fēng)貌和四季景色的描寫,表現(xiàn)了作者對勞動人民疾苦的同情。
D.本文多用對偶句式,又兼用散句,使文章讀起來收放有致,很有節(jié)奏感。
【答案】C
【解析】
考查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C項,“表現(xiàn)了作者對勞動人民疾苦的同情”這種說法牽強,可改為“表達了作者對三峽風(fēng)光的喜愛之情”。故答案為C。
9.下列加點詞沒有詞類活用的一項是 ( )
A.至于夏水襄陵 B.雖乘奔御風(fēng) C.回清倒影 D.空谷傳響
【答案】A
【解析】詞類活用是指某些詞臨時改變其基本語法功能去充當(dāng)其它詞類或基本功能未改變而用法比較特殊的現(xiàn)象。古代漢語中的詞類活用非常普遍,是古代漢語的重要語法特點之一,其內(nèi)容主要包括名詞、形容詞、數(shù)詞用作一般動詞,名詞作狀語,使動用法和意動用法等。B項,“奔”,動詞用作名詞,指飛奔的馬;C項,“清”,形容詞用作名詞,清波;D項,“空谷”,名詞作狀語,在空曠的山谷里。
10.下面語段空白處應(yīng)填入的句子是( )
我曾經(jīng)乘船路過三峽,也游過三峽,相當(dāng)程度來講,是奔著唐詩的意境而去的。唐詩的精華在哪兒? 想想看,那時候沒有機器船,只有根根悠悠纖繩拉著的舟,江水伴著纖夫的號子,時而間幾聲猿啼,有如閃電劃破山谷,驚心動魄,余音繚繞,那才是峽谷中強勁的音符!李白歌:“兩岸猿聲啼不住”,杜甫吟:“風(fēng)急天高猿嘯哀”,高適唱:“巫峽啼猿數(shù)行淚,衡陽歸雁幾封書”。在他們的詩里,三峽景物中,猿啼是最難忘的。
A.詩人筆下的“猿啼、淚盡、腸斷”令人心傷。
B.唐詩中使人向往的猿啼之聲。
C.我以為就是那可見可聞的猿影、啼聲。
D.請領(lǐng)略唐代詩人孤寂傷感的情懷。
【答案】C
【解析】
根據(jù)“唐詩的精華在哪兒?”這一問句,后面的句子應(yīng)該是對此做出回答,據(jù)此可以判斷答案應(yīng)該為C。
11.填空或按要求默寫。
(1)本文作者___________,______(朝代)人,選自________,它是有文學(xué)價值的______巨著。三峽,指長江上游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寫山從正面和側(cè)面突出山高。從正面寫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從側(cè)面寫的句子是面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酈道元堪稱寫水的高手,他用“________________”描寫水勢盛大,又用“_______________”描寫江水清澈,語言凝練而意蘊豐富。
(4)寫春冬之時山水草木秀麗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
(5)寫春冬之水的特點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繪了山形的挺拔險峻,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寫盡了深秋的凄婉幽美。
【答案】酈道元 北魏 水經(jīng)注 水利學(xué) 瞿塘峽 西陵峽 巫峽
重巖疊嶂,隱天蔽日
兩岸連山,略無闕處。
夏水襄陵 沿溯阻絕 素湍綠潭 回清倒影
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素湍綠潭,回清倒影
重巖疊嶂,隱天蔽日 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
【解析】
此題考查的是文學(xué)常識的識記和古代詩文的背記與默寫。這類試題屬于基礎(chǔ)題,也是語文中考必考題。默寫題不論分幾種類型,都是以記憶、積累為根本的,解題時一是要透徹理解詩歌的內(nèi)容,二是要認(rèn)真審題,找出合適的詩句,三是答題時不能寫錯別字。本題中需要注意有“酈、瞿塘、疊嶂、蔽日、闕處、沿溯、素湍、倒、嘯”等字易寫錯。
12.三峽是萬里長江上最為奇秀的一段,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的山水畫廊。為配合《三峽》的學(xué)習(xí),班上舉行以“浪漫三峽游”為主題的綜合性學(xué)習(xí)活動,請你積極參與。
(1)【辦一期手抄報】老師要求每人辦一期手抄報,你的同學(xué)計劃把下面一段文字作為這期手抄報的“贊美三峽”欄目的導(dǎo)入語,標(biāo)題擬好了一半,請你幫他擬寫另一半。
三峽多美景,_______
我曾經(jīng)乘船路過三峽,也游過三峽,相當(dāng)程度上來講,是奔著唐詩的意境而去的。唐詩意境的精華在哪兒?我以為就是那可見可聞的猿影、啼聲。想想看,那時候沒有機器船,只有根根悠悠纖繩拉著的舟,江水伴著纖夫號子,時而間聞幾聲猿啼,有如閃電劃破山谷,驚心動魄,余音繚繞,那才是峽谷中強勁的音符!
(2) 【做一回小導(dǎo)游】昔日酈道元筆下美麗的三峽,如今更是因三峽工程聞名于世,吸引了無數(shù)中外游客前來觀光旅游。學(xué)完課文之后,老師決定帶你們?nèi)ト龒{旅游,請你聯(lián)系課文的描述,為你的同學(xué)做一回小導(dǎo)游。
(3) 【唱一曲三峽頌】三峽最壯麗,秀美天下聞。古往今來,有多少文學(xué)大家為它吟詩作賦,潑墨揮毫。請根據(jù)你的積累,寫兩句描寫三峽或長江的詩詞名句。
【答案】 (1)猿啼最難忘
(2)示例:親愛的同學(xué)們,七百里三峽,雄奇險拔,清幽秀麗,四季美景風(fēng)格迥異。春冬之時,潭水碧綠,清波回旋,怪柏凌峰,瀑布飛懸;夏季水漲,江流洶涌;秋景凄寒,猿鳴哀轉(zhuǎn)。走進三峽人家,品嘗金黃蜜橘;登上三峽大壩,感受磅礴氣勢。多情的三峽風(fēng)光,熱情的三峽人民,希望你們常游此地。
(3)示例:①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②風(fēng)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③巫峽啼猿數(shù)行淚,衡陽歸雁幾封書。④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解析】
(1)本題考查擬寫標(biāo)題。所寫黑板報的題目,題目要能反映板報內(nèi)容或主旨。根據(jù)給出的前半句的格式,后半句可擬寫為:猿啼最難忘。(2)本題考查擬寫導(dǎo)游詞.?dāng)M寫導(dǎo)游詞時,一般先是稱呼和問候語,然后用生動形象的語言介紹景點的景物特點和人文感受即可。語言要能激發(fā)游客前去游玩的欲望,有語意清晰,語序合理,不能出現(xiàn)病句或錯字。(3)本題考查古詩積累。作答時,不設(shè)統(tǒng)一答案,只需按題目的要求,只需從自己的積累中選擇兩句描寫三峽或長江的詩詞名句即可,注意要是完整的兩句,不能出現(xiàn)錯別字。示例:風(fēng)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二、閱讀理解
(一)(2022年株洲市中考試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題。
①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蛲趺毙袝r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fēng),不以疾電。
③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巘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zhuǎn)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br>13.對下面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有錯誤的一組是( )
A.①自三峽七百里中 自:在 ②略無闕處 闕:同“缺”,缺口
B.①至于夏水襄陵 襄:沖上 ②沿溯阻絕 絕:隔斷
C.①雖乘奔御風(fēng) 奔:飛奔 ②素湍綠潭 素:素雅
D.①林寒洞肅 肅:肅殺 ②屬引凄異 引:延長
1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15.作者筆下三峽不同季節(jié)的景物各有特征。
(1)第②段,作者化用李白的詩句寫出了夏水____________的特點。
(2)第③④段,作者分別用四個字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概括描寫了三峽春冬和秋季的景象,語言凝練俊雅。
【答案】13.C
14.如果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時候,連太陽和月亮都看不見。
15.水流湍急 清榮峻茂 林寒澗肅
【解析】
13.C.①句意:即使騎上飛奔的馬,駕著疾風(fēng)。奔:飛奔的馬。②句意:白色的急流,碧綠的潭水。素:白色。
故選C。
14.本題考查文言句子翻譯。
翻譯時要做到“信、達、雅”,注意重點字詞。重點字詞有:
自非,如果不是;亭午,正午;夜分,半夜;曦,日光,這里指太陽。
15.本題考查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與分析。
(1)由第②段“有時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可知,這里化用李白的詩句“朝辭白帝彩云間”,這里是說有時候皇帝的命令要緊急傳達,這時只要早晨從白帝城出發(fā),傍晚就到了江陵,這中間有一千二百里,寫出了夏水水流湍急的特點。
(2)第③段中,作者用“清榮峻茂”這極為精準(zhǔn)的四個字,著重狀寫了三峽春冬之際,水、木、山、草四種景物的特點,即水清,樹榮,山高,草盛,由此引發(fā)作者“良多趣味”的感慨。第④段中,由“林寒澗肅”可知,每到初晴的時候或下霜的早晨,三峽這時已無江水喧騰,也不見草木爭榮,而是充滿了凄清肅殺的氣氛。據(jù)此概括即可。
【參考譯文】
在三峽七百里之間,兩岸都是連綿的高山,完全沒有中斷的地方;重重疊疊的懸崖峭壁,遮擋了天空和太陽。如果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時候,連太陽和月亮都看不見。
等到夏天水漲,江水漫上小山丘的時候,下行或上行的船只都被阻擋了,不能通航。有時候皇帝的命令要緊急傳達,這時只要早晨從白帝城出發(fā),傍晚就到了江陵,這中間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騎上飛奔的馬,駕著疾風(fēng),也不如它快。
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時候,就可以看見白色的急流,回旋的清波。碧綠的潭水倒映著各種景物的影子。極高的山峰上生長著許多奇形怪狀的柏樹,山峰之間有懸泉瀑布飛流沖蕩。水清,樹榮,山高,草盛,確實趣味無窮。
每到初晴的時候或下霜的早晨,樹林和山澗顯出一片清涼和寂靜,經(jīng)常有高處的猿猴拉長聲音鳴叫,聲音持續(xù)不斷,非常凄涼怪異,空蕩的山谷里傳來猿叫的回聲,悲哀婉轉(zhuǎn),很久才消失。所以三峽中漁民的歌謠唱道:“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二)(2022年齊齊哈爾市三模試題)閱讀下列文言文,回答各題。
【一】
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fēng),不以疾也。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巘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zhuǎn)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節(jié)選自酈道元《三峽》)
【二】
有小山出水中山皆美石上生青叢,冬夏常蔚然。其旁多巖洞,其下多白礫;其樹多楓、柟、石楠、楩、櫧、樟、柚。草則蘭、芷,又有異卉,類合歡而蔓生,轇轕①水石。
每風(fēng)自四山而下,振動大木,掩苒②眾草,紛紅駭綠,蓊葧③香氣;沖濤旋瀨,退貯溪谷;搖揚葳蕤④,與時推移。其大都如此,余無以窮其狀。
(節(jié)選自柳宗元的《袁家渴記》)
【注】①轇轕(jiā gé):交錯糾纏的樣子。②掩苒(rǎn):風(fēng)吹草靡的樣子。③蓊葧(wěng bó):香氣濃郁。 ④葳蕤(wēi ruí):草木茂盛,枝葉下垂。
16.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
A.隱天蔽日 王之蔽甚矣
B.或王命急宣 或遇其叱咄
C.其間千二百里 又何間焉
D.良多趣味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17.請用“/”標(biāo)出下面語句的朗讀停頓(標(biāo)注兩處)
有 小 山 出 水 中 山 皆 美 石 上 生 青 叢
18.翻譯下面的句子。
①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
②其大都如此,余無以窮其狀。
19.語段【一】中是用什么手法描寫山高的,結(jié)合具體語句分析。
20.語段【一】第三自然段和語段【二】是怎樣體現(xiàn)寫景動靜結(jié)合的?請各舉一例加以說明。
【答案】16.B
17.有 小 山 出 水 中/ 山 皆 美 石 /上 生 青 叢
18.①到了夏天江水漫上山陵的時候,上行和下行的航道都被阻斷,不能通航。
②風(fēng)景大多都是這樣的,我沒辦法都描述完。
19.運用了正面描寫和側(cè)面描寫相結(jié)合的手法。①正面描寫,用“重巖疊嶂,隱天蔽日”直接描寫山的高峻。②側(cè)面描寫,用“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從側(cè)面表現(xiàn)了山勢之高峻。
20.語段(一)第三段“素湍綠潭”,“湍”是動態(tài),“潭”是靜態(tài);“回清”是動,“倒影”是靜,兩者動靜結(jié)合,相映成趣?!敖^巘多生怪柏”是靜態(tài),“懸泉瀑布”和“飛漱其間”是動態(tài),動靜結(jié)合,輝映成趣。
語段(二)前面概括寫山上的景色是靜態(tài)如“冬夏常蔚然”、“其旁多巖洞,其下多白礫”、其樹多楓、柟、石楠、楩、櫧、樟、柚”、“草則蘭、芷,又有異卉”,后面“類合歡而蔓生,轇轕水石,特別是風(fēng)中的景物“振動大木”、“掩苒眾草”、“沖濤旋瀨”、“退貯溪谷”、“搖揚葳蕤”為動態(tài)描寫,靜物動寫,風(fēng)采紛呈。
【解析】
16.本題考查字詞意思。
A.蔽:遮蔽/受到蒙蔽;
B.或:都為“有時”;
C.間:之間/參與;
D.良:確實,很多/美好的;
故選B。
17.本題考查語句的斷句。斷句一般根據(jù)語法和句子的大意可以進行判斷。該句的大意為:有小山在水中,山上都是美麗的石頭,上面長著青青的苔蘚。
“ 出水中”修飾“有小山”,停頓;“山皆美石”和“上生青叢”是對“小山”和“美石”特點的介紹,二者之間停頓;
所以可斷句為“有 小 山 出 水 中/ 山 皆 美 石 /上 生 青 叢”。
18.本題考查句子的翻譯。注意以下字詞的翻譯即可:
①襄陵:漫上山陵;沿溯:上行和下行的航道;
②無以:沒有辦法;窮:描述完。
19.本題考查寫法的分析。
由語段一的“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可知通過正側(cè)面結(jié)合的手法寫得山高?!爸貛r疊嶂,隱天蔽日”是從正面介紹山的高大,能夠遮擋天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是寫的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見太陽和月亮,這是從側(cè)面描寫山之高,遮擋了視線。
20.本題考查動靜結(jié)合的寫法。
語段一的第三段中“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巘多生怪柏”寫的潭水和倒影,懸崖上又有許多的柏樹,這屬于靜景;“懸泉瀑布,飛漱其間”可知這是寫的瀑布地流動是屬于“動景”,動靜結(jié)合;
語段二“其樹多楓、柟、石楠、楩、櫧、樟、柚。草則蘭、芷,又有異卉,類合歡而蔓生”寫了周邊的樹木,這是靜景;“每風(fēng)自四山而下,振動大木,掩苒眾草,紛紅駭綠,蓊葧香氣;沖濤旋瀨,退貯溪谷;搖揚葳蕤,與時推移”可知,這是寫的風(fēng)吹動樹葉,花草的香氣四溢的景象,這屬于動景,動靜結(jié)合,形成這一幅美麗圖景。
【參考譯文】
【二】有座小山從水中露出來。山上都是好看的石頭,上面生長綠色的草叢,一年四季都濃密茂盛。山旁有許多巖洞。山下有許多白色的碎石;上山的樹木多是楓樹、柟樹、石楠、楩樹、櫧樹、樟樹、柚樹;小草則多是蘭草、芷草,又有許多奇異的花卉,類似合歡但是長出許多莖蔓,纏繞著水中石頭。
常常有風(fēng)從四周山上吹下,吹動大樹,翻動著輕柔的眾草,使紅花和綠葉在紛亂中像吃驚似的,香氣濃郁;沖起波濤旋著水渦,從溪谷流進流出,搖動著繁密的花草,隨著季節(jié)而變換。風(fēng)景大多都是這樣的。我沒辦法都描述完。
這是一份部編版初中語文九年級下冊知識梳理與能力訓(xùn)練02海燕(含解析),共12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基礎(chǔ)知識,閱讀理解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部編版初中語文九年級下冊知識梳理與能力訓(xùn)練02散文閱讀(含解析),共45頁。試卷主要包含了梳理文中內(nèi)容,完成下列表格,文末老人反復(fù)說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部編版初中語文七年級下冊知識梳理與能力訓(xùn)練02 鄧稼先(含解析),共15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基礎(chǔ)知識,閱讀理解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