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部分 寫作原因 慶歷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屬予作文以記之。1.詞語解釋 (1)滕子京謫守巴陵郡 謫:(2)政通人和 通:(3)百廢具興 具:
封建王朝官吏降職或遠調
(4)增其舊制 制【F】:(5)屬予作文以記之 屬:2. 句子翻譯政通人和,百廢具興。政事順利,百姓和樂,許多已荒廢了的事業(yè)都興辦起來了。3. 句子朗讀節(jié)奏增 其 舊 制,刻 唐 賢 今 人 詩 賦 于 其 上。第二部分 以物喜以己悲 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sh?。瞑溃瑱M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則
岳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于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若夫淫(yín)雨霏霏(fēi),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曜,山岳潛形;商旅不行,檣(qiánɡ)傾楫(jí)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xiāng),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zhǐ)汀蘭,郁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
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1. 詞語解釋(1)橫無際涯 橫:(2)朝暉夕陰 暉:(3)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觀:(4)南極瀟湘 極:(5)連月不開 開:
(6)日星隱曜 曜:(7)薄暮冥冥 ?。?8)則有去國懷鄉(xiāng),憂讒畏譏 去: 讒:(9)至若春和景明 景:(10)波瀾不驚 驚:(11)沙鷗翔集 集:(12)而或長煙一空 或【F】: 一:
(13)寵辱偕忘 寵: 偕:(14)把酒臨風 把:2. 句子翻譯(1)朝暉夕陰,氣象萬千。(2)覽物之情,得無異乎?(3)陰風怒號,濁浪排空。
或早或晚(一天里)陰晴多變化,氣象千變萬化。
(他們)看了自然景物而觸發(fā)的感情,怎能不有所不同呢?
陰冷的風怒吼著,混濁的浪沖向天空。(4)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xiāng),憂讒畏譏。登上這座樓,就會產生被貶離京、懷念家鄉(xiāng)、擔心誹謗、害怕譏諷的情懷。(5)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到了春風和煦、陽光明媚的時候,湖面平靜,沒有驚濤駭浪。(6)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湖面上)波動的光閃著金色,靜靜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7)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
在這時登上岳陽樓,就會感到心胸開闊,精神爽快,光榮和屈辱一并忘了。3.句子朗讀節(jié)奏(1)銜 遠 山,吞 長 江,浩 浩 湯 湯,橫 無 際 涯;朝 暉 夕 陰,氣 象 萬 千。(2)遷 客 騷 人,多 會 于 此,覽 物 之 情,得 無 異 乎?4. 文意理解本文是寫岳陽樓的,為什么第二段要寫洞庭湖呢?寫出了遷客騷人不同的覽物之情的原因,并將其和古仁人之心作對比,突出文章主旨。
第三部分 憂樂天下 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時六年九月十五日。
1. 詞語解釋(1)予嘗求古仁人之心 求:(2)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先: 后:(3)微斯人,吾誰與歸 微: 歸:2. 句子翻譯(1)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我曾經探求過古代品德高尚的人們的心思,或許不同于(以上)兩種心情。
(2)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處在高高的廟堂上(在朝),則為百姓憂慮;處在僻遠的江湖間(在野),則替國君憂慮。(3)是進亦憂,退亦憂。這樣(他們)進朝為官也憂慮,退居江湖為民也憂慮。(4)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在天下人擔憂之前先擔憂,在天下人快樂之后才快樂。3. 句子朗讀節(jié)奏(1)予 嘗 求 古 仁 人 之 心,或 異 二 者 之 為,何 哉?
(2)先 天 之 憂 而 憂,后 天 下 之 樂 而 樂。(3)噫!微 斯 人,吾 誰 與 歸?4. 文意理解(1)“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中的“異”指什么容?古仁人不同于遷客騷人,能不受自然風景好壞的影響,“不以物喜,不以己悲”。(2)文中說:“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作為現(xiàn)代人的你能否做到?為什么?請聯(lián)系自己的實際,談談看法。示例一:能。這是一種從容的平常心境。只要發(fā)揮心靈力量,
砥礪意志,就可以擁有平常心境。面對考試的失敗,以平常心待之,就可以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示例二:不能。這是一種需要修煉才能達到的境界,作為中學生,心靈尚需砥礪,戰(zhàn)勝外在的力量不易。擔心考試失敗是學生普遍的心態(tài),很難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3)古仁人之心的內涵是從哪些方面闡述的?它的可貴之處是什么?“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從博大胸襟的角度來說的,“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從考慮國家大事的角度來說的;可貴之處是不以自己的利益為重,而以天下為己任。
【全文中心】范仲淹借作記之機,既生動形象地描寫了岳陽樓周圍的景物,又含蓄委婉地規(guī)勸滕子京要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曠達胸襟,希望他具有“古仁人之心”,志存高遠,含蓄地表達了作者“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遠大抱負?!境烧Z積累】政通人和 氣象萬千 心曠神怡 波瀾不驚
文意理解1. 范仲淹在《岳陽樓記》中表現(xiàn)出強烈的憂患意識,而歐陽修在《醉翁亭記》中抒發(fā)了“與民同樂”的政治理想,范仲淹的“憂”與歐陽修的“樂”在本質上有什么聯(lián)系?請談談你的看法?!皯n”與“樂”在本質上是一致的。范仲淹無論位居高官或是退居民間,都掛念國家、百姓;歐陽修雖然遭到貶謫而失意,但仍積極施政,與百姓同樂。他們都心憂天下、以天下蒼生為念,始終關心百姓疾苦,關注百姓悲喜。
一、閱讀文言文選段,按要求答題。(6分) 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 吾誰與歸?
1. 解釋標色詞語在文中的含義。(2分)曾經 朝廷2. 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2分)不因外物(好壞)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3. 對文中“古仁人”的情懷,你有怎樣的感悟和評價?(2分)示例:“古仁人”的情懷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先憂后樂”,是以國家、民族為己任。這是一種高尚的情懷,強大的精神“正能量”,我們二十一世紀的青少年,應當深刻體會,認真學習,努力踐行,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做貢獻。
這是一份中考語文一輪復習課內文言文考點過關復習課件20:曹劌論戰(zhàn)(含答案),共25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個人專有,有“養(yǎng)”的意思,目光短淺,通“遍”遍及,牛羊等,為人所信服,賜福保佑,以實情判斷,盡力做好分內的事,追趕追擊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中考語文一輪復習課內文言文考點過關復習課件19:魚我所欲也(含答案),共17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通“避”躲避,假如假使,禍患災難,此這樣,用腳踢,通“辨”辨別,通“歟”語氣助詞,通“向”從前,停止放棄,天性天良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中考語文一輪復習課內文言文考點過關復習課件16:小石潭記(含答案),共18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表示起點自,陽光直射,呆呆的樣子,輕快敏捷的樣子,逗樂嬉戲,像北斗七星,像蛇一樣,像狗的牙齒那樣,參差不齊,憂傷的樣子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