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逸少,瑯邪臨沂人(今屬山東),東晉時期書法家,有“書圣”之稱。曾任右軍將軍,世稱“王右軍” 。其書法兼善隸、草、楷、行各體,精研體勢,心摹手追,廣采眾長,備精諸體,冶于一爐,擺脫了漢魏筆風,自成一家,影響深遠。風格平和自然,筆勢委婉含蓄,遒美健秀。代表作《蘭亭序》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在書法史上,他與其子王獻之合稱為“二王”。
王羲之(303—361)
晉穆帝永和九年(353年)農歷三月初三,“初渡浙江有終焉之志”的王羲之,曾在會稽山陰的蘭亭(今紹興城外的蘭渚山下),與名流高士謝安、孫綽等41人舉行風雅集會。一群名人雅士,列坐曲水兩側,將酒杯置于清流之上,順水任游,停于誰前,則賦四、五言詩各一首,否則罰酒。據(jù)載,這次聚會有26人作詩37首,合為《蘭亭集》。王羲之為之作了一篇序文,這就是有“天下第一行書”之稱的《蘭亭集序》。
“序言”簡稱“序”,也叫前言,屬實用文體,同“跋”是一類。列于卷首叫序,附于卷末叫“跋”。 作用:說明書籍著述或者出版意旨,編次體例和作者情況,也有對作者的作品進行評論,或者就有關問題進行研究闡發(fā)。
是寫在一部書或一篇詩文前邊的文字,是對某部著作或某一詩文進行說明的文字。如《孔雀東南飛》
古人在親朋師友離別之際,有臨別贈文以示推重贊許、勸勉囑托的習俗,贈序文乃是古代“君子贈人以言”的遺意,跟序跋類的序文性質上是不同的。唐代李白的文集里有贈序文20多篇,韓愈的文集里有贈序文30多篇,柳宗元的文集里有贈序文29篇。宋濂的《送東陽馬生序》,韓愈《送孟東野序》《送李愿歸盤谷序》 ,就是有名的贈別序。
用以記宴飲盛會,其來源也與臨觴賦詩、為詩作序有關,但它主要在寫盛會的場面和宴飲之樂,既不專為詩而作,也與贈序性質不同,有人把這類文章稱為“宴集序”或“宴游序”。如《蘭亭集序》《滕王閣序》
癸丑 放浪形骸 彭殤 會稽山騁懷 趣舍萬殊 一契 修禊事 嗟悼 激湍 流觴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 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輝映點綴在亭子的周圍。
永和九年,時在癸丑之年,三月上旬,我們會集在會稽郡山陰城的蘭亭,為了做禊事。眾多賢才都匯聚到這里,年齡大的小的都聚集在這里。蘭亭這個地方有高峻的山峰,茂盛的樹林,高高的竹子。又有清澈湍急的溪流,輝映環(huán)繞在亭子的四周,我們引溪水作為流觴的曲水,排列坐在曲水旁邊,雖然沒有演奏音樂的盛況,但喝點酒,作點詩,也足夠來暢快敘述幽深內藏的感情了。
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悟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雖趣舍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于所遇,暫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 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終期于盡。古人云:“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
人與人交往,很快度過一生。
取之于,從······中取得。
對喜愛的事物已經厭倦。
因它而引起心中的感觸。
人與人相交往,很快便度過一生。有的人喜歡講自己的抱負志趣,(與朋友)在一室之內面對面交談;有的人隨著自己所愛好的事物寄托情懷,不受任何約束放縱地生活。盡管各人的愛好千差萬別,或好靜或好動各不相同,但當他對所接觸的事物感到高興,一時很自得,快樂而滿足,竟不覺得衰老將要到來;等到他對自己喜愛的事物感到厭倦,心情隨著事物的變化而變化,感慨也就隨著產生了。從前感興趣的事,轉眼之間,已成為陳跡了,還不能不因此而引起心中的感慨;何況人的壽命長短聽憑造化,終歸于盡。古人說:“死和生是一件大事啊。”這怎么不叫人悲痛萬分呢?
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懷。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后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悲夫!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后之覽者,亦將有感于斯文。
讀古人文章時嘆息哀傷。
一個個記下當時與會的人。
人們的思想情趣是一樣的。
每當我看到古人(對死生)發(fā)生感慨的原因,(跟我所感慨的)如同符契那樣相合,總是面對著(他們的)文章而嗟嘆感傷,心里又不明白為什么會這樣。(我)本來知道,把生和死同等看待是荒誕的,把長壽和短命同等看待是妄造的。后人看待今天,也像今人看待從前一樣,真是可悲??!因此我一一記下參加這次聚會的人,抄錄了他們的詩作,盡管時代不同情況不同,但人們的思想情致卻是一樣的。后代的讀者讀這本詩集也將有感于生命這件大事吧。
1.找出記敘蘭亭聚會盛況,并寫出與會者的深切感受。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
1.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急湍,映帶左右。2.天朗氣清,惠風和暢
感想: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
信 可 樂 也
2.作者依據(jù)什么說這次聚會“信可樂也”?
暮春之初,天朗氣清,惠風和暢
崇山峻嶺,茂林修竹,清流急湍,映帶左右
3.怎樣理解“豈不痛哉”,作者因何而痛?
“漢末魏晉六朝是中國政治上最混亂、社會上最痛苦的時代。” ——宗白華
兩晉時期政治極為嚴酷、社會極劇動蕩、統(tǒng)治集團內部傾軋嚴重,司馬氏篡權成功后,對有異議的人極為殘酷,殘殺名士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疤煜旅?,少有全者”。永和初年,又遇地震、瘟疫,人禍天災,無時不在。 因此,天下名士,首要任務是保全性命。為了避禍全身,他們或崇尚老莊,大談玄理,不務實際;或寄情山水,笑傲山野,不再把積極入仕當成人生的理想。
“樂與時去,悲亦系之。往復推移,新故相換。今日之跡,明復陳矣?!? ——孫綽
這是痛惜之情,是對“人生短暫,世事無常”“往事已逝,命運難測”的痛惜。作者借此抒發(fā)了自己“重死生”的感慨。
死生是大事, 豈不痛哉
4.如何面對世俗生活,作者概括了哪兩類不同的人生態(tài)度?
“或取諸懷抱,悟言一室之內”
魏晉士人的人生轉型——兩種人生態(tài)度
向內,不務實際,聚眾談玄側重向內心進行挖掘,重視精神境界的提升和玄言哲理的思悟;
“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向外,寄情山水聲色,不受世俗禮法約束更關注將思想寄托于物質與外在,追求名聲利益、豐功偉業(yè)乃至及時行樂、酒池肉林者。
5.第三部分作者悲從何處來呢?
(1)人生如白駒過隙,美好卻短暫。一個人以自己的方式自由地生存在社會上,好靜者常在內室清淡佛老,好動者喜愛縱情山水,遇上喜歡的事物就心滿意足,因快樂而忘了憂愁,竟然“不知老之將至”。(2)來自生命本體的永不滿足的內在欲望。當人們“欣于所遇”,便“快然自足”,但轉眼之間,“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這就是說,人的欲望,人對美的感受都不是凝固不變的,得到的東西即使很好,很快也會厭倦,感慨也隨著產生了。(3)“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時間快速流逝,事物的急劇變化,更顯出生命的脆弱,所以“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更何況“修短隨化,終期于盡”,人不能主宰自己的命運,生命最終要歸于毀滅,這可以說是與生俱來的人生之大患啊!悲來自對生命有限性的深刻洞察和對時間的無情的恐懼。
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今之視昔—生死“死生亦大矣”)
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 現(xiàn)在—死生齊彭殤的虛妄 )
后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后之視今—叩問今人無情的變遷)
1.作者的這種悲哀之情是否是消極悲觀?
這是悲觀的。相比之下,曹操的“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劉禹錫的“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老而不消沉,不黯然,積極進取,樂觀曠達。英國大哲學家羅素,在他的一篇散文《論老之將至》中,也將生死這個永恒的主題升華到了壯闊高遠的境界:“每一個人的生活都應該像河水一樣──開始是細小的,被限制在狹窄的兩岸之間,然后熱烈地沖過巨石,滑下瀑布。漸漸地,河道變寬了,河岸擴展了,河水流得平穩(wěn)了。最后河水流入了海洋,不再有明顯的間斷和停頓,而后便毫無痛苦地擺脫了自身的存在”。能夠這樣理解自己一生的人將不會因害怕死亡而痛苦,因為他所珍愛的一切都將繼續(xù)存在下去。
2.文章的寫作情感思路是?
王羲之對生死的深刻思考(人生態(tài)度)
先看三段之間的關系:第一段寫景,是描寫,第二、三段是議論。描寫是議論的基礎,為議論提供依據(jù),議論是描寫(寫景)的必然發(fā)展和深化。而無論描寫還是議論,都兼用了抒情筆調。因此,突出的表現(xiàn)手法是:緣景生情,情景交融。
三段依次抒發(fā)“樂”———“悲”———“感”,無不注入了作者濃烈的感情,體現(xiàn)了作者感情的發(fā)展變化,這就是線索。這條感情主線非常醒目,成了統(tǒng)率全文的神,它不僅使脈絡分明,中心突出,而且能以情動人,具有詩的韻味。這是作者謀篇布局、線索安排的匠心所在。
句式駢散結合,讀來音韻鏗鏘而又不覺得刻板一塊;用語樸實清新,一掃當時雕辭琢句的浮艷文風。由于上述藝術技巧的運用,就像一篇優(yōu)美的散文詩,成為古代散文中的名篇佳作,與他的書法作品相得益彰,輝耀古代文壇。
魏晉時期通常被認為是我國歷史上人的自覺和文的自覺的時代。魏晉人對自身和外在于人的客觀世界都有深廣精微的體認和探求,這使這一時期的文學作品充溢著濃郁的人生意識和宇宙情調。王羲之的《蘭亭集序》記下了與會者的千古風流。作者對時光飛逝,人生短促大發(fā)感慨,但深沉的感慨之中,暗含著對人生的眷戀和熱愛之情。無論人生有多短暫,也依然對生命中的一切保一份敬意。
這是一份中職語文部編高教版(2023)拓展模塊上冊(2024)*病梅館記課堂教學課件ppt,文件包含部編高教版2024232《病梅館記》課件pptx、部編高教版2024中職語文拓展模塊上冊23《病梅館記》教案doc等2份課件配套教學資源,其中PPT共47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語文拓展模塊上冊(2024)三 蘭亭集序優(yōu)秀ppt課件,文件包含部編高教版202423《蘭亭集序》課件pptx、部編高教版2024中職語文拓展模塊上冊23《蘭亭集序》教案docx等2份課件配套教學資源,其中PPT共31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中職語文部編高教版(2023)拓展模塊上冊(2024)三 蘭亭集序一等獎ppt課件,文件包含部編高教版202423《蘭亭集序》3課件pptx、部編高教版2024中職語文拓展模塊上冊23《蘭亭集序》3教案docx等2份課件配套教學資源,其中PPT共17頁, 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