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4七年級上·山東德州·期中)閱讀詩歌,完成下面小題。
觀滄海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fēng)蕭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1.這首詩采用了 結(jié)合和 結(jié)合的寫作手法。
2.有同學(xué)一直將“洪波涌起”錯誤地背誦為“波浪涌起”。請你給這位同學(xué)簡單講解原句描繪的景象與“波浪涌起”的不同。
3.《經(jīng)典詠流傳》準備為本詩配樂。請你推薦下面的一種樂器給欄目組,并說說理由。
笛子 古箏 嗩吶 編鐘 二胡
4.(23-24七年級上·山東臨沂·期中)閱讀下面詩歌,完成小題。
觀滄海
曹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fēng)蕭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1)這首詩描寫了大海的遼闊壯美,具體描繪了哪些所見實景和所想虛景?
(2)根據(jù)你的閱讀感受,說說本詩的感情基調(diào)。
(23-24七年級上·山東臨沂·期中)閱讀下面一首古代詩歌,完成下面小題。
觀滄海
曹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fēng)蕭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5.請從景物描寫的角度,賞析“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6.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東臨碣石,以觀滄?!眱删?,交代了觀海的地點,起得平穩(wěn)而質(zhì)樸?!坝^”字統(tǒng)領(lǐng)全篇,以下幾句皆由此展開,具體寫登山之所見所思。
B.“洪波涌起”中的“涌”字,不僅讓我們看到了大海波涌連天的形態(tài),而且仿佛和詩人一起聽到了驚濤拍岸的聲音。
C.詩中的兩個“若”字,虛中有實,實中有虛,以奇特的想象,表現(xiàn)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氣概,表達了詩人闊大的胸懷。
D.全詩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登臨碣石山,詩人心潮澎湃,把眼前的景色、自己的想象同憂國憂民之情巧妙地融會在一起。
7.(23-24七年級上·山東濟寧·期中)閱讀下面詩歌,回答問題。
觀滄海
曹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fēng)蕭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1)對這首詩的理解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 )
A.“東臨碣石,以觀滄?!眱删溟_篇點題,交代了觀海的地點。
B.“觀”字統(tǒng)領(lǐng)全篇,以下幾句皆由此展開,具體寫登山之所見所思。
C.“水何澹?!敝痢昂椴ㄓ科稹绷洌瑒屿o結(jié)合,寫出了大海波瀾壯闊、山島高聳屹立、草木生機勃發(fā)的特點。
D.“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四句,是詩人對眼前實景的描繪,生動地展現(xiàn)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磅礴氣勢。
(2)全詩借景抒情,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23-24七年級上·山東棗莊·期中)閱讀《觀滄?!罚瓿上旅嫘☆}。
觀滄?!げ懿?br>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fēng)蕭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8.詩歌可分為四層,根據(jù)你對詩歌的理解和題干提示,填寫下面空白。
第一層(1—2句):開門見山,直接點題,交代觀海的地點。
第二層(3—8句):全寫實景,動靜映襯。實景為 ,
動態(tài)寫海,靜態(tài)寫島; 寫草木,動態(tài)寫洪波。
第三層:(9—12句):發(fā)揮想象,表現(xiàn)大海 的氣概。
第四層:(13—14句):是為合樂而加的,與詩歌思想內(nèi)容沒有直接關(guān)系。
9.對詩歌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作者曹操,東漢末年政治家、軍事家、詩人,與曹植、曹丕并稱“三曹”。
B.詩歌句句寫景,句句抒情;觀大海之景,抒心中之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C.畫線句子運用比喻,生動地寫出了“日月”“大?!睖喨蝗诤系臓顟B(tài)。
D.詩歌四字一句,兩字一頓,讀來節(jié)奏明快,鏗鏘有力,豪邁之情躍然紙上。
(23-24七年級上·山東德州·期中)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練習(xí)。
江南逢李龜年
唐·杜甫
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
正是江南好風(fēng)景,落花時節(jié)又逢君。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唐·李白
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10.這兩首詩的體裁都是 。其中《江南逢李龜年》押 韻,韻腳是 。
11.兩首詩都寫到了落花,但詩人欣賞景物的情感卻有所差異,請結(jié)合內(nèi)容具體分析。
(23-24七年級上·山東泰安·期中)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問題。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李白
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12.下列對詩歌理解賞析錯誤的一項是( )
A.詩歌表達方式運用豐富,其中首句寫景,次句敘事,后兩句抒情。
B.詩歌首句的楊花給人以飄忽不定的感覺,暗喻王昌齡前途光明,有無限可能。
C.詩歌中“聞道”,即聽說,可想見詩人得知摯友被貶時的驚愕痛惜。
D.詩歌將無知無情的明月當成善解人意的人,寄托了詩人對友人的懷念和同情。
13.下列詩文與本詩傳達的感情一致的一項是( )
A.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xiāng)。
B.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C.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D.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23-24七年級上·山東臨沂·期中)閱讀下面詩歌,完成下面小題。
【甲】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乙】
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fā)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14.甲詩首句借助漂泊無依的“楊花”和啼聲哀切的“子規(guī)”,點明了 時令,渲染了 的氛圍;乙詩前兩句極具畫面感,描繪了一幅月映清江的美景。
15.甲乙兩詩都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思念,但又不同,請簡要分析。
16.(22-23七年級上·山東威海·期中)閱讀詩歌,完成后面的問題。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李白
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1)對本詩的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
A.首句的“楊花”“子規(guī)”點出聞訊的時節(jié)是暮春,同時渲染了傷感的氣氛。
B.第二句中的“龍標”與題目中的“龍標”,都是指王昌齡。
C.三、四兩句表達了對詩友進行由衷的勸勉和寬慰。
D.本詩以想象的馳騁和構(gòu)思的別致在同類詩篇中獨具一格。
(2)小鳴默寫本詩時,總把最后一句的“君”誤寫成“風(fēng)”,請結(jié)合本詩內(nèi)容或李白詩歌的特點分析一下,助力他理解識記。
(23-24七年級上·山東菏澤·期中)閱讀下面詩歌,完成各題。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李白
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17.詩人在“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一句中寫了楊花、子規(guī)兩個意象,渲染了怎樣的氣氛?
18.在“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兩句中,詩人運用了擬人、想象、情景交融等手法,請任選一個角度,結(jié)合詩句內(nèi)容分析其作用。
(23-24七年級上·山東日照·期中)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小題。
【甲】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李白
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乙】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fā)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19.下列對兩首詩的內(nèi)容與情感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甲】詩首句用“楊花”和“子規(guī)”兩個景物,點明暮春時令,烘托出凄涼悲惋的氛圍。
B.【甲】詩第三、四句想象奇特,詩人用擬人的修辭手法將明月人格化,把明月當成使者,含蓄地表達了詩人對朋友的關(guān)心和懷念之情,使詩歌更有韻味。
C.【乙】詩中連用了五個地名,構(gòu)思精巧,為讀者展開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圖,既有“仗劍去國,辭親遠游”的豪邁,也有思鄉(xiāng)的情懷,構(gòu)成一種清朗秀美的意境。
D.【甲】【乙】兩首詩皆為離別而作,兩首詩均充滿了離愁別緒和難以釋懷的悲戚之情。
20.有學(xué)生將“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一句,作為畢業(yè)贈詩送給同學(xué),是否合適?請說明理由。
(23-24七年級上·山東煙臺·期中)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小題。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唐〕李白
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21.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
A.本詩作者李白,字太白,號香山居士,是我國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
B.題目中的“左遷”是升職的意思。作者李白在聽到友人王昌齡升職加官后,寫下此詩寄給友人表示祝賀。
C.全詩集寫景、敘事、抒情、議論于一身。對社會黑暗進行無情批判,體現(xiàn)了李白的現(xiàn)實主義風(fēng)格。
D.詩歌后兩句運用擬人,情景交融,將月亮人格化,把眼前的明月之景與對遙遠朋友的關(guān)切和思念之情交融在一起。
22.請找出首句“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中的一種意象并分析其作用。
(23-24七年級上·山東棗莊·期中)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小題。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23.本詩的作者是 (朝代)的 (人名)。
24.你從題目中獲取了什么信息?
25.“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一句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23-24七年級上·山東臨沂·期中)詩歌,語言精妙,意蘊深遠,閱讀下列詩歌,回答問題。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李白
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26.詩人在“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一句里寫了哪些意象?渲染了怎樣的氣氛?
27.詩人為什么要寄“愁心”與“明月”?
28.(23-24七年級上·山東聊城·期中)閱讀下面兩首詩,回答后面的問題。
次北固山下
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fēng)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
岑參
強欲登高去,無人送酒來。遙憐故園菊,應(yīng)傍戰(zhàn)場開。
(1)“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一聯(lián)歷來膾炙人口,“生”和“入”用得很妙,請說說妙在何處。
(2)怎樣理解“強欲登高去”中的“強”字?
(3)兩首詩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有什么異同?
(23-24七年級上·山東棗莊·期中)閱讀古詩文,完成下面小題。
【甲】
次北固山下
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fēng)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乙】
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
岑參
強欲登高去,無人送酒來。
遙憐故園菊,應(yīng)傍戰(zhàn)場開。
29.下列對這兩首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甲】詩首聯(lián)先寫“客路”后寫“行舟”,神馳故里的漂泊羈旅之情,流露于字里行間。
B.【甲】詩頸聯(lián)作者無意說理,卻在描寫景物和節(jié)令之中,蘊含自然的理趣。
C.【乙】詩用“強欲”二字飽含強烈的無可奈何的情緒,表現(xiàn)了詩人在戰(zhàn)亂中的凄清景況。
D.【乙】詩“無人送酒來”一句,寫重陽節(jié)詩人遭遇戰(zhàn)亂,但依然想要登高、飲酒的愉悅心境。
30.乙詩寫了 這一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從 、 詞語可以看出。
31.這兩首詩表達的思想情感有什么異同?請簡要分析。
(23-24七年級上·山東青島·期中)閱讀古詩文,完成下面小題。
次北固山下
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fēng)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32.下列對王灣《次北固山下》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客路青山外”中“客路”指的是旅人前行的路,“青山”當指北固山。
B.“潮平兩岸闊,風(fēng)正一帆懸”,寫出了潮水上漲,江面寬廣,兩岸更遠了;掛起帆,乘船順風(fēng)疾行。
C.“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殘夜而東方海日已升,舊年而江上已是春天。既寫景又點明了時令。
D.“歸雁洛陽邊”中“歸雁”指從北方飛來的大雁,表達了作者的思鄉(xiāng)愁緒。
33.下列各項對詩歌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曹操的《觀滄?!分?,“秋風(fēng)蕭瑟,洪波涌起”顯示出了大海驚人的力量和宏偉的氣象。
B.李白的《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與《峨眉山月歌》中表達的感情是一致的,都抒發(fā)了詩人對友人的思念之情。
C.馬致遠《天凈沙·秋思》中,詩人把富有特征的景物直接組合在一起,衰敗、荒涼,缺乏生氣與活力,寫出了“斷腸”的凄切心情。
D.杜甫《江南逢李龜年》中“落花時節(jié)又逢君”,“落花”既有個人身世之悲,也有對一個繁華時代落幕的慨嘆。
(23-24七年級上·山東濟寧·期中)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
次北固山下
〔唐〕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fēng)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34.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首聯(lián)點題,“青山”指北固山,“客路”指旅人前行的路,暗含旅途奔波之意。
B.頷聯(lián)前句描寫江水與岸齊平之景顯其“闊”;后句則以“一帆懸”,寫出了風(fēng)平浪靜。
C.頸聯(lián)不僅表現(xiàn)了江上行舟,即將天亮?xí)r的情景,而且蘊含著一種自然的理趣。
D.尾聯(lián)采用反問的手法,詩人希望歸雁來給他傳遞家書,表達出思鄉(xiāng)愁緒。
35.請從下面兩首詩中任選一首,使之與《次北固山下》組成同一主題的一組閱讀材料。你選擇哪一首?為什么?
(23-24七年級上·山東濟南·期中)閱讀下面詩歌,完成下面小題。
次北固山下
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fēng)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36.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這首律詩,抒寫詩人泛舟東行,停船北固山下的所見所感,融寫景、抒情、說理于一爐。
B.首聯(lián)詩人朝著遙遠的“客路”行進,看到的是“綠水”“青山”,筆調(diào)輕快,色彩鮮艷。
C.頷聯(lián)“以小景傳大景之神”,通過“一帆懸”,把大江直流、波平浪靜的大景表現(xiàn)出來。
D.尾聯(lián)運用反問的修辭手法,傳達出一種思鄉(xiāng)愁緒,詩人不禁想到要托歸雁給他傳遞家書。
37.小荔遍查古籍,想找一找有沒有“海日升殘夜”的版本,但是沒有找到。而后再品“海日生殘夜”,愈覺其妙,請從煉字的角度分析這一句的妙處。
(23-24七年級上·山東德州·期中)閱讀古詩文,完成下面小題。
【甲】
次北固山下
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fēng)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乙】
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
岑參
強欲登高去,無人送酒來。
遙憐故園菊,應(yīng)傍戰(zhàn)場開。
38.下列體裁與乙詩完全相同的一項是( )
A.《問劉十九》B.《觀滄?!稢.《江南逢李龜年》D.《峨眉山月歌》
39.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甲詩題目中的“次”是“停宿”的意思,該題目點明了詩人寫詩的地點。
B.甲詩第二聯(lián)中的“平”“闊”寫出了春潮漲滿,江水浩渺,恢弘闊大的景象。
C.乙詩寫于重陽節(jié),古人就有登高、飲酒、賞菊等風(fēng)俗。
D.乙詩第一句中的“強”,表現(xiàn)出了詩人登高望遠、賞菊飲酒的喜悅心境。
40.兩首詩都表達了思鄉(xiāng)之情,而乙詩情感更復(fù)雜,從乙詩中你還品味出哪些情感?
(23-24七年級上·山東泰安·期中)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下面小題。
次北固山下
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fēng)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41.對這首詩理解錯誤的一項是( )
A.標題“次北固山下”中的“次”是游覽的意思,表明了詩人寫詩的地點。
B.“生”和“入”采用擬人手法,賦予“日”和“春”以人的意志和情思。
C.這是一首五言律詩,詩的頷聯(lián)頸聯(lián)對仗工整,這是律詩的一個重要特征。
D.這首詩抒寫詩人泛舟東行,熔寫景、抒情、說理于一爐,堪稱千古名篇。
42.對這首詩賞析錯誤的一項是( )
A.首聯(lián)兩句點題,“青山”指北固山,“客路”即驛道,暗含旅途奔波之意。
B.頷聯(lián)寫船上所見景色,“潮平”一語,又是為頸聯(lián)中“江春”一語作鋪墊。
C.頸聯(lián)歷來膾炙人口,在描寫景物時令中,蘊含著一代勝過一代的人生哲理。
D.尾聯(lián)見雁思親,與首聯(lián)相呼應(yīng)。全詩寫景逼真,寫出一種淡淡的鄉(xiāng)思愁緒。
43.(23-24七年級上·山東聊城·期中)古詩文閱讀
次北固山下
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fēng)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1)下列對這首詩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潮平兩岸闊,風(fēng)正一帆懸”寫潮水上漲幾乎與兩岸齊平,詩人站在船頭放眼望去,覺得江面特別寬闊,江風(fēng)吹來,船行平穩(wěn)而快速。
B.“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寫夜還未消盡,一輪紅日已從海上升起;江上春早,舊年未過新春已來。
C.“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即承接上聯(lián)的“殘夜”“舊年”,又照應(yīng)首聯(lián)的“客路”,寫詩人在眼前景物觸發(fā)下希望北歸的大雁捎一封家信到洛陽。
D.全詩通過對江南秀麗景色和自己的處境的描寫,表現(xiàn)了詩人對官場生活的厭倦和壯志未酬的情懷。
(2)請簡要分析“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一聯(lián)所蘊含的哲理。
(23-24七年級上·山東臨沂·期中)閱讀古詩文,完成下面小題。
次北固山下
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fēng)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44.請你展開想象,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描繪“潮平兩岸闊,風(fēng)正帆懸”所展現(xiàn)的畫面。
45.“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一聯(lián)中的“生”和“入”用得精妙,請結(jié)合詩意簡要賞析其妙處?
(23-24七年級上·山東菏澤·期中)閱讀下面古詩,完成下面小題。
次北固山下
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fēng)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46.下列對詩句的理解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這是一首五言律詩,詩的頷聯(lián)頸聯(lián)對仗工整,這是律詩的一個重要特征。
B.首聯(lián)先寫“客路”,后寫“行舟”,寫出了人在他鄉(xiāng),神馳故里的漂泊羈旅之情。
C.誦讀頷聯(lián)時應(yīng)該使用上揚的語調(diào),體現(xiàn)詩句中平野開闊、大江直流的宏大氣勢。
D.尾聯(lián)緊承頸聯(lián),抒發(fā)了詩人即將回到家鄉(xiāng)的喜悅、激動的心情。
47.“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一聯(lián)歷來膾炙人口。請結(jié)合詩句意思分析該句蘊含的哲理。
(23-24七年級上·山東濟南·期中)閱讀下面的古詩詞,完成下面小題。
次北固山下
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fēng)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48.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 )
A.題目中的“次”指停宿,即停宿在北固山下這個地方。
B.首聯(lián)運用對偶的修辭手法,寫出了詩人山水兼程、旅途奔波的辛勞。
C.頷聯(lián)中“潮平”,兩岸才顯得寬闊;“風(fēng)正”,帆才有懸空的態(tài)勢。
D.“歸雁洛陽邊”意即詩人想學(xué)北歸的大雁,回到故鄉(xiāng)洛陽。
49.默寫時,你的同桌經(jīng)常把頸聯(lián)中的“生”寫成“升”,請你結(jié)合對這句詩的理解,幫他記憶正確的寫法。
50.(23-24七年級上·山東濟寧·期中)閱讀《次北固山下》,完成問題。
次北固山下
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fēng)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1)依據(jù)你對這首詩的理解,在下面的橫線上填寫恰當?shù)膬?nèi)容。
詩人離鄉(xiāng)遠游,來到北固山下,看到“① ”未盡,太陽已經(jīng)升起,舊年未過,春天已經(jīng)到來,不禁生出② 的感慨。
(2)高適《別董大》中“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fēng)吹雁雪紛紛。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與本詩“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都寫到了大雁。請簡要說明兩位詩人分別借“大雁”表達了怎樣的情感。
(23-24七年級上·山東菏澤·期中)閱讀古詩文,完成下面小題。
次北固山下
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fēng)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51.首聯(lián)中的“ 、 ”兩個詞已暗含身在異鄉(xiāng),神馳故里的漂泊羈旅之情。
52.“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是千古傳誦的名句,深受人們的好評,請任選角度作簡要賞析。
53.(23-24七年級上·山東棗莊·期中)閱讀下面一首古詩,回答問題。
次北固山下
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fēng)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1)請用生動的語言來描繪頷聯(lián)呈現(xiàn)的畫面。
(2)從詩歌的尾聯(lián)可以體會出詩人怎樣的情感?
54.(23-24七年級上·山東淄博·期中)閱讀馬致遠《秋思》,回答后面的問題。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fēng)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1)下列對本曲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這是一幅秋景圖,又是一幅絕妙的秋思圖。圖中有景有人,人和景都是經(jīng)過作者精心選擇的,最能表現(xiàn)“秋思”。
B.這首散曲運用了景物烘托的寫法,將抒情主人公置于特定的氛圍中,使主觀意緒和客觀環(huán)境達到高度統(tǒng)一。
C.“小橋流水人家”一句讀來令人親切,可仔細想去,卻更增添了“斷腸人”的愁緒。
D.這首散曲的語言富有特點,全部都是名詞的連排,如同一個個電影鏡頭展開,關(guān)聯(lián)看似松散,實則緊湊,內(nèi)涵豐富。
(2)仿照示例,從煉字的角度給“古道西風(fēng)瘦馬”中加點的字做批注。
批注示例: “枯” “老”兩字妙! 既寫出“藤” “樹”的特點,又為“斷腸人”所處環(huán)境增添悲涼的色彩。
55.(23-24七年級上·山東菏澤·期中)閱讀下面一首元曲,回答問題。
天凈沙?秋思
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fēng)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1)請寫出本詩的寫景順序和寫景方法。
(2)請指出詩人如可表達情感的?
(23-24七年級上·山東菏澤·期中)閱讀詩歌,完成下面小題。
天凈沙·秋思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fēng)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56.曲中的“斷腸人”此處是指
57.下列對詩歌內(nèi)容理解錯誤的一項是( )
A.“天凈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題目。
B.首句展現(xiàn)了秋天毫無生氣的蕭索景象,與斷腸人無限凄涼悲苦的心境相吻合。
C.“小橋流水人家”表現(xiàn)中國北方景物特點,是作者追求的舒適悠閑的生活圖景。
D.詩人把富有特征的景物組合在一起,情景交融,抒發(fā)了游子漂泊在外濃烈的思鄉(xiāng)之情。
58.(23-24七年級上·山東淄博·期中)閱讀下面的古詩,選出鑒賞有誤的一項( )
天凈沙·秋思
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fēng)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A.此曲的前三句選取了富有特征的九個意象組成了一幅深秋的景色圖。
B.第二句描寫詩人所見異鄉(xiāng)的幽美、恬靜的景象,越發(fā)使人感到孤獨。
C.從整個構(gòu)圖來看,前四句寫景,末一句寫人。景物是主體,人是背景。寫人是為了烘托景物畫面之美。
D.從散曲的題目來看,“秋思”的意思是“秋天的思念”。作者是借傷秋,表達的是思鄉(xiāng)之情。
(23-24七年級上·山東臨沂·期中)閱讀詩歌,完成下面小題。
天凈沙·秋思
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fēng)瘦馬。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59.下列對《天凈沙·秋思》這首曲解讀有誤的一項是( )
A.全曲一共列出九種景物,言簡而義豐。語言極為凝練卻容量巨大,意蘊深遠,結(jié)構(gòu)精巧,頓挫有致,被后人喻為“秋思之祖”。
B.“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是游子眼中所見,“古道西風(fēng)瘦馬”則是游子自身寫照。
C.全曲中,暗含題中“秋”字的三個最直接的景象是枯藤、古道、西風(fēng),與“夕陽”相呼應(yīng)的是:昏鴉,與“天涯”相呼應(yīng)的是:古道。
D.“夕陽西下”一句動靜結(jié)合,互相映襯,同時也點明了時間。
60.“小橋流水人家”描寫出溫馨恬靜的景象,聯(lián)系全詩,談?wù)勛髡邽槭裁催@樣寫。
61.(23-24七年級上·山東淄博·期中)閱讀下面一首元曲,回答問題。
天凈沙·秋思
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fēng)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1)請用生動的語言描繪“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展現(xiàn)的畫面。
(2)請從煉字的角度,賞析“古道西風(fēng)瘦馬”中“瘦”字的表達效果。
62.(23-24七年級上·山東棗莊·期中)閱讀《天凈沙?秋思》,完成問題。
天凈沙·秋思
【元】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fēng)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1)作者通過枯藤、老樹、昏鴉、古道、西風(fēng)、瘦馬等景象渲染了 ① 的氣氛,表現(xiàn)了一個長期漂泊異鄉(xiāng)的人 ② 之情。
(2)結(jié)合想象,用自己的話描繪“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所呈現(xiàn)的畫面。
(23-24七年級上·山東德州·期中)閱讀下面的詩歌,回答問題。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fā)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63.詩句中的“半輪”,即半邊,半個,說明正是月兒半圓之際。為什么詩句不說“峨眉山月半圓秋”呢?
64.連用了五個地名,這在絕句中是獨一無二的。請寫出這五個地名,并說說其作用。
(23-24七年級上·山東威?!て谥校╅喿x下面的詩歌,回答問題。
江南逢李龜年
杜甫
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
正是江南好風(fēng)景,落花時節(jié)又逢君。
65.詩的前兩句中點明作者與李龜年關(guān)系密切的兩個詞語是: 。
66.對本詩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
A.詩的前兩句中,既寫出李、杜友誼之深,又從一個側(cè)面表現(xiàn)“開元盛世”的繁華。
B.詩的最后一句中,“落花時節(jié)”比喻詩人和李龜年潦倒凄涼的處境和唐王朝國運的衰落。
C.詩的前兩句敘事,后兩句直抒胸臆,全詩運用映襯對照的手法來凸現(xiàn)主題。
D.全詩既流露出對“開元盛世”的留戀,又有對“風(fēng)景依舊,人事全非”的感慨。
(23-24七年級上·山東臨沂·期中)閱讀下面兩首詩歌,完成各題。
江南逢李龜年
唐·杜甫
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
正是江南好風(fēng)景,落花時節(jié)又逢君。
定林①所居
宋·王安石
屋繞灣溪竹繞山,溪山卻在白云間。
臨溪放杖依山坐,溪鳥山花共我閑。
【注釋】①定林:地名,為名勝之地。
67.《定林所居》中前兩句中的“溪”“山”分別具有 、 的特點。
68.兩首詩歌都寫到江南春天的美景,但詩人欣賞景物的情感卻不盡相同,結(jié)合詩歌分析他們的情感有何不同?
(23-24七年級上·山東菏澤·期中)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題目。
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
唐 岑參
強欲登高去,無人送酒來。
遙憐故園菊,應(yīng)傍戰(zhàn)場開。
69.下列對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這首五絕,構(gòu)思精巧,情韻無限。
B.在長安被安史叛軍占領(lǐng)的特定情境下,詩人登高時的心情愈趨復(fù)雜。
C.詩中巧妙化用王弘送酒給陶淵明的典故,其中的惆悵凄涼,難以言表。
D.“應(yīng)傍戰(zhàn)場開”真實描繪叢叢菊花寂寞開放在城中斷墻殘壁間的景象。
70.作者原詩中注:“時未收長安?!痹娭小肮蕡@菊”所負載的意義已經(jīng)突破了單純的惜花和思鄉(xiāng),請你說出在此社會背景下,菊花的深層含義。
(23-24七年級上·山東臨沂·期中)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小題。
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
[唐]岑參
強欲登高去,無人送酒來。
遙憐故園菊,應(yīng)傍戰(zhàn)場開。
7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詩題中“行軍九日”點明這首詩寫于重陽佳節(jié)軍營中。
B.古人有重陽登高、飲酒、賞菊的風(fēng)俗,詩人此時處于軍旅之中,又遭遇戰(zhàn)亂,心情愈發(fā)復(fù)雜。
C.“無人送酒來”化用王弘送酒給陶淵明的典故。
D.“應(yīng)傍戰(zhàn)場開”真實描繪叢叢菊花寂寞開放在城中斷墻殘壁間的景象。
72.詩中的“故園菊”除了表達對菊花的憐惜之情,還寄托了詩人哪些情感?
73.(23-24七年級上·山東濟寧·期中)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各題。
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
岑 參
強欲登高去, 無人送酒來。
遙憐故園菊, 應(yīng)傍戰(zhàn)場開。
【注】此詩寫于安史之亂和長安被陷之時。
(1)這首詩寫了 這一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從詩中 、 等詞語可以看出。
(2)“遙憐故園菊,應(yīng)傍戰(zhàn)場開”兩句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74.(23-24七年級上·山東臨沂·期中)閱讀下面詩歌,完成問題。
夜上受降城聞笛
李益
回樂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xiāng)。
(1)從修辭的角度賞析“回樂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2)這首詩被推崇為中唐邊塞詩的絕唱,抒發(fā)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23-24七年級上·山東東營·期中)閱讀下面詩歌,完成問題。
夜上受降城聞笛
李益
回樂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xiāng)。
75.請任意選擇一個角度,賞析詩句“回樂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76.詩歌主要寫了哪些景物?表現(xiàn)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甲]早寒江上有懷
[唐]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風(fēng)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遙隔楚云端。
鄉(xiāng)淚客中盡,孤帆天際看。
迷津欲有問,平海夕漫漫。
[乙]漢江臨泛
[唐]王維
楚塞三湘接,荊門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
郡邑浮前浦,波瀾動遠空。
襄陽好風(fēng)日,留醉與山翁。

相關(guān)試卷

山東 2024-2025 七年級上語文期中真題分專題匯編 專題09 文言文對比閱讀(二)(不含答案版):

這是一份山東 2024-2025 七年級上語文期中真題分專題匯編 專題09 文言文對比閱讀(二)(不含答案版),共14頁。

山東 2024-2025 七年級上語文期中真題分專題匯編 專題08 文言文對比閱讀(一)(不含答案版):

這是一份山東 2024-2025 七年級上語文期中真題分專題匯編 專題08 文言文對比閱讀(一)(不含答案版),共14頁。

山東 2024-2025 七年級上語文期中真題分專題匯編 專題07 課外文言文閱讀(不含答案版):

這是一份山東 2024-2025 七年級上語文期中真題分專題匯編 專題07 課外文言文閱讀(不含答案版),共11頁。

英語朗讀寶

相關(guān)試卷 更多

山東 2024-2025 七年級上語文期中真題分專題匯編 專題06    課內(nèi)文言文閱讀(不含答案版)

山東 2024-2025 七年級上語文期中真題分專題匯編 專題06 課內(nèi)文言文閱讀(不含答案版)

山東 2024-2025 七年級上語文期中真題分專題匯編  專題05    詩歌鑒賞(含答案解析版)

山東 2024-2025 七年級上語文期中真題分專題匯編 專題05 詩歌鑒賞(含答案解析版)

山東 2024-2025 七年級上語文期中真題分專題匯編  專題04    名句名篇默寫(不含答案版)

山東 2024-2025 七年級上語文期中真題分專題匯編 專題04 名句名篇默寫(不含答案版)

山東 2024-2025 七年級上語文期中真題分專題匯編  專題03    名著閱讀(不含答案版)

山東 2024-2025 七年級上語文期中真題分專題匯編 專題03 名著閱讀(不含答案版)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quán)申訴
版權(quán)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quán),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guān)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quán)益。
入駐教習(xí)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quán)申訴二維碼
期中專區(qū)
歡迎來到教習(xí)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zhì)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nèi)有效

設(shè)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xí)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