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識點1 重力概念
?知識點2 重力大小的估測與計算
?知識點3 重力的方向與重心
?知識點4 探究重力大小跟什么因素有關的實驗
?作業(yè) 鞏固訓練
知識點1
重力概念
1、重力:地面附近的物體,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的力叫重力。重力的符號是G。
2、地面附近的一切物體,無論固體、液體、氣體都受地球的吸引。
3、重力特指地球對物體的吸引。
4、重力的施力物體是地球,受力物體是物體。
【典例1-1】(2023?桓臺縣一模)下列關于重力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只有與地面接觸的物體才受到重力的作用
B.物體在上升過程中不受重力的作用
C.只有靜止在地面上的物體才受到重力的作用
D.地面附近的所有物體都受到重力的作用
【答案】D
【解答】解:
地球附近的一切物體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叫重力,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產(chǎn)生的,故D符合題意;
物體只要在地球周圍,無論是地面上,還是在空中(地面附近),無論是靜止,還是運動,物體都要受到重力作用,故A、B、C不符合題意。
故選:D。
【典例1-2】(2023春?吳江區(qū)期中)2019年2月5日中國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科幻大片《流浪地球》正式上映,如圖所示,是航天員劉培強出艙時的英姿,請問:
(1)出艙的航天員與軌道艙之間需系上一根安全繩,當航天員意外漂離軌道艙時可拉著繩子返回軌道艙。這是利用物體間 力的作用是相互 的原理。
(2)航天員在完全失重的太空軌道艙中不能正常使用的測量工具是 A 。
A.天平
B.刻度尺
C.彈簧測力計
【答案】(1)力的作用是相互;(2)A。
【解答】解:(1)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航天員對繩子施加力的作用時,繩子會對航天員產(chǎn)生反作用力,所以航天員可以拉著繩子返回軌道艙;
(2)A、天平是等臂杠桿,依據(jù)的原理是F1L1=F2L2,F(xiàn)=G;物體在完全失重的太空中,天平兩邊受到的壓力為零,就無法進行測量,故A符合題意;
B、刻度尺測量物體的長度跟物體的重力沒有關系,所以能正常使用,故B不符合題意;
C、此時彈簧測力計不能測量物重,但是可以用來測拉力,所以能正常使用,故C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1)力的作用是相互;(2)A。
【變式1-1】(2022秋?五華區(qū)期末)小芳在打乒乓球時,不小心將球踩癟了,但沒有破裂。關于球內氣體,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質量不變,重力變小B.質量變小,體積變小
C.質量不變,密度變大D.質量變小,密度不變
【答案】C
【解答】解:小芳在打乒乓球時,不小心將球踩癟了,但沒有破裂,球內氣體質量不變,但體積變小,根據(jù)m=ρv可知,它的密度變大。
故選:C。
【變式1-2】(2023?天元區(qū)一模)假如沒有重力,下列猜想不正確的是( )
A.河水不會流動,看不見瀑布
B.人跳起來就離開地球,再也回不來
C.杯子中的水不會輕易倒出來
D.物體將失去質量
【答案】D
【解答】解:A、如果沒有重力,水不會往低處流,有可能流向高處,不會出現(xiàn)瀑布;說法正確;
B、人跳起來會落向地面,是由于人受到重力作用,若沒有重力,人一跳起來就會離開地球;說法正確;
C、杯里的水倒進嘴里,是由于水受到重力作用;若沒有重力,杯里的水將倒不進嘴里;說法正確;
D、質量是物質的屬性,與物體是否受重力無關;說法錯誤;
故選:D。
【變式1-3】(2023秋?金堂縣校級月考)鉛筆盒放在課桌上,課桌受到壓力,鉛筆盒受到支持力和重力。課桌受到的壓力,其施力物體是 鉛筆盒 ,鉛筆盒受到的重力其施力物體是 地球 。
【答案】鉛筆盒;地球。
【解答】解:鉛筆盒放在課桌上,課桌受到壓力,壓力的施力物體是鉛筆盒;鉛筆盒受到的重力的施力物體是地球。
故答案為:鉛筆盒;地球。
知識點2
重力大小的估測與計算
1、重力的大?。和ǔ0阎亓Φ拇笮〗兄亓?。
2、重量的計算公式:G=mg,其中g=9.8N/kg,粗略計算的時候g=10N/kg。
3、g的含義:質量為1kg的物體所受的重力為9.8N(g是常數(shù),在地球上與地球緯度高低有關,不同星球上g也不同,在地球上g=9.8N/kg)。
4、對物理量的估測,是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也是學好物理的基本功之一;根據(jù)物體的質量估測它的重力大小。例如:一個雞蛋的質量在50g左右,兩個雞蛋的質量約100g,受到的重力約1N。
【典例2-1】(2022秋?淇縣期末)根據(jù)你對生活中物理量的認識,下列估測中最接近生活實際的是( )
A.一支鉛筆的長度約為0.8m
B.一名普通初中學生的質量為500kg
C.人體的密度約為1kg/m3
D.一個雞蛋的重力約為0.5N
【答案】D
【解答】解:A、一支鉛筆的長度約為15cm,故A錯誤;
B、一名普通初中學生的質量為50kg,故B錯誤;
C、人體的密度約為1×103kg/m3,故C錯誤;
D、一個雞蛋的重力約為0.5N,故D正確。
故選:D。
【典例2-2】(2023春?江州區(qū)期末)乘坐中國自行設計研制的“嫦娥”三號探月衛(wèi)星“親近”月球,實施無人登月探測。已知月球車在月球上的引力是它在地球表面受到的引力的六分之一,若將一個在地球上重為1200N的月球車放到月球上,它受到的重力是 200 N,質量是 120 kg。(g取10N/kg)
【答案】200;120。
【解答】解:由題意可得,月球車放到月球上,它受到的重力為:
G′=G=×1200N=200N;
根據(jù)G=mg可得月球車在地球上的質量:
m===120kg;
因質量是物體本身的一種屬性,和物體的形狀、狀態(tài)、位置、溫度無關,所以月球車在月球上的質量仍然為120kg。
故答案為:200;120。
【典例2-3】(2022秋?和平區(qū)校級期末)小石塊受重力為0.25N,把它放入裝滿水的溢水杯中,溢出0.1N的水。(g=10N/kg,ρ水=1g/cm3)
求:(1)石塊質量?
(2)石塊密度?
【答案】(1)石塊質量為0.025kg;
(2)石塊密度為2.5×103kg/m3。
【解答】解:(1)由G=mg可得,石塊的質量為:,
(2)石塊排開水的體積:,
石塊的體積等于石塊排開水的體積,所以,
石塊的密度:=2.5×103kg/m3。
答:(1)石塊質量為0.025kg;
(2)石塊密度為2.5×103kg/m3。
【變式2-1】(2023春?揭東區(qū)期末)500N可能是下列哪一個物體受到的重力( )
A.一輛轎車B.一位中學生
C.一本課本D.一支鉛筆
【答案】B
【解答】解:A、一輛轎車的質量約1500kg,受到的重力為G=mg=1500kg×10N/kg=15000N,故A不符合題意;
B、中學生的質量在50kg左右,受到的重力大約為G=mg=50kg×10N/kg=500N,故B符合題意;
C、一本課本的質量在300g=0.3kg左右,受到的重力為G=mg=0.3kg×10N/kg=3N,故C不符合題意;
D、一支鉛筆的重力在10g=0.01kg左右,受到的重力為G=mg=0.01kg×10N/kg=0.1N,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B。
【變式2-2】(2023秋?二道區(qū)校級月考)“全碳氣凝膠”固體材料是我國科學家研制的迄今為止最“輕”的材料。一塊體積為100cm3的“全碳氣凝膠”的質量只有0.016g。則其密度是 0.16 kg/m3。若該氣凝膠與另一物體質量之比是1:6,則重力之比是 1:6 。
【答案】0.16;1:6。
【解答】解:“全碳氣凝膠”的密度:
ρ===1.6×10﹣4 g/cm3=1.6×10﹣4×103 kg/m3=0.16kg/m3。
根據(jù)公式G=mg,若該氣凝膠與另一物體質量之比是1:6,則重力之比是1:6。
故答案為:0.16;1:6。
【變式2-3】(2023春?蜀山區(qū)校級月考)某汽車質量是1.6×103kg,在一次測試中,該汽車在平直的路面上1min內勻速行駛了1800m。求:
(1)汽車運動的速度大??;
(2)汽車受到的重力大小。
【答案】(1)汽車運動的速度大小是30m/s;
(2)汽車受到的重力大小1.6×104N。
【解答】解:
(1)汽車運動的速度:v===30m/s;
(2)汽車受到的重力G=mg=1.6×103kg×10N/kg=1.6×104N。
答:(1)汽車運動的速度大小是30m/s;
(2)汽車受到的重力大小1.6×104N。
知識點3
重力的方向與重心
1、重力的作用點—重心:重力在物體上的作用點叫重心。
(1)質地均勻外形規(guī)則的物體的重心,在它的幾何中心上。
(2)重心的位置不一定總在物體上,如圓環(huán)的重心在圓心,空心球的重心在球心。
2、提高穩(wěn)度的方法:一是增大支持面,二是降低重心。
3、重力的方向:豎直向下(指向地心)。
【典例3-1】(2023春?上蔡縣期中)如果你注意觀察,會發(fā)現(xiàn)在建筑工地上,工人師傅們在砌墻時會使用鉛垂線,這是為了( )
A.使墻體與地面垂直
B.使墻體保持在豎直的方向上
C.便于墻體堅固美觀
D.以上說法均不正確
【答案】B
【解答】解:在建筑工地上,工人師傅們在砌墻時會使用鉛垂線,這是為了使墻體保持在豎直的方向上,利用了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的。
故ACD錯誤,B正確。
故選:B。
【典例3-2】(2023春?高郵市期中)田徑比賽中的跳高項目,經(jīng)歷了“跨越式”、“剪式”、“滾式”、“俯臥式”、“背越式”5次技術性的革命。目前運動員普遍采用“背越式”技術(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采用“背越式”技術,目的是起跳時人體重心可以高出橫標桿很多
B.“背越式”跳高時,人躍起后不再受重力
C.“背越式”掌握得好的運動員,過桿時重心可以低于橫桿
D.“背越式”掌握得好的運動員,過桿時重心一定在運動員身上
【答案】C
【解答】解:ACD、同一個運動員在跳高的過程中重心上升的距離差不多,采用不同姿勢過桿的運動員在越過橫桿的時候,他們的重心距橫桿的距離不一樣,跨越式過桿的時候,人體的重心必須在橫桿上面幾十厘米,而俯臥式或背越式過桿時,重心十分接近橫桿,甚至背越式過桿時重心可以位于桿的下方,這樣在彈跳力不變的情況下,運動員的成績可以提高許多,故C正確,AD錯誤;
B、地球附近的一切物體都受到重力,故B錯誤。
故選:C。
【典例3-3】(2022秋?淇縣期末)如圖甲,人們在一根細線下吊一個重物,就做成一根重垂線。用它可以檢查建筑物的墻、門、窗是否豎直,它利用了 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 。還可以做成如圖乙水平儀來檢驗一個平面是否水平,現(xiàn)在把它東西方向放置,重垂線偏在其中間線的左方,說明此平面的 東 (選填“東”或“西”)邊高。
【答案】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東。
【解答】解: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重垂線就是利用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原理制成的,當重垂線和墻、門、窗是平行的,說明墻、門、窗是豎直的,否則說明墻、門、窗不是豎直的。
由于圖中重垂線偏向西側,故說明被測桌面東邊高。
故答案為: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東。
【典例3-4】(2023?鹽城)如圖所示,蘋果靜置在地面上,畫出蘋果所受重力的示意圖。
【答案】
【解答】解: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的,從蘋果的重心O豎直向下畫一條帶箭頭的有向線段,用G表示,如圖所示:
【變式3-1】(2023春?濱湖區(qū)期中)如圖所示,在太空視角下,站在地球上的小明所受到的重力方向為( )
A.①B.②C.③D.④
【答案】A
【解答】解: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即指向地心,故①正確。
故選:A。
【變式3-2】(2023春?成華區(qū)期末)如圖所示,紙做的“不倒翁”小鳥翅膀上裝有兩個回形針,將鳥嘴放在指尖上轉動而不會掉下來。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裝回形針降低了小鳥的重心
B.裝回形針升高了小鳥的重心
C.小鳥的重心一定在其幾何中心上
D.小鳥不掉下來是小鳥重力太小
【答案】A
【解答】解:裝上回形針小鳥的重心降低,穩(wěn)定性增強;小鳥的形狀不規(guī)則,重心不在幾何中心上,故A正確,BCD錯誤。
故選:A。
【變式3-3】(2023春?六盤水期中)汽車在裝體積、形狀差別不是很大的兩件貨物時,常常把重的貨物放在底部,把輕的貨物放在上部,這樣可以使汽車整體的 重心 下降,汽車行駛時不易翻車。
【答案】重心。
【解答】解:給汽車裝載貨物時,在保證貨物安全的前提下,對于體積形狀差別不是很大的兩種貨物,常常把重的貨物放在底部,把輕的貨物放在上部,這樣可以使汽車整體的重心下降,從而汽車行駛時不易翻車。
故答案為:重心。
【變式3-4】(2023?淮安)在圖中畫出質地均勻薄木塊所受重力的示意圖。
【答案】見試題解答內容
【解答】解:畫重力的示意圖時,先找重心,重心就畫在物體的幾何中心;
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的,從重心畫一豎直向下的線段,標上箭頭和字母G。
故答案為:如圖
知識點4
探究重力大小跟什么因素有關的實驗
1、測量工具:彈簧測力計和天平。
2、結論:物體所受重力與質量成正比。
3、g的大小與緯度有關,越靠近赤道g越小,越靠近兩極g越大。
【典例4-1】(2023春?錦江區(qū)期末)小朱同學在“探究重力與質量的關系”時用彈簧測力計測物體的重力,實驗得到下表數(shù)據(jù)。如圖是某次測物體的重力的示意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圖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3.0N
B.由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重力與質量的關系是1kg=10N
C.由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物體的重力與其質量成正比
D.在成都,可用該彈簧測力計測量質量為0.4kg的物體的重力
【答案】B
【解答】解:A、由圖可知,測力計的量程為0﹣5N,分度值為0.2N,示數(shù)為3.0N,故A正確;
BC、分析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物體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質量成正比,比值為10N/kg,其含義是:質量為1kg的物體受到的重力大小為10N,故B錯誤,C正確;
D、物體的重力:G=mg=0.4kg×10N/kg=4N<5N,所以可以用彈簧測力計測量它的重力,故D正確。
故選:B。
【典例4-2】(2022秋?淇縣期末)某實驗小組的同學們用天平、鉤碼、彈簧測力計探究“物體的重力大小與物體質量的關系”。測量的數(shù)據(jù)記錄如表所示:
(1)如圖甲所示是同學們第2次用彈簧測力計測量時的情形,該彈簧測力計的量程是 0~5 N,分度值是 0.2 N,此時測力計的示數(shù)是 2 N。
(2)測量鉤碼重力時,應將鉤碼掛在彈簧測力計下,當它處于 靜止 狀態(tài)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就顯示鉤碼的重力大小。
(3)根據(jù)表格中的實驗數(shù)據(jù),在圖乙中做出重力隨質量變化的圖象。
(4)由圖乙可以得出結論:物體所受重力的大小與其質量成 正比 。
(5)如果利用同樣的器材,在太空空間站里 不能 (選填“能”或“不能”)完成該探究。
【答案】(1)0~5;0.2;2;(2)靜止;
(3);(4)正比;(5)不能。
【解答】解:(1)如圖甲所示是同學們第2次用彈簧測力計測量時的情形,該彈簧測力計的量程是0~5N,該測力計的分度值是0.2N,此時測力計的示數(shù)是2N;
(2)當物體和彈簧測力計處于靜止狀態(tài),此時物體受到的重力和拉力是一對平衡力,他們大小相等;
(3)根據(jù)表格中的實驗數(shù)據(jù),在圖乙中找出對應的點后連線,如下所示:
(4)由圖乙知,物體的重力隨質量的變化關系為一過原點的直線,故可以得出結論,物體所受的重力與其質量成正比;
(5)物體在太空中不受重力的作用(處于失重狀態(tài)),因此不能進行此實驗。
故答案為:(1)0~5;0.2;2;(2)靜止;
(3);(4)正比;(5)不能。
【變式4-1】(2023春?沾化區(qū)期末)如圖為小明在探究重力與質量的關系時的操作。他將測得的實驗數(shù)據(jù)記入表格中分析實驗過程及所測數(shù)據(jù),相關說法正確的是( )
A.測量鉤碼重力時,測力計應該水平調零
B.質量為1kg的物體受到的重力為9.8N
C.物體的質量跟它所受的重力成正比
D.手對測力計的拉力與鉤碼對測力計的拉力是一對平衡力
【答案】B
【解答】解:A、彈簧測力計在豎直測量力的大小時,必須豎直調零,故A錯誤;
B、由g=9.8N/kg可知,質量為1kg的物體受到的重力是9.8N,故B正確;
C、物體受到的重力跟質量成正比,其比值g==9.8N/kg,不能說物體的質量跟它受到的重力成正比,故C錯誤;
D.手對彈簧測力計的拉力和鉤碼對彈簧測力計的拉力,大小不等,且作用在同一個物體上,所以不是一對平衡力,故D錯誤。
故選B。
【變式4-2】(2023春?靖江市期中)幾位同學分組在探究“影響重力大小的因素”,他們利用彈簧測力計、若干只質量均為50g的鉤碼、細線等器材,設計了如下實驗:若用如圖甲、乙兩種方式使用彈簧測力計測量鉤碼重力,正確的握持方式是 甲 (甲/乙)。不選另一方式的理由是 拉力方向與彈簧的軸線方向不一致,彈簧與外殼有摩擦 。根據(jù)表中的數(shù)據(jù),你得出的結論是 物體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質量成正比 。
【答案】甲;拉力方向與彈簧的軸線方向不一致,彈簧與外殼有摩擦;物體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質量成正比。
【解答】解:
(1)彈簧測力計使用時拉力方向與彈簧的軸線方向一致,防止彈簧與外殼摩擦,故正確的握持方式是甲,
不選乙的理由是拉力方向與彈簧伸長方向不一致,彈簧與外殼有摩擦;
(2)分析數(shù)據(jù)可得,重力與質量的比值====10N/kg,
由=10N/kg為正比例函數(shù),說明物體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質量成正比。
故答案為:甲;拉力方向與彈簧的軸線方向不一致,彈簧與外殼有摩擦;物體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質量成正比。
【變式4-3】(2023春?泗陽縣期中)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質量的關系”的實驗中,實驗小組的同學們測量了相關數(shù)據(jù)并記錄在如表中:
(1)測量前,要檢查彈簧測力計的指針是否指在 零刻度線 上。
(2)第3次測量的彈簧測力計指針指示位置如圖甲所示,表中空缺的實驗數(shù)據(jù)是 1.6 N。
(3)根據(jù)表中的數(shù)據(jù)得到如圖乙所示的對應點,請畫出物體受到重力的大小跟質量關系的圖象。
(4)由圖象可知,物體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質量成 成正比 。
【答案】(1)零刻度線;(2)1.6;(3)見解析;(4)成正比。
【解答】解:(1)使用彈簧測力計時候,首先要“調零”,即檢查指針是否在零刻度線;
(2)第3次測量的彈簧測力計指針指示位置如圖甲所示,由圖可知,該測力計的分度值為0.2N,指針在1刻度線下方3格,則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是1N+3×0.2N=1.6N;
(3)根據(jù)描點法作圖,重力與質量的關系圖像如下所示:
(4)由于重力與質量的關系圖像為原過點的直線,可以得出的結論是:物體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質量成正比;
故答案為:(1)零刻度線;(2)1.6;(3)見解析;(4)成正比。
1.(2023春?廬江縣期中)下列關于質量和重力的說法,正確的是( )
A.重力就是地球的吸引力
B.物體的質量與重力成正比
C.把物體送到月球,物體的重力變小,質量不變
D.1kg=9.8N
【答案】C
【解答】解:A、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產(chǎn)生的,但重力不是地球的吸引力,故A不正確;
B、物體的重力與質量成正比,即重力隨質量的變化而變化。質量是物體的一種屬性,只與所含物質的多少有關,故B不正確;
C、把物體送到月球,由于物體的位置發(fā)生了變化,故物體的重力變小,但質量與位置無關,故質量不變,故C正確;
D、質量為1kg的物體,受到的重力為9.8N,重力和質量是兩個不同的物理量,1kg不等于9.8N,故D不正確。
故選:C。
2.(2023春?康縣期末)2023年5月29日上午,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副主任林西強表示,近期,我國載人月球探測工程登月階段任務已啟動實施,計劃在2030年前實現(xiàn)中國人首次登陸月球。宇航員在月球表面附近受到的引力約等于物體在地球表面附近受到的引力的,在地球上重600N的人,在月球上他的重力和質量分別為(g=10N/kg)( )
A.100N 10kgB.600N 60kg
C.600N 10kgD.100N 60kg
【答案】D
【解答】解:(1)根據(jù)題意得在月球上他的體重為:G月=×600N=100N,
(2)質量是物體本身的一種屬性,與物體的所處的位置無關,
故根據(jù)重力公式G=mg得,此人的質量:m===60kg,故D正確,ABC錯誤。
故選:D。
3.(2023春?邳州市期中)關于力的一些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物體必須相互接觸,才能發(fā)生力的作用
B.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
C.重力的施力物體是地球,方向總是垂直向下
D.質量為1kg的物體重9.8N,即1kg=9.8N
【答案】B
【解答】解:A、兩個物體不互相接觸也能發(fā)生力的作用,如磁體之間的相互作用力,故A錯誤。
B、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這是力的概念,故B正確。
C、重力的施力物體是地球,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故C錯誤;
D、g=9.8N/kg,g的意義是:質量為1kg的物體受到的重力為9.8N,但是1kg=9.8N,即千克和牛頓兩個不同的單位不能用等號表示,則是錯誤的,故D錯誤。
故選:B。
4.(2023春?山亭區(qū)期中)下列事例中屬于應用了重力的方向的是( )
A.掛墻畫B.拉力器
C.砸釘子D.手推車
【答案】A
【解答】解:
A圖中是利用重錘線檢查相框是否掛正,利用了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的道理;
B是拉力器、C砸釘子是錘子施加的力、D是水平推力,都與重力的方向無關。
故選:A。
5.(2022秋?海滄區(qū)期末)“春分立蛋”是中國民間的傳統(tǒng)習俗。圖中O點為雞蛋重心的位置,其中更容易立蛋成功的是( )
A.B.
C.D.
【答案】C
【解答】解:要使雞蛋立住,首先雞蛋的重心越低,所以排除AB選項;其次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的,當重心作用線通過支撐點時,雞蛋可以保持穩(wěn)定,故C正確,ABD錯誤。
故選:C。
6.(2023春?寒亭區(qū)期中)用質量為50g的鉤碼探究“物體所受重力與質量的關系”,獲得實驗數(shù)據(jù)表格如表。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50g=0.5N
B.同一位置,物體的質量與所受重力成正比
C.換用質量為300g的鉤碼,測得其所受重力為2.94N
D.換用多個不同的物體比統(tǒng)一使用鉤碼進行多次測量,得到的結論更具有普遍性
【答案】D
【解答】解:
A、50g表示的是質量,而0.5N表示的是重力,兩個不同的物理量之間不能比較大小,故A錯誤;
B、由表格數(shù)據(jù)可知=10N/kg,由此可得出:同一位置,物體的重力與質量的比值相同,故B錯誤;
C、由分析可得,換用質量為300g的鉤碼,測得其所受重力為0.01N/g×300g=3N,故C錯誤;
D、實驗中換用多個不同的物體比統(tǒng)一使用鉤碼進行多次測量,可以獲得普遍的規(guī)律,故D正確。
故選:D。
7.(2023春?西城區(qū)期末)如圖所示,木塊靜止在斜面上,此時木塊所受重力的方向是沿圖中 OC 的方向。(選填“OA”“OB”或“OC”。其中,OA垂直于斜面,OB平行于斜面向下,OC垂直于水平面)
【答案】OC
【解答】解:木塊靜止在斜面上,此時木塊所受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的,即沿圖中OC的方向。
故答案為:OC。
8.(2023春?內江期末)一個物體的各個部分都要受到重力的作用,對于整個物體,從效果上來看,可以認為物體的各個部分受到的重力集中于一點,這一點叫物體的 重心 ;如圖所示,是用重垂線來檢查墻上的畫是否掛正,它實際上是利用了重力的方向是 豎直向下 來檢查的。
【答案】重心;豎直向下。
【解答】解:一個物體的各個部分都要受到重力的作用,對于整個物體,從效果上來看,可以認為物體的各個部分受到的重力集中于一點,重力在物體上的作用點叫重心;
根據(jù)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的,用重垂線來檢查墻壁上的畫是否掛正時,如果畫框和重垂線是平行的,說明畫框是豎直的,否則畫框不豎直。
故答案為:重心;豎直向下。
9.(2023春?南海區(qū)校級期中)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關”實驗中,得到如表數(shù)據(jù):
(1)本實驗中用到的測量器材有:天平和 彈簧測力計 。
(2)分析如表數(shù)據(jù)可知:物體的質量為0.7kg時,它受到的重力是 6.86 N。
(3)實驗結論:物體所受的重力與其質量 成正比 。
【答案】(1)彈簧測力計;(2)6.86;(3)成正比。
【解答】解:(1)分析表格中數(shù)據(jù)可知,實驗中需要測量物體的質量和重力,故需要的測量工具有天平和彈簧測力計;
(2)分析數(shù)據(jù)可知,重力與質量的比值=9.8N/kg,物體的質量為0.7kg時,它受到的重力是:
G=m×9.8N/kg=0.7kg×9.8N/kg=6.86N;
(3)分析數(shù)據(jù)可知,重力與質量的比值為9.8N/kg且保持不變,所以可以得出的結論是:物體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質量成正比。
故答案為:(1)彈簧測力計;(2)6.86;(3)成正比。
10.(2023?臨滄三模)畫出靜止在斜面上的木塊所受重力的示意圖。
【答案】見試題解答內容
【解答】解:
從木塊的重心開始,沿豎直向下的方向畫一條有向線段,用G表示物體所受的重力,如圖所示:
11.(2023春?惠城區(qū)月考)下表是“探究重力與質量的關系”時得到的實驗數(shù)據(jù)。
(1)在實驗過程中,需要的測量工具是彈簧測力計和 天平 ;
(2)在測重力時,必須使彈簧測力計豎直,因為 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的 ;
(3)分析表中實驗數(shù)據(jù),得出的結論是: 物體所受重力與質量成正比 ;
(4)下列圖像中,能正確反映“物體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質量的關系”的是 B 。
(5)若干年后,小明在我國建成的太空站工作時,你認為他用同樣的器材 不能 (選填“能”或“不能”)完成該探究。
【答案】(1)天平;(2)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的;(3)物體所受重力與質量成正比; (4)B;(5)不能。
【解答】解:
(1)探究物體所受重力大小與物體質量的關系時,需要測量質量和重力,所需要的測量工具天平和彈簧測力計;
(2)在測重力時,必須使彈簧測力計豎直,因為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的;
(3)分析表中數(shù)據(jù),物體所受的重力隨質量的增加而增大,且比值是常數(shù),說明:物體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質量成正比;
(4)=9.8N/kg為正比例函數(shù),說明物體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質量成正比,圖象過坐標原點的傾斜直線,故選B。
(5)由于在太空站中,不能用彈簧測力計測出物體受到的重力,所以用同樣的器材,在太空站中不能完成該實驗。
故答案為:(1)天平;(2)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的;(3)物體所受重力與質量成正比; (4)B;(5)不能。
12.(2022秋?鄲城縣期末)遠距離貨物流通大多采用集裝箱運輸,某規(guī)格的集裝箱參數(shù)如下表所示。
(1)該集裝箱自重為多少?(g取10N/kg)
(2)若該集裝箱體所用材料密度為2.5×103kg/m3,則該箱體所用材料體積為多少?
(3)該集裝箱裝滿某種貨物后,總質量為26t,則該貨物的密度是多少?
【答案】(1)該集裝箱的重力為2×104N;
(2)該集裝箱所用材料體積為0.8m3;
(3)該貨物的密度是0.8×103kg/m3。
【解答】解:(1)該集裝箱的重力:
G箱=m箱g=2×103kg×10N/kg=2×104N;
(2)由ρ=可得,該集裝箱所用材料體積:
V箱===0.8m3;
(3)貨物的質量:
m貨=m總﹣m箱=26t﹣2t=24t,
該集裝箱裝滿貨物時貨物的體積等于集裝箱的容積,
即:V貨=V容=L1L2h=5m×2.5m×2.4m=30m3,
貨物的密度:。
答:(1)該集裝箱的重力為2×104N;
(2)該集裝箱所用材料體積為0.8m3;
(3)該貨物的密度是0.8×103kg/m3。m/kg
0.1
0.2
0.3
0.4
0.5
G/N
1
2
3
4
5
實驗次數(shù)
1
2
3
4
質量m/kg
0.1
0.2
0.3
0.4
重力G/N
1
3
4
重力與質量的比值N/kg
物體質量m/kg
0.1
0.2
0.3
0.4
0.5
0.6
測力計示數(shù)F/N
0.98
1.96
2.94
3.92
4.9
5.88
實驗序號
鉤碼質量/kg
鉤碼重力/N
1
0.05
0.5
2
0.1
1
3
0.15
1.5
實驗次數(shù)
1
2
3
4
5
6
…
質量m/g
40
100
160
200
240
300
…
重力G/N
0.4
1.0
___
2.0
2.3
3.0
…
質量m/g
50
100
150
200
重力G/N
0.5
1
1.5
2
m/kg
0.1
0.2
0.3
0.4
0.5
0.6
0.7
G/N
0.98
1.96
2.94
3.92
4.90
5.88
被測物體
質量m/kg
重力G/N
物體1
0.1
0.98
物體2
0.2
1.96
物體3
0.3
2.94
類型
內長/m
內寬/m
內高/m
自身質量/t
載貨重/t
普通箱
5
2.5
2.4
2
25
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八年級下冊12.1 杠桿課時作業(yè),文件包含人教版物理八年級下冊同步講義121杠桿知識解讀原卷版docx、人教版物理八年級下冊同步講義121杠桿知識解讀解析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51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人教版(2024)八年級下冊11.2 功率達標測試,文件包含人教版物理八年級下冊同步講義112功率知識解讀原卷版docx、人教版物理八年級下冊同步講義112功率知識解讀解析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27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2024)7.2 彈力課堂檢測,文件包含人教版物理八年級下冊同步講義72彈力知識解讀原卷版docx、人教版物理八年級下冊同步講義72彈力知識解讀解析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33頁, 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