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習目標】
1.疏通文意,把握文章情節(jié),理解人物形象。
2.學習本文刻畫人物的方法。
3.感受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激發(fā)閱讀古典小說的興趣。
【重難點】
1.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理清小說故事情節(jié)。
2.了解小說刻畫人物的藝術手法及其作用(夸張、對比手法)。
3.認識封建科舉制度對讀書人的毒害,把握作品的主題。
【學習過程】
預習案
1.作家作品
【羅貫中】(約1330年-約1400年),名本,字貫中,山西并州太原人,漢族,號湖海散人。他是元末明初著名小說家、戲曲家,是中國章回小說的鼻祖,代表作《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國第一部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小說。小說描寫了公元3世紀以曹操、劉備、孫權為首的魏、蜀、吳三個政治、軍事集團之間的矛盾和斗爭。在廣闊的社會歷史背景上,展示出那個時代尖銳復雜又極具特色的政治軍事沖突,在政治、軍事謀略方面,對后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演義小說是小說體裁之一,由宋代的講史話本發(fā)展而來,元末明初開始出現(xiàn)這個名稱。演義小說采用章回體形式,以說講歷史故事為其特點。其篇幅較長,或取材正史而作不同程度的虛構,或取材野史傳說。
2.故事背景
本文節(jié)選自名著《三國演義》的第三十八回“定三分隆中決策 戰(zhàn)長江孫氏報仇”。劉備依附于劉表,屯駐在新野,徐庶被曹操所騙(曹操為得到劉備的謀士徐庶,就謊稱徐庶的母親病了,讓徐庶立刻去許都。)去曹營前薦諸葛“有經天緯地之才,蓋天下一人也”。
后劉備又遇到司馬徽,司馬徽對諸葛亮的評價是:“可比興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漢四百年之張子房?!眱扇说乃]語,更引起了劉備拜見諸葛亮的興趣。一顧茅廬遇崔州平,論天下事;二顧茅廬遇諸葛均、黃承彥,留下書信。課文從三顧茅廬開始寫起。
3.完成下列練習。
(1)讀準下列詞語,給加點字注音。
拜謁(yè) 愧赧(nǎn) 鄙賤(bǐ) 存恤(xù) 綸巾(ɡuān)
叱(chì) 半晌(shǎnɡ) 侍立(shì) 鶴氅(chǎnɡ) 末胄(zhòu)
涿郡(zhuō) 謬舉(miù) 傾頹(tuí) 挾天子(xié)
如雷貫耳(ɡuàn) 簞食壺漿(dān shí) 頓開茅塞(sè) 民殷國富(yīn)
(2)理解下列詞語意思。
拜謁:拜訪謁見。
失禮:指感到招待不周而向對方表示歉意。
傲慢:輕視別人,對人沒有禮貌。
疏懶:懶散而不習慣于受拘束。
愧赧:因羞慚而臉紅。
鄙賤:指卑微下賤的人。
存恤:愛惜,體恤。
綸巾:古代用青絲做成的頭巾。
如雷貫耳:像雷聲穿過耳朵一樣,形容人的名聲大。
經世奇才:有整治天下的罕見才能。
思賢如渴:形容尋求賢才的心情非常迫切。
簞食壺漿:用簞盛飯,用壺盛漿。
頓開茅塞:原來心里好像有茅草堵塞著,現(xiàn)在忽然被打開了。形容忽然理解、領會。
4.瀏覽全文,仿照章回體小說的回目來概括情節(jié)。
第三十五回 玄德南漳逢隱淪 單福新野遇英主
第三十六回 玄德用計襲樊城 元直走馬薦諸葛
第三十七回 司馬徽再薦名士 劉玄德三顧草廬
第三十八回 定三分隆中決策 戰(zhàn)長江孫氏報仇
第三十九回 荊州城公子三求計 博望坡軍師初用兵
開端:三訪孔明玄德示誠 兩次不遇關張質疑
發(fā)展:畢恭畢敬玄德侍立 半睡半醒孔明出迎
高潮:玄德求教濟世之道 孔明詳解隆中對策
結局:淚沾袍袖玄德誠邀 感恩知遇孔明出山
學習案
第一課時
一、任務一:檢查預習
(1)讀準下列詞語,給加點字注音。
拜謁(yè) 愧赧(nǎn) 鄙賤(bǐ) 存恤(xù) 綸巾(ɡuān)
叱(chì) 半晌(shǎnɡ) 侍立(shì) 鶴氅(chǎnɡ) 末胄(zhòu)
涿郡(zhuō) 謬舉(miù) 傾頹(tuí) 挾天子(xié)
如雷貫耳(ɡuàn) 簞食壺漿(dān shí) 頓開茅塞(sè) 民殷國富(yīn)
(2)理解下列詞語意思。
拜謁:拜訪謁見。
失禮:指感到招待不周而向對方表示歉意。
傲慢:輕視別人,對人沒有禮貌。
疏懶:懶散而不習慣于受拘束。
愧赧:因羞慚而臉紅。
鄙賤:指卑微下賤的人。
存恤:愛惜,體恤。
綸巾:古代用青絲做成的頭巾。
如雷貫耳:像雷聲穿過耳朵一樣,形容人的名聲大。
經世奇才:有整治天下的罕見才能。
思賢如渴:形容尋求賢才的心情非常迫切。
簞食壺漿:用簞盛飯,用壺盛漿。
頓開茅塞:原來心里好像有茅草堵塞著,現(xiàn)在忽然被打開了。形容忽然理解、領會。
二、任務二:瀏覽全文,梳理故事情節(jié)
用一句話概括本課故事:
劉備第三次前往茅廬,邀請諸葛亮出山,輔佐自己完成統(tǒng)一大業(yè)。
主要人物:劉備、張飛、關羽、諸葛亮
活動(一):瀏覽全文,仿照章回體小說的回目來概括情節(jié)。
開端:三訪孔明玄德示誠 兩次不遇關張質疑
發(fā)展:畢恭畢敬玄德侍立 半睡半醒孔明出迎
高潮:玄德求教濟世之道 孔明詳解隆中對策
結局:淚沾袍袖玄德誠邀 感恩知遇孔明出山
活動(二):小組合作:把握人物性格,揣摩人物心理,分角色演讀課文。
1.要求:揣摩人物心理,把握人物性格,讀出恰當語氣,演讀時可以加上適當?shù)闹w動作或表情。
2.課文不長,人物個性很鮮明,他們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能用一兩個詞來概括嗎?
劉備:禮賢下士 、謙恭真誠、心懷天下
諸葛亮:氣質非凡、雄才大略
張飛:莽撞,直爽
關羽:穩(wěn)重、顧全大局
三、課堂小結
完善下列對聯(lián):
上聯(lián):禮賢下士,劉備一片赤誠而三顧草廬
下聯(lián):雄才大略,孔明未出茅廬已三分天下
橫批:三顧茅廬
四、課后作業(yè)
細讀課文,圈畫出描寫人物語言、動作的語句,讀一讀,從分析人物形象的角度在書上作批注。
第二課時
一、任務三:品讀課文,賞析人物形象
活動(一):合作探究,本文通過多種描寫方法相結合來刻畫人物形象,請結合具體內容分析劉備人物形象。
1.動作描寫:
①離草廬半里之外,玄德便下馬步行,正遇諸葛均。
②玄德徐步而入,見先生仰臥于草堂幾席之上。玄德拱立階下。
③玄德下拜
④玄德聞言,頓首拜謝。
這些細微的動作,表達了劉備的求賢若渴、禮賢下士,可見他的誠心。
2.語言描寫:①玄德曰:“既如此,且休通報?!狈指蛾P、張二人,只在門首等著。/望堂上時,見先生翻身將起,忽又朝里壁睡著。童子欲報。玄德曰:“且勿驚動。”又立了一個時辰。
②玄德下拜曰:“漢室末胄,涿郡愚夫,久聞先生大名,如雷貫耳。昨兩次晉謁,不得一見,已書賤名于文幾,未審得入覽否?”
③玄德曰:“司馬德操之言,徐元直之語,豈虛談哉?望先生不棄鄙賤,曲賜教誨?!?
可見劉備的求賢若渴、謙恭誠懇。
④玄德屏人促席而告曰:“漢室傾頹,奸臣竊命,備不量力,欲伸大義于天下,而智術淺短,迄無所就。惟先生開其愚而拯其厄,實為萬幸!”
⑤玄德曰:“大丈夫抱經世奇才,豈可空老于林泉之下?愿先生以天下蒼生為念,開備愚魯而賜教?!?玄德泣曰:“先生不出,如蒼生何!”
可見劉備心懷天下。
活動(二):交流討論,諸葛亮是《三國演義》中的靈魂人物, 在這一章諸葛亮才正式出場,他的出場,作者寫得極其鄭重,進行了精心設計。請結合課文分析諸葛亮的形象,并說說作者的精心設計之處妙在哪里?
1.層層鋪墊渲染,為諸葛亮的出場蓄勢——高人是很難見到的。
請在課文中找到并圈畫出相關語句,看看文章為諸葛亮的出場作了哪些鋪墊渲染?
關公曰:“兄長兩次親往拜謁,其禮太過矣。……兄何惑于斯人之甚也!”玄德曰:“不然,……況吾欲見大賢耶?”張飛曰:“哥哥差矣。量此村夫,……我只用一條麻繩縛將來!”玄德叱曰:“汝豈不聞周文王謁姜子牙之事乎?……?!?br>(第一層鋪墊,第一次蓄勢)
均曰:“昨暮方歸。將軍今日可與相見?!毖粤T,飄然自去。
(第二層鋪墊,第二次蓄勢)
童子曰:“今日先生雖在家,但今在草堂上晝寢未醒?!毙略唬骸凹热绱?,且休通報?!狈指蛾P、張二人,只在門首等著。玄德徐步而入,見先生仰臥于草堂幾席之上。玄德拱立階下。(第三層鋪墊,第三次蓄勢)
望堂上時,見先生翻身將起,忽又朝里壁睡著。(第四層鋪墊,第四次蓄勢)
又立了一個時辰,孔明才醒,口吟詩曰:“大夢誰先覺?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遲遲?!保ǖ谖鍖愉亯|,第五次蓄勢)
孔明乃起身曰:“何不早報!尚容更衣?!彼燹D入后堂。又半晌,方整衣冠出迎。
(第六層鋪墊,第六次蓄勢)
作用:在出場前對諸葛亮的烘托、渲染,增加了故事的神秘感,激發(fā)了讀者的閱讀興趣。
2.外貌描寫顯風神——風姿卓絕
孔明身長八尺,面如冠玉,頭戴綸巾,身披鶴氅,飄飄然有神仙之概。
3.隆中對策展現(xiàn)——雄才大略
(1)諸葛亮是從哪些方面分析天下形勢的?
一論曹操:擁兵百萬,挾天子以令諸侯,誠不可與爭鋒。
二論孫權:據有江東、國險而民附、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
三論荊州:用武之地、其主不能守,將軍可取(交通發(fā)達,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只能做外圍,不能作為主要根據地)
四論益州:民殷國富、沃野千里但劉璋暗弱(愚昧軟弱)不懂存恤賢才,如有賢明者可得。
五論劉備:帝室之胄,信義著于四海,總覽英雄,思賢如渴。
(2)諸葛亮分析天下形勢,為劉備指出了三步走策略:
一是曹操勢力大,不可與之爭鋒;
二是團結孫權,作為后援;
三是奪取荊、益二州,見機行事,成就大業(yè)。
體現(xiàn)了諸葛亮雖歸隱卻對天下大勢了然于胸的睿智和雄才大略,以及他心懷天下的抱負。
4.躬耕南陽——孤高淡泊
從下列諸葛亮的語言中你能感受到他什么樣的品格?
“大夢誰先覺?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遲遲?!?br>“南陽野人,疏懶性成,屢蒙將軍枉臨,不勝愧赧?!?br>“亮乃一耕夫耳,安敢談天下事?二公謬舉矣。將軍奈何舍美玉而求頑石乎?”
“亮久樂耕鋤,懶于應世,不能奉命?!?br>“吾受劉皇叔三顧之恩,不容不出。汝可躬耕于此,勿得荒蕪田畝。待我功成之日,即當歸隱?!?br>小結: 諸葛亮風姿卓絕,有著三分天下的雄才大略 ,又那么孤高淡泊,他喜愛躬耕的閑適,卻也心系蒼生。
不是諸葛亮這樣的奇才,配不上劉備的“三顧”;沒有劉備那種求賢若渴的誠心,也、可能感動諸葛亮出山。這段故事對劉備的描寫,襯托出諸葛亮的雄才大略;而對諸葛亮的贊美,反過來又成為對劉備為國求賢卓越行為的褒揚。
活動(三):思考:關羽、張飛態(tài)度是一致的,都是對多次見不到諸葛亮的憤怒或不滿,但是從兩個人的言談中,你能發(fā)現(xiàn)他們性格的區(qū)別嗎?作者設置這兩個人物有什么作用?
關公曰:“兄長兩次親往拜謁,其禮太過矣。想諸葛亮有虛名而無實學,故避而不敢見。兄何惑于斯人之甚也!”
張飛曰:“哥哥差矣。量此村夫,何足為大賢;今番不須哥哥去;他如不來,我只用一條麻繩縛將來!”
飛曰:“既兩位哥哥都去,小弟如何落后!”玄德曰:“汝若同往,不可失禮?!憋w應諾。
張飛大怒,謂云長曰:“這先生如何傲慢!見我哥哥侍立階下,他竟高臥,推睡不起!等我去屋后放一把火,看他起不起!”云長再三勸住。
預設:
關公穩(wěn)重,比較有修養(yǎng)
張飛直爽莽撞,講義氣
作用:關、張的這些表硯,在作品中正好有力地襯托出劉備那種竭誠求賢的精神。他們愈不贊成,就愈顯得劉備“思賢若渴”。劉備求賢的精神表現(xiàn)得愈充分,就愈能看出他的抱負。
知識延伸:
烘云托月:原是國畫的一種畫法,指用水墨或較淡的色彩,點染輪廓外部,使物象鮮明,集中突出,加強表現(xiàn)效果。后借用于寫作之中,指對作品所描寫的主要對象不作正面的刻畫,而是通過寫周圍的人物和環(huán)境,使其鮮明突出的寫作方法。
張飛的粗率、急躁 反襯 劉備的禮賢下士
反襯 相互襯托
諸葛亮的才華橫溢。
二、任務四:拓展延伸,體會君臣情誼。
1.是劉備成就諸葛亮呢,還是諸葛亮成就劉備呢?結合下列材料說說你的看法?
材料一:
孔子說:“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br>孟子說:“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br>材料二:
曾子說:“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孟子說:“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br>真正賢明的君主應當是禮賢下士、求才若渴的,對自己的臣子要有足夠的尊重,對奇才異士更要萬分敬重,就像劉備對待諸葛亮那樣。這種思想和態(tài)度是自古以來儒家所大力倡導和追求的理想。如孔子說:“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泵献诱f:“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就劉備、諸葛亮而言,如果沒有諸葛亮這種奇才的輔佐,劉備就幾乎不可能建立起蜀漢基業(yè);如果沒有劉備這種賢君的賞識和重用,諸葛亮也可能無法成就他的功業(yè)和英名。
像諸葛亮這類有深謀遠慮的曠世才華,淡泊名利的文人氣節(jié)和以天下為己任的責任意識的人,在古代我們統(tǒng)稱為——士。曾子說: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作為一個“士”人,他有寬廣、堅韌的品質,因為自己責任重大,道路遙遠,他更有“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钡脑瓌t。諸葛亮既有安邦定國之才,亦有建功立業(yè)之志。躬耕南陽只不過是未遇明主時的權宜之計。而現(xiàn)在他終于等到了他理想中的明主——劉備。
所以,三顧茅廬其實是一場雙向奔赴的會晤,是雙向選擇的結果。
2.劉備白帝城托孤諸葛亮,他盡心輔佐后主,鞠躬盡瘁,直至病逝五丈原。由此可見,諸葛亮對劉備的——忠心,諸葛亮為何對劉備如此忠心呢?文中哪一句話道出了理由?再結合材料三,說說你如何看待劉備與諸葛亮的君臣之誼?
材料三: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 ——諸葛亮《出師表》
“士為知己者死”
正是因為有劉備的誠意三顧,對諸葛亮的知遇之恩;才有了諸葛亮的忠心為國,死而后已。但他們之間不僅僅是君臣,更是知己。諸葛亮作為一名“士”人,為賞識他、重用他的知己劉備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后已。也印證哪一句話?“士為知己者死”這一千古名句。
三、課后作業(yè)
完成分層作業(yè)。
這是一份人教部編版(2024)九年級上冊寫作 學習改寫學案及答案,文件包含寫作學習改寫導學案教師版2024-2025學年九年級語文上冊同步課堂統(tǒng)編版學生專用docx、寫作學習改寫導學案學生版2024-2025學年九年級語文上冊同步課堂統(tǒng)編版學生專用docx等2份學案配套教學資源,其中學案共11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初中語文人教部編版(2024)九年級上冊范進中舉導學案,文件包含23范進中舉導學案教師版2024-2025學年九年級語文上冊同步課堂統(tǒng)編版學生專用docx、23范進中舉導學案學生版2024-2025學年九年級語文上冊同步課堂統(tǒng)編版學生專用docx等2份學案配套教學資源,其中學案共22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初中語文人教部編版(2024)九年級上冊智取生辰綱學案,文件包含22智取生辰綱導學案教師版2024-2025學年九年級語文上冊同步課堂統(tǒng)編版學生專用docx、22智取生辰綱導學案學生版2024-2025學年九年級語文上冊同步課堂統(tǒng)編版學生專用docx等2份學案配套教學資源,其中學案共19頁, 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