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語言建構與運用:反復誦讀,在朗讀中感受作品的美好意境和優(yōu)美語言。
2.思維發(fā)展與提升:對比閱讀,明確兩首散文詩在感情基調、思想內容、語言風格等方面的異同。
3.審美鑒賞與創(chuàng)造:引導學生感受文中至深至真的親情。
4.文化傳承與理解:學習這兩首散文詩借助具體形象抒發(fā)對母愛的愛的手法,寫一段話,表達對父母的愛。
二、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反復誦讀,感悟詩歌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篇末含蓄的語句理解。
三、核心素養(yǎng)
《散文詩二首》是統(tǒng)編版語文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第三課,包含了泰戈爾的《金色花》與冰心的《荷葉?母親》。本單元的人文主題是人間親情,所選文章從不同角度抒寫了親人之間真摯動人的感情?!督鹕ā贰逗扇~?母親》兩首散文詩都以母愛為主題,篇幅短小,卻語言凝練優(yōu)美,內涵豐富,詩意深刻雋永,給讀者以美的享受,學生閱讀這些文章,能夠加深對母愛的感受和理解。
四、學情分析
七年級上學期的學生,在小學階段就已接觸過現(xiàn)代詩歌,初步掌握了詩歌的朗讀技巧,具備了一定的自主品讀詩歌的能力。通過《秋天的懷念》《散步》的學習,學生對于母愛、親情也有了進步的感受與體會,本課的學習有一定的幫助。學生要想品讀散文詩中所蘊含的深意,需要在教師的引導下,反復朗讀,品讀語句,進一步的感受人間親情。
五、教學方法:
誦讀法、討論探究法
六、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相關音頻、視頻
七、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過程
第1課時
金色花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母愛,是亙古不變的話題,是我們人生最真實的溫暖與力量?!罢l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孩子回報母親的拳拳之心一樣,但方式卻不同,印度詩人泰戈爾的《金色花》,我國作家冰心的《荷葉·母親》,兩首散文詩將給我們帶來愛的熏陶、情的感染。
二、了解文體,初識作者
1.了解文體
課件出示:
散文詩是兼有散文和詩的特點的一種文學體裁。它融合了詩的表現(xiàn)性和散文的描寫性,有詩的情緒與想象,語言精粹、凝練,又不像詩歌那樣分行、押韻,而是以散文形式呈現(xiàn)。
2.了解作者
課件出示:
泰戈爾(1861—1941),印度作家、詩人。他畢生致力于詩歌創(chuàng)作,在詩歌藝術方面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代表詩集有《吉檀迦利》《新月集》《園丁集》《飛鳥集》等。母愛和童真是他詩歌的重要主題。1913年他憑借《吉檀迦利》成為亞洲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
3.背景鏈接
本詩選自《泰戈爾詩選》(人民文學出版社2002年版)。鄭振鐸譯?!督鹕ā肥翘└隊柕脑娂缎略录分械拇碜鳎撬衅诘淖髌?。二十世紀初,泰戈爾的妻子逝世。后來,他的一雙兒女又相繼夭亡。正是在這悼亡傷逝的悲痛日子里,他懷著對孩子深厚的慈愛,對自己童年的回憶和對“理想世界”的追求,寫出了《新月集》這部充滿童稚的想象和純真的情感的詩集。
三、自讀課文,學以致用
(一)讀,把握感情基調
1.默讀讀準字音。
嗅 匿笑 羅摩衍那 禱告 沐浴
2.輕讀確定基調
屏幕展示三段音樂,讓學生體悟一下哪支曲子適合做《金色花》的朗誦配樂,為什么。
A.獻給愛麗絲
B.土耳其進行曲
C.二泉映月
預設:適合的是A,與文本的感情基調相符(喜悅、舒緩、溫馨、深情的母子之愛)。
3.學生配樂試讀
(二)讀,了解思想內容
1. 請聽老師描述的畫面來自于這首詩的哪個部分,并嘗試用優(yōu)美簡潔的詩歌語言改寫一下。
清晨,朝露未晞,在鋪面金色花的林蔭中,走出一個美麗的身影。她的濕發(fā)披在肩頭,發(fā)絲間的水滴輕輕滴落,親吻著林間的綠草。媽媽站在了小小庭園中,緩緩將雙手放在胸口祈禱,喃喃的話語柔柔飄散。這時,媽媽雙眉微微揚起,啊,這醉人的香氣從何而來?我屏住呼吸,一聲不響……
預設:母親做禱告,散發(fā)香氣;
母親讀書時,投影書頁;
母親去牛棚,變回孩子。
2.“我”為什么要變成一朵金色花?“我”變成金色花后想干什么?
預設:為了好玩。要看著媽媽工作。
(三)讀,讀出情感意趣
1.你讀出了一個怎樣的孩子,怎樣的媽媽,找出例句說一說。
示例:假如我變成了一朵金色花,只是為了好玩,長在那樹的高枝上,笑嘻嘻地風中搖擺,又在新葉上跳舞,媽媽,你會認識我嗎?
從這一句中,我讀出了一個活潑頑皮的孩子。
2.以此句為例,出示常用朗讀提示符號,指導學生在課文中標示并朗讀。
“﹒”表重讀 “_”表音調拖長;
“﹀”表斷開,“︿”表連讀;
“↗”表升調,“↘”表降調。
例句:
⑴你到哪里去了,你這壞孩子?
⑵“我不告訴你,媽媽?!?br>3.學生配樂再讀。
(四)讀,感受母愛光輝
1.孩子給媽媽做了這么多好事,為什么不想讓媽媽知道?
預設:孩子懂得母親的奉獻是無私的,對母愛的回報也應該是無私的。所以他不圖媽媽夸獎,只想讓媽媽的生活更溫馨,所以,他只是撒嬌,并不想告訴媽媽。
2.想想看,為什么孩子一整天都不見,媽媽卻好像并不十分著急?
研讀最后一句:“‘我不告訴你,媽媽?!@就是你同我那時所要說的話?!?br>資料2:虔誠的印度教教徒每天早晨沖完涼后做禱告,然后才開始一天的工作。
資料3:《羅摩衍那》為印度古代史詩,其內容在印度家喻戶曉,書中有很多記述家庭生活的內容,書中詮釋的社會倫理成為了印度人的道德準則。
3.泰戈爾為什么要把孩子想象成一朵金色花?
資料4:金色花,又譯作“瞻波伽”,印度圣樹,木蘭花屬植物,開金黃色碎花。
泰戈爾把兒童想象成一朵金色花,最美麗的圣樹上的花朵,贊美孩子的可愛。詩中的孩子沐浴著母愛,那金黃的色彩,正反應著母愛的光輝;而這個富于變化的小精靈對母親的愛、依戀與回報,也蒙上了一層圣潔的光輝。與母親的嬉戲表現(xiàn)了家庭之愛、母子之愛,純真的孩子身上表現(xiàn)著人類天性的美好圣潔。這叫借物抒情。
五、探疑解惑,理解主旨
師:孩子為什么想變成一朵金色花,跟媽媽玩起“躲貓貓”,只是為了好玩嗎?
預設 中國人喜歡用花朵比喻孩子,兒童是祖國的花朵,印度人同樣喜歡用花朵來比喻孩子。
泰戈爾借美麗的金色花贊美了孩子的純潔可愛。那金黃的色彩,正反映著母愛的光輝。人們喜愛花兒,花兒也惠及人們,正可以象征孩子回報母愛的心愿。泰戈爾的想象實在新奇而美妙。沐浴在母愛中的孩子總想為媽媽做點事,總想無時無刻地關注媽媽,所以變成一朵金色花,可以看著媽媽工作,可以讓媽媽嗅到花香,可以投影在媽媽讀書讀到的地方。孩子懂得,母親的奉獻是無私的,對母親的回報也應該是無私的,他不圖媽媽夸獎,但求媽媽生活得更加溫馨。所以他三次跟媽媽玩起“躲貓貓”,熱愛之情溢于言表,親昵之舉躍然紙上,也突出了孩童活潑頑皮的天性。
【設計意圖】此環(huán)節(jié)旨在利用課文旁批,探疑解惑,突破難點。通過朗讀,既能幫助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和人物形象,又能訓練學生的語言能力。
六、布置作業(yè)
1.請以:“假如我是 ”為題,寫一篇散文詩,表達對母親的愛。
2.運用今天所學的知識,課外閱讀《泰戈爾詩選》,并從中選擇一首有感情地朗誦給自己的父母。
第二課時
一、導入。
同學們,古有孟郊“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在《秋天的懷念》中我們也看到了一個堅強而偉大的母親,史鐵生在《我與地壇》中談到:“這園中不單是處處有我的車轍,有過我車轍的地方也都有母親的腳印”,這世上有著無數個相通的母親。自古以來,母愛是一個永恒的話題,母愛并不遙遠,母愛在我們點滴生活中。今天,我們學習《荷葉·母親》,感受冰心筆下的母親。
二、走近作者。
冰心(1900~1999),原名謝婉瑩,福建長樂人,現(xiàn)代著名女作家。詩歌代表作《繁星》、《春水》等。
三、字詞積累。
并蒂 瑞 菡萏(hàndàn) 徘徊(páihuái) 欹(qī)斜 蔭蔽:遮蔽
四、初讀課文,把握文章大意,理清結構層次。
1.老師示范朗讀,學生圈點勾畫,把握文章大意。
明確:這是一篇借景寫人,托荷贊母的散文。寫荷花是為了寫“我”,寫荷葉是為了寫母親,達到“我”是雨打風擺的荷花,而母親則是替荷花抵擋風雨的荷葉的境界。是啊,連荷葉都會自覺地保護荷花,何況母親愛護自己的子女。
2.理清結構層次。
明確:文章從自家院子里的蓮花寫起,重點寫雨中的蓮花,在雨中作者發(fā)現(xiàn)荷葉掩蓋起蓮花,觸動了自己,于是產生了聯(lián)想,想起了母親,想起了母親愛護兒女的情景,于是借此景抒發(fā)自己對母親保護兒女成長的感情。
五、探究樂園:品味散文詩的精美語言,體味詩歌思想感情
1.作者在風雨中幾次看紅蓮,當時的環(huán)境是怎樣的?紅蓮的姿態(tài)如何?作者的心境又是如何變化的呢?
2.文章寫蓮,先作平平淡淡的敘述,“有并蒂的,還有三蒂的,四蒂的”,并插敘與“蓮花”有關的往事,這樣寫有什么作用?
紅蓮是全文著力用墨的重點。作者先作平平淡淡的鋪墊,接著把花放在人的背景中認識,花瑞人祥,三蒂蓮的開放展示出吉祥的征兆,把花與人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為下文的以花喻人埋下伏筆。 作者已經八年未看到蓮花,但對九年前看到的蓮花記憶猶新,說明蓮花給自己的印象深刻。
3.從文中看,荷葉的什么特點與母親相似?作者與紅蓮的相似點在哪里?
(1)荷葉為蓮花遮蔽風雨,這與生活中母親為子女遮風擋雨,對孩子細心呵護和關愛多么相似。
(2)蓮花會被風吹雨打,作者也有“心中的雨點”。作者與蓮都曾遭遇生命中的磨難。
4.作者為何“深深地受了感動”?
因為荷葉傾側過來覆蓋紅蓮,無畏地為紅蓮遮蔽,正如母親為自己遮風擋雨。作者為母親的無私付出而感動。
5.“母親啊!你是荷葉,我是紅蓮,心中的雨點來了,除了你,誰是我在無遮攔天空下的蔭蔽?”劃線句子有何含義?
本句表達作者心靈感悟,點明題旨。在人生的道路上,只有母親是保護我們度過人生坎坷與磨難的人。母親就是我們生命中永遠為我們遮蔽風雨的人。
六、比較閱讀,思維提升
《金色花》和本文,都是通過具體的意象來表達母愛。詩人把自己對母親的愛寄托到金色花和荷葉上。它們在感情基調和表現(xiàn)形式方面有什么不同點?
1.感情基調不同:《金色花》天真、歡快、充滿童稚的樂趣,享受母愛;《荷葉·母親》溫馨、呵護、關愛、博大無邊、偉大無窮的母愛。
2.表現(xiàn)形式不同:
《金色花》:
(1)寫得充滿生活氣息,充滿童趣。
(2)母子之間的感情非常的親密、和諧。有一種幸福感,滿足感。
(3)充滿想象,把自己變成金色花來表現(xiàn)母愛。
(4)意境很美,語言清新自然。
(5)泰戈爾通過寫母愛的作品來表現(xiàn)對生活的熱愛,在美的領域里開墾、耕耘,用微笑感化讀者。
《荷葉·母親》:
(1)寫紅蓮由菡萏到盛開,觀察細膩。
(2)“一切景語皆情語”,寫白花的凋謝,恰是自己心境的刻畫。
(3)借物喻人,表達對母愛的贊美。
七、課堂總結
出示龍應臺《目送》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孩子們,你們現(xiàn)在就像一朵朵嬌弱的紅蓮,母親會竭力保護你們,為你們創(chuàng)造最好的生活環(huán)境,可母親也終究會老去,當有一天母親需要你們蔭蔽的時候,請你牽住她的手!做好她的紅蓮!
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的核心活動分別是朗讀悟情、對比閱讀。個人覺得教學內容、教學活動、達成路徑是較為清晰的。但是從上課結束到周五,反思了幾天,始終覺得哪里不對?;叵氲诙€班上課的情況,才想明白應該先帶學生一起讀一首詩,歸納相應內容。再引導學生根據第一首詩的梳理方法去探索第二首詩的特點??偨Y來看,本節(jié)課由于我對學情的了解不夠,導致沒有給予足夠的支架。如果給到學生的活動是難以達到的,那這一活動則是形式大于內容,低效無用了。

相關教案

初中語文人教部編版(2024)七年級上冊(2024)荷葉·母親/冰心教學設計:

這是一份初中語文人教部編版(2024)七年級上冊(2024)荷葉·母親/冰心教學設計,共6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學目標,教學重點,教學過程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初中語文金色花/泰戈爾教學設計:

這是一份初中語文金色花/泰戈爾教學設計,共5頁。教案主要包含了導入新課,教學新課,板書設計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語文七年級上冊(2024)金色花/泰戈爾教案:

這是一份語文七年級上冊(2024)金色花/泰戈爾教案,共6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核心素養(yǎng)目標,教學重點,過程與方法,教學方法,教學準備,教學課時,作業(yè)布置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教案 更多

初中語文荷葉·母親/冰心教案

初中語文荷葉·母親/冰心教案

初中金色花教學設計

初中金色花教學設計

語文七年級上冊荷葉母親教學設計

語文七年級上冊荷葉母親教學設計

初中人教部編版22 詩二首教案設計

初中人教部編版22 詩二首教案設計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初中語文人教部編版(2024)七年級上冊(2024)電子課本 新教材

金色花/泰戈爾

版本: 人教部編版(2024)

年級: 七年級上冊(2024)

切換課文
  • 課件
  • 教案
  • 試卷
  • 學案
  • 更多
所有DOC左下方推薦
歡迎來到教習網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