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論語·雍也篇第六》-【整本書閱讀】《論語》1-13篇逐條講解 課件PPT第1頁
1/60
6《論語·雍也篇第六》-【整本書閱讀】《論語》1-13篇逐條講解 課件PPT第2頁
2/60
6《論語·雍也篇第六》-【整本書閱讀】《論語》1-13篇逐條講解 課件PPT第3頁
3/60
6《論語·雍也篇第六》-【整本書閱讀】《論語》1-13篇逐條講解 課件PPT第4頁
4/60
6《論語·雍也篇第六》-【整本書閱讀】《論語》1-13篇逐條講解 課件PPT第5頁
5/60
6《論語·雍也篇第六》-【整本書閱讀】《論語》1-13篇逐條講解 課件PPT第6頁
6/60
6《論語·雍也篇第六》-【整本書閱讀】《論語》1-13篇逐條講解 課件PPT第7頁
7/60
6《論語·雍也篇第六》-【整本書閱讀】《論語》1-13篇逐條講解 課件PPT第8頁
8/60
還剩52頁未讀, 繼續(xù)閱讀
20學(xué)貝
1學(xué)貝=0.1元
加入資料籃
立即下載
開通VIP,可無限預(yù)覽資料內(nèi)容
資料下載85折優(yōu)惠 ,本單可省0.3元

所屬成套資源:整本名著閱讀《論語》1-13篇逐條講解 課件PPT

成套系列資料,整套一鍵下載

高中語文人教版 (新課標(biāo))必修一名著導(dǎo)讀《論語》背景圖ppt課件

展開

這是一份高中語文人教版 (新課標(biāo))必修一名著導(dǎo)讀《論語》背景圖ppt課件,共60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子桑伯子人名,簡簡約而不繁瑣,臨面臨治理,大通“太”,然正確,拓展鏈接,公西赤,增加添,yǔ2斗4升,yì穿著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背誦篇目:1、3、7、8、11、14、18、19、20、22、23、27、29、30
6.1 子曰:“雍也可使南面。”
南面:坐北朝南的方向最好,最為尊貴
11.3 德行: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言語:宰我,子貢。政事:冉有,季路。文學(xué):子游,子夏。
【6.1 解讀】這句話沒頭沒尾,頗突兀?!翱鬃右灾俟瓰橛械滦校唬骸阂部墒鼓厦妗薄妒酚洝ぶ倌岬茏恿袀鳌吩诳鬃拥茏又?,以德行見長的四人,冉雍居于其一。
6.2 仲弓問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簡?!敝俟唬骸熬泳炊泻?,以臨其民,不亦可乎?居簡而行簡,無乃大簡乎?”子曰:“雍之言然?!?br/>無乃:豈不是/難道不是
【6.2 解讀】用簡單的辦法,把事情做漂亮,這是最高境界;用簡單的辦法,敷衍了事,這是不負責(zé)任。冉雍確有見地,雖看起來都是“簡”,本質(zhì)卻不一樣。
6.3 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xué)?”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xué),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31歲),今也則亡(同“無”),未聞好學(xué)者也。”
遷怒:遷,轉(zhuǎn)移;把對甲的怨氣發(fā)泄到乙身上
貳:重復(fù);貳過:重復(fù)犯錯誤
【6.3 解讀】不遷怒,就是要從自身方面檢查總結(jié),節(jié)制怒氣,使之適度,是“求諸己”(15.20)的表現(xiàn)。不貳過,是善于從錯誤中學(xué)習(xí)的表現(xiàn)。只有在過失面前首先求諸己,反身檢查總結(jié),不遷怒諉過于人,才可能做到不貳過。真正懂得這兩點且用于自身,可以大益于學(xué)。
9.20 子曰:“語之而不惰者,其回也與!”9.21 子謂顏淵,曰:“惜乎!吾見其進也,未見其止也。”9.22 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實者有矣夫?!?br/>11.7 季康子問:“弟子孰為好學(xué)?”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xué),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
6.4 子華使于齊,冉子為其母請粟,子曰:“與之釜?!闭堃?,曰:“與之庾?!比阶优c之粟五秉。子曰:“赤之適齊也,乘肥馬,衣輕裘。吾聞之也,君子周急不繼富?!?br/>4升6斗(一人一個月的口糧)
16斛(1斛10斗),5秉800斗,80石
6.5 原思為之宰,與之粟九百,辭。子曰:“毋,以(之)與爾鄰里鄉(xiāng)黨乎!”
毋:同“無”,不要(推辭)
【6.4 6.5 解讀】這兩章是關(guān)于錢財?shù)?,孔子主張“見利思義”,“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對錢財?shù)馁浥c,亦有其道。
6.6 子謂仲弓曰:“犁牛之子骍( xīng )且角,雖欲勿用,山川其舍諸?”
表反問,怎么會,難道,哪能
【6.6 解讀】天生我才必有用。人要擔(dān)心的是自己是否足夠有才華,不必太擔(dān)心是否有機會,機會永遠都有。PS:冉雍出身不好,但德行才學(xué)都好,一定會被重用。孔子用牛作比喻,評價仲弓,說明選用人才要看德行,不能只看出身而拋棄賢才,體現(xiàn)了舉賢才、反對任人唯親的思想。
6.7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余則日月至焉而已矣。”
PS:進德修身,貴在持久。偶一做到,不能持久,終究不能為自己所得。
6.8 季康子問:“仲由可使從政也與?”子曰:“由也果,于從政乎何有?”曰:“賜也可使從政也與?”曰:“賜也達,于從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從政也與?”曰:“求也藝,于從政乎何有?”
【6.8 解讀】孔子雖不愿用“仁”直接稱許弟子,但一直相信自己弟子們處理政務(wù)的能力。他認為子路、子貢、冉有三人各有所長,都可以在為政上發(fā)揮作用。雖說“君子不器”,但孔子并不否定技藝才能的重要,而且了解弟子各自的特長,因材施教。
6.9 季氏使閔子騫為費(bì)宰,閔子騫曰:“善為我辭焉。如有復(fù)我者,則吾必在汶上矣?!?br/>暗示寧愿逃離路過,跑到汶水以北的齊國,也不愿幫季氏做事
6.10 伯牛有疾,子問之,自牖執(zhí)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然陳涉甕牖繩樞之子,氓隸之人,而遷徙之徒也。 ———《過秦論》
陳涉不過是個破甕做窗戶、草繩做戶樞的貧家子弟,是氓、隸一類的人,(后來)做了被遷謫戍邊的卒子。
【6.10 解讀】《史記·仲尼弟子列傳》中說冉耕:“孔子以為有德”有德之人偏偏得不到上天的庇護,得此惡疾,奄奄一息。孔子深感命運無常,悲不自勝,語不擇詞。
6.11 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11.19 子曰:“回也其庶乎,屢空。賜不受命,而貨殖焉,億則屢中?!?br/> 2.10 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古時盛飯的竹器,圓形。
PS:人決定其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反映人。
【6.11 解讀】“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保?.15)與本章合稱“孔顏之樂”顏回安于貧困,自得其樂,這是其值得尊敬之處?!安炱渌病保?.10),看一個人安于什么,確實可以從中窺見其品格。為何孔顏能身處貧窮而不改其樂,我們自身又所樂何事?這些問題關(guān)系到人們對人生終極意義的理解和根本的人生態(tài)度。認真思考這些問題,對我們領(lǐng)會人生有很好的啟示。
6.12 冉求曰:“非不說子之道,力不足也?!弊釉唬骸傲Σ蛔阏撸械蓝鴱U,今女畫?!?br/>【6.12 解讀】冉求自稱在學(xué)道上“力不足”,孔子批評他是不求上進,半途而廢,根本沒有把仁德作為自己的目標(biāo)。修養(yǎng)仁德不存在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問題。只要努力,就可以達到;達不到不是因為力量不足,只是自己不想前進,放棄了努力?!皰短┥揭猿焙!薄安荒芤病薄耙挥鹬慌e”“不為也”——《齊桓晉文之事》
  4.6 子曰:“我未見好仁者,惡不仁者。好仁者,無以尚之;惡不仁者,其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見力不足者。蓋有之矣,我未之見也?!?br/>6.13 子謂子夏曰:“女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
君子儒:仁以為己任,以推行大道為使命,擔(dān)當(dāng)?shù)懒x;小人儒:名以為己求,追求名利職位,職業(yè)儒而已。真正的儒者是在其道,不在其名。今之學(xué)子,也應(yīng)當(dāng)以做君子為目標(biāo)。首先為君子,其次為專家。
6.14 子游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爾乎?”曰:“有澹臺滅明者,行不由徑,非公事,未嘗至于偃之室也?!?br/>焉爾:猶言“于此”,在這里;耳相當(dāng)于“爾”
澹(tán)臺滅明:字子羽;澹臺,復(fù)姓
有……者:有個叫……的人
【行不由徑:從來不走邪路;比喻行動正大光明】
【6.14 解讀】最遠的路最近,最近的路最遠不走冤枉路,就是走捷徑往哪兒走,都是往前走
6.15 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將(jiāng)入門,策其馬曰:‘非敢后也,馬不進也?!?br/>殿:殿后,行軍走在最后
【6.15 解讀】孔子贊揚孟之反不夸耀自己?!咀择婀Ψァ俊笆┗轃o念,受恩莫忘”“善欲人見,不是真善”是中華傳統(tǒng)道德的根本精神,也是真正的道德精神。做了一點事,喜歡自夸,生怕別人不知道,這樣的人不能說有真正的道德精神。真正的善行完全發(fā)自內(nèi)心,既不是害怕譴責(zé)、制裁,也不是謀求贊譽、獎賞,只是求一己的心安。顏回“愿無伐善,無施勞”(5.25)
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但行好事,莫問前程;但問耕耘,不問收獲。寒山問曰:“世間有人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惡我、騙我,該如何處之乎?”拾得答曰:“只需忍他、讓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幾年,你且看他。”
6.16 子曰:“不有祝鮀(tú)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難乎免于今之世矣?!?br/>14.19 子言衛(wèi)靈公之無道也,康子曰:“夫如是,奚而不喪?”孔子曰:“仲叔圉(yǔ)治賓客,祝鮀治宗廟,王孫賈治軍旅,夫如是,奚其喪?”
祝鮀:世襲貴族衛(wèi)國大夫
奚而:猶“奚為”,為何,為什么?
仲叔圉:孔文子,衛(wèi)國大夫
6.17 子曰:“誰能出不由戶?何莫由斯道也?”
斯道:這條路(仁義之道)
3.24 儀封人請見,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嘗不得見也。”從者見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喪乎?天下之無道也久矣,天將以夫子為木鐸。”
6.18 子曰:“質(zhì)勝文則野,文勝質(zhì)則史。文質(zhì)彬彬,然后君子?!保ā队阂病罚?br/>【文質(zhì)彬彬:人既文雅又樸實(后指人文雅有禮貌)】
孔子說:“質(zhì)樸超過文采就會粗野鄙俗,文采超過質(zhì)樸就會虛飾浮夸。文質(zhì)兼?zhèn)洹⑴浜线m當(dāng),這樣之后才可以成為君子?!?br/>【6.18 解讀】“文質(zhì)彬彬 然后君子”是說內(nèi)心的道德品質(zhì)和外表的禮儀能很好地統(tǒng)一起來,這樣的人才是君子。質(zhì)和文,仁和禮不可偏廢。所以,君子必須從仁和禮兩方面進行修養(yǎng)。
6.19 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br/>罔:不直的人,誣罔的人
【6.19 解讀】“人之生也直”,是從人生的本質(zhì)上說。只有正直才能維系社會的穩(wěn)定和發(fā)展,才能有個人的生存和發(fā)展,這是人生大道。現(xiàn)實中也有誣罔不直而能富貴騰達的,但那只是由種種偶然條件所造成,不是人生常道,所以說是“幸而免”??鬃釉诖烁嬲]人們認清人生大道,不要心存僥幸,枉道而行。正直而合乎正道,是生門;邪曲而走上邪道,是死門。在生門中生,是常態(tài);在死門中不死,是僥幸。
6.20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br/>請分享你所體會過的快樂的瞬間
【6.20 解讀】這一章中的“之”沒有說明是指什么。就道德修養(yǎng)來說,知之、好之、樂之是三種不同的境界。知道了卻不喜好,不愿照著做,則所學(xué)和自己沒有關(guān)系;喜好,才會追求。
6.21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語(yù)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br/>【6.21 解讀】人的悟性有深有淺,見識有高有低。陽春白雪,曲高和寡;對牛彈琴,自找無趣。因材施教,是孔子教育思想的一個重要內(nèi)容。其完整內(nèi)涵是根據(jù)學(xué)生們不同的認知水平、學(xué)習(xí)能力以及自身的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xué),將學(xué)生們的長處充分挖掘出來。根據(jù)學(xué)生智力水平的高下來決定教授內(nèi)容,是因材施教的一個方面。
6.22 樊遲問知,子曰:“務(wù)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眴柸?,曰:“仁者先難而后獲,可謂仁矣。”
【敬而遠之/先難后獲】
【6.22 解讀】孔子在回答問題時,往往針對問話者自身的特點或缺點作答,并不是給事物下定義。本章中的“知”“仁”,都不是在下定義或作全面闡釋,而是針對樊遲的個性弱點,做有針對性的闡釋,其目的在于使樊遲認識到自身的不足而有所改正。
不信鬼神,面對現(xiàn)實,以回答現(xiàn)實的社會問題、人生問題為中心,是孔子思想的一個突出特點。本章是說要專心致志于治國的人事,對鬼神敬而遠之,既表明不信鬼神的理性態(tài)度,也表示了對民間鬼神信仰的尊重,比較全面地反映了孔子在這個問題上的思想。
 7.21 子不語怪、力、亂、神。 11.12 季路問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問死?!痹唬骸拔粗芍??”
6.23 子曰:“知者樂(yà心中所好)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br/>人的精神品質(zhì)與自然的相同、相近之處??鬃釉谟么笞匀坏囊恍┨攸c來說明人性的優(yōu)點。知者樂水:水流動而不板滯,隨物賦形,無所不到,與智者對萬物無所不知相似;仁者樂山:山巍然屹立而不動搖,生長萬物,庇護萬物,與仁者博愛眾生相似。
6.24 子曰:“齊一變至于魯,魯一變至于道?!?br/>魯國的祖先是周公,周公就是周代禮樂文化(先王之道)的制定者與踐行者。齊之先祖是姜尚姜太公。故魯尚仁信,齊尚功利;魯崇禮義,而齊務(wù)夸詐。孔子之時,世風(fēng)日下,齊魯都變了,離先王之道遠了。所以,齊向魯看齊乃近于仁義,魯往后退一步,即回歸先王之道。
6.25 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
觚:盛酒的器皿,上圓下方,有棱??鬃訒r觚做成圓形且沒有棱角
感慨觚名實不符,慨嘆禮崩樂壞,反映其“正名”思想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
6.26 宰我問曰:“仁者,雖告之曰:‘井有仁焉?!鋸闹??”子曰:“何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仁:或為“人”/有救人的機會在井中
【6.26 解讀】 身在井上可以救落井之人,跳入井中反不能救人,這道理 極其簡單。仁者愛人,聽說有人落井,定會前往施救,卻 不會跳入井內(nèi)。仁知統(tǒng)一,不知,無以為仁。 宰我為何會問孔子如此簡單的問題?應(yīng)該有具體的背景和 原因,但現(xiàn)在我們不得而知。
6.27 子曰:“君子博學(xué)于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br/>畔:同“叛”,背離,違背,背叛
廣泛地學(xué)習(xí)文獻,再用禮節(jié)加以約束
【6.27 解讀】“博學(xué)于文,約之以禮”是孔子教育思想的兩個方面,“可以弗畔”是其目的。學(xué)文,即廣泛地學(xué)習(xí)文獻,是一種價值上的提醒與約束;禮是古代一切行為的規(guī)范,力行就是要依禮而行。從里到外,從精神到行為,都要有所約束與遵循,就不會背離正道。
 1.6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xué)文。” 7.25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9.11 顏淵喟然嘆曰:“仰之彌高,鉆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末由也已?!?br/>6.28 子見南子,子路不說,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厭之!天厭之!”
南子:衛(wèi)靈公夫人-------宋·公子朝
所……者:假設(shè)連詞(只用于誓詞中),假若/如果……的話
否:不對,指做了不正當(dāng)?shù)氖?br/>【6.28 解讀】孔子對天發(fā)誓,這里的天具有人格化的意義。eg: 7.23 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 9.12 子疾病,子路使門人為臣。病間,曰:“久矣哉,由之行詐也!無臣而為有臣,吾誰欺?欺天乎?且予與其死于臣之手也,無寧死于二三子之手乎!且予縱不得大葬,予死于道路乎?” 14.35 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貢曰:“何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學(xué)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
PS:以下條目中孔子則是在困境、逆境中把人力不能支配的因素歸之于天或命。 6.10 伯牛有疾,子問之,自牖執(zhí)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9.1 子罕言利與命與仁。 9.5 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天之將喪斯文也,后死者不得與于斯文也;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11.7 季康子問:“弟子孰為好學(xué)?”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xué),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br/> 12.5 司馬牛憂曰:“人皆有兄弟,我獨亡?!弊酉脑唬骸吧搪勚樱核郎忻?,富貴在天。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nèi)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無兄弟也?” 14.36 公伯寮愬子路于季孫。子服景伯以告,曰:“夫子固有惑志于公伯寮,吾力猶能肆諸市朝?!? 子曰:“道之將行也與,命也;道之將廢也與,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
6.29 子曰:“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
“中”,折中調(diào)和,無過無不及、不偏不倚;“庸”,普通、平常、常規(guī)常理
【6.29 解讀】中庸是孔子和儒家提倡的待人處事的基本原則,反映出中華文化的重要特點。做事折中調(diào)和不偏激,做人平常普通有常識,看似平常、其實極高。“致廣大而盡精微,極高明而道中庸”(《中庸》)
6.30 子貢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堯、舜其猶病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br/>博施于民:廣泛地施舍給百姓
【6.30 解讀】仁就是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而行仁的方法是“能近取譬”。即使財產(chǎn)不足以周濟天下,但只要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也就是實行仁道的途徑。要把他人看作和自已同樣的人,推已及人,從自己所欲或不欲出發(fā),推想到別人,理解別人的所欲或不欲。即將心比心,設(shè)身處地替別人著想。這包涵著平等待人和愛人的精神,是儒家待人的基本原則?!叭收邜廴恕?,愛人的起點就是在心里有別人,能推已及人。推己及人是一切社會公德的基礎(chǔ),應(yīng)該成為全人類普遍遵行的社會生活準(zhǔn)則。PS:《齊桓晉文之事》無他焉,善推其所為而已矣/老吾老

相關(guān)課件

語文《論語》背景圖課件ppt:

這是一份語文《論語》背景圖課件ppt,共45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一日一旦,敏聰明,請請允許我,拓展鏈接,使役使,事實踐,斯指示代詞這,患擔(dān)心擔(dān)憂,不行行不通,兵兵器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人教版 (新課標(biāo))必修一《論語》課文配套ppt課件:

這是一份人教版 (新課標(biāo))必修一《論語》課文配套ppt課件,共36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周祖先古公亶父長子,膽怯害怕畏葸不前,說話尖刻,淡薄漠,PS“禮”不可或缺,同“汝”,同“弊”,膽大妄為,拓展鏈接,疾大病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人教版 (新課標(biāo))必修一名著導(dǎo)讀《論語》背景圖ppt課件:

這是一份人教版 (新課標(biāo))必修一名著導(dǎo)讀《論語》背景圖ppt課件,共60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竊私下,何有有何困難,拓展鏈接,燕居閑暇無事的安居,申申整敕之貌,如也像是的樣子,夭夭和舒之貌,據(jù)立身的依據(jù),游在玩習(xí)中陶冶,自行自己主動去做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guān)課件 更多

人教版 (新課標(biāo))必修一《論語》教課內(nèi)容課件ppt

人教版 (新課標(biāo))必修一《論語》教課內(nèi)容課件ppt

人教版 (新課標(biāo))必修一名著導(dǎo)讀《論語》課文內(nèi)容課件ppt

人教版 (新課標(biāo))必修一名著導(dǎo)讀《論語》課文內(nèi)容課件ppt

人教版 (新課標(biāo))必修一《論語》集體備課課件ppt

人教版 (新課標(biāo))必修一《論語》集體備課課件ppt

高中語文人教版 (新課標(biāo))必修一《論語》授課ppt課件

高中語文人教版 (新課標(biāo))必修一《論語》授課ppt課件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quán)申訴
版權(quán)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quán),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guān)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quán)益。
入駐教習(xí)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quán)申訴二維碼
高中語文人教版 (新課標(biāo))必修一電子課本

《論語》

版本: 人教版 (新課標(biāo))

年級: 必修一

切換課文
所有DOC左下方推薦
歡迎來到教習(xí)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zhì)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nèi)有效

設(shè)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xí)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