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一份人教版 (新課標)必修一《論語》課文配套ppt課件,共36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周祖先古公亶父長子,膽怯害怕畏葸不前,說話尖刻,淡薄漠,PS“禮”不可或缺,同“汝”,同“弊”,膽大妄為,拓展鏈接,疾大病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重點篇目(紅色需要背誦):1、2、3、4、5、6、7、8、9、10、11、12、13、14、16、17
8.1 子曰:“泰伯,其可謂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br/>PS:泰伯三讓天下離開國都,避而走出;父親去世后,不返回奔喪;發(fā)喪之后,斷發(fā)文身于荊蠻之地。
PS:伯夷叔齊餓死于首陽山夫子為衛(wèi)君乎?(7.15)
8.2 子曰:“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xǐ);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君子篤于親,則民興于仁;故舊不遺,則民不偷?!?br/>【7.2 解讀】恭、慎、勇、直等德行均要以禮為準繩。禮之用,和為貴……不以禮節(jié)之,亦不可行也。(1.12)恭近于禮,遠恥辱也。(1.13)“君子篤于親……則民不偷”,在上者是引導社會風俗的主要力量。風氣是由上而下的,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17.8 子曰:“由也,女聞六言六蔽矣乎?”對曰:“未也?!薄熬?!吾語(yù)女。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br/>學——自我約束力禮——外在約束力
8.3 曾子有疾,召門弟子曰:“啟予足,啟予手?!对姟吩疲骸畱?zhàn)戰(zhàn)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
“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孝經》
8.4 曾子有疾,孟敬子問之。曾子言曰:“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貴乎道者三:動容貌,斯遠暴慢矣;正顏色,斯近信矣;出辭氣,斯遠鄙倍矣?;e豆之事,則有司存。”(祭祀/禮儀方面的具體事務)
【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也:句中語助,舒緩語氣
出辭氣:言辭得體,口氣和順
【8.4 解讀】容貌、顏色、辭氣是君子所應當重視的,而祭祀的具體事務則可以交給管事的小吏。君子之要務在修養(yǎng)身心。人的一言一行,形體姿態(tài),待人的臉色,說話的辭氣,是內心情感的外在表現(xiàn)。對外在儀表的重視是為培養(yǎng)、端正內心情感,這是修身的重要方面。
8.5 曾子曰:“以能問于不能;以多問于寡;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jià)——昔者吾友嘗從事于斯矣。”
?【犯而不校:受到別人的觸犯或無禮也不計較?!?br/>【8.5 解讀】“以能問于不能,以多問于寡”,即“不恥下問”,這是孔子所強調的為學態(tài)度;“有若無,實若虛”,強調的是一種謙虛不自滿的態(tài)度;“犯而不?!薄拔粽呶嵊选被蛑割伝?,“不遷怒不貳過”。
8.6 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jié)而不可奪也。君子人與?君子人也?!?br/>百里:方圓百里的諸侯國
PS:六尺之孤古人七尺指成年,六尺指15歲以下托孤:受君主之命輔佐幼君?!疤锰闷叱吣袃骸彪娪啊囤w氏孤兒》
【8.6 解讀】君子應為國家、為社會承擔重任,忠貞不二。君子修身的目的不只是完善自己,更重要的是“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承擔起社會責任,為建立起理想社會而奮斗。PS:“士不可以不弘毅”(8.7)
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献?br/>【譯】居住在天下最寬廣的住宅‘仁’里,站立在天下最正確的位置‘禮’上,行走在天下最寬廣的道路‘義’上。能實現(xiàn)理想時,就同人民一起走這條正道;不能實現(xiàn)理想時,就獨自行走在這條正道上。富貴不能使他的思想迷惑,貧賤不能使他的操守動搖,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這才叫作有志氣有作為的大丈夫。
8.7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
【8.7 解讀】這是中國從古至今對知識分子自身責任與價值的最高體認??鬃拥膫ゴ笾幵谟诟脑炝藗鹘y(tǒng)的社會階層“士”,使之成為社會價值的承擔者、道義的弘揚者??鬃樱撼劦老λ揽梢?、殺身成仁 / 曾子:而今而后吾知免夫、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死而后已 / 孟子:舍生取義PS:儒家與道家的不同 “未知生焉知死”“子不語怪力亂神”/“鼓盆而歌”
8.8 子曰:“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br/>17.9 子曰:“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于鳥獸草木之名。”
2.2 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br/>16.13 陳亢問于伯魚曰:“子亦有異聞乎?”對曰:“未也。嘗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詩》乎?’對曰:‘未也。’‘不學《詩》,無以言。’鯉退而學《詩》。他日,又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禮》乎?’對曰:‘未也?!粚W《禮》,無以立。’鯉退而學《禮》。聞斯二者?!标惪和硕苍唬骸皢栆坏萌?,聞《詩》,聞《禮》,又聞君子之遠其子也?!?br/>【8.8 解讀】《詩經》社會交際工具:“不學詩無以言”(16.13)《詩經》社會認識功能:“多識于鳥獸草木之名”(17.9)《詩經》社會協(xié)調功能:“興觀群怨”(17.9)
8.9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br/>【8.9 解讀】從根本為政理念上講,孔子主張“為政以德”,重視教化,把社會安定的基礎放在民“有恥且格”上,這應該說是要使民“知之”。但這里又講到“不可使知之”,看似矛盾。通觀《論語》,在談“使民”“使人”的時候,孔子反復強調在上位者應“好禮”“好義”“好信”(13.4)“臨之也莊”(2.20),及“寬”(3.26)“惠”(5.16)等,這樣說的著眼點是在“使民由之”。
講教化,孔子強調使民“有恥且格”;講使民,孔子強調“可以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這是互相矛盾又互相補充的兩個方面,將其統(tǒng)一起來有助于理解孔子為政思想。PS:也可以把此看作歷史的局限性。當時教育尚未普及,民智未大面積開發(fā),政權不能放開,故人民不可能大面積參政?!懊癫豢膳c慮始,而可以樂成。論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謀于眾。”(《史記》)
8.10 子曰:“好勇疾貧,亂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亂也?!?br/>17.23 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義以為上。君子有勇而無義為亂,小人有勇而無義為盜?!?br/>PS:勇是美德,運用不當則可以為亂。
8.11 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驕且吝,其余不足觀也已?!?br/>PS:此章反映孔子重德甚于重才。人而驕吝,其余可知。有德有才是正品,有德無才是半成品,有才無德是危險品,無德無才是廢品。
8.12 子曰:“三年學,不至于谷,不易得也?!?br/>谷:小米,代指做官及其俸祿
5.6 子使漆雕開仕,對曰:“吾斯之未能信?!弊诱f。6.9 季氏使閔子騫為費宰,閔子騫曰:“善為我辭焉。如有復我者,則吾必在汶上矣?!?1.25 子路使子羔為費宰,子曰:“賊夫人之子?!弊勇吩唬骸坝忻袢搜桑猩琊⒀?,何必讀書然后為學?!弊釉唬骸笆枪蕫悍蜇??!?9.13 子夏曰:“仕而優(yōu)則學,學而優(yōu)則仕?!盤S:8.12可補“學而優(yōu)則仕”之偏頗
8.13 子曰:“篤信好學,守死善道。【體】//【用】危邦不入,亂邦不居。天下有道則見(“現(xiàn)”),無道則隱。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br/>14.1 憲問恥,子曰:“邦有道,谷;邦無道,谷,恥也?!薄翱?、伐、怨、欲不行焉,可以為仁矣?”子曰:“可以為難矣,仁則吾不知也?!?br/>“人不可以無恥,無恥之恥,無恥矣?!薄睹献印けM心上》
8.14 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br/>思考:倘若“不在其位而謀其政”/“在其位不謀其政”何如?
越俎代庖/懶政 PS:關于現(xiàn)金支付/健康寶問題
人處在各種社會關系中,有其確定的身份和位置,一言一行都必須合乎身份位置的要求。這就是“不在其位 不謀其政”,即“思不出其位”“安分守己”“正名”(13.3)
12.1 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鳖仠Y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14.26 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br/>8.15 子曰:“師摯之始,《關雎》之亂,洋洋乎盈耳哉!”
亂:樂曲結尾一段,多種樂曲合奏
8.16 子曰:“狂而不直,侗(tóng)而不愿,悾悾(kōng)而不信,吾不知之矣?!?br/>侗:兒童。引申為幼稚無知
【8.16 解讀】人的優(yōu)點與缺點往往相伴而生。急躁者往往率直,幼稚者往往謹慎,無能者往往可信。發(fā)揮其有點,可以有助于克服其缺點。如果一個人像本章所說的那樣,只有其缺點而沒有其優(yōu)點的以免,那就難辦了??鬃诱f“吾不知之矣”,即對這樣的人不抱有希望了。
8.17 子曰:“學如不及,猶恐失之?!?br/>PS: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
8.18 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與(yù)焉?!?br/>8.19 子曰:“大哉堯之為君也!巍巍乎,唯天為大,唯堯則之。蕩蕩乎,民無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煥乎其有文章!”
V.用言語去形容、贊美
8.20 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武王曰:“予有亂臣十人?!笨鬃釉唬骸安烹y,不其然乎?唐虞之際,于斯為盛;有婦人焉,九人而已。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謂至德也已矣。”(PS:泰伯,其可謂至德也已矣/中庸之為德也)
亂臣:能治理國家的大臣(“亂”,治也)
這是一份語文《論語》背景圖課件ppt,共45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一日一旦,敏聰明,請請允許我,拓展鏈接,使役使,事實踐,斯指示代詞這,患擔心擔憂,不行行不通,兵兵器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人教版 (新課標)必修一名著導讀《論語》背景圖ppt課件,共60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竊私下,何有有何困難,拓展鏈接,燕居閑暇無事的安居,申申整敕之貌,如也像是的樣子,夭夭和舒之貌,據(jù)立身的依據(jù),游在玩習中陶冶,自行自己主動去做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高中語文人教版 (新課標)必修一名著導讀《論語》背景圖ppt課件,共60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子桑伯子人名,簡簡約而不繁瑣,臨面臨治理,大通“太”,然正確,拓展鏈接,公西赤,增加添,yǔ2斗4升,yì穿著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