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屬成套資源:【好題匯編】八年級物理試題上學期分類匯編(人教版)專題含解析答案
人教版(2024)八年級上冊(2024)第二章 聲現(xiàn)象精品課后作業(yè)題
展開
這是一份人教版(2024)八年級上冊(2024)第二章 聲現(xiàn)象精品課后作業(yè)題,共30頁。
【題型一】聲音的產生與傳播
(2024湖北仙桃期末)
1.鑼發(fā)聲的時候用手按住鑼面,鑼就停止發(fā)聲了,這是因為( )
A.手吸收了聲音B.手不能傳播聲音
C.手反射了聲音D.鑼面停止振動
(2024河北保定期末)
2.手掌按住正在發(fā)聲的鼓面,鼓聲消失了.這個實驗能探究的是( )
A.決定音調的因素B.聲音能否在空氣中傳播
C.聲音產生的原因D.聲音傳播是否需要時間
(2024湖南株洲期末)
3.如圖所示,玻璃缸的水中有金魚,在魚缸旁邊拍掌,金魚立即受驚,這時魚接收到聲波的主要途徑是( )
A.魚棚→空氣→水→魚B.空氣→水→魚缸→魚
C.空氣→水→魚D.水→魚
(2024湖南婁底期末)
4.如圖所示,把正在響鈴的鬧鐘放在玻璃罩內,逐漸抽出玻璃罩內的空氣,聽到鬧鈴聲逐漸變小,直至聽不見;再讓空氣逐漸進入玻璃罩內,聽到鬧鈴聲又逐漸變大,關于上述實驗,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空氣可以傳播聲音
B.只要鬧鈴振動,就可以聽到鬧鈴聲
C.聽不見鬧鈴聲了,是由于鬧鈴不再振動
D.聽到那鈴聲又逐漸變大,是由于鬧鈴振動逐漸變劇烈了
(2024湖南益陽期末)
5.如圖所示,在探究“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實驗中,將正在發(fā)聲的音叉緊靠懸線下的輕質小球,發(fā)現(xiàn)小球被多次彈開。這樣做是為了( )
A.使音叉的振動盡快停下來
B.把聲音的振動時間延遲
C.把音叉的微小振動放大,便于觀察
D.顯示聲音可以在固體中傳播
(2024山東棗莊期末)
6.抗日戰(zhàn)爭時期,歌曲《黃河大合唱》為抗戰(zhàn)發(fā)出怒吼,為大眾譜出呼聲!歌中唱到:“風在吼,馬在叫,黃河在咆哮”,這里分別是由 、馬的聲帶、 (選填“空氣”或“水”)振動而發(fā)出聲音的。
(2024山東泰安期末)
7.如圖所示,是一款新型藍牙跑步耳機,佩戴時不堵塞耳朵,將耳機貼在顳骨兩側,耳機發(fā)出的振動信號傳到聽覺神經后,我們就可以聽到聲音了,這是因為 (選填“固體”、“液體”或“氣體”)可以傳聲。
(2024河北保定期末)
8.如圖甲所示,陣陣鼓聲是鼓面的 產生的;圖乙抽取玻璃罩內空氣的過程中鈴聲變小直至微弱,說明真空 (選填“能”或“不能”)傳聲。
【題型二】聲速的理解與運用
(2024江蘇淮安期末)
9.電閃雷鳴的天氣里,人們往往先看到閃電再聽到雷聲,這是因為,光在空氣中傳播的速度 聲速(選填“大于”或“小于”);小明從看到耀眼的閃光2s后才聽到轟隆隆的雷聲,則打雷處大約距離小明 m(假設v聲=340m/s)。
(2024湖南懷化期末)
10.某司機在峭壁前某位置鳴了一聲汽笛,經過4s后聽到回聲,回聲測距是利用聲波可以被 的原理。已知聲速為340m/s,則他鳴笛處距峭壁的距離是 m。
(2024新疆建設兵團六十七團中學期末)
11.在探究“影響聲音傳播速度大小因素”的實驗中,所列出的一些介質中的聲速,回答下列問題
(1)聲音在同溫度的不同介質中,傳播的速度是 的;(選填“相同”或“不相同”)
(2)從物質固、液、氣體的角度來看,聲在 中傳播速度最大,在 中傳播速度最??;
(3)對于液體和氣體來說,在同種介質中,聲音的傳播速度還跟介質的 有關;
根據(jù)表中的數(shù)據(jù)得出聲音在空氣中傳播速度隨溫度的升高而 。(選填“增大”或“減小”)
【題型四】對聲音特性的理解及波形圖的分析
(2024河北邢臺期末)
12.學校走廊貼有“輕聲慢步”的文明提示語,這里的輕聲指的是聲音特征中的( )
A.音調B.響度C.頻率D.音色
(2024上海楊浦期末)
13.在進行管樂器的演奏過程中,當用手指堵住管上不同位置的孔時,就改變了振動部分空氣柱的長度,從而改變了所產生的樂音的( )
A.音色B.音調C.響度D.振幅
(2024陜西西安期末)
14.如圖所示,2021年11月7日,我國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身著新一代“飛天”艙外航天服,先后從“天和”核心艙節(jié)點艙成功出艙,地面指揮中心頓時掌聲雷鳴,“掌聲雷鳴”是指聲音的( )
A.音調高B.響度大C.音色美D.傳播速度快
(2024江蘇淮安期末)
15.聲紋鎖是一種新型智能鎖,它能識別是否是主人,主要是依據(jù)聲音的( )
A.速度B.響度C.音調D.音色
(2024山東東營實驗中學期末)
16.下列四個句子:①這首歌調太高,我唱不上去;②引吭高歌;③她是唱高音的;④請勿高聲喧嘩。其中“高”字指音調的是( )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024河北保定期末)
17.教室里的學生們聽到走廊里傳來張老師親切的聲音,學生們是根據(jù)聲音的什么特性判斷出是張老師的聲音的( )
A.音調B.音色C.響度D.頻率
(2024廣東湛江期末)
18.“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痹娙四鼙鎰e出鳥鳴和風雨聲,是依據(jù)聲音的哪種特性( )
A.音調B.音色C.響度D.頻率
(2024山東濟南期末)
19.如圖所示為我國古代的一種打擊樂器——磬。早在公元前5世紀,《考工記·磬氏》中就有“已上則磨其旁,已下則磨其端”的制磬技術的記述,這里的“上”、“下”指的是聲音的高低。利用這種技術改變的是磬發(fā)出聲音的( )
A.響度B.音調C.音色D.速度
(2024青海西寧期末)
20.如圖所示,醫(yī)生通過聽診器來了解患者心肺的工作情況,聽診器運用的物理原理是( )
A.改變發(fā)聲響度,使響度變大
B.增大振幅,從而增大響度
C.減少聲音的分散,增大響度
D.縮短人耳與發(fā)聲體之間的距離,使響度更大
(2024廣東肇慶期末)
21.小華用錄音機錄下自己唱歌的聲音,再播放出來感覺和直接聽到的聲音不同,在樂音的響度、音調和音色三個特性中,考慮到錄音機音量是由自己調節(jié)的,所以不是聲音的 不同;詢問其他同學,得知自己唱的音是準的,沒有“跑調”,所以不是聲音的 不同;由此可以推斷是聲音的 不同,
(2024河南新鄉(xiāng)期末)
22.口技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優(yōu)秀的口技傳承人可以惟妙惟肖地模仿各種鳥鳴,甚至戰(zhàn)場上的各種特殊的聲音。從聲音的特性來看,傳承人能模仿各種鳥鳴,主要模仿的是聲音的 ;觀眾聽到震耳欲聾的大炮聲,是因為大炮聲的 較大。(均選填“音調”、“響度”或“音色”)
(2024河北張家口期末)
23.我們敲擊琴鍵不同鍵時,發(fā)出的聲音不同,主要是因為 不同;用大小不同的力敲擊鋼琴的同一個鍵時,聽起來聲音也不同,這主要是因為 不同。
(2024江蘇揚州期末)
24.通過觀察下列的聲音波形圖, 的音調相同, 的響度相同。
A. B. C. D.
【題型五】聲的利用
(2024海南東方期末)
25.隨著科學技術和社會的發(fā)展,超聲波已廣泛應用于各個領域。下列事例中利用超聲波傳遞信息的是( )
A.用超聲波電動牙刷刷牙B.用超聲波給金屬工件探傷
C.用超聲波清洗眼鏡片D.用超聲波除去人體內的結石
(2022山東濟南期末)
26.超聲波具有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強等特點,下列各例中利用超聲波的能量大特點的是( )
A.醫(yī)院利用“B超”檢查體內情況
B.蝙蝠利用超聲波確定食物及障礙物的位置
C.超聲波加濕器使藥液霧化后讓病人吸入治療咽喉炎癥
D.用超聲波探測水庫大壩是否有空隙裂縫
27.下列聲現(xiàn)象中,能說明聲可以傳遞能量的是( )
A.發(fā)聲的揚聲器旁燭焰晃動
B.撥動鋼尺,聽它振動發(fā)出的聲音
C.蝙蝠靠超聲波發(fā)現(xiàn)昆蟲
D.倒車雷達
【題型六】噪聲及其控制
(2024新疆期末)
28.下列是聲音等級的單位的是( )
A.mB.sC.HzD.dB
(2024湖南湘西期末)
29.下列做法屬于在傳播途徑中控制噪聲的是( )
A.汽車進入市區(qū)后禁止鳴喇叭B.圖書館里不能大聲喧嘩C.飛機旁的工作人員帶上耳罩D.高速公路兩側安裝透明板墻
(2024四川綿陽期末)
30.為了降低噪聲對周圍居民生活的影響,在綿陽一些穿越住宅區(qū)、學校的高架橋上,會安裝如圖所示的數(shù)米高的擋板。下列方法中與這種控制噪聲的方法相同的是( )
A.睡眠時帶上防噪耳塞B.午休時關閉房間的門窗
C.市區(qū)內嚴禁車輛鳴笛D.開會手機調成靜音模式
(2024山東濟南期末)
31.在學校、醫(yī)院和科學研究部門附近,有如圖所示禁鳴喇叭的標志。在下列措施中,與這種控制噪聲的方法相同的是( )
A.工人戴上防噪聲耳罩
B.在道路旁設置隔聲板
C.上課時關閉教室的門窗
D.在摩托車上安裝消聲器
(2022湖南株洲期末)
32.汽車上的電子防盜報警裝置,在汽車被撬開時能發(fā)出報警聲,提醒人們車輛被盜,這是利用了聲音可以傳遞 .醫(yī)院利用超聲打掉人體內的結石說明聲音可以傳遞 .
(2024江蘇鹽城期末)
33.控制環(huán)境污染是打造宜居城市的重要舉措.城區(qū)廣場上安裝了如圖所示的噪聲監(jiān)測裝置,該裝置顯示了噪聲的 (“音調”、“響度”或“音色”),它 (“能”或“不能”)有效的減弱噪聲。
(2024河南信陽期末)
34.午睡期間,校園外的工地上的轟鳴聲,吵得同學們睡不著覺.甲同學起身關上了窗戶;乙同學索性用衛(wèi)生紙堵住了耳朵,他們減弱噪聲采取的途徑分別是:甲在 減弱,乙在 減弱.
(2024海南海口期末)
35.喜迎新中國成立70周年,歌曲《我和我的祖國》傳遍大江南北,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歌聲是由于物體振動產生的B.歌聲在空氣中是以聲波的形式向外傳播的
C.歌聲也可以在固體和液體中傳播D.歌聲總是以340m/s的速度向外傳播
(2024山西運城力行中學期末)
36.港珠澳大橋在修建過程中,利用超聲波進行海底探測,選擇超聲波的原因不包括
A.超聲波方向性好B.超聲波穿透能力強
C.超聲波能量集中D.超聲波人耳聽不到
(2024云南昆明期末)
37.一位司機做了這樣一個實驗:他駕車朝西山方向勻速直線行駛,在距西山腳360m處鳴了一聲笛,汽車繼續(xù)向前行駛40m時聽到反射回來的鳴笛聲,則汽車的速度為( )
A.17.9m/sB.18.9m/sC.20.0m/sD.21.9m/s
(2024山東泰安期末)
38.如圖所示,為同一示波器上顯示的聲波的波形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①甲、乙的音色相同 ②乙、丙的音調不同
③丙、丁的頻率相同 ④乙、丙的響度相同
A.只有①②正確B.只有②④正確C.只有②③正確D.只有①④正確
(2024湖南郴州·期末)
39.如圖所示是將話筒接在示波器上,用不同樂器對著話筒都發(fā)出C調1(du)的波形圖,比較三種樂器發(fā)出聲音特性不同的是( )
A.音調B.響度C.音色D.聲速
(2024江西南昌期末)
40.如圖所示,甲、乙、丙、丁是不同的聲音先后輸入到同一示波器上所顯示的波形圖 則下面說法中正確的是
A.甲和乙聲音的音調相同
B.甲和丙聲音的響度相同
C.丙聲音在真空中傳播速度最快
D.甲和丁聲音的音色相同
(2024江蘇蘇州期末)
41.人可以依靠兩只耳朵來判斷發(fā)聲物體的方位,從而對聲音世界有立體的感覺。如圖,舞臺上利用左右兩只揚聲器(喇叭)A、B來形成立體聲效果,如果從揚聲器所發(fā)出的聲音是A強B弱,人會感覺到這個聲源在A、C之間某位置,這里人作出判斷主要利用聲音的( )
A.響度B.音調C.音色D.聲速
(2024河南南陽期末)
42.如圖所示,用薄塑片在甲、乙兩把塑料梳子的齒上用同樣的速度分別劃一次,則( )
A.甲圖中聲音尖利,音調高
B.乙圖中聲音尖利,音調高
C.甲圖中塑料梳子的齒稀疏,振動慢,音調高
D.乙圖中塑料梳子的齒稀密,振動慢,音調低
(2024江西宜春期末)
43.“宮、商、角、徵、羽”起源于春秋時期,是中國古樂的五個基本音階,亦稱五音,相當于現(xiàn)代7個音階中的d、re、mi、sl、la.五音實際上是指聲音的( )
A.音色B.音調C.響度D.速度
(2024天津河北期末)
44.下列成語對聲現(xiàn)象有著生動的描述,其中描述聲音響度小的是( )
A.引吭高歌B.低聲細語
C.悅耳動聽D.曲高和寡
(2024福建福州華倫中學期末)
45.有一款新型的折疊導盲杖,使用時導盲杖會持續(xù)發(fā)出超聲波,若前進方向上遇到障礙物,導盲杖會接收到反射信號并產生提示音,離障礙物越近提示音越尖銳,提醒盲人繞開障礙物,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超聲波不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
B.超聲波的傳播不需要介質
C.盲人能聽到超聲波
D.一般情況下,超聲波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約是340m/s
(2024四川成都期末)
46.圖是某次實驗中獲得的聲音的波形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乙和丁的音色和音調均相同
B.比較乙、丙兩個波形圖,乙的音調高
C.比較甲、乙兩個波形圖,甲的音調高
D.比較甲、丙兩個波形圖,丙的響度大
(2024河北廊坊期末)
47.如圖所示是中國空間站天和核心艙,從核心艙傳來:“太空探索,永無止境。隨著不斷旋轉的陀螺,我們已經從神舟十號任務進入了空間站時代。歡迎來到天空課堂!”小華興奮地喊道:“那是航天員王亞平老師的聲音”。小華能判斷出是王亞平的聲音是根據(jù)聲音的( )
A.響度不同B.音調不同C.音色不同D.音速不同
(2024江西贛州瑞金第一中學期末)
48.往保溫瓶里灌開水時,聽聲音就能判斷瓶里的水位高低,因為( )
A.隨著水位升高,音調升高
B.灌水過程中音調保持不變,響度減小
C.隨著水位升高,音調降低
D.灌水過程中音調保持不變,響度增大
(2024河南南陽期末)
49.如圖所示,是一款低音頻發(fā)聲滅火裝置,通過發(fā)出30~60Hz的低頻聲波,能夠在短短數(shù)秒之內撲滅火焰。關于這臺低音頻發(fā)聲滅火裝置,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低音頻發(fā)聲滅火裝置發(fā)出的是次聲波
B.低音頻發(fā)聲滅火裝置利用的是其發(fā)聲的響度大
C.聲波可以滅火說明聲波具有能量
D.低音頻發(fā)聲滅火裝置發(fā)出的聲波能量大,能在真空中傳播
(2024山東煙臺期末)
50.有一種隨身攜帶的“聲波盒”,它利用47000Hz超聲波使液體高頻振動產生無數(shù)微小的氣泡,再立即使其破裂,這個短暫的過程,會產生強烈沖擊力,將物體表面的污漬、油脂撞擊、剝離下來,達到高效清潔的目的。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超聲波不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
B.超聲波只能在水中傳播
C.利用超聲波清洗物品說明聲波具有能量
D.超聲波粉碎體內的“結石”,說明超聲波可以傳遞信息
(2024山東濟南期末)
51.據(jù)報道,世界“吼王”杰米?溫德拉某次表演時曾“吼”出超過100分貝的聲音,他“吼”出的聲音直接將玻璃杯震碎。以下是對他“吼”出聲音的分析,正確的是( )
A.超過100分貝,說明頻率高
B.該聲音屬于超聲波
C.該聲音是玻璃杯振動產生的
D.該聲音傳遞了能量
(2024湖南懷化期末)
52.如果你家附近建筑工地施工,影響你的學習和休息,為了減小噪聲的干擾,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A.打開門窗,讓空氣加速流通
B.關緊門窗
C.用棉花塞住耳朵
D.告知有關部門督促施工單位合理安排施工時間
(2024湖北武漢期末)
53.如圖在遼寧艦艦載機旁邊的指揮工作人員佩戴有耳罩的頭盔,耳罩的作用是( )
A.防止噪聲的產生B.為了保暖,防止海風吹到頭部
C.阻斷噪聲的傳播D.阻止噪聲進入人耳
(2024湖北武漢期末)
54.如圖為學校附近常見的控制噪聲標志。下列控制噪聲的措施與圖的方法相同的是( )
A.工人戴上防噪聲耳罩B.道路兩旁設置隔音板
C.上課時關閉教室門窗D.觀演時手機調為靜音
(2024河南焦作期末)
55.為了使教室內的學生免受噪聲干擾,下列方法中最快速有效、合理的是( )
A.在教室內安裝噪聲監(jiān)測裝置B.關上門窗
C.每個學生都戴一個防噪聲的耳罩D.在教室周圍植樹
(2024北京西城期末)
56.噪聲會影響人們正常的生活、學習或工作。在如圖所示的實例中,屬于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的是( )
A. 射擊時戴耳罩
B. 禁止大聲喧嘩
C. 安裝雙層中空玻璃
D. 安裝噪聲監(jiān)測系統(tǒng)
(2024山東濟寧期末)
57.近幾年,廣場舞和廣場K歌作為一種新的休閑娛樂方式“遍地開花”,但巨大的噪聲讓人頭疼,如果根據(jù)《噪聲污染防治法》進行依法治理,將得到市民的一片好評,因為它會減少噪聲污染,還市民一個清靜的居住環(huán)境。如果對公共場所的大功率擴音設備進行管理,可以( )
A.從人耳處減弱噪聲
B.從傳播途徑中減弱噪聲
C.從聲源處減弱噪聲
D.以上三種減弱噪聲的方法都用了
(2024江蘇揚州期末)
58.音樂會上聽到的小提琴聲是由琴弦 產生的,琴聲通過 傳播到我們的耳朵,同時我們也能辨別不同樂器的聲音,是根據(jù)聲音的 不同。
(2024河南南陽期末)
59.古詩《鹿柴》中有“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詩人聽到的人聲是由聲帶 產生的。聲音在液體中的傳播速度 (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
(2024山東臨沂期末)
60.在飛機失事搜尋過程中,搜救艦船在定位和測量海深時都要用到超聲測位儀,它是利用聲音可以在 中傳播來工作的。這種方法 (選填“能”或“不能”)用來測量地球和月球之間的距離,這是因為 。
(203山東煙臺期末)
61.如圖1,用懸掛著的乒乓球接觸正在發(fā)聲的音叉,乒乓球會多次被彈開,這個實驗說 ,如圖2,抽出玻璃罩內的空氣時,發(fā)現(xiàn)門鈴發(fā)出的聲音 ,說明聲音的傳播需要 ,真空 。
(2024江西宜春豐城中學期末)
62.小明在8個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制成了“水瓶琴”敲擊水位最 (填“低”或“高”)的瓶子音調最低,為d(1)音。小明覺得該瓶發(fā)出的d(1)音還不夠準,他用手機軟件測得敲擊時該瓶振動頻率為200Hz,查閱資料國際標準音高d是261.6Hz,他應該 直至音準。(最后一空選填“增加水”或“減少水”)
(2024黑龍江大慶期末)
63.小麗用兩把傘做了一個“聚音傘”的實驗,如圖,在右邊傘柄的A點掛一塊機械手表,當她的耳朵位于B點時聽不到表聲,把另一把傘放在左邊圖示位置后,在B點聽到了手表的滴答聲,這個實驗表明聲音也象光一樣可以發(fā)生 現(xiàn)象,“聚音傘”增大了人聽到聲音的 ,手表聲在兩傘之間傳播依靠的介質是 .
(2024廣東肇慶期末)
64.圖中蒙住雙眼的小王能辨別周圍同學的聲音,這是因為不同人聲音的 不同,女同學的聲音比男同學要尖細,是聲音的 不同,同時還可以根據(jù)聲音的 來大致判斷周圍同學離他的遠近(均選填“響度”、“音調”、“音色”)。
(2024四川涼山期末)
65.蚊子飛行時,翅膀在2分鐘內振動了60000次,則它振動的頻率是 Hz,此聲音屬于 (選填“可聽聲”、“次聲波”、“超聲波”)。
(2024江蘇蘇州期末)
66.如圖所示,用同種瓷磚切成寬度相同而長度不同的磚條,用小錘敲擊時,就能發(fā)出悅耳動聽的音樂聲。當用不同的力量敲擊同一塊磚條時,兩次發(fā)出聲音的 不同。若圖中的瓷磚條剛好可以發(fā)出“1,2,3,4,5,6,7”的聲音,則發(fā)出“7”音的是圖中的 (填“A”或“B”)。
(2024遼寧沈陽期末)
67.如圖所示是某同學在課堂上展示“會跳舞的燭焰”:將揚聲器對準蠟燭的燭焰,播放音樂時,燭焰就會隨著音樂跳起舞來,燭焰會跳舞是由于聲波能傳遞 。我們能分辨出音樂里的鋼琴聲,是根據(jù)聲音的 判斷的。
介質
聲速/m·s-1
介質
聲速/m·s-1
空氣(0℃)
331
水(常溫)
1500
空氣(15℃)
340
海水(25℃)
1531
空氣(25℃)
346
銅(棒)
3750
煤油(25℃)
1324
鐵(棒)
5200
參考答案:
1.D
【詳解】物體振動發(fā)聲,鑼發(fā)聲的時候用手按住鑼面,鑼面停止振動,鑼就停止發(fā)聲。故ABC不符合題意,D符合題意。
故選D。
2.C
【詳解】手掌按住正在發(fā)聲的鼓面,振動停止,發(fā)聲相應的停止.所以鼓聲消失了,此實驗是想探究聲音產生的原因,故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
故選C。
3.C
【詳解】拍掌聲先從空氣傳播進入水中,再由水傳播給魚,從而使金魚受驚,故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
故選C。
4.A
【詳解】把正在響鈴的鬧鐘放在玻璃罩內,逐漸抽出玻璃罩內的空氣,聽到鬧鈴聲逐漸變小,直至聽不見;再讓空氣逐漸進入玻璃罩內,聽到鬧鈴聲又逐漸變大,通過以上實驗現(xiàn)象可以知道聲音的傳播是需要介質的,它既可以在空氣中傳播,但不能在真空中傳播,故A正確,BCD錯誤.
5.C
【詳解】發(fā)聲的音叉振動較弱,不易觀察,但可以將正在發(fā)聲的音叉緊靠懸線下的輕質小球,發(fā)現(xiàn)小球被多次被彈起,這樣就可以把音叉的微小振動放大,便于觀察,故ABD不符合題意,C符合題意。
故選C。
6. 空氣 水
【詳解】[1]風在吼,“風吼”的聲源是空氣。
[2]黃河在咆哮,“黃河咆哮”的聲源是黃河水。
7.固體
【詳解】將耳機貼在顳骨兩側因為固體可以傳播聲音,所以耳機發(fā)出的聲音就可以以骨骼為介質將聲音傳遞到聽覺神經。
8. 振動 不能
【詳解】[1]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鼓聲是鼓面的振動產生的。
[2]玻璃罩內空氣越來越少,聲音的響度將會逐漸變小,是聲音傳播的物質(空氣)逐漸減少造成的,由此可以推出玻璃罩內空氣越少,傳出的聲音越?。蝗绻Aд謨瘸槌烧婵蘸?,就聽不到鬧鐘響鈴的聲音了,最后得出結論:真空不能傳聲。
9. 大于 680
【詳解】[1]光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約為3×108m/s,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約為340m/s,故電閃雷鳴的天氣里,人們往往先看到閃電再聽到雷聲。
[2]已知v聲=340m/s,t=2s,打雷處大約距離小明為
s=vt=340m/s×2s=680m
10. 反射 680
【詳解】[1]聲音在傳播過程中遇到障礙物會被反射回來,通過測量聲波從發(fā)出到接收所用的時間從而計算出聲音所走的路程,進而測量兩地之間的距離的方法叫回聲測距。所以回聲測距是利用聲波可以被反射的原理。
[2]他鳴笛處距峭壁的距離
11. 不相同 固體 氣體 溫度 增大
【詳解】(1)[1]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由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在不同的介質中,聲音傳播的速度不同。
(2)[2][3]由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聲在固體中傳播速度最大,在氣體中傳播速度最小。
(3)[4][5]同一種介質中,溫度不同時,聲音的傳播速度也不同,由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聲音在空氣中傳播速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
12.B
【詳解】“輕聲慢步”是一種文明行為,這里的“輕聲”指的是聲音的響度.故選B.
13.B
【詳解】用手堵住管住不同位置的氣孔時,就改變了振動部分空氣柱的長度,而改變空氣柱的長度也就改變了氣體振動的頻率,氣體振動的頻率改變了,也就意味著發(fā)出的發(fā)出聲音的音調發(fā)生了改變,故ACD不符合題意,B符合題意.
14.B
【詳解】聲音的特征有:音調、響度、音色。音調是聲音的高低,與振動頻率有關;響度是聲音的大小,與振動幅度有關;音色是聲音的特色,與發(fā)聲體材料和結構有關;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真空不能傳聲,聲音的傳播速度與介質種類和溫度有關?!罢坡暲坐Q”是指聲音很響亮,即聲音的響度大,故ACD不符合題意,B符合題意。
故選B。
15.D
【詳解】聲音的特性有音調、響度和音色三個方面。音色是指聲音的品質與特征,它與聲源的材料、結構有關。不同物體發(fā)出聲音的音調和響度可能相同,但音色卻一定不同。所以聲紋鎖主要是依據(jù)聲音的音色。故ABC不符合題意,D符合題意。
故選D。
16.C
【詳解】①歌曲調子太高,是指發(fā)出聲音的頻率高;②引吭高歌指的是聲音的響度大;③“高音”是指聲音的音調高;④高聲喧嘩是指聲音的響度大。所以“高”字指音調的是①③。故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
故選C。
17.B
【詳解】音色反映的是聲音的品質與特色,它跟發(fā)聲體的材料和結構有關,因為每個人的聲帶結構不同,發(fā)出聲音的音色就會不同,所以不用親眼看到就能通過音色辨別張老師親切的聲音,故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
故選B。
18.B
【詳解】詩人能夠清楚地辨別出鳥鳴和風雨聲,是因為鳥鳴和風雨聲的發(fā)聲體不同,音色不同,即詩人是通過聲音的音色來辨別的,故ACD不符合題意,B符合題意。
故選B。
19.B
【詳解】響度是聲音的大小,音色是聲音的特色,音調是聲音的高低,速度是路程與時間的比值,表示運動快慢的物理量;由題意可知,“上”、“下”指的是聲音的高低,所以這種技術改變的是磬發(fā)出聲音的音調,故ACD不符合題意,B符合題意。
故選B。
20.C
【詳解】醫(yī)生通過聽診器了解患者的心肺工作情況,主要是聽診器增大了聲音的響度,而增大聲音的響度的方法有增大發(fā)聲體的振動幅度,顯然這一做法不合理,故選項AB錯誤;可以減小距離聲源的距離來增大響度,而醫(yī)生并沒有貼近患者心肺處,所以選項D錯誤;還可以減少聲音的分散,使聲音集中傳播來增大響度,而聽診器的橡皮管恰好能起到這個作用,故答案選C.
21. 響度 音調 音色
【詳解】[1]調節(jié)錄音機的音量是改變聲音的響度的大小。
[2][3]聲音沒有跑調,說明不是聲音的音調是不同,所以播放出來聲音和直接聽到的聲音不同,是因為音色不同。
22. 音色 響度
【詳解】[1][2]不同的發(fā)聲體(如不同的人),其音調和響度可能相同,但音色一般不同,口技藝人可以模仿各種聲音,主要模仿聲音的音色;觀眾聽到震耳欲聾的大炮聲,是因為大炮聲的響度較大。
23. 音調 響度
【詳解】[1]敲擊鋼琴的不同鍵時,弦的振動頻率不同,故音調不同.
[2]用大小不同的力敲擊鋼琴的同一個鍵時,弦的振動幅度不同,故聲音的響度不同。
24. ABD ABC
【詳解】[1]由圖可知,在相同時間內A、B、D圖中的聲波振動頻率相同,因此ABD的音調相同。
[2]其中A、B、C波形偏離原位置的幅度相同,因此振幅相同,故ABC響度相同。
25.B
【詳解】A.用超聲波電動牙刷刷牙,這是利用超聲波傳遞能量的,故A不符合題意;
B.用超聲波給金屬工件探傷,這是利用超聲波傳遞信息的,故B符合題意;
C.用超聲波清洗眼鏡片,這是利用超聲波傳遞能量的,故C不符合題意;
D.用超聲波除去人體內的結石, 這是利用超聲波傳遞能量的,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B。
26.C
【詳解】A.醫(yī)院利用“B超”檢查體內情況是利用了聲音能傳遞信息,故A不符合題意;
B.蝙蝠利用超聲波確定食物及障礙物的位置是利用了聲音能傳遞信息,故B不符合題意;
C.超聲波加濕器使藥液霧化是利用聲音能傳遞能量,故C符合題意;
D.用超聲波探測水庫大壩是否有空隙裂縫是利用了聲音能傳遞信息,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C。
27.A
【詳解】聲可以傳遞信息,也可以傳遞能量。聽撥動鋼尺振動發(fā)出的聲音、蝙蝠靠超聲波發(fā)現(xiàn)昆蟲、倒車雷達都是利用聲傳遞信息,發(fā)聲的揚聲器旁燭焰晃動說明聲傳遞能量。故BCD不符合題意,A符合題意。
故選A。
28.D
【詳解】A.m是長度的單位,故A不符合題意;
B.s是時間的單位,故B不符合題意;
C.Hz是頻率的單位,故C不符合題意;
D.日常生活,人們用分貝為單位來表示聲音的等級,故D符合題意。
故選D。
29.D
【詳解】本題涉及的知識是防治噪聲的途徑.“汽車進入市區(qū)后禁止鳴喇叭”和“圖書館里不能大聲喧嘩”是在聲源處減弱噪聲,“飛機旁的工作人員帶上耳罩”是在人耳處減弱噪聲,“高速公路兩側安裝透明板墻” 是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故D符合題意.
30.B
【詳解】穿越住宅區(qū)、學校的高架橋上,會安裝數(shù)米高的擋板,是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
A.睡眠時帶上防噪耳塞,是在人耳處減弱噪聲,故A不符合題意;
B.午休時關閉房間的門窗,是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故B符合題意;
C.市區(qū)內嚴禁車輛鳴笛,是在聲源處減弱噪聲,故C不符合題意;
D.開會手機調成靜音模式,是在聲源處減弱噪聲,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B。
31.D
【詳解】禁鳴喇叭就是在聲源處減弱噪聲。
A.工人戴上防噪聲耳罩,是在人耳處減弱噪聲,故A不符合題意。
B.在道路旁設置隔聲板,是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故B不符合題意。
C.上課時關閉教室的門窗,是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故C不符合題意。
D.在摩托車上安裝消聲器,是在聲源處減弱噪聲,故D符合題意。
故選D。
32. 【答題空18-1】信息 【答題空18-2】能量
【詳解】在汽車被撬開時能發(fā)出報警聲,提醒人們車輛被盜,這是利用了聲音可以傳遞信息;醫(yī)生用超聲波除去人體內的結石,說明聲波能夠傳遞能量.
【點睛】(1)聲音可以傳遞信息,如:隆隆的雷聲預示著一場可能的大雨,“聲吶”的利用、醫(yī)用“B超”等;(2)聲音能夠傳遞能量,如:利用聲波來清洗鐘表等精細的機械,“超聲波碎石”等.
33. 響度 不能
【詳解】[1][2]據(jù)圖所示的噪聲監(jiān)測器顯示屏顯示35的數(shù)字,可知此時的噪聲是35分貝;該裝置是用來監(jiān)測噪聲強弱的儀器,故其測的是當時環(huán)境聲音的響度,不能起到減弱噪聲的作用。
【點睛】噪聲監(jiān)測器是用來監(jiān)測噪聲大小的儀器,外界的噪聲越大,也就是聲音越強,即響度越大,其所顯示的數(shù)字就越大.
34. 傳播過程中 人耳處
【詳解】甲同學關窗是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乙同學堵耳朵是在接收處減弱噪聲.
35.D
【詳解】A.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
B.聲音是以聲波的形式向外傳播的,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
CD.聲音可以在固體、液體和氣體中傳播;聲音在不同的介質中的傳播速度不同,在固體中傳播速度最快,在液體中次之,最慢的是在氣體中傳播,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D錯誤.,符合題意。
故選D。
36.D
【分析】頻率高于20000Hz的聲波叫超聲波,超聲波的穿透能力很強,方向性能好.
【詳解】超聲波具有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強、易于獲得較集中的聲能等特點,故ABC不符合題題;人類聽不到超聲波,但利用超聲波進行海底探測不是利用這一個特點,故D符合題意.
故選D.
37.C
【詳解】因聲音傳播的距離等于鳴笛時汽車到西山距離的2倍減去汽車行駛的距離,所以,聲音傳播的距離
由可得,鳴笛聲從發(fā)射到發(fā)射回來被聽到需要的時間
因汽車行駛的時間和聲音傳播的時間相等,所以汽車行駛的速度
故ABD不符合題意,C符合題意。
故選C。
38.B
【詳解】如圖所示,甲丙丁波紋相同,音色相同,甲乙丙振幅相同,響度相同,甲乙丁頻率相同,音調相同,故②④正確,①③錯誤,故ACD錯誤,B正確。
故選B。
39.C
【詳解】由圖示知,三種樂器發(fā)出聲音的波形的頻率相同、振幅相同,形狀不同,所以三種樂器發(fā)出聲音的音色不同,故ABD不符合題意,C符合題意。
故選C。
40.A
【詳解】A. 從圖中可以看出,相同時間內,甲和乙振動的頻率相同,所以音調相同的是甲和乙.故A正確;B. 甲振幅最小,乙和丙振幅相同,故乙、丙響度相同,故B錯誤;C. 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故C錯誤.D. 甲、乙、丙的振動有規(guī)律,丁無規(guī)律,因此甲、乙、丙為樂音,丁為噪音,甲和丁發(fā)聲體的材料不同,故音色不同.故D錯誤.
41.A
【詳解】聲源所產生的聲音通過揚聲器發(fā)出的聲音A強于B,則說明聲源與A的距離小于與B的距離,這是因為聲音的響度受傳播距離的影響,傳播距離越大,響度越小,所以此處人是據(jù)響度作出判斷的,故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
故選A。
42.B
【詳解】甲圖中塑料梳子的齒稀疏,振動慢,音調低;乙圖中塑料梳子的齒稀密,振動快,音調高
故選B。
43.B
【詳解】中國古樂的五個基本音階,每個音階對應的頻率是逐漸增大的,因為頻率越高,音調越高,由此可知d、re、mi、sl、la.五音實際上是指聲音的音調.故B正確.
44.B
【詳解】A.引吭高歌的意思是放開嗓子,大聲歌唱,描述聲音的響度大。故A不符合題意;
B.低聲細語形容聲音特別小,描述聲音的響度小。故B符合題意;
C.悅耳動聽形容聲音比較優(yōu)美、能讓人快樂,用來描述聲音的音色好。故C不符合題意;
D.曲高和寡的意思是曲調高深,能跟著唱的人就少,指的是聲音的音調高。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B。
45.D
【詳解】AB.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真空不能傳聲,所以超聲波也是聲,也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其傳播也需要介質,故AB錯誤;
C.人耳的聽覺頻率范圍是20Hz~20000Hz,而超聲波的頻率大于20000Hz,所以盲人不能聽到超聲波,故C錯誤;
D.一般情況下,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約為340m/s,超聲波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也大約是340m/s,故D正確。
故選D。
46.D
【詳解】A.丁圖的振動是無規(guī)則的,屬于噪聲,不能確定的音調和音色,無法和乙圖做比較,故A錯誤;
B.從圖中可以看出,相同時間內,丙振動的次數(shù)多,頻率大,因此比較乙、丙兩個波形圖,丙的音調高,故B錯誤;
C.相同時間內,甲、乙振動的快慢相同,頻率相同,音調相同,故C錯誤;
D.比較甲、丙兩個波形圖,丙振動時偏離中間位置的幅度大,則振幅大,丙的響度大,故D正確。
故選D。
47.C
【詳解】聲速與介質的種類和溫度有關;音調是指聲音的高低,頻率越高,音調越高;響度是指聲音的強弱,人們以分貝為單位表示聲音的強弱,物體振幅越大,響度越強;音色是指聲音的特色,與發(fā)聲體的材料和結構有關。不同的物體的音調、響度盡管都可能相同,但音色卻一定不同(辨別是什么物體發(fā)的聲靠音色)。小華能判斷出是王亞平的聲音是根據(jù)聲音的音色不同。故ABD不符合題意,C符合題意。
故選C。
48.A
【詳解】音調是由振動頻率決定的,水越多,瓶內的空氣柱越短,頻率越高,就是憑借這一點,能判斷瓶里的水位高低,故BCD不符合題意,A符合題意。
故選A。
49.C
【詳解】A.低音頻發(fā)聲滅火裝置發(fā)出聲波的頻率范圍在30~60Hz,而次聲波的頻率要小于20Hz,所以該裝置發(fā)出的不是次聲波,故A錯誤;
BC.聲波可以滅火,利用了特定頻率的聲波具有傳遞能量的性質,故B錯誤,C正確;
D.聲波的傳播需要介質,真空不能傳播聲波,故D錯誤。
故選C。
50.C
【詳解】A.一切聲音都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故A錯誤;
B.聲波可以在固體、液體、氣體中傳播,故B錯誤;
C.利用超聲波清洗物品說明聲波具有能量,故C正確;
D.超聲波粉碎體內的“結石”,說明超聲波可以傳遞能量,故D錯誤。
故選C。
51.D
【詳解】ABC.聲音僅僅在玻璃杯中傳播,“吼王”吼出的聲音是他的聲帶振動產生的,聲音的分貝數(shù)是指其響度,與振幅有關,與頻率無關,超聲人是聽不到的,所以也不是超聲波,故ABC錯誤;
D.世界“吼王”杰米?溫德拉曾“吼”出超過100分貝的聲音,因為玻璃杯破了主要是因為能量,所以利用了聲波來傳遞能量,故D正確。
故選D。
52.A
【詳解】A.打開門窗,讓空氣加速流通,是增強了噪聲的傳播,故A符合題意;
B.關緊門窗,是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故B不符合題意;
C.用棉花塞住耳朵,是在人耳處減弱噪聲,故C不符合題意;
D.告知有關部門督促施工單位合理安排施工時間,是在聲源處消除噪聲,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A。
53.D
【詳解】減弱噪聲的途徑有三種,即在聲源處,在傳播過程中,在人耳處。因為飛機發(fā)生聲音的響度非常大,所以在遼寧艦艦載機旁邊的指揮工作人員佩戴有耳罩的頭盔,它是在人耳處防止噪聲進入耳朵。故ABC不符合題意,D符合題意。
故選D。
54.D
【詳解】圖示是禁鳴喇叭的標志,即在聲源處控制噪聲,而戴上防噪聲耳罩是在人耳處控制噪聲,道路兩旁設置隔音板和上課時關閉教室門窗是在傳播過程中控制噪聲,將手機調為靜音是在聲源處控制噪聲,故ABC不符合題意,D符合題意。
故選D。
55.B
【詳解】A.安裝噪聲監(jiān)測裝置只能監(jiān)測噪聲的強弱,不能控制噪聲,故A不符合題意;
B.關上門窗是在傳播過程中阻斷噪聲的傳播,所以可以有效合理的控制噪聲,故B符合題意;
C.戴一個防噪聲的耳罩可以從人耳處防止噪聲進入耳朵,有效但不可行,故C不符合題意;
D.在教室周圍植樹可以在傳播過程中阻斷噪聲的傳播,有效合理但不快速,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B。
56.C
【詳解】A.射擊時戴耳罩可以防止噪聲進入人耳,屬于在人耳處減弱噪聲,故A不符合題意;
B.禁止大聲喧嘩可以防止噪聲的產生,屬于在聲源處減弱噪聲,故B不符合題意;
C.安裝雙層中空玻璃可以阻斷噪聲的傳播,屬于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故C符合題意;
D.安裝噪聲監(jiān)測系統(tǒng)只能了解噪聲的強度,不能減弱噪聲,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C。
57.C
【詳解】減弱噪聲的途徑有三種:一是在聲源處減弱,二是在傳播過程中減弱,三是在人耳處減弱。對公共場所的大功率擴音設備進行管理,可以從聲源處減弱噪聲,故ABD不符合題意,C符合題意。
故選C。
58. 振動 空氣 音色
【詳解】[1][2][3]小提琴所產生的聲音是由琴弦的振動產生的,產生的聲音通過空氣傳播到人的耳朵中,使我們聽到聲音,人們分辨不同的聲音主要是靠聲音的音色不同。
59. 振動 大于
【詳解】[1]聲音由物體振動產生,詩人聽到的人聲是由聲帶振動產生。
[2]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聲音在液體中的傳播速度大于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
60. 液體 不能 真空不能傳聲
【詳解】[1][2][3]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固體、液體、氣體均可以傳播聲音。搜救艦船在定位和測量海深時都要用到超聲測位儀,它是利用聲音可以在液體中傳播來工作的。但真空不能傳聲,所以這種方法不能用來測量地球和月球之間的距離。
61. 發(fā)聲的物體在振動 逐漸減小 介質 不能傳聲
【詳解】[1]正在發(fā)聲的音叉將乒乓球多次被彈開,說明音叉在振動,從而說明發(fā)聲的物體在振動。
[2][3][4]鈴振動會發(fā)出聲音,抽去玻璃置內空氣的過程中,鈴聲逐漸減小,說明聲音的傳播需要借助,進而推理說明真空不能傳聲。
62. 高 減少水
【詳解】[1]由題意可知,敲擊灌水玻璃瓶時,水柱和玻璃瓶在振動。水柱越高,玻璃瓶的質量越大,振動越慢,聲音頻率越低,音調也越低,所以敲擊水位最高的,瓶子音調最低。
[2]題意可知,敲擊時該瓶振動頻率為200Hz,而國際標準音高d是261.6Hz,振動頻率要升高,振動要加快,則玻璃瓶的質量要減小,他應該減少水,直至音準。
63. 反射 響度 空氣
【詳解】(1)聲音也像光一樣可以發(fā)生反射現(xiàn)象;
(2)“聚音傘”可以有效減弱聲音的發(fā)散,增大了人聽到聲音的響度.
(3)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手表聲在兩傘之間傳播依靠的介質是空氣;
64. 音色 音調 響度
【分析】聲音的品質叫音色,音色決定于發(fā)聲體本身;音調大小反映的是聲音的高低;音調的高低與發(fā)聲體振動快慢有關,物體振動越快,音調就越高;聲音的強弱叫響度,響度與發(fā)聲體的振幅和距離發(fā)聲體的遠近有關;
【詳解】[1]蒙住雙眼的小王能辨別周圍同學的聲音,這是因為不同人聲音的音色不同。
[2]聲音的高低稱為音調,它是由發(fā)聲體的頻率決定的,頻率越高,音調越高;因為女同學的聲帶振動比較快,造成聲音的音調比男同學高。
[3]判斷周圍同學離他的遠近是根據(jù)聲音的響度來確定。
【點睛】此題考查了聲音的傳播特點、音色和響度的應用,屬于聲現(xiàn)象重要規(guī)律的考查,難度不大。
65. 500 可聽聲
【詳解】[1]由題意知,蚊子飛行時翅膀振動的頻率
[2]人的聽覺頻率范圍為20Hz~20000Hz,蚊子飛行時翅膀振動的頻率500Hz,在人的聽覺頻率范圍之內,所以此聲音屬于可聽聲。
66. 響度 A
【詳解】[1]不同的力敲擊同一塊磚條,磚條在敲擊后振動的幅度不同,即響度不同,所以能夠發(fā)出不同響度的聲音。
[2]因為A的質量最小,所以用相同的力敲擊時,它振動的頻率最大,故它發(fā)出的聲音的音調是最高的;說以發(fā)出“7”音的是圖中的A。
67. 能量 音色
【詳解】[1]聲音可以傳遞能量,所以揚聲器對準燭焰播放音樂時,燭焰會隨著音樂跳起舞來。
[2]不同樂器、不同發(fā)聲體的材料和結構不同,產生的音色會不同,我們是靠音色來分辨出音樂里的鋼琴聲。
相關試卷
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八年級上冊(2024)第四章 光現(xiàn)象優(yōu)秀同步達標檢測題,共42頁。
這是一份【好題匯編】5年(2020-2024)中考1年模擬物理真題分類匯編(江西專用)專題02光現(xiàn)象,共16頁。
這是一份【好題匯編】5年(2020-2024)中考1年模擬物理真題分類匯編(江西專用)專題01聲現(xiàn)象,共10頁。

相關試卷 更多
- 1.電子資料成功下載后不支持退換,如發(fā)現(xiàn)資料有內容錯誤問題請聯(lián)系客服,如若屬實,我們會補償您的損失
- 2.壓縮包下載后請先用軟件解壓,再使用對應軟件打開;軟件版本較低時請及時更新
- 3.資料下載成功后可在60天以內免費重復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