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分)中國人最先使用負數(shù),魏晉時期的數(shù)學家劉徽在“正負術”的注文中指出,可將算籌(小棍形狀的計數(shù)工具)正斜擺放,分別表示正數(shù)和負數(shù),如圖①。那么圖②表示的數(shù)分別是( )
A.+3和+5B.﹣3和﹣5C.﹣3和+5D.+3和﹣5
2.(2分)如圖,對長方形ABCD的各頂點的位置描述不正確的是( )
A.A點位于(1,5)。
B.B點位于(5,5)。
C.C點在B點的正南方向3cm處。
D.D點在B點的西偏南45°4cm處。
3.(2分)公園里有一個用5個完全相同的正方體石塊拼成的凳子。從上面看到的是,從左面看到的是,從前面看到的是,以下可以表示這個石凳的圖形是( )
A.B.C.D.
4.(2分)盒子里有黃、白兩個除顏色外都相同的乒乓球各1個,閉上眼睛隨意摸出一個然后放回,連續(xù)4次都摸到白色的乒乓球。當?shù)?次摸球時,摸到黃色與白色乒乓球的可能性相比( )
A.黃色可能性大B.白色可能性大
C.一樣大D.無法確定
5.(2分)如圖,四邊形ABCD是一個等腰梯形,AB=DC?,F(xiàn)在把這個梯形分割成一個平行四邊形和一個三角形,得到的三角形一定是一個( )
A.等腰三角形B.等邊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D.一般三角形
6.(2分)甲、乙、丙三個商店的同款足球的單價都是25元,但優(yōu)惠方式各不相同(如表),李老師要為學校購買10個足球,需付錢最少的商店是( )
A.甲B.乙C.丙D.無法確定
7.(2分)學校體藝節(jié)開展藝術作品展評,其中一幅作品評委評分結果如下,大部分評委給的分數(shù)與該作品的平均分分別是( )
A.5分,4.8分B.5分,4.08分
C.4分,4.08分D.4分,4.8分
8.(2分)如圖所示,把一張長方形的硬紙貼在木棒上,快速轉動,形成的圓柱體積是12πcm3。如果將長方形按圖示剪開后再次旋轉,得到新的幾何體的體積是( )
A.9πcm3B.8πcm3C.6πcm3D.4πcm3
二、填空題(第11題2分,第12、13題各4分,其余每空1分,共25分)
9.(3分)三葉蟲是距今560000000年前的寒武紀出現(xiàn)的最具代表性的遠古生物,橫線上的數(shù)讀作 ,把橫線上的數(shù)改寫成用“萬”作單位的數(shù)是 萬,改寫成用“億”作單位的數(shù)是 億。
10.(5分)如圖,直線上A點用分數(shù)表示為 ,用小數(shù)表示為 ,用百分數(shù)表示為 ,B點表示 ,C點表示 。
11.(2分)有一個20以內的自然數(shù)滿足以下三個條件:①這個數(shù)加上2是一個奇數(shù);②這個數(shù)可以寫成兩個質數(shù)相加的和;③這個數(shù)可以寫成兩個不同質數(shù)相乘的積。這個數(shù)是 。
12.(4分)趙爺爺乘坐高鐵去北京旅游,如圖是他購買往返車票的車次信息。他到達北京的日期是 月 日,需要在北京住 晚。
13.(4分)學校勞動日,六年級某班45人參加植樹活動。負責挖坑種樹的同學每5人一組,負責抬水澆水的同學每3人一組,正好分成了11組。負責挖坑種樹和抬水澆水的各有多少人?解決這個問題,可以先假設挖坑種樹的同學有x組,那么抬水澆水的同學有 組,列方程為 。
14.(4分)如圖①是水分別滴進四個玻璃容器的示意圖(滴水速度相同),如圖②表示的是隨滴水時間的增加,各容器中水的高度的變化情況(圖中刻度單位都相同)。請寫出圖①各個玻璃容器與圖②變化情況相對應的序號。
A對應 ,
B對應 ,
C對應 ,
D對應 。
15.(3分)生活中,人們經常要把同樣大小的圓柱管捆扎成一排(橫截面如圖)。每個圓柱管的外直徑都是8厘米,打結處繩子長度不計。捆扎2個圓柱管一圈需要 厘米長的繩子,捆扎3個圓柱管一圈需要 厘米長的繩子……捆扎n個圓柱管一圈需要 厘米長的繩子。
三、計算題(12+8=20分)
16.(12分)計算下列各題。
2.5×32÷32×2.5
17.(8分)解方程或解比例。
3x+6=12.6
四、操作題(共8分)
18.(8分)如圖①號圖形和④號圖形都是直角三角形,請按要求完成問題。
(1)把①號三角形 能得到③號三角形。
A.繞點O順時針旋轉90°,再向右平移1格。
B.繞點O順時針旋轉90°,再向左平移1格。
C.繞點O逆時針旋轉90°,再向左平移1格。
D.繞點O逆時針旋轉90°,再向右平移1格。
(2)把①號三角形繞點O順時針旋轉90°,再向上平移1格得到②號三角形。
(3)把①號三角形按 : 放大能得到⑤號三角形。①②③④號三角形圍成的四邊形面積與⑤號三角形的面積誰大?為什么?(圖中每個小方格邊長1cm)
五、解決問題(7+8=15分)
19.(7分)某品牌小汽車行駛時的油耗與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情況如下表:
(1)請將表格填寫完整。
(2)把油耗與二氧化碳排放量排放量的點在圖上描出來,并連線。
(3)小汽車的油耗和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成 比例。根據以上信息,如果汽車產生18.9kg的二氧化碳,大約耗油多少L?
20.(8分)如圖①,一個底面直徑是6cm的塑料瓶,下部是一個標準的圓柱,圓柱的高是12cm。
(1)如果要給下部的圓柱貼一圈標簽紙,標簽紙的面積最少是多少cm2(接縫處忽略不計)。
(2)小聰想知道這個瓶子的容積是多少,他做了如下操作:
第一步:如圖②,先往瓶子里倒入一部分水,把瓶蓋擰緊,將瓶子倒置,水位沒有到達圓柱部分,無法計算。
第二步:再往瓶子里加入一定體積的水,此時水深5cm,把瓶蓋擰緊,再次把瓶子倒置,此時水在圓柱部分的高度是2cm,如圖③。解決這個問題用到了常用的數(shù)學思想方法是 。請計算瓶子的容積。(瓶身的厚度忽略不計)
六、綜合與實踐(6+5+5=16分)
21.(6分)綠色出行是指相對環(huán)保的出行方式,通過碳減排實現(xiàn)資源的可持續(xù)利用,促進環(huán)境保護。綠色出行的方式有很多,包括乘坐公共汽車、地鐵等公共交通工具,騎自行車、步行等。媽媽下班開車回家,導航顯示路況如圖,全程約需20分鐘。其中行駛緩慢路段約占全程的,擁堵路段長約500米,大約是緩慢路段的一半。媽媽開車回家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2.(5分)綠色出行是指相對環(huán)保的出行方式,通過碳減排實現(xiàn)資源的可持續(xù)利用,促進環(huán)境保護。綠色出行的方式有很多,包括乘坐公共汽車、地鐵等公共交通工具,騎自行車、步行等。媽媽下班開車回家,導航顯示路況如圖,全程約需20分鐘。其中行駛緩慢路段約占全程的,擁堵路段長約500米,大約是緩慢路段的一半。第二天,媽媽為了避免擁堵,選擇綠色出行,沿同樣的路騎自行車回家。已知車輪的直徑是65厘米,腳踏板每蹬一圈自行車車輪轉2圈,媽媽每分鐘可以蹬80圈。媽媽回家大約需幾分鐘?(π取3,結果保留到整數(shù))
23.(5分)為了解全市職工綠色出行情況,小慧在自己班上開展了家庭調查,統(tǒng)計結果如下:
(1)請將條形統(tǒng)計圖與扇形統(tǒng)計圖補充完整。
(2)全市約有200萬名職工,照小慧的調查結果推算,全市綠色出行的職工約有多少萬名?
七、思考題(4+6=10分)
24.(4分)班級圖書角的經典名著欄中有3本《紅樓夢》,2本《西游記》,4本《三國演義》,從這些書中一次至少要取 本書才能保證以上三種書每種至少都有一本。
25.(6分)[閱讀材料]我們知道,端點分別在兩條平行線上,且與平行線垂直的所有線段的長度都相等。反之,如果兩條線段平行且相等,那么經過這兩條線段同側端點的兩條直線就會互相平行。如圖①,如果EF∥GH,并且EF=GH,那么m∥n。
[數(shù)學信息]如圖②有一個長12cm,寬6cm的長方形ABCD,P點在AD邊上以每秒1cm的速度沿AD方向從A點向D點移動;同時Q點以每秒3cm的速度,從C點出發(fā),在BC邊上來回運動,即C→B→C→B。
請根據閱讀材料及以上數(shù)學信息完成問題:
(1)當P點運動1秒時,AP= cm,BQ= cm。
(2)當線段PQ第一次平行AB時,P點運動了幾秒?
(3)整個運動過程中,PQ與AB除第一次平行外,是否還會出現(xiàn)平行?如果會,請直接寫出第幾秒平行;如果不會平行,請說明理由。
2024年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qū)三水區(qū)小升初數(shù)學試卷
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
一、選擇題(把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答題卡對應的選項中,每題2分,共16分)
1.(2分)中國人最先使用負數(shù),魏晉時期的數(shù)學家劉徽在“正負術”的注文中指出,可將算籌(小棍形狀的計數(shù)工具)正斜擺放,分別表示正數(shù)和負數(shù),如圖①。那么圖②表示的數(shù)分別是( )
A.+3和+5B.﹣3和﹣5C.﹣3和+5D.+3和﹣5
【解答】解:圖②表示的數(shù)分別是+3和﹣5。
故選:D。
2.(2分)如圖,對長方形ABCD的各頂點的位置描述不正確的是( )
A.A點位于(1,5)。
B.B點位于(5,5)。
C.C點在B點的正南方向3cm處。
D.D點在B點的西偏南45°4cm處。
【解答】解:A.根據數(shù)對表示位置知識,可知A點位于(1,5)。本選項說法正確。
B.根據數(shù)對表示位置知識,可知B點位于(5,5)。本選項說法正確。
C.根據方向與位置知識,可知C點在B點的正南方向3cm處。本選項說法正確。
D.根據方向與位置知識,D點在B點的西偏南。但是原選項的角度和距離不正確。
故選:D。
3.(2分)公園里有一個用5個完全相同的正方體石塊拼成的凳子。從上面看到的是,從左面看到的是,從前面看到的是,以下可以表示這個石凳的圖形是( )
A.B.C.D.
【解答】解:從上面看到的是,從左面看到的是,從前面看到的是,可以表示這個石凳的圖形是。
故選:B。
4.(2分)盒子里有黃、白兩個除顏色外都相同的乒乓球各1個,閉上眼睛隨意摸出一個然后放回,連續(xù)4次都摸到白色的乒乓球。當?shù)?次摸球時,摸到黃色與白色乒乓球的可能性相比( )
A.黃色可能性大B.白色可能性大
C.一樣大D.無法確定
【解答】解:當?shù)?次摸球時,摸到黃色與白色乒乓球的可能性相比一樣大。
故選:C。
5.(2分)如圖,四邊形ABCD是一個等腰梯形,AB=DC?,F(xiàn)在把這個梯形分割成一個平行四邊形和一個三角形,得到的三角形一定是一個( )
A.等腰三角形B.等邊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D.一般三角形
【解答】解:如圖:
過D作DE平行于AB,則四邊形ABED是平行四邊形,
所以AB=DE=DC,
所以得到的三角形一定是一個等腰三角形。
故選:A。
6.(2分)甲、乙、丙三個商店的同款足球的單價都是25元,但優(yōu)惠方式各不相同(如表),李老師要為學校購買10個足球,需付錢最少的商店是( )
A.甲B.乙C.丙D.無法確定
【解答】解:甲商店的費用:10×25=250(元)
乙商店的費用:
10×25×0.8
=250×0.8
=200(元)
丙商店的費用:10×25=250(元)
250元中有2個100元
10×25﹣2×20
=250﹣40
=210(元)
200<210<250
答:需付錢最少的商店是乙商店。
故選:B。
7.(2分)學校體藝節(jié)開展藝術作品展評,其中一幅作品評委評分結果如下,大部分評委給的分數(shù)與該作品的平均分分別是( )
A.5分,4.8分B.5分,4.08分
C.4分,4.08分D.4分,4.8分
【解答】解:1<3<4<17<25
1+3×2+4×3+25×4+17×5
=1+6+12+100+85
=204(分)
204÷(1+3+4+25+17)
=204÷50
=4.08(分)
答:大部分評委給的分數(shù)與該作品的平均分分別是4分、4.08分。
故選:C。
8.(2分)如圖所示,把一張長方形的硬紙貼在木棒上,快速轉動,形成的圓柱體積是12πcm3。如果將長方形按圖示剪開后再次旋轉,得到新的幾何體的體積是( )
A.9πcm3B.8πcm3C.6πcm3D.4πcm3
【解答】解:12π÷3=4π(cm3)
答:如果將長方形按圖示剪開后再次旋轉,得到新的幾何體的體積是4πcm3.。
故選:D。
二、填空題(第11題2分,第12、13題各4分,其余每空1分,共25分)
9.(3分)三葉蟲是距今560000000年前的寒武紀出現(xiàn)的最具代表性的遠古生物,橫線上的數(shù)讀作 五億六千萬 ,把橫線上的數(shù)改寫成用“萬”作單位的數(shù)是 56000 萬,改寫成用“億”作單位的數(shù)是 5.6 億。
【解答】解:560000000讀作:五億六千萬
560000000=56000萬
560000000=5.6億
故答案為:五億六千萬,56000,5.6。
10.(5分)如圖,直線上A點用分數(shù)表示為 2 ,用小數(shù)表示為 2.75 ,用百分數(shù)表示為 275% ,B點表示 ﹣1 ,C點表示 ﹣2.5 。
【解答】解:直線上A點用分數(shù)表示為2,用小數(shù)表示為2.75,用百分數(shù)表示為275%,B點表示﹣1,C點表示﹣2.5。
故答案為:2,2.75,275%,﹣1,﹣2.5。
11.(2分)有一個20以內的自然數(shù)滿足以下三個條件:①這個數(shù)加上2是一個奇數(shù);②這個數(shù)可以寫成兩個質數(shù)相加的和;③這個數(shù)可以寫成兩個不同質數(shù)相乘的積。這個數(shù)是 15 。
【解答】解:有一個20以內的自然數(shù)滿足以下三個條件:①這個數(shù)加上2是一個奇數(shù),可知這個數(shù)是奇數(shù);②這個數(shù)可以寫成兩個質數(shù)相加的和;③這個數(shù)可以寫成兩個不同質數(shù)相乘的積。因為15是奇數(shù),15=2+13,15=3×5,所以這個數(shù)是15。
故答案為:15。
12.(4分)趙爺爺乘坐高鐵去北京旅游,如圖是他購買往返車票的車次信息。他到達北京的日期是 5 月 31 日,需要在北京住 4 晚。
【解答】解:趙爺爺?shù)竭_北京的日期是5月31日,需要在北京住4晚。
故答案為:5;31;4。
13.(4分)學校勞動日,六年級某班45人參加植樹活動。負責挖坑種樹的同學每5人一組,負責抬水澆水的同學每3人一組,正好分成了11組。負責挖坑種樹和抬水澆水的各有多少人?解決這個問題,可以先假設挖坑種樹的同學有x組,那么抬水澆水的同學有 (11﹣x) 組,列方程為 5x+3×(11﹣x)=45 。
【解答】解:設挖坑種樹的同學有x組,則抬水澆水的有(11﹣x)組,
5x+3×(11﹣x)=45
5x+33﹣3x=45
2x=12
x=6
5×6=30(人)
45﹣30=15(人)
答:負責挖坑種樹有30人,抬水澆水的有15人。
故答案為:(11﹣x);5x+3×(11﹣x)=45。
14.(4分)如圖①是水分別滴進四個玻璃容器的示意圖(滴水速度相同),如圖②表示的是隨滴水時間的增加,各容器中水的高度的變化情況(圖中刻度單位都相同)。請寫出圖①各個玻璃容器與圖②變化情況相對應的序號。
A對應 G ,
B對應 E ,
C對應 H ,
D對應 F 。
【解答】解:由分析可知:A對應G,
B對應E,
C對應H,
D對應F。
故答案為:G,E,H,F(xiàn)。
15.(3分)生活中,人們經常要把同樣大小的圓柱管捆扎成一排(橫截面如圖)。每個圓柱管的外直徑都是8厘米,打結處繩子長度不計。捆扎2個圓柱管一圈需要 41.12 厘米長的繩子,捆扎3個圓柱管一圈需要 57.12 厘米長的繩子……捆扎n個圓柱管一圈需要 (16n+9.12) 厘米長的繩子。
【解答】解:8×2+3.14×8=41.12(厘米)
8×(3﹣1)×2+3.14×8=57.12(厘米)
8×(n﹣1)×2+3.14×8=16n+9.12(厘米)
答:捆扎2個圓柱管一圈需要41.12厘米長的繩子,捆扎3個圓柱管一圈需要57.12厘米長的繩子……捆扎n個圓柱管一圈需要(16n+9.12)厘米長的繩子。
故答案為:41.12,57.12,(16n+9.12)。
三、計算題(12+8=20分)
16.(12分)計算下列各題。
2.5×32÷32×2.5
【解答】解:(1)2.5×32÷32×2.5
=80÷32×2.5
=2.5×2.5
=6.25
(2)()
=()×20
=
=15﹣8+14
=21
(3)
=
=
=
17.(8分)解方程或解比例。
3x+6=12.6
【解答】解:(1)3x+6=12.6
3x+6﹣6=12.6﹣6
3x=6.6
3x÷3=6.6÷3
x=2.2
(2)
x=×
x÷=×÷
x=
四、操作題(共8分)
18.(8分)如圖①號圖形和④號圖形都是直角三角形,請按要求完成問題。
(1)把①號三角形 D 能得到③號三角形。
A.繞點O順時針旋轉90°,再向右平移1格。
B.繞點O順時針旋轉90°,再向左平移1格。
C.繞點O逆時針旋轉90°,再向左平移1格。
D.繞點O逆時針旋轉90°,再向右平移1格。
(2)把①號三角形繞點O順時針旋轉90°,再向上平移1格得到②號三角形。
(3)把①號三角形按 2 : 1 放大能得到⑤號三角形。①②③④號三角形圍成的四邊形面積與⑤號三角形的面積誰大?為什么?(圖中每個小方格邊長1cm)
【解答】解:(1)把①號三角形繞點O逆時針旋轉90°,再向右平移1格能得到③號三角形,即D選項符合題意;
(2)如下圖所示:
(3)把①號三角形按2:1放大能得到⑤號三角形;
①②③④號三角形圍成的四邊形面積:×4×3×4+1×1=25(cm2)
⑤號三角形面積=×6×8=24(cm2)
即①②③④號三角形圍成的四邊形面積>⑤號三角形的面積。
答:①②③④號三角形圍成的四邊形面積大,因為①②③④號三角形圍成的四邊形面積是25cm2,⑤號三角形的面積是24cm2。
故答案為:(1)D;(3)2,1。
五、解決問題(7+8=15分)
19.(7分)某品牌小汽車行駛時的油耗與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情況如下表:
(1)請將表格填寫完整。
(2)把油耗與二氧化碳排放量排放量的點在圖上描出來,并連線。
(3)小汽車的油耗和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成 正 比例。根據以上信息,如果汽車產生18.9kg的二氧化碳,大約耗油多少L?
【解答】解:(1)5×2.7=13.5(千克)
(2)如下圖所示:
(3)2.7:1=2.7,5.4:2=2.7,8.1:3=2.7,可知:二氧化碳排放量:油耗數(shù)=2.7,比值一定,所以小汽車的油耗和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成正比例關系。
18.9÷2.7=7(升)
答:汽車產生18.9kg的二氧化碳,大約耗油7升。
故答案為:13.5;正。
20.(8分)如圖①,一個底面直徑是6cm的塑料瓶,下部是一個標準的圓柱,圓柱的高是12cm。
(1)如果要給下部的圓柱貼一圈標簽紙,標簽紙的面積最少是多少cm2(接縫處忽略不計)。
(2)小聰想知道這個瓶子的容積是多少,他做了如下操作:
第一步:如圖②,先往瓶子里倒入一部分水,把瓶蓋擰緊,將瓶子倒置,水位沒有到達圓柱部分,無法計算。
第二步:再往瓶子里加入一定體積的水,此時水深5cm,把瓶蓋擰緊,再次把瓶子倒置,此時水在圓柱部分的高度是2cm,如圖③。解決這個問題用到了常用的數(shù)學思想方法是 轉化法 。請計算瓶子的容積。(瓶身的厚度忽略不計)
【解答】解:(1)3.14×6×12
=18.84×12
=226.08(平方厘米)
答:標簽紙的面積最少是226.08平方厘米。
(2)解決這個問題用到了常用的數(shù)學思想方法是轉化法,
水的體積:3.14×(6÷2)2×5
=3.14×32×5
=3.14×9×5
=28.26×5
=141.3(立方厘米)
空氣的體積:3.14×(6÷2)2×(12﹣2)
=3.14×32×10
=3.14×9×10
=28.26×10
=282.6(立方厘米)
141.3+282.6=423.9(立方厘米)
423.9立方厘米=423.9毫升
答:瓶子的容積是423.9毫升。
故答案為:轉化法。
六、綜合與實踐(6+5+5=16分)
21.(6分)綠色出行是指相對環(huán)保的出行方式,通過碳減排實現(xiàn)資源的可持續(xù)利用,促進環(huán)境保護。綠色出行的方式有很多,包括乘坐公共汽車、地鐵等公共交通工具,騎自行車、步行等。媽媽下班開車回家,導航顯示路況如圖,全程約需20分鐘。其中行駛緩慢路段約占全程的,擁堵路段長約500米,大約是緩慢路段的一半。媽媽開車回家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解答】解:500÷()
=500÷
=5000(米)
5000÷20=250(米/分)
答:媽媽開車回家的平均速度是250米/分。
22.(5分)綠色出行是指相對環(huán)保的出行方式,通過碳減排實現(xiàn)資源的可持續(xù)利用,促進環(huán)境保護。綠色出行的方式有很多,包括乘坐公共汽車、地鐵等公共交通工具,騎自行車、步行等。媽媽下班開車回家,導航顯示路況如圖,全程約需20分鐘。其中行駛緩慢路段約占全程的,擁堵路段長約500米,大約是緩慢路段的一半。第二天,媽媽為了避免擁堵,選擇綠色出行,沿同樣的路騎自行車回家。已知車輪的直徑是65厘米,腳踏板每蹬一圈自行車車輪轉2圈,媽媽每分鐘可以蹬80圈。媽媽回家大約需幾分鐘?(π取3,結果保留到整數(shù))
【解答】解:65厘米=0.65米
500÷(×)
=500÷
=500×10
=5000(米)
5000÷[3×0.65×(80×2)]
=5000÷[1.95×160]
=5000÷312
≈16(分鐘)
答:媽媽回家大約需要16分鐘。
23.(5分)為了解全市職工綠色出行情況,小慧在自己班上開展了家庭調查,統(tǒng)計結果如下:
(1)請將條形統(tǒng)計圖與扇形統(tǒng)計圖補充完整。
(2)全市約有200萬名職工,照小慧的調查結果推算,全市綠色出行的職工約有多少萬名?
【解答】解:(1)16÷40%=40(人)
40﹣(16+6+8)
=40﹣30
=10(人)
1﹣40%=60%
答:騎自行車出行的有10人,綠色出行的占60%。
(2)200×60%=120(萬名)
答:全市綠色出行的職工約有120萬名。
七、思考題(4+6=10分)
24.(4分)班級圖書角的經典名著欄中有3本《紅樓夢》,2本《西游記》,4本《三國演義》,從這些書中一次至少要取 8 本書才能保證以上三種書每種至少都有一本。
【解答】解:建立抽屜:把三種書分別看作3個抽屜,
根據抽屜原理:考慮最差情況,4本《三國演義》全部取出來,再把3本《紅樓夢》全部取出來,那么再取一本書一定是《西游記》。
4+3+1=8(本)
答:從這些書中一次至少要取8本書才能保證以上三種書每種至少都有一本。
故答案為:8。
25.(6分)[閱讀材料]我們知道,端點分別在兩條平行線上,且與平行線垂直的所有線段的長度都相等。反之,如果兩條線段平行且相等,那么經過這兩條線段同側端點的兩條直線就會互相平行。如圖①,如果EF∥GH,并且EF=GH,那么m∥n。
[數(shù)學信息]如圖②有一個長12cm,寬6cm的長方形ABCD,P點在AD邊上以每秒1cm的速度沿AD方向從A點向D點移動;同時Q點以每秒3cm的速度,從C點出發(fā),在BC邊上來回運動,即C→B→C→B。
請根據閱讀材料及以上數(shù)學信息完成問題:
(1)當P點運動1秒時,AP= 1 cm,BQ= 3 cm。
(2)當線段PQ第一次平行AB時,P點運動了幾秒?
(3)整個運動過程中,PQ與AB除第一次平行外,是否還會出現(xiàn)平行?如果會,請直接寫出第幾秒平行;如果不會平行,請說明理由。
【解答】解:(1)當P點運動1秒時,AP=1cm,BQ=3cm。
(2)6÷2=3(厘米)
3÷1=3(秒)
答:當線段PQ第一次平行AB時,P點運動了3秒。
(3)整個運動過程中,PQ與AB除第一次平行外,還會出現(xiàn)平行;第(3+6n)(n是非0自然數(shù))秒平行。
故答案為:1,3。
商店
甲
乙
丙
優(yōu)惠方式
買20個送2個
全場八折
每滿100元
返回現(xiàn)金20元
得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人數(shù)/人
1
3
4
25
17
油耗數(shù)/L
1
2
3
4
5
……
二氧化碳排放量/kg
2.7
5.4
8.1
10.8
……
商店
甲
乙
丙
優(yōu)惠方式
買20個送2個
全場八折
每滿100元
返回現(xiàn)金20元
得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人數(shù)/人
1
3
4
25
17
油耗數(shù)/L
1
2
3
4
5
……
二氧化碳排放量/kg
2.7
5.4
8.1
10.8
……
油耗數(shù)/L
1
2
3
4
5
……
二氧化碳排放量/kg
2.7
5.4
8.1
10.8
13.5
……
這是一份2024年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qū)三水區(qū)小升初數(shù)學模擬卷一,共19頁。試卷主要包含了轉盤游戲,在下面橫線里填上合適的數(shù)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3-2024學年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qū)三水區(qū)六年級(上)期末數(shù)學試卷,共19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填空題,計算題,操作題,解決問題,思考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qū)、三水區(qū)2022-2023學年六年級上學期期末數(shù)學試卷,共19頁。試卷主要包含了我會選,我會填,我會算,我會畫,我會解,思考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