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書綜合測評 注意事項 1.全卷滿分100分??荚囉脮r75分鐘。 2.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H-1 B-11 C-12 N-14 O-16 Na-23 Al-27 Si-28 S-32 Fe-56。 一、選擇題(本題共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化學與生產(chǎn)、生活和社會發(fā)展密切相關,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 A.問天實驗艙搭載了柔性太陽翼,太陽翼是一種將太陽能轉(zhuǎn)化為電能的新型原電池裝置 B.國家速滑館“冰絲帶”采用了CO2制冰技術,比氟利昂更加環(huán)保 C.草木灰(含K2CO3)與銨態(tài)氮肥混合施用,有利于促進農(nóng)作物對肥料的吸收 D.葛洪所著《抱樸子》中“丹砂(HgS)燒之成水銀,積變又還成丹砂”,二者為可逆反應 2.2 mol H2(g)與足量的O2(g)充分反應,生成液態(tài)水時放出的熱量為571.6 kJ,若生成水蒸氣的反應熱為ΔH',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ΔH'>-571.6 kJ·mol-1 B.表示氫氣燃燒熱的熱化學方程式為2H2(g)+O2(g) 2H2O(l) ΔH=-571.6 kJ·mol-1 C.2 mol H2(g)和1 mol O2(g)所具有的總能量低于2 mol H2O(l)具有的能量 D.反應2H2(g)+O2(g) 2H2O(l)的ΔH0 3.下列圖示與對應的敘述相符的是 (  ) 4.下列溶液中,離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  ) A.使酚酞試劑顯紅色的溶液:Na+、Ba2+、NO3-、[Al(OH)4]- B.滴加KSCN溶液顯紅色的溶液:NH4+、K+、Cl-、HCO3- C.加入Al能產(chǎn)生H2的溶液:K+、NH4+、NO3-、CH3COO-、Cl- D.常溫下,水電離出的c(H+)=1×10-12 mol·L-1的溶液:Fe2+、Mg2+、SO42-、NO3- 5.NO與CO是燃油汽車尾氣中的兩種有害氣體,常溫常壓下它們之間的反應:CO(g)+NO(g) CO2(g)+12N2(g) ΔH=-374 kJ·mol-1,K=2.5×1060,反應速率較小。有關該反應的說法正確的是 (  ) A.NO與CO在排入大氣之前未反應完全 B.增大壓強,平衡將向右移動,K>2.5×1060 C.升高溫度,既增大反應速率又增大K D.選用適宜催化劑,可以增大K,使尾氣排放達到標準 6.現(xiàn)有常溫下水電離出的c(H+)均為1×10-11 mol·L-1的4種溶液:①HCl溶液?、贑H3COOH溶液?、跱aOH溶液?、馨彼S嘘P上述溶液的說法正確的是 (  ) A.向等體積溶液中分別加水稀釋至100倍,溶液的pH:③>④>②>① B.等體積的①②③分別與足量鋁粉反應,生成H2的量①最少 C.①③等體積混合后,溶液顯堿性 D.等體積的四種溶液導電能力:③>④>②>① 7.下列各圖所示裝置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  ) 8.鉍基催化劑對CO2電化學還原制取HCOOH具有高效選擇性。其反應歷程與能量變化如圖所示,其中吸附在催化劑表面的物種用“*”標注。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 A.使用Bi2O3催化劑更有利于CO2的吸附 B.使用不同鉍基催化劑,最大能壘(活化能)不相等,但反應熱相等 C.CO2電化學還原制取HCOOH的反應ΔHKh(b)>Kh(a) B.a點溶液中水電離產(chǎn)生的c水(OH-)>1×10-11 mol·L-1 C.若圖中x=7,則b點溶液中c(NH4+)=2c(SO42-) D.若V3=40,則c點溶液中c(H+)=c(OH-)+c(NH4+)+c(NH3·H2O) 二、非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共55分) 16.(13分)Ⅰ.一定溫度下,向2 L恒容密閉容器中充入0.40 mol無色氣體N2O4,發(fā)生反應:N2O4(g) 2NO2(g),一段時間后達到平衡,測得數(shù)據(jù)如下: (1)0~40 s內(nèi),v(NO2)=    mol·L-1·s-1。? (2)0~20 s,氣體顏色加深,此時余下的N2O4的物質(zhì)的量為   mol,N2O4的轉(zhuǎn)化率為    。? Ⅱ.NaNO2溶液和NH4Cl溶液可發(fā)生反應:NaNO2+NH4Cl N2↑+NaCl+2H2O,為探究反應速率與c(NaNO2)的關系,利用下列裝置(夾持儀器等略去)進行實驗。 實驗步驟:往A中加入一定體積的2.0 mol·L-1 NaNO2溶液、2.0 mol·L-1 NH4Cl溶液和水,充分攪拌??刂企w系溫度,通過分液漏斗往A中加入1.0 mol·L-1醋酸。當導管口氣泡均勻穩(wěn)定冒出時,開始用排水法收集氣體。用秒表測量收集1.0 mL N2所需的時間,重復多次取平均值。 (3)儀器A的名稱為    。? (4)若需控制體系的溫度為36 ℃,采取的合理加熱方式為    。? (5)測定的實驗數(shù)據(jù)如表所示。 V1=    ,V3=    。? 17.(13分)硼化鈦(TiB2)常用于制備導電陶瓷材料和PTC材料。工業(yè)上以高鈦渣(主要成分為TiO2、SiO2、Al2O3和CaO,另有少量MgO、Fe2O3)為原料制取TiB2的流程如下: 已知:①電弧爐是由石墨電極和石墨坩堝組成的高溫加熱裝置;②B2O3高溫下易揮發(fā);③TiO2可溶于熱的濃硫酸形成TiO2+。 回答下列問題: (1)為提高“酸浸”的浸出率,可采取的措施為          (寫一條即可)。? (2)“酸解”后濾渣的主要成分為    (寫化學式)。? (3)“水解”需在沸水中進行,離子方程式為           ;該工藝中,經(jīng)處理可循環(huán)利用的物質(zhì)為    (寫化學式)。? (4)“熱還原”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B2O3的實際用量超過了理論化學計算用量,原因是                       。? (5)原料中的B2O3可由硼酸脫水制得。以NaB(OH)4為原料,用電滲析法制備硼酸(H3BO3)的裝置如圖所示。已知裝置中陽膜只允許陽離子通過,關閉NaOH溶液進出口閥門后電解一段時間,NaOH溶液的質(zhì)量變化11 g,則產(chǎn)品室中制得H3BO3的質(zhì)量為  g。? 18.(14分)乙酸、碳酸、次氯酸、亞磷酸(H3PO3)在生產(chǎn)、生活及醫(yī)藥方面有廣泛用途。 Ⅰ.已知:25 ℃時,部分物質(zhì)的電離常數(shù)如表所示。 (1)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上述三種酸酸性最弱的是    (填標號)。? a.CH3COOH     b.H2CO3     c.HClO (2)常溫下相同濃度的下列溶液:①CH3COONH4溶液?、贑H3COONa溶液 ③CH3COOH溶液,其中c(CH3COO-)由大到小的順序是   (填序號)。? (3)常溫下,pH=10的CH3COONa溶液中,由水電離出的c(OH-)=    mol/L;請設計實驗,比較常溫下0.1 mol/L CH3COONa的水解程度和0.1 mol/L CH3COOH的電離程度大小:                             (簡述實驗步驟和結(jié)論)。? Ⅱ.常溫下,已知H3PO3溶液中含磷微粒的濃度之和為0.1 mol/L,溶液中各含磷微粒的pc-pOH關系如圖所示。 已知:pc=-lg c,pOH=-lg c(OH-);x、z兩點的坐標分別為(7.3,1.3)、(12.6,1.3)。 (4)H3PO3與足量NaOH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 (5)表示pc(H2PO3-)隨pOH變化的曲線是  (填“①”“②”或“③”)。? (6)常溫下,NaH2PO3溶液中的c(HPO32-)    c(H3PO3)(填“”或“=”)。? 19.(15分)二氧化碳的綜合利用是當下研究的重要課題?;卮鹣铝袉栴}: (1)已知下列熱化學方程式: 反應Ⅰ:CO2(g)+4H2(g) CH4(g)+2H2O(g) ΔH1=-164.9 kJ·mol-1 反應Ⅱ:CO2(g)+H2(g) CO(g)+H2O(g) ΔH2=+41.2 kJ·mol-1 則反應CH4(g)+H2O(g) CO(g)+3H2(g) ΔH3=   kJ·mol-1。? (2)①向體積均為V L的恒壓密閉容器中通入1 mol CO2、3 mol H2,分別在0.1 MPa和1 MPa下發(fā)生上述反應Ⅰ和反應Ⅱ,分析溫度對平衡體系中CO2、CO、CH4的影響,設這三種氣體的物質(zhì)的量分數(shù)之和為1,其中CO和CH4的物質(zhì)的量分數(shù)與溫度變化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敘述能說明反應體系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是    (填字母)。? A.CO2的消耗速率和CH4的消耗速率相等 B.混合氣體的密度不再發(fā)生變化 C.容器內(nèi)氣體壓強不再發(fā)生變化 ②圖中表示1 MPa時CH4的物質(zhì)的量分數(shù)隨溫度變化關系的曲線是    (填字母)。? (3)一種從高爐氣回收CO2制儲氫物質(zhì)HCOOH的綜合利用示意圖如圖所示: ①某溫度下,當吸收池中溶液的pH=8時,此時該溶液中c(H2CO3)c(CO32-)=      [已知:該溫度下Ka1(H2CO3)=5×10-7,Ka2(H2CO3)=5×10-11]。? ②利用電化學原理控制反應條件能將CO2電催化還原為HCOOH,電解過程中還伴隨著析氫反應,若生成HCOOH的電解效率為80%,當電路中轉(zhuǎn)移3 mol e-時,陰極室溶液的質(zhì)量增加    g。[B的電解效率=n(生成B轉(zhuǎn)移的電子)n(通過電極的電子)]。? 答案與分層梯度式解析 1.B 太陽翼將太陽能轉(zhuǎn)化為電能,而原電池裝置將化學能轉(zhuǎn)化為電能,故太陽翼不屬于原電池裝置,A錯誤;氟利昂能破壞臭氧層,國家速滑館“冰絲帶”采用了CO2制冰技術,更加環(huán)保,B正確;草木灰與銨態(tài)氮肥混合施用,CO32-與NH4+會發(fā)生互相促進的水解反應而降低肥效,C錯誤;“丹砂燒之成水銀”涉及的反應為HgS Hg+S,“積變又還成丹砂”涉及的反應為Hg+S HgS,兩個過程的反應條件不同,不屬于可逆反應,D錯誤。 2.A 2 mol H2(g)與足量的O2(g)充分反應,生成液態(tài)水時放出的熱量為571.6 kJ,生成水蒸氣放出的熱量小于571.6 kJ,但反應熱ΔH>-571.6 kJ·mol-1,A正確;表示氫氣燃燒熱的熱化學方程式為H2(g)+12O2(g) H2O(l) ΔH=-285.8 kJ·mol-1,B錯誤;氫氣燃燒放熱,2 mol H2(g)和1 mol O2(g)所具有的總能量高于2 mol H2O(l)具有的能量,C錯誤;反應2H2(g)+O2(g) 2H2O(l)的ΔH①>②,A錯誤;Al足量時,2 mol HCl反應生成1 mol H2,2 mol NaOH反應生成3 mol H2,②的濃度比①大,生成的H2比①多,故三種溶液中①生成H2的量最少,B正確;①③濃度相等,等體積混合恰好生成NaCl,溶液呈中性,C錯誤;四種溶液中水電離出的c(H+)相同,溶液中自由移動的離子總濃度幾乎相等,導電能力相同,D錯誤。 7.A 用酸式滴定管盛裝鹽酸,用酚酞做指示劑,可測定未知濃度的NaOH溶液濃度,A正確;應用干燥的pH試紙測定鹽酸pH,用濕潤的pH試紙測定會稀釋待測液,B錯誤;Al能與NaOH溶液反應而Mg不反應,不能據(jù)此比較Mg和Al的金屬性強弱,C錯誤;直接蒸干MgCl2溶液會促進Mg2+水解,最終蒸干產(chǎn)物為Mg(OH)2,應在HCl氛圍中蒸干水分,D錯誤。 8.D 據(jù)圖可知使用Bi2O3催化劑時,CO2變?yōu)槲綉B(tài)釋放的能量更多,更有利于吸附,A正確;催化劑可改變反應的活化能,但不改變反應熱,B正確;據(jù)圖可知反應物的能量高于生成物的能量,故該反應為放熱反應,ΔHKb,A正確;設平衡時一氧化碳轉(zhuǎn)化了x mol,根據(jù)題中數(shù)據(jù)列出三段式如下: CO(g)+2H2(g) CH3OH(g) 起始物質(zhì)的量/mol 1 2 0 轉(zhuǎn)化物質(zhì)的量/mol x 2x x 平衡物質(zhì)的量/mol 1-x 2-2x x a點時CH3OH的物質(zhì)的量分數(shù)為40%,則x3-2x×100%=40%,解得x=23,三種氣體的分壓分別為p(CO)=1-x3-2xp1 kPa=0.2p1 kPa,p(H2)=2-2x3-2xp1 kPa=0.4p1 kPa,p(CH3OH)=x3-2xp1 kPa=0.4p1 kPa,壓強平衡常數(shù)KP=0.4p1kPa(0.4p1kPa)2×0.2p1kPa=12.5p1-2(kPa)-2,B正確;若達平衡后,再充入1 mol CO和2 mol H2,相當于增大了壓強,平衡正向移動,CO的轉(zhuǎn)化率增大,C錯誤;恒容條件下,混合氣體的物質(zhì)的量是變量,混合氣體的平均摩爾質(zhì)量也是變量,當其不再隨時間的變化而變化時,達到平衡狀態(tài),D正確。 13.C 根據(jù)整個流程圖可知,制備NiSO4和FeSO4·7H2O,所得產(chǎn)品中陰離子都為SO42-,兩次“酸溶”都應選擇稀硫酸,A正確;反應Ⅰ為Cu2++FeS CuS+Fe2+,則濾渣2含CuS和過量FeS,在此過程中可能有-2價的S被氧化成S單質(zhì),故濾渣2中還可能有S,B正確;反應Ⅰ為Cu2++FeS CuS+Fe2+,發(fā)生了沉淀的轉(zhuǎn)化,說明CuS比FeS更難溶,C錯誤;題述流程中用含鎳廢料制備了NiSO4、FeSO4·7H2O等,合理處理了廢棄物,有利于保護環(huán)境并使資源再利用,D正確。 14.C 結(jié)合圖像可知,當c(H3AsO3)=c(H2AsO3-)時,溶液的pH≈9,則H3AsO3的Ka1=c(H2AsO3-)×c(H+)c(H3AsO3)≈10-9,A正確;據(jù)圖可知,溶液中有四種含As元素的微粒,說明H3AsO3有三步電離,則H3AsO3為三元弱酸,B正確;pH為8~11時,隨pH增大,H3AsO3的物質(zhì)的量分數(shù)減小、H2AsO3-的物質(zhì)的量分數(shù)增加,主要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H3AsO3+OH- H2AsO3-+H2O,C錯誤;pH=12時,溶液中存在電荷守恒:c(H2AsO3-)+2c(HAsO32-)+3c(AsO33-)+c(OH-)=c(H+)+c(K+),D正確。 15.B 升高溫度能促進NH4+水解,水解平衡常數(shù)增大,由題圖可知,溫度:T(b)>T(a)>T(c),則a、b、c三點對應NH4+的水解平衡常數(shù):Kh(b)>Kh(a)>Kh(c),A錯誤;a點溶液的pOH=3,即c(OH-)=10-3 mol·L-1,此時溫度高于25 ℃,則水電離產(chǎn)生的c水(OH-)>1×10-11 mol·L-1,B正確;根據(jù)電荷守恒,b點溶液中存在c(NH4+)+c(H+)=2c(SO42-)+c(OH-),b點時溫度高于25 ℃,KW>10-14,當c(OH-)=10-7 mol·L-1時,溶液不呈中性,c(NH4+)≠2c(SO42-),C錯誤;c點溶液中加入稀硫酸的體積為40 mL,則原氨水中的NH3·H2O和加入的稀硫酸中H2SO4的物質(zhì)的量相等,c點溶液的溶質(zhì)是NH4HSO4,根據(jù)電荷守恒:c(NH4+)+c(H+)=2c(SO42-)+c(OH-),根據(jù)元素守恒:c(NH4+)+c(NH3·H2O)=c(SO42-),兩式聯(lián)立得c(H+)=c(OH-)+c(NH4+)+2c(NH3·H2O),D錯誤。 16.答案 (除標注外,每空2分)(1)0.005 (2)0.28 mol 30% (3)錐形瓶(1分) (4)水浴加熱 (5)4.0 6.0 解析 (1)0~40 s,Δc(NO2)=0.20 mol·L-1,v(NO2)=0.20mol·L-140 s =0.005 mol·L-1·s-1。 (2)0~20 s,生成NO2的物質(zhì)的量為0.24 mol,轉(zhuǎn)化的N2O4的物質(zhì)的量為0.12 mol,余下的N2O4的物質(zhì)的量為0.4 mol-0.12 mol=0.28 mol,N2O4的轉(zhuǎn)化率為0.12mol0.4mol×100%=30%。 (4)控制體系的溫度為36 ℃,該溫度小于100 ℃,可采用水浴加熱。 (5)根據(jù)實驗3、4可知,溶液的總體積為20.0 mL,則V1=20.0-4.0-4.0-8.0=4.0;該實驗的目的是探究NaNO2溶液的濃度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則只能改變c(NaNO2),根據(jù)分析比較實驗1和實驗3中數(shù)據(jù),實驗2和實驗4中數(shù)據(jù)可知,V2=6.0,則V3=20.0-4.0-4.0-6.0=6.0。 17.答案 (除標注外,每空2分)(1)粉碎高鈦渣(或適當加熱、攪拌) (2)SiO2 (1分) (3)TiO2++(x+1)H2O TiO2·xH2O↓+2H+ H2SO4 (4)TiO2+B2O3+5C TiB2+5CO↑ B2O3高溫下易揮發(fā),只有部分參加了反應 (5)31 解析 (1)粉碎高鈦渣,增大反應物的接觸面積或者適當加熱、攪拌,均可提高“酸浸”的浸出率。 (2)“酸解”后,TiO2溶于熱的濃硫酸形成TiO2+,SiO2不溶,濾渣的主要成分為SiO2。 (3)“水解”需在沸水中進行,TiO2+在沸水中形成TiO2·xH2O,離子方程式為TiO2++(x+1)H2O TiO2·xH2O↓+2H+;該工藝中,經(jīng)處理可循環(huán)利用的物質(zhì)為H2SO4。 (4)TiO2·xH2O脫水后在電弧爐中與B2O3和C發(fā)生“熱還原”反應生成TiB2和CO,化學方程式為TiO2+B2O3+5C TiB2+5CO↑;B2O3的實際用量超過了理論化學計算用量,原因是高溫下B2O3易揮發(fā),只有部分參加了反應。 (5)最左邊極室為陽極室,1膜為陽膜,氫離子由陽極室通過1膜進入產(chǎn)品室,2膜為陰膜,原料室中的[B(OH)4]-通過2膜進入產(chǎn)品室,產(chǎn)品室中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H++[B(OH)4]- H3BO3+H2O。原料室中的鈉離子通過陽膜進入陰極室,轉(zhuǎn)移1 mol電子時,陰極室有1 mol H+轉(zhuǎn)化為H2,且有1 mol Na+由原料室進入陰極室,NaOH溶液的質(zhì)量變化為23 g-1 g=22 g,此時制得的H3BO3的物質(zhì)的量為1 mol,質(zhì)量為62 g,若反應前后NaOH溶液的質(zhì)量變化11 g,則制得的H3BO3的質(zhì)量為6222×11 g=31 g。 18.答案 (每空2分)(1)c  (2)②>①>③ (3)10-4 將0.1 mol/L的CH3COONa、CH3COOH溶液等體積混合,然后測定混合溶液的pH。若pH7,說明CH3COOH的電離程度小于CH3COO-的水解程度 (4)H3PO3+2OH- HPO32-+2H2O (5)② (6)> 解析 (1)根據(jù)題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酸性:CH3COOH>H2CO3>HClO,c正確。 (2)CH3COONH4、CH3COONa均為強電解質(zhì),完全電離,而CH3COOH是弱酸,只有很少部分發(fā)生電離,故CH3COOH溶液中c(CH3COO-)最小;CH3COONa溶液中CH3COO-部分水解,而在CH3COONH4溶液中CH3COO-、NH4+互相促進水解,即CH3COONH4溶液中c(CH3COO-)比CH3COONa溶液中少;綜上分析,溶液中c(CH3COO-):②>①>③。 (3)常溫下,pH=10的CH3COONa溶液中c(H+)=10-10 mol/L,則溶液中c(OH-)=10-4 mol/L,溶液中OH-完全由水電離產(chǎn)生,故水電離出的c(OH-)=10-4 mol/L。要比較0.1 mol/L CH3COONa水解程度和0.1 mol/L CH3COOH電離程度的相對大小,可使兩溶液等體積混合,測混合溶液的pH,若pH7,說明CH3COO-的水解程度大于CH3COOH的電離程度。 (4)圖示有三條曲線說明H3PO3是二元弱酸,即H3PO3與足量NaOH溶液反應產(chǎn)生Na2HPO3和H2O,其離子方程式為H3PO3+2OH- HPO32-+2H2O。 (5)結(jié)合圖示曲線可知,①、②、③分別表示pc(HPO32-)、pc(H2PO3-)、pc(H3PO3)隨pOH變化的曲線,表示pc(H2PO3-)隨pOH變化的曲線是②。 (6)常溫下NaH2PO3溶液中存在H2PO3-電離產(chǎn)生的HPO32-和H+,也存在H2PO3-水解產(chǎn)生的H3PO3和OH-。由于①表示pc(HPO32-)隨pOH變化的曲線,③表示pc(H3PO3)隨pOH變化的曲線,據(jù)圖可知,在y點c(HPO32-)=c(H3PO3),此時溶液pOH=10,說明H2PO3-的水解程度小于其電離程度,因此c(HPO32-)>c(H3PO3)。 19.答案 (每空3分)(1)+206.1 (2)①B?、赼 (3)①4?、?5.2 解析 (1)根據(jù)蓋斯定律Ⅱ-Ⅰ得CH4(g)+H2O(g) CO(g)+3H2(g) ΔH3=[+41.2-(-164.9)] kJ·mol-1=+206.1 kJ·mol-1。 (2)①反應Ⅰ和反應Ⅱ均消耗CO2,只有反應Ⅰ生成甲烷,所以CO2的消耗速率和CH4的消耗速率相等,反應體系沒有達到平衡狀態(tài),A錯誤;氣體總質(zhì)量不變、反應Ⅰ反應前后氣體物質(zhì)的量是變量,容器體積是變量,密度是變量,混合氣體的密度不再發(fā)生變化,反應體系一定是平衡狀態(tài),B正確;恒壓密閉容器,容器內(nèi)氣體壓強是恒定的,壓強不再發(fā)生變化,體系不一定達到平衡狀態(tài),C錯誤。 ②反應Ⅰ正反應放熱,其他條件不變時,升高溫度,平衡逆向移動;其他條件不變時,增大壓強,反應Ⅰ平衡正向移動,CH4物質(zhì)的量分數(shù)增大,所以圖中表示1 MPa時CH4的物質(zhì)的量分數(shù)隨溫度變化關系的曲線是a。 (3)①某溫度下,當吸收池中溶液的pH=8時,此時該溶液中c(H2CO3)c(CO32-)=c(H2CO3)·c(HCO3-)·c2(H+)c(CO32-)·c(HCO3-)·c2(H+)=c2(H+)Ka1×Ka2=10-165×10-7×5×10-11=4。 ②利用電化學原理控制反應條件能將CO2電催化還原為HCOOH,陰極的電極反應為CO2+2e-+2H+ HCOOH、2H++2e- H2↑,若生成HCOOH的電解效率為80%,當電路中轉(zhuǎn)移3 mol e-時,陰極吸收1.2 mol CO2,放出0.3 mol H2,同時有3 mol H+移入陰極室,陰極室溶液的質(zhì)量增加1.2 mol×44 g/mol+3 mol×1 g/mol-0.3 mol×2 g/mol=55.2 g。 A.鐵勺上鍍銅B.驗證溫度對2NO2(g) N2O4(g)平衡的影響C.粗銅的精煉D.中和反應反應熱的測定A.用已知濃度的鹽酸測定NaOH溶液濃度B.用pH試紙測定鹽酸的pHC.比較Mg和Al的金屬性強弱D.蒸干MgCl2溶液制取無水MgCl2實驗現(xiàn)象結(jié)論A相同的鋁片分別與同溫同體積,且c(H+)=1 mol/L的鹽酸、硫酸反應鋁與鹽酸反應產(chǎn)生氣泡較快可能是Cl-對該反應起到促進作用B在醋酸鈉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并加熱加熱后紅色加深證明鹽類水解是吸熱反應C將FeCl3溶液加入Mg(OH)2懸濁液中,振蕩沉淀由白色變?yōu)榧t褐色Fe(OH)3的溶解度小于Mg(OH)2的溶解度D向5 mL 0.1 mol/L的AgNO3溶液中先滴加5滴0.1 mol/L NaCl溶液,再加5滴0.1 mol/L KI溶液白色沉淀變?yōu)辄S色沉淀Ksp(AgCl)>Ksp(AgI)時間/s20406080100c(NO2)/(mol·L-1)0.120.200.260.300.30實驗編號V/mLt/sNaNO2溶液NH4Cl溶液醋酸水14.0V14.08.03342V24.04.0V315038.04.04.04.083412.04.04.00.038弱酸CH3COOHH2CO3HClO電離常數(shù)1.8×10-5Ka1=4.4×10-7 Ka2=4.7×10-113.0×10-81.B2.A3.B4.A5.A6.B7.A8.D9.D10.D11.D12.C13.C14.C15.B

英語朗讀寶
相關資料 更多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高中化學人教版 (2019)選擇性必修1電子課本

本冊綜合

版本: 人教版 (2019)

年級: 選擇性必修1

切換課文
  • 課件
  • 教案
  • 試卷
  • 學案
  • 更多
所有DOC左下方推薦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zhì)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nèi)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