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七年級上冊 語文 大單元教學4、 古代詩歌四首【入詩情】從品味煉字到意象組境 第一單元 第一單元主題閱讀《古代詩歌四首》(二)《次北固山下》《天凈沙·秋思》1.朗讀課文,在整體感知的基礎上,深入體會作者的情感脈絡。2.抓住主要意象,描述畫面,深入體會詩歌的意境。3.從用詞、修辭方法、寫法等角度揣摩、品味語言,提高對文學作品的鑒賞能力?!救朐娗椤繌钠肺稛捵值揭庀蠼M境《次北固山下》《天凈沙·秋思》任務一:學習《次北固山下》。完成下面的系列任務。1. 欣賞朗讀視頻后,按照朗讀指導,組內互讀。任務一朗讀指導:《次北固山下》是律詩,一般二、四、六、八句押韻,這首詩押“ian”韻。五言詩的停頓節(jié)奏,一般是“二三”,如“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同時,像“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日年”這樣的對仗句,上下句的詞語音節(jié)應該是一致的。節(jié)奏示范: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xiāng)書/何處達? 歸雁/洛陽/邊。2. 結合題目和文中詞句,向同學介紹本詩的寫作背景。任務一有題目可知,這首詩是旅途停宿北固山下所寫。由首聯(lián)“行舟”可知是乘船旅行,停宿江上。由尾聯(lián)可知作者的家鄉(xiāng)在洛陽附近。王灣在先天年間或開元初年游歷江南時,舟行至北固山下,目睹潮平岸闊,殘夜歸雁,觸發(fā)了心中思緒,于是吟成了這首詩。3. 全詩哪一聯(lián)直接抒情?哪句屬于寫景?你能說出來這是什么寫作手法嗎?任務一 承接上句的“江春入舊年”,由于新年將到,這正是家人團聚之時,而自己旅居他鄉(xiāng),久不得歸,自然想到要借大雁給他傳遞家書。 后兩句“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敝苯邮闱?,其他句屬于寫景。先寫景,再抒情,景為情設,情因景生,這是詩歌里常用的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寫作手法。4. 抓住主要意象,梳理行文思路,填寫下表。任務一5. 參考注釋,用現(xiàn)代漢語描述詩意。任務一我要走的道路,正從青青北固山向遠方伸展,江上碧波蕩漾,我乘船向前。潮水上漲,與岸齊平,江面變得開闊水上的風吹拂著,一葉白帆高高懸掛。紅日從東海上誕生了,沖破殘夜,驅盡大地的黑暗,大江彌漫著溫暖的氣息,春天提早進入了舊年。我多么思念故鄉(xiāng),書信早已寫好,如何寄回家園?掠過天空的北歸鴻雁啊,拜托你們,把信捎到洛陽那邊。6. 想象“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所展現(xiàn)的情景,體會“煉字”以及上下句對偶的精妙。任務一 頷聯(lián)寫船上所見景色“平”“闊”“正”“懸”四字煉得好:“潮平”,兩岸才顯得寬闊;“風正”,帆才有懸空的態(tài)勢?!俺逼健币徽Z,又是為頸聯(lián)中“江春”一語作鋪墊。 這一聯(lián)千古名句,具有很強的思想性和藝術性,值得認真品味。首先要理解字面的意思。潮水漲起來了,江面寬廣兩岸更遠了;掛起帆,乘船順風疾行??梢姶诮?,而寫景的觀察視點又是在船上,所以詩人視野開闊,心潮澎湃,吟誦出這樣的詩句。這兩句還有更深遠的象征意義,即人生旅途順風順水,一路揚帆,志得意滿?!皟砂堕煛薄耙环珣摇笔蔷膶φ?,意境開闊,情緒飽滿。7.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一聯(lián),歷來被人稱道,它好在哪里?任務一 作者從煉字著眼,把“日”與“春”作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并且用“生”字和“入”字使之擬人化,賦予它們以人的意志和情思。作者無意說理,卻在描寫景物、節(jié)令之中,蘊含著一種自然的理趣:海日生于殘夜,將驅盡黑暗;江上景物所表現(xiàn)的“春意”闖入舊年,將趕走嚴冬。不僅寫景逼真,敘事確切,而且表現(xiàn)出具有普遍意義的生活真理,給人以樂觀、積極、向上的鼓舞力量。任務二:學習《天凈沙·秋思》。完成下面的系列任務。1. 聽讀課文后,按照朗讀指導,組內互讀。任務二聽讀課文朗讀指導:《天凈沙·秋思》是散曲,每句押韻,押“ia”韻。六字句一般停頓是“二二二”,如“枯藤/老樹/昏鴉”,但《天凈沙·秋思》的最后一句,則讀“斷腸人/在天涯”。節(jié)奏示范: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2.這一首詩中哪個詞直接抒情,結合寫作背景,說說全詩表達了怎樣的情感?寫作背景:馬致遠年輕時熱衷功名,但由于元統(tǒng)治者實行民族高壓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一生都幾乎過著漂泊無定的生活,因而郁郁不得志,困窘潦倒。于是在一次旅途中,他下了《天凈沙·秋思》。任務二斷腸,這首小令旨在表達漂泊的游子的凄苦之情。3.抓住主要意象,梳理行文思路,填寫下表。任務二4. 參考注釋,用現(xiàn)代漢語描述詩意。任務二 干枯的藤、衰老的樹,樹上棲息著黃昏歸巢的烏鴉小小的橋、潺潺的流水,近處坐落著幾處人家。古舊的道路、蕭瑟的秋風,走來一匹疲憊不堪的瘦馬。夕陽已經朝西方落下,思家懷鄉(xiāng)的漂泊人還遠在天涯。5. 前三句九個意象可以分為兩組:第1、3句一組,第2句一組,寫出哪兩種氛圍?為什么?任務二 “枯藤老樹昏鴉”“古道西風瘦馬”寫的是凄楚愁苦的景象;“小橋流水人家”一句寫的是溫馨恬靜的景象。這是以樂景寫哀情,因作者面對別人家這溫馨恬靜的景象,更能讓他觸景生情,增添離愁。(1)同樣是表達鄉(xiāng)愁,這首散曲和《次北固山下》,一首詩的愁緒更濃重一些?如果用色彩去表現(xiàn),你分別會用什么色調?請簡述理由。 《天凈沙·秋思》更濃重一些。詩人選取了特定的時間黃昏(夕陽西下);選取了特定的景物—“枯藤”“老樹”“昏鴉”“古道”“西”“瘦馬”,這些景物的共同特征就是滄桑、凄涼,用這些景物烘托出特定的愁苦氛圍。 《次北固山下》也是在特定的時間——冬末春初,舊年將盡新年來臨之際,“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讓讀者感受到詩人開闊的胸懷和雄放的激情,“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則有一種積極向上的蓬勃之氣。如果要用色彩去表現(xiàn),《天凈沙·秋思》我會選用色調偏暗的黃色;《次北固山下》我會選用藍色、綠色。 “小橋”“流水”“人家”,可能是詩人眼前所見之景,別人的美好氣氛更烘托出自己“古道”“西風”“瘦馬”的落寞;也可能是詩人回憶中的故鄉(xiāng)之景,與眼前“枯藤老樹昏鴉”形成鮮明對比。我會用灰色調去表現(xiàn)。 這首散曲里的抒情主人公是一個長期漂泊他鄉(xiāng)的游子,他的喟嘆是沉重的,一聲“斷腸人在天涯”,把無所歸依的傷感與愁苦表現(xiàn)了出來?!洞伪惫躺较隆贰班l(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詩人還可以通過書信傳遞自己的思鄉(xiāng)之情,顯然比散曲里的抒情主人公好多了。任務三:反思讀詩經驗,總結解題思路。完成下面的系列任務。1. 怎樣分析詩詞中作者的思想感情?詩詞中作者的思想感情主要指詩詞的立意?!霸娧灾尽?,“志”就是志向、抱負、愿望、情懷等。分析詩詞中作者的思想感情是詩詞閱讀中的常見考點。任務三解題思路:①抓住詩歌的題目。詩歌的題目常常就是詩歌的中心事件,題目本身常常透露出感情基調。②抓住關鍵詞。有些詩歌,詩人在詩中用一兩個詞語來表達感情。抓住這些關鍵詞,就能快速地把握詩歌的感情基調。③抓住典型意象。作品中所寫之“景”所詠之“物”,即為客觀之“象”。④抓住注釋。注釋一般有以下內容:a.介紹寫作背景,暗示詩人的創(chuàng)作動機及本詩的思想感情。b.介紹相關詩句,暗示本詩的用典或意境。c.介紹作者,暗示本詩的寫作風格,從中揣摩出本詩的感情基調。d.介紹別人的評價,暗示本詩的藝術特色或思想內容。這首詩是宋之問被流放嶺南途經大庾嶺時所作。請分析尾聯(lián)所表達的思想感情。題大庾嶺北驛①【唐】宋之問陽月②南飛雁,傳聞至此回。我行殊③未已,何日復歸來?江靜潮初落,林昏瘴④不開。明朝望鄉(xiāng)處,應見隴⑤頭梅?!咀ⅰ竣袤A:驛站。②陽月:農歷十月。③殊:實。④瘴:南方濕熱蒸郁之氣。⑤隴:此處指大庾嶺,嶺上多梅,故又稱梅嶺。 作者想象明日度嶺南行,回望故鄉(xiāng)時,看到的將不再是家鄉(xiāng)的風物,而是大庾嶺高處的梅花了。表達了作者對故鄉(xiāng)的深深眷戀之情。2. 怎樣描繪詩句所描寫的畫面?任務三解題思路:1.找出詩句中所描寫的對象(人、物)。如《天凈沙·秋思》中“古道西風瘦馬”主要描繪了道、風和馬。2.在讀懂詩歌、理解內容的基礎上展開聯(lián)想和想象?!肮诺牢黠L瘦馬”這一句中的三個意象都是孤立的,因此在描繪這一畫面時要充分發(fā)揮聯(lián)想和想象,將這三種事物聯(lián)系起來,構成一幅和諧的畫面。3.扣住畫面特點,在中心語前添加修飾語,用優(yōu)美的語言、適當?shù)男揶o手法加以描述?!肮拧薄拔鳌薄笆荨比齻€定語賦予“道”“風”“馬”以蕭瑟凄涼的特點,因此要緊扣這三個意象的特點進行修飾,描繪出所呈現(xiàn)的畫面。4.所描寫的畫面不能偏離詩歌的意境、主題和詩人的情感。本詩前兩句寫景,請展開想象,描繪詩句中所展現(xiàn)的畫面。畫眉鳥歐陽修百囀千聲隨意移,山花紅紫樹高低。始知鎖向金籠聽,不及林間自在啼。 鳥聲婉轉,鳥兒自由飛翔;山花絢麗,樹陰濃密。 “百囀千聲隨意移,山花紅紫樹高低”句意:千百聲的鳥囀,隨著自己的心意任意回蕩著,(就在那)山花萬紫千紅綻放,高低有致的林木里。描繪林間美好的景象:鳥聲婉轉,鳥兒自由飛翔;山花絢麗,樹陰濃密。

英語朗讀寶
相關資料 更多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初中語文人教部編版七年級上冊電子課本 舊教材

本課綜合與測試

版本: 人教部編版

年級: 七年級上冊

切換課文
  • 課件
  • 教案
  • 試卷
  • 學案
  • 更多
所有DOC左下方推薦
歡迎來到教習網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