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習帶著問題默讀,理解課文的意思。學寫一件簡單的事。
司馬光,復(fù)姓司馬,單字名光。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他主持編纂了《資治通鑒》。 司馬,不但表示一個姓氏,而且在古代還是一個官職的名字。
1.大聲朗讀課文,把讀準字音,把課文讀正確。2.交流易讀錯的字音。3.邊讀邊思考:這篇課文和我們以前學過的課文有什么不同?
司馬光 跌倒 皆大歡喜 丟棄 持刀
組詞:司機 司空見慣
里面的“廷”的偏旁是廴,不是辶。
下面的兩個“人”較小,左邊的“人”捺變點。
右邊“寺”注意橫畫有長有短,橫畫之間的距離均等。
1.請同學按照正確的姿勢習字本上描紅、臨寫生字。2.看準每個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3.看清每個字的結(jié)構(gòu),放慢速度。4.嚴格按筆順描寫。
文言文就是古人寫的文章,它是以古漢語為基礎(chǔ)的書面語言。在古代,人們寫的文章和現(xiàn)在不一樣,他們往往按照自己的語言習慣來寫文章。這種文章語言簡練,讀起來很有韻味。比如問一個人“吃飯了嗎?”,可以問“飯否?”,這里的“飯”名詞作動詞用,意思為“吃飯”。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斷句就是誦讀文言文時根據(jù)文義做停頓,或同時在書上按停頓處加圈點。
方法總結(jié):1.人名、地名、官名等名詞、代詞后面停頓。2.動詞或形容詞后面停頓。
群兒/戲于庭,一兒/登甕,足跌/沒水中。眾/皆棄去,光/持石/擊甕/破之,水迸,兒/得活。
一群孩子在庭院里玩耍,一個小孩兒爬上甕,失足落入水中,被水淹沒了。大家都丟下這個小孩兒跑了,只有司馬光拿石頭將甕砸破,水一下子噴涌出來,落水的小孩兒得救了。
光生七歲,凜然如成人,聞講《左氏春秋》,愛之,退為家人講,即了其大旨。自是手不釋書,至不知饑渴寒暑。
思考:1.怎樣讀出語句間的停頓?2.從短文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司馬光勤奮好學?
1. 光/生/七歲,凜然/如/成人,聞/講/《左氏春秋》,愛之,退/為家人講,即/了其大旨。自是/手不釋書,至/不知/饑渴寒暑。2. 自是手不釋書,至不知饑渴寒暑。
本節(jié)課我們借助注釋理解了課文的大意,在此過程中學習了生字書寫,在給課文正確斷句的基礎(chǔ)上學到了有節(jié)奏誦讀文言文的方法。
再讀課文,填一填。課文共有 句話,故事發(fā)生的地點是 ,故事的主人公是 ,他做的事是 。
這是一份小學科學冀教版三年級下冊10 七色光課文內(nèi)容課件ppt,共27頁。
這是一份小學語文人教部編版三年級上冊第八單元24 司馬光教學ppt課件,共12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課前導入,知識講解,初識文言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以規(guī)矩不成方圓,文言文,發(fā)現(xiàn)特點,探究不同,群兒戲于園,群兒戲于池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小學語文人教部編版三年級上冊司馬光教學ppt課件,文件包含司馬光ppt、兒歌《司馬光》mp4等2份課件配套教學資源,其中PPT共3頁, 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