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識與技能】
1.了解有關(guān)艾青的文學常識和本詩的寫作背景。
2.把握詩歌的意象,領(lǐng)會其象征意義。
【過程與方法】
熟讀并背誦,把握詩歌的內(nèi)在旋律與和諧節(jié)奏。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把握詩歌主題。培養(yǎng)愛國情結(jié)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理解關(guān)鍵詩句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板書設(shè)計
我愛這土地
艾青
鳥嘶啞的喉嚨歌唱:土地 、河流 、風、黎明
“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我常含淚水
教學過程
一.未成曲調(diào)先有情——新課導入
(播放歌曲《多情的土地》)這是著名歌唱家廖昌永先生深情演釋的《多情的土地》,它給予我們生命,撫育我們成長,賦予我們榮光!誰不鐘愛自己的土地,誰不愛戀大地母親,讓我們深情吟唱艾青詩人的《我愛這土地》,一起去感受詩人澎湃的靈魂。
同學們一起誦讀“教學目標”。
二.曲徑通幽花木深——初讀知情感
1.走進作者。
2.學生自讀。(要求:讀準字音,讀得流利。)
思考:詩人是用怎樣的情感來寫這首詩的?這首詩,又應(yīng)該是用怎樣的語氣來讀的呢?
提示:標題中哪一個字能表達出這首詩的情感?
明確:愛。
請大聲朗讀,讀出這份深沉的愛。
3.學生有感情朗讀,注意節(jié)奏、停頓及意義重音。
假如/我是一只鳥,我也應(yīng)該/用嘶啞的喉嚨/歌唱:這被暴風雨/所打擊著的/土地,這永遠洶涌著/我們的悲憤的/河流,這無止息地/吹刮著的/激怒的/風,和那來自林間的/無比溫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
連羽毛/也腐爛在土地里面。
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學生朗讀,班級評價。
4.體會:結(jié)合具體詩句說一說作者在寫這首詩時,他的感情是怎樣的?
討論明確:悲憤、仇恨、憤怒、抗爭、熱愛……
追問:那么我們應(yīng)該以什么樣的情感、語調(diào)、語速朗讀呢?
再聽名家朗讀,感受這份情感。
5.請同學們再次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其“深沉”的特點。
齊讀最后兩句: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6.小結(jié)過渡:
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同學們,這是一種怎樣的情感呢?
展示畫面:近日網(wǎng)上風傳著95歲高齡的抗戰(zhàn)老兵李安甫“親吻國旗”的照片,那一刻讓人如此動容,那一刻淚水止不住了。為什么她的眼里含滿淚水?
——因為,她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這是奧運冠軍站在高高的領(lǐng)獎臺上,當國歌奏響,他們抑制不住熱淚盈眶。為什么他的眼里含滿淚水?
——因為,他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同學們,現(xiàn)在你懂這種情感了嗎?
愛國,是人類社會永恒的主題。無論古今、無論年紀,一個有血有肉的靈魂,心中永遠燃燒著這份熾熱的愛。
三.嘈嘈切切錯雜彈——精讀悟深情
(一)問題1:詩中是通過什么形象來表達出愛國激情的?請你把相關(guān)詩句找出來,并談?wù)勀愕睦斫狻?br>1.小組討論交流,展示分享。
【交流點撥】詩中以“一只鳥”的形象來表達感情?!凹偃缥沂且恢圾B,我也應(yīng)該用嘶啞的喉嚨歌唱”,“然后我死了,連羽毛也腐爛在土地里面”,“常含淚水”。
詩人以“假如我是一只鳥”虛擬,“歌唱”的是“鳥”同時也是“詩人”;“連羽毛也腐爛在土地里面”的是“鳥”,同時也是“詩人”為祖國獻身的愿望。這種寓情于形象的描寫,不僅有助于感情的抒發(fā),也增強了詩歌的形象感,避免空吟。
小組合作探究。
以小組為單位,認真思考并討論:這三種行為中,你認為哪一種行為最能表現(xiàn)作者對于祖國的熱愛或最能打動你?為什么?小組內(nèi)最好統(tǒng)一選擇一種,將理由匯總到小組長的紙上,由小組長或者組內(nèi)推舉一名同學發(fā)言。(如果小組個別成員有自己的看法,也可以舉手發(fā)言)。
2.分組展示。(請同學們分組展示討論成果)
小組1:“假如我是一只鳥,我也應(yīng)該用嘶啞的喉嚨歌唱”。(關(guān)鍵詞:嘶啞、歌唱)
小組2:“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關(guān)鍵詞:常含、愛、深沉)(師播放配圖,配樂朗讀時代背景,引導學生更好的理解詩歌)
小組3:“然后我死了,連羽毛也腐爛在土地里面”。(關(guān)鍵詞:連……也,引導學生鞏固龔自珍的詩句: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二)問題2:(3——6)句表達了作者對祖國的熱愛嗎?一起品讀一下這四句詩。按照抓重音誦讀的方法,學生帶著任務(wù)自由誦讀。(需完成任務(wù):1、找出應(yīng)該重讀的詞語 2、找到意象并品析象征意 3、朗讀的語氣、節(jié)奏)
1.小組討論交流,展示分享。
小組1:“這被暴風雨所打擊著的土地”?!劲僦刈x“暴風雨”和“打擊”,②意象“暴風雨”象征意:外來侵略者,③師引導學生品出“暴”字在此處的作用】 (明確:“土地”象征繁衍養(yǎng)育中華民族的祖國大地。這“土地”“被暴風雨所打擊著”,說明祖國大地正在被日本帝國主義摧殘、肆虐。)
小組2:“這永遠洶涌著我們的悲憤的河流”【①重讀“洶涌”和“悲憤”?!皼坝俊笨梢孕揎棥氨瘧崱?,它表現(xiàn)了我們在面對殘酷無情的屠殺的時候的悲憤之情,程度很深。②意象“河流”象征意:中國人民不屈不撓的反抗精神?!?
小組3:“這無止息地吹刮著的激怒的風”【①重讀“無止息”和“激怒”。因為日寇侵略者正在侵略我們的祖國,我們的憤怒是無止息的?!凹づ闭諔?yīng)了前面。②意象“風”象征意:中國人民不屈不撓的反抗精神。③師引導學生品出“激怒的中國人悲憤的中國人不是僅僅悲憤,還有無止息、不屈不撓的反抗”?!?(明確:“河流”“風”象征中國人民不屈不撓的反抗精神?!氨瘧崱薄凹づ倍急憩F(xiàn)出人民心中對侵略者暴行的憤怒,中國人民正滿懷悲憤地進行不屈不撓的斗爭。)
小組4:“和那來自林間的無比溫柔的黎明”?!劲僦刈x“溫柔的”和“黎明”。這里表現(xiàn)的是正義必將戰(zhàn)勝邪惡、中國最后一定會取得勝利的美好憧憬。②意象“黎明”象征意:對光明的向往、希望。③師引導學生品出語氣的不一樣,前三句鏗鏘有力,這一句應(yīng)讀得充滿向往的、溫柔的】 (明確:“黎明”象征充滿生機與希望的解放區(qū)?!盁o比溫柔”充滿了對那里的向往。)
2. 師結(jié)合排比修辭的作用示范朗讀。
3.生齊讀。
4.教師小結(jié):我們的祖國貧窮落后,多災之難,然而,即使為它痛苦到死,即使勢單力微,我也依然要為它而唱,為它而戰(zhàn)!這是一種不離不棄、生死相依的愛!愛國,是人類社會永恒的主題。無論古今、無論年紀,一個有血有肉的靈魂,心中永遠燃燒著這份熾熱的愛。
四.大珠小珠落玉盤——再讀促深化
1.同學們按照上面環(huán)節(jié)學會的朗讀方法自由的誦讀。 2.請優(yōu)秀小組配樂朗讀。
3.師深化:我們還可以巧妙的處理一下這首詩歌,這首詩歌的前八句是蓄勢,最后兩句猶如情感的閘門轟然打開,洪流渲瀉而下。我們可以將后兩句重復一遍,第二遍比第一遍要更強烈。
4.師生齊讀。
小結(jié):同學們,“土地”是艾青詩歌的中心意象之一,它凝聚著詩人對祖國——大地母親最深沉的愛,通過學習,我們感受著那個苦難年代,愛國知識分子對祖國的最真摯的愛的表白。這心聲,是歷久不衰的主旋律,更是永唱不盡的主題。
五.千帆競發(fā)萬木春——升華壯胸懷
1.師總結(jié):你們的朗讀讓老師非常感動!同學們,70多年前,祖國大地炮火紛飛,哀鴻遍野,是千千萬萬個像艾青一樣的愛國志士投身革命的洪流,才有了今天這樣強大的祖國,有了我們幸??鞓返纳?!如今,71年過去了,忠魂不滅,英靈永存,山河猶在,國泰民安,身為后輩的我們又怎么能夠忘記歷史,忘記國恥,又怎么能夠不秉承先輩的遺志呢?同學們,我們要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告慰那些永遠不滅的忠魂!“少年強則國強,” 讓我們把自己武裝成強者,為中華民族的國富民強奉獻我們的一切力量。
六.紙上得來需躬行—拓展延伸
仿寫詩:
請仿照《我愛這土地》的詩歌形式,聯(lián)系今日的中國寫一段話。
這是一份人教部編版九年級上冊我愛這土地精品教案設(shè)計,共5頁。教案主要包含了導入新課,教學開展,作業(yè)布置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初中語文人教部編版九年級上冊我愛這土地優(yōu)秀教學設(shè)計及反思,共8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課前準備,課時安排,教學過程,教學反思,課后預習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九年級上冊3 我愛這土地教學設(shè)計及反思,共6頁。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