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姓名:_________ 班級:_________ 學號:_________
一、填空題(共19分)
1.(4分)下面有4塊積木,()號和()號積木合在一起,可以放進長9厘米的盒子中,剩下的()號和()號盒子合在一起也可以放進長9厘米的盒子中。
2.(4分)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單位。
小學生一天在校時間是6();
做一套眼保健操用了5();
小明在十字路口等紅燈用了45();
講桌的高度是9()。
3.(2分)10粒芝麻排成一行長約2厘米,100粒這樣的芝麻排成一行約長()分米,1000粒這樣的芝麻排成一行約長()米。
4.(2分)
圖上所示的線段長度是()毫米,大約是()厘米。
5.(5分)在括號填合適的單位。
(1)一節(jié)課的時間是40();
(2)一張方桌高8();
(3)小明跑50米用了9();
(4)5枚5角硬幣疊放在一起的厚度大約是8();
(5)如圖,“一拃”大約長15()。
6.(2分)三人用步測法測量教室的長,亮亮走了19步,青青走了20步,云云走了17步,()的步子最長,()的步子最短。
二、判斷題(共10分)
7.(2分)98厘米<1分米。()
8.(2分)10毫米和1分米一樣長。()
9.(2分)一張沙發(fā)長約20分米。()
10.(2分)如果120張紙的厚度是1厘米,那么12張紙的厚度是1毫米。 ()
11.(2分)長約為20毫米。()
三、選擇題(共10分)
12.(2分)下圖的鉛筆長( )毫米。
A.7B.60C.6
13.(2分)一枚1分硬幣的厚度約是1毫米,( )枚1分硬幣摞起來約有1分米厚。
A.10B.20C.100
14.(2分)比較下圖中的兩根鐵絲,選項( )是正確的。
A.第①根長B.第②根長C.一樣長
15.(2分)一本數(shù)學課本大約厚5毫米,1000本這樣的數(shù)學課本摞起來的厚度大約是( )米。
A.5B.50C.500
16.(2分)做一個相框要7分米長的木條,一根6米長的木條最多能做( )個這樣的相框。
A.7B.8C.9
四、作圖題(共12分)
17.(6分)用如圖的直尺畫一條長3厘米7毫米的線段。
18.(6分)量出每條邊的長度(以毫米作單位)。
五、解答題(共49分)
19.(5分)小宇有一根細長繩,他在從左起2分米處和6分米處分別打了一個繩結。他用這根細長繩最多能一次測量出哪幾種不同的長度?
20.(5分)明明把一條彩帶按順序一段一段地剪成了長6分米的小段,共剪了6次,這條彩帶原來長多少分米?
21.(5分)量一量,畫一畫。
(1)下面這條線段長( )厘米,就是( )分米。
(2)畫一條比上面的線段短45毫米的線段。
22.(5分)中國四大名著是古典文學中的經典作品。如下圖是一套精裝版四大名著,總厚度是2分米,平均每本厚多少厘米?
23.(5分)一只烏龜先向西爬了7分米,再向東爬了5分米;又向西爬了3分米,向東爬了6分米,然后停下來。這時烏龜停在起點的東面還是西面?離起點幾分米?
24.(6分)長頸鹿比鴕鳥高多少分米?
25.(6分)為了檢查同學們的身體狀況,學校組織了一次體檢。在這次體檢中,蘭蘭和滔滔的身高如下,他們倆誰高?高多少?
26.(6分)中國結是我國特有的手工編織工藝品,代表著團結、幸福和平安。編一個中國結要用6分米的紅繩,2米長的紅繩最多可以編多少個這樣的中國結?
27.(6分)把一根1米長的竹竿插到一個水坑底部,取出后又把另一端插到水坑底部,這時竹竿中間有長60厘米的部分沒有濕。你知道這個水坑里的水深多少分米嗎?參考答案
1.1 4 2 3
【分析】若兩塊積木相加的長度和小于9厘米,合在一起就可以放進長9厘米的盒子中;據(jù)此解決此題。
比較大小之前,先要統(tǒng)一單位。
【詳解】9厘米=90毫米
42+45=87(毫米)
63+26=89(毫米)
87<90,89<90
故,1號和4號積木合在一起,可以放進長9厘米的盒子中,剩下的2號和3號盒子合在一起也可以放進長9厘米的盒子中。
【點睛】此題主要考查的是長度單位的換算及計算,要熟練掌握。
2.小時分鐘秒分米/dm
【分析】根據(jù)生活經驗,前面3題問的是時間的長短,結合不同時間單位和數(shù)據(jù)大小的認識填寫即可;第4題問物體的高度,指的是長度,聯(lián)系生活經驗,適當比劃高度,確定合適的長度單位是分米。
【詳解】小學生一天在校時間是6小時;
做一套眼保健操用了5分鐘;
小明在十字路口等紅燈用了45秒;
講桌的高度是9分米。
【點睛】此題考查根據(jù)生活情境選擇合適的計量單位。要注意聯(lián)系生活實際、計量單位和數(shù)據(jù)的大小,靈活地選擇。
3.2 2
【分析】100里面有10個10,且10粒芝麻排成一行長約2厘米;故,100粒這樣的芝麻排成一行約有10個2厘米那么長,10個2厘米也就是2分米;
1000里面有10個100,且100粒芝麻排成一行長約2分米;故,1000粒這樣的芝麻排成一行約有10個2分米那么長,10個2分米也就是2米;據(jù)此填空。
【詳解】由題意得:
10粒芝麻排成一行長約2厘米,100粒這樣的芝麻排成一行約長2分米,1000粒這樣的芝麻排成一行約長2米。
【點睛】此題主要考查的是長度單位的認識及應用,要熟練掌握。
4.48 5
【分析】用右邊的刻度減去左邊的刻度,結果就是這條線段的長度;
右邊的刻度接近7厘米,用7厘米減去左邊的刻度,結果就是這條線段的大約長度;據(jù)此解答。
【詳解】6厘米8毫米-2厘米=4厘米8毫米
4厘米8毫米=48毫米
7-2=5(厘米)
故,圖上所示的線段長度是48毫米,大約是5厘米。
【點睛】此題主要考查的是線段長度的測量,要熟練掌握測量的方法。
5.分鐘/min 分米/dm 秒/s 毫米/mm 厘米/cm
【分析】根據(jù)生活經驗以及對時間單位、長度單位和數(shù)據(jù)大小的認識,結合實際情況可知:
(1)計量一節(jié)課的時間用“分鐘”作單位;
(2)計量一張方桌高度用“分米”作單位;
(3)計量小明跑50米需要的時間用“秒”作單位;
(4)計量5枚5角硬幣疊放在一起的厚度用“毫米”作單位;
(5)計量一拃的長度用“厘米”,據(jù)此解答即可。
【詳解】(1)一節(jié)課的時間是40分鐘;
(2)一張方桌高8分米;
(3)小明跑50米用了9秒;
(4)5枚5角硬幣疊放在一起的厚度大約是8毫米;
(5)如圖,“一拃”大約長15厘米。
【點睛】此題考查根據(jù)情景選擇合適的計量單位,要注意聯(lián)系生活實際、計量單位和數(shù)據(jù)的大小,靈活的選擇。
6.云云青青
【分析】用每步長度乘步數(shù),求出教室長度。而教室的長度不變,誰走的步數(shù)最少,誰的步子最長。誰走的步數(shù)最多,誰的步子最短。
【詳解】17<19<20
云云的步子最長,青青的步子最短。
【點睛】本題考查長度的測量方法,實際生活中常用步長測量一段距離的長度,關鍵是明確步數(shù)最少的那人步子最長。
7.×
8.×
9.√
10.√
【分析】1厘米=10毫米,120張紙的厚度是1厘米(即10毫米),把120張紙分成10個12張,所以每個12張紙的厚度就是1毫米,據(jù)此即可解答。
【詳解】根據(jù)分析可知,如果120張紙的厚度是1厘米,那么12張紙的厚度是1毫米,原說法正確。
故答案為:√
【點睛】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長度單位換算知識掌握和靈活運用。
11.×
12.B
【分析】被測物體的長度=測量結束刻度-測量開始刻度;據(jù)此解決。
在刻度尺上,一大格表示1厘米,也是10毫米。
【詳解】70-10=60(毫米)
故,下圖的鉛筆長60毫米。
故答案為:B
【點睛】此題主要考查的是物體長度的測量方法,要注意單位,這是一道易錯題。
13.C
【分析】1分米=100毫米,
一枚1分硬幣的厚度約是1毫米,則100枚1分硬幣的厚度約是100毫米,也就是1分米;故,100枚1分硬幣摞起來約有1分米厚。
【詳解】由題意分析得:
一枚1分硬幣的厚度約是1毫米,100枚1分硬幣摞起來約有1分米厚。
故答案為:C
【點睛】解答此題的關鍵是理解分米與毫米之間的進率。
14.A
【分析】先分別測量①和②兩根鐵絲的長度,然后比較大小,大的就長,小的就短,據(jù)此解答。
【詳解】第①根鐵絲長6厘米5毫米,第②根鐵絲長6厘米,所以第①根鐵絲長。
故答案為:A
【點睛】本題考查厘米和毫米的認識。重點掌握測量長度的準確性。
15.A
16.B
【分析】用木條總長除以做一個相框需要的長度,所得的商就是做多能做的相框的個數(shù),如果有余數(shù),結果采用去尾法,即把余數(shù)去掉。
【詳解】6米分米
(個)……4(分米)
答:最多能做8個這樣的相框。
故答案為:B
【點睛】解答此題的關鍵是明確商和余數(shù)表示的意義以及去尾法的應用。
17.見詳解
【分析】根據(jù)線段的含義:線段有兩個端點,直尺上每一小格代表1毫米,1大格代表1厘米,然后從刻度線2開始畫,2+3=5(厘米),畫5厘米7毫米的位置即可。
【詳解】如圖:(畫法不唯一)
18.見詳解
【分析】直尺中,一大格表示1厘米,一小格表示1毫米,將一條邊的一端與直尺0刻度線對齊,另一端所對齊刻度即為這條邊的長度;據(jù)此量出每條邊的長度。厘米和毫米之間的進率是10,據(jù)此將量出的長度換算成毫米作單位。
【詳解】如下圖所示:
【點睛】明確厘米和毫米之間的進率為10是解決本題的關鍵。
19.最多能一次測量出2分米、4分米、6分米這3種不同的長度。
【分析】把一次能測量出來的長度都一一列舉出來,再數(shù)一數(shù),即可解決此題。
【詳解】6-2=4(分米)
從左起到2分米打結處,可以測量出2分米的長度;
從左起到6分米打結處,可以測量測6分米的長度;
從2分米打結處到6分米打結處,可以測量出4分米的長度;
答:最多能一次測量出2分米、4分米、6分米這3種不同的長度。
【點睛】此題主要考查的是長度單位的認識及計算,要熟練掌握。
20.42分米
【分析】一條彩帶共剪了6次,一共會剪出7段,且每段都是一樣長的;
故,求這條彩帶原來長多少分米,就是求7個6的和是多少,用乘法列式解答。
【詳解】6+1=7(段)
6×7=42(分米)
答:這條彩帶原來長42分米。
【點睛】此題主要考查的是乘法口訣的應用,關鍵是要弄清楚,剪的次數(shù)與段數(shù)之間的關系。
21.(1)10;1
(2)見詳解
【分析】(1)這條線段開始測量的刻度是2厘米,結束的刻度是12厘米,兩數(shù)相減,即可求出線段長度,再換算單位即可;
(2)先求出比10厘米短45毫米的線段的長度,再畫線段。
【詳解】(1)12-2=10(厘米),10厘米=1分米;
故,這條線段長10厘米,就是1分米。
(2)45毫米=4厘米5毫米,
10厘米-4厘米5毫米=5厘米5毫米,
畫線段如下:
。
【點睛】此題主要考查的是長度的測量及畫線段,關鍵要熟練單位之間的換算。
22.5厘米
【分析】1分米=10厘米,先把單位換算成厘米做單位,再用總共的厚度除以本數(shù)即可。
【詳解】2分米=20厘米
20÷4=5(厘米)
答:平均每本厚5厘米。
【點睛】明確分米和厘米的單位進率是解決本題關鍵。
23.東;1分米
【分析】一只烏龜先向西爬了7分米,再向東爬了5分米,這時烏龜在起點西面的7-5=2分米處;又向西爬了3分米,此時烏龜在起點的西面2+3=5分米處;向東爬了6分米,此時烏龜在起點的東面6-5=1分米處。
【詳解】7-5+3
=2+3
=5(分米)
6-5=1(分米)
答:這時烏龜停在起點的東面,離起點1分米。
【點睛】此題主要考查的是方向與距離的判斷,要明確東西方向為兩個相對的方向。
24.45分米
【分析】根據(jù)1米=10分米,先將長度單位統(tǒng)一,再用長頸鹿的身高減去鴕鳥的身高,據(jù)此解答即可。
【詳解】7米=70分米
70-25=45(分米)
答:長頸鹿比鴕鳥高45分米。
【點睛】本題在計算時要注意先把長度單位統(tǒng)一。
25.130厘米=13分米
14分米>13分米
14-13=1(分米);
滔滔高,高1分米
【詳解】略
26.3個
【詳解】2米=20分米
20÷6=3(個)……2(分米)
答:2米長的紅繩最多可以編3個這樣的中國結。
27.2分米
【分析】根據(jù)1米=100厘米,1分米=10厘米,高級單位轉化成低級單位乘進率,低級單位轉化成高級單位除以進率;用竹竿總長度減去沒有濕的長度,即兩個水深,據(jù)此解答即可。
【詳解】1米=10分米
60厘米=6分米
(10-6)÷2
=4÷2
=2(分米)
答:這個水坑里的水深2分米。
【點睛】本題考查長度單位的轉換,要重點掌握單位之間的進率。
這是一份小學數(shù)學蘇教版二年級下冊五 分米和毫米當堂檢測題,共6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填空題,判斷題,解答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數(shù)學二年級下冊五 分米和毫米精練,共5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填空題,判斷題,解答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小學數(shù)學蘇教版二年級下冊五 分米和毫米課后作業(yè)題,共4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填空題,判斷題,解答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