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備人
徐帶弟
課題
12.《與朱元思書》
審核人
代夫榮
日期
2023年9月18日
使用人
八年級語文教師




1.根據閱讀提示和注釋自讀課文,整體把握文意。
2.抓住“奇山異水,天下獨絕”,把握作者筆下景物的突出特征。
3.體會作者寄情山水的高雅審美情趣。



重點:
1.誦讀詩文,熟練掌握文言文重點字詞的釋義及重點語句翻譯。
2.把握文中景物的特點,學習作者寫景的手法。
難點:
1.感受作者熱愛自然山水的情感,培養(yǎng)高尚的審美情趣。
教學方法
朗讀法,點撥法,合作交流法
課時
2課時




導入新課
“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此詩以日新月異的如畫景色抒寫對富春山水的熱愛。筆法生動,描繪細致?!案淮骸逼嫔疆愃煜陋毥^”,早為世人所推崇。今天就讓我們一起看看吳均筆下的富春山水有多美!
教學目標
1.根據閱讀提示和注釋自讀課文,整體把握文意。
2.抓住“奇山異水,天下獨絕”,把握作者筆下景物的突出特征。
3.體會作者寄情山水的高雅審美情趣。
解題
與:給。
朱元思:一作宋元思,字玉山,生平不詳。
書:即信函,書信。古人的書信又叫“尺牘”或“信札”。是一種應用性文體,多記事陳情。
(注:本文是作者寫給友人書信中的一段話,寫的是浙江境內富春江的秋景,與南朝陶弘景的《答謝中書書》可稱雙璧,同為六朝山水小品的名作。)
遷移:書信的別稱:鴻雁,札,鯉魚,素,箋,函,八行書等。
鴻雁:古代傳說鴻雁能傳書。
札:用繩索將寫好字的木片、絲帛捆扎起來,表明是密封好的書信。
鯉魚:是指用兩塊雕刻有鯉魚圖案用來放書信的木盒,也就是書信的封套?!昂魞号膈庺~,中有尺素書”。
素:古代稱白絹為素。用白絹( 或綢 )寫成的書信稱為尺素,后來“素”成為書信的代稱。)
駢文知識點
也稱“駢體文”“駢儷(lì)文”或“駢偶文” 。駢,指兩馬并駕,儷,指夫妻成雙,“駢儷”的名稱正概括了這種文體的主要特色:句式兩兩相對,講究對仗、排比、用典和一定地聲律要求。因為常用四字句、六字句,也稱四六體。
作者簡介
【吳均】(469—520),字叔庠(xiáng),吳興故鄣(zhāng)(今浙江安吉)人,南朝梁文學家、史學家?!读簳蔷鶄鳌氛f“吳均文體清拔有古氣”,在當時頗有影響,時稱“吳均體”。吳均善于用駢文寫書信,今存“吳均三書”(《與施從事書》《與朱元思書》《與顧章書》),皆以寫景見長。
背景介紹
吳均生活在魏晉南北朝時期,當時政治黑暗,社會動蕩,一些仕途失意或受佛教、道教影響的知識分子便循跡山林,避世隱居。吳均也因動亂而生發(fā)熱愛山水風光之情,《與朱元思書》是吳均融合其情后寫給他的朋友朱元思的一封書信。本文敘述作者乘船自桐廬至富陽途中所見,描繪了這一段的山光水色(富春江),它創(chuàng)造出一種清新自然的意境,使人讀后悠然神往,仿佛也親自領略了其間的山水之美;同時也表現(xiàn)出他沉湎于山水的生活情趣。流露出對追求名利之徒的蔑視,含蓄地傳達出愛慕美好自然,避世退隱的高潔之趣。
朗讀課文,走進山川之美
風煙/俱凈,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
一讀:讀準字音 二讀:讀準節(jié)奏 三讀:讀出感情,讀出韻味
讀懂美文,感受山川之美
風煙俱凈,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俱:全,都。 凈:消散、散凈。 絕:獨一無二的。
沒有一絲風,煙霧也都消散了,天空和群山是同樣的顏色。(我乘著小船)隨著江流漂蕩,任憑船隨意向東向西飄流。 從富陽到桐廬一百里左右(的水路上),奇山異水,天下獨一無二。
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直視無礙:一眼看下去,毫無障礙。形容江水清澈透明。 湍:急流的水。 奔:指飛奔的馬。
江水都是淺青色,千丈之深的地方也能一望到底,游動的魚兒和細小的石頭也能看得清清楚楚,毫無障礙。湍急的江流比箭還要快,洶涌的大浪就像飛奔的駿馬。
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
負:憑借。 上:向上。 軒:高,用作動詞。 邈:遠,用作動詞。
夾著江水的兩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長著蒼翠的樹,透出一派寒意。山巒憑借(高峻的)地勢,爭著向上,仿佛都在爭著往高處遠處伸展,群山互相爭著高聳,筆直地向上,直插云天,形成千百座山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
絕:停止。 息:使……平靜,平息。 窺:看到。 上:在上。
泉水沖擊著巖石,發(fā)出清越的響聲;美麗的鳥兒互相和鳴,鳴聲嚶嚶,和諧動聽。
蟬長久不斷地鳴著,猿持續(xù)不斷地啼叫著。那些極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這雄奇的)山峰,也會平息名利之心;那些治理國家大事、忙于俗務的人,看到(這些幽深的)山谷,也會流連忘返。
橫斜的樹枝在上面交錯遮蔽,擋住了天空,即使在白天,也像傍晚時那樣昏暗;稀疏的枝條互相掩映,有時還能見到陽光。
整體感知
1.本文的結構是怎樣的?
第①自然段:總說富陽到桐廬的山水之美。
第②自然段:描繪異水。
第③自然段:描繪奇山。
2.用文中一句話概括富春江景色特點。
明確: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3.第一自然段說“奇山異水,天下獨絕”,請問水“異”在哪里?山“奇”在何處?作者又是通過什么手法表現(xiàn)出來的?(框架詳見PPT)
(提示:可從觀察角度,感官,動靜結合及寫景時間等角度入手。)
明確:
①觀“異”水
(1)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
該句用了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相結合的手法,突出了水的清澈透明?!翱~碧”是直接寫水的清澈,“游魚細石”則是從側面表現(xiàn)出水的清澈透明。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這句話運用夸張和比喻、對偶的修辭手法,“急、猛”把水流的快速和水浪的奔騰情狀表現(xiàn)得十分生動形象。)
這一段從江水的靜態(tài)和動態(tài)兩方面寫了水的清澈和湍急,突出了富春江水“異”的特點。
②賞“奇”山
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山之形:連綿陡峭)
泉水激石;好鳥相鳴;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山之聲:天籟動聽)
夾岸高山,皆生寒樹。(山之色:光影變化)
寫山,通過感官描寫,從視覺角度寫山的形貌,從聽覺角度寫山間的各種聲響;通過化靜為動,將本來靜止的高山寫得富有動感,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山勢的陡峭和壯美;通過運用對偶的修辭手法,譜寫出一曲美妙的山間交響樂。
4.面對富春江的“奇山異水”,作者有什么樣的感想?(用原文回答)
明確: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
“鳶飛戾天者”和“經綸世務者”分別指什么人?
明確:指追逐名利的人和熱衷于官場的人
6.作者為何要抒寫“鳶飛戾天者”和“經綸世務者”看到富春江奇異的景色以后“望峰息心”和“窺谷忘反”的感受?
明確:作者觀賞美景時產生聯(lián)想,借景言志,寓情于景既從側面烘托山水景物的魅力,表現(xiàn)出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又反映出作者對功名利祿的鄙棄,對官場仕途的厭倦和避世退隱、寄情山水的高潔志趣。
九、課堂總結(文章中心)
本文通過生動地描繪浙江富陽至桐廬一帶的富春江上的秀麗迷人的景色,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也表現(xiàn)了作者鄙棄功名利祿、厭惡官場仕途,寄情于山水、意欲歸隱的思想感情。
當堂檢測
1.概括富春江美景的句子: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2.抒發(fā)作者厭棄世俗思想的句子: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
3.文中從側面表現(xiàn)江水清澈的句子是:游魚細石,直視無礙。
4.文中與“有時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有異曲同工之妙的(比喻、夸張)句子是: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5.文中賦予靜止的山以奮發(fā)向上的無窮生命力的四句是: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
6.表達作者對富春江奇山異水的贊美、留戀以及鄙棄功名、淡泊名利的思想感情的句子是: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
十一、拓展延伸
1.
《富春山居圖》
位于浙江中部的富春江,一頭連著素有“人間天堂”之美譽的杭州西湖,一頭連著人稱“歸來不看岳”的安徽黃山,以“奇山異水,天下獨絕”著稱于世。千百年來,富春江的美為歷代文人雅士所贊譽,元代山水畫大師黃公望的一幅《富春山居圖》更是將它的韻致描繪得淋漓盡致。黃公望于古稀之年結廬富春江畔,以清潤的筆墨、簡遠的意境,繪寫了富春江兩岸初秋的秀麗景色,據說畫中所繪內容大部分是桐廬境內富春江的景色。
《富春山居圖》繪富春江沿岸景物,山水連綿,起伏變化,具有寫生特點,山體畫法用大披麻皴(cūn,中國畫的一種技法),布局嚴整,畫風雄秀,對后世山水畫影響很大,被譽為“畫中之蘭亭”。此圖現(xiàn)存兩卷,其一是題贈僧無用的“無用本”,另一本為“子明本”。清乾隆年間,“子明本”和“無用本”先后被征入宮,乾隆皇帝弘歷定前者為真跡,后者為偽跡,嘉慶年間經重新鑒定后予以更正,以“無用本”為真跡,“子明本”為偽跡?!盁o用本”清初曾遭火燒,分為兩段,較短的前段稱《剩山圖》,現(xiàn)藏浙江省博物館;較長的后段稱《無用師卷》,現(xiàn)藏臺北故宮博物院。
2.
仆去月謝?、伲€覓薜蘿②。梅溪③之西,有石門山者,森壁爭霞④,孤峰限日⑤;幽岫⑥含云,深溪蓄翠;蟬吟鶴唳,水響猿啼,英英⑦相雜,綿綿⑧成韻。既素重幽居,遂葺⑨宇其上。幸富菊花,偏饒竹實⑩。山谷所資,于斯已辦。仁智所樂,豈徒語哉!
(《與顧章書》吳均)
【注】①謝?。阂虿《哉埻寺?。②還覓薜蘿:意思是正準備隱居。 ③梅溪:山名,在今浙江安吉境內。④森壁爭霞:陰森陡峭的峭壁與天上的云霞爭高。⑤孤峰限日:聳立的高峰遮斷了陽光。⑥幽岫:幽深的山穴。⑦英英:形容聲音和諧動聽。⑧綿綿:形容聲調悠長。⑨葺:修建。⑩竹實:又名竹米,狀如小麥,是隱士所食之物。








相關教案

人教部編版八年級上冊11* 與朱元思書教學設計:

這是一份人教部編版八年級上冊11* 與朱元思書教學設計,共7頁。教案主要包含了蟬則千轉不窮,窺谷忘反,交流點撥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人教部編版 (五四制)八年級上冊(2018)12* 與朱元思書教學設計:

這是一份人教部編版 (五四制)八年級上冊(2018)12* 與朱元思書教學設計,共6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過程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人教部編版八年級上冊11* 與朱元思書教案:

這是一份人教部編版八年級上冊11* 與朱元思書教案,共4頁。教案主要包含了導入新課,教學第一自然段,教學第三自然段,板書設計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教案 更多

語文八年級上冊11* 與朱元思書教案設計

語文八年級上冊11* 與朱元思書教案設計

初中11* 與朱元思書教學設計及反思

初中11* 與朱元思書教學設計及反思

初中人教部編版11* 與朱元思書教案設計

初中人教部編版11* 與朱元思書教案設計

人教部編版11* 與朱元思書教案設計

人教部編版11* 與朱元思書教案設計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初中語文人教部編版八年級上冊電子課本

12* 與朱元思書

版本: 人教部編版

年級: 八年級上冊

切換課文
  • 課件
  • 教案
  • 試卷
  • 學案
  • 更多
所有DOC左下方推薦
歡迎來到教習網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