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B.C.D.4
【分析】把正切轉化為正弦和余弦,再結合二倍角公式的逆用即可求解結論.
【解答】解:因為;
故選:.
2.若,則
A.B.C.D.
【分析】由已知利用誘導公式可得,利用二倍角的余弦函數(shù)公式可求,進而根據(jù)誘導公式化簡所求即可求解的值.
【解答】解:,
,可得,
,解得:,
.
故選:.
3.若為第四象限角,則可化簡為
A.B.C.D.
【分析】因為為第四象限角,所以,再利用化簡即可.
【解答】解:為第四象限角,,
原式,
故選:.
4.
A.1B.C.D.
【分析】由于,然后結合兩角和的正弦公式展開即可求解.
【解答】解:,
,
故選:.
5.若,則的取值范圍是
A.,B.C.D.
【分析】由,可求得,又,利用二次函數(shù)的單調性質即可求得的取值范圍.
【解答】解:,
,
.
,
當時,取得最小值;
當時,取得最大值1;
的取值范圍是,
故選:.
6.若,則
A.B.C.D.3
【分析】由,可求出的值,所求式子可以寫成分母為1的形式,用進行代換,分子、分母同時除以,然后把的值代入求值即可.
【解答】解:,
,
即,
故選:.
7.已知,且,則
A.1B.C.或1D.
【分析】由同角三角函數(shù)基本關系式化弦為切求得,進一步得到的值,則答案可求.
【解答】解:由,
得,
,
即,
解得或.
,
,即.
.
故選:.
8.已知,則
A.B.3C.D.
【分析】根據(jù)同角三角函數(shù)關系求出的值,利用弦化切結合1的代換進行求解即可.
【解答】解:,
,
即,
則,
則,
故選:.
9.被譽為“中國現(xiàn)代數(shù)學之父”的著名數(shù)學家華羅庚先生倡導的“0.618優(yōu)選法”在生產和科研實踐中得到了非常廣泛的應用,0.618就是黃金分割比的近似值,黃金分割比還可以表示成,則
A.4B.C.2D.
【分析】把代入,然后結合同角三角函數(shù)基本關系式與倍角公式化簡求值.
【解答】解:由題意,,
,
則
.
故選:.
10. 的值是 .
【分析】利用三角函數(shù)公式化簡即可求解.
【解答】解:原式,
故答案為:.
11.給出以下式子:
①;
②;
③
其中,結果為的式子的序號是 .
【分析】由已知分別結合和差角的正切及正弦余弦公式進行化簡即可求解.
【解答】解:①,
;
,
,
②,
;
③;
故答案為:①②③
12.若,則的值為 .
【分析】直接利用三角函數(shù)關系式的變換和倍角公式的應用求出結果.
【解答】解:由于,
所以,
所以.
故答案為:
13.已知,則的值 .
【分析】由已知中,利用誘導公式和同角三角函數(shù)的基本關系公式,可得,,代入可得答案.
【解答】解:,
,
,
.
故答案為:.
14.設,,且滿足,則 .
【分析】結合已知條件,利用和差角公式,平方關系化簡可得,進而得到答案.
【解答】解:,,
.
故答案為:.
15.化簡的值為 .
【分析】利用二倍角公式以及兩角和與差的三角函數(shù)化簡表達式,求解即可.
【解答】解:原式,
故答案為:.
16.化簡求值:
(Ⅰ);
(Ⅱ).
【分析】(Ⅰ)利用兩角和與差的正弦函數(shù)公式化簡即可求解;
(Ⅱ)利用三角函數(shù)恒等變換的應用化簡即可求解.
【解答】解:(Ⅰ);
(Ⅱ)
.
17.化簡求值:
(1);
(2).
【分析】(1)利用誘導公式及同角三角函數(shù)的基本關系化簡即可;
(2)先利用正切的和角公式化簡可得,代入原式因式分解,化簡即可得到答案.
【解答】解:(1);
(2),
,
原式
18.已知,且.
(1)求的值;
(2)求值.
【分析】(1)由已知利用誘導公式可求,兩邊平方可得,進而利用同角三角函數(shù)基本關系式化簡所求即可得解.
(2)由(1)可得,結合角的范圍利用同角三角函數(shù)基本關系式可求,的值,即可計算得解.
【解答】解:(1),且,
可得:,即,兩邊平方可得:,可得,
為鈍角,,
.
(2)由(1)可得:,①,
,,
又,②
由①②解得,,
.
19.已知.
(1)化簡;
(2)若是第三象限角,且,求.
【分析】(1)由三角函數(shù)的恒等變換得:利用“奇變偶不變,符合看象限”,化簡得.
(2)由三角化簡求值得:由誘導公式可得,所以,得解.
【解答】解:(1)由題意得.
故.
(2)因為,
所以.
又為第三象限角,
所以,
所以,
故答案為:.
20.已知,求下列各式的值,
(1);
(2).
【分析】由條件利用同角三角函數(shù)的基本關系,求出,再利用同角三角函數(shù)的基本關系,化簡要求的式子,把代入運算求得結果.
【解答】解:由已知,求得,
(1).
(2)
[B組]—強基必備
1.在中,若,,則的最小值為 .
【分析】由三角函數(shù)求值及重要不等式得:因為,,所以,即,所以,令,則,得解.
【解答】解:因為,,
所以,
所以,
所以,
所以,
又,
當時,,,
即,
即不合題意,即,即,
所以
,
令,
則,
故答案為:.
這是一份2024年新高考數(shù)學一輪復習達標檢測第31講復數(shù)(教師版),共11頁。
這是一份2024年新高考數(shù)學一輪復習達標檢測第35講數(shù)列求和(教師版),共15頁。
這是一份2024年新高考數(shù)學一輪復習達標檢測第45講圓的方程(教師版),共13頁。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