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目標
1.知道水的特征:水是沒有顏色、沒有氣味、沒有味道、沒有固定形狀、透明,會流動的液體。
2.水和洗發(fā)液一樣,都可以被盛放在容器中。與木塊等物體相比,水沒有固定的形狀。
科學探究目標
1.運用對比的方法研究瓶中的水與其他物體之間的異同。
2.學會用科學詞匯描述對水的觀察結果。
科學態(tài)度目標
1.能根據(jù)觀察到的現(xiàn)象如實進行描述。
2.知道水是一種重要的物質,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
【教學重難點】
重點:知道水的特征:水是沒有顏色、沒有氣味、沒有味道、沒有固定形狀、透明,會流動的液體。
難點:運用對比的方法研究瓶中的水與其他物體之間的異同。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教學課件。
學生準備:一瓶水,一瓶洗發(fā)液,相同的透明小瓶2個,不同形狀的容器2個、木塊若干塊、學生活動手冊。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聚焦問題
1.教師出示一瓶水,請同學們說一說,關于水都知道什么?
2.學生觀察一瓶水,并自由發(fā)表,說一說水有什么特征。
3.板書揭題:觀察一瓶水
二、學單導學,自主實驗
探索一:觀察比較水與洗發(fā)液
1.觀察方法的研究:用眼睛看、鼻子聞、手摸……(因為洗發(fā)液不能食用,在此教師要及時提醒不能用“嘗”的方法,強調任何場合都不能用“嘗”的方法)。
2.觀察水和洗發(fā)液的不同和相同
①看一看:顏色和透明度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呢?
②演示聞的標準操作方法,并指出這樣做對安全的重要意義。
(聞的標準操作方法:打開瓶蓋,左手持瓶身,右手從瓶口上方將空氣扇向鼻子,聞到氣味即可蓋上瓶蓋。)
③摸一摸:教師講解手摸對比方法:用筷子在洗發(fā)液中沾一下,滴到食指上,再用拇指搓捻;用同樣的方法把水滴在另一只手的食指上,搓捻后進行對比。
3.總結記錄水和洗發(fā)液的特征
水:無顏色、無氣味、透明、能流動
洗發(fā)液:乳白色、有香味、不透明、能流動
探索二:觀察比較水、洗發(fā)液和木塊的不同和相同
1.通過觀察比較,我們發(fā)現(xiàn)水和洗發(fā)液有相同之處,也有著很多不同。如果把它們和木塊比較,又會有什么發(fā)現(xiàn)呢?
2.教師把洗發(fā)液和水分別倒入不同形狀的瓶子里讓學生與木塊對比觀察。
3.學生交流觀察結果。不同點有水與洗發(fā)液能流動,木塊不能流動,水和洗發(fā)液的形狀隨容器形狀發(fā)生變化,沒有固定形狀,木塊的形狀不隨容器的變化發(fā)生改變。相同點有它們都有形狀。
三、深入研討,建構認識
1.小結:水是怎樣的物體?可以從哪些方面描述水的特征?
2.學生交流討論:我們可以從顏色、氣味、透明度等方面描述水的特征。
四、拓展應用,深化認識
1.本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關于水的特征,大自然中的水是以什么形態(tài)存在的呢?
2.播放視頻:大自然中的水。
【板書設計】
1.5 觀察一瓶水
水:無顏色、無氣味、透明 能流動 無固定形狀
洗發(fā)液:乳白色、有香味、不透明 能流動 無固定形狀
木塊:有顏色、有氣味、不透明、不能流動 有固定形狀
這是一份小學科學教科版(2024)一年級下冊(2024)5.觀察一瓶水教案,共6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核心概念,學習內容與要求,教學目標,教學重點、難點,教學準備,教學過程,ppt:2-3,PPT:4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教科版 (2017)一年級下冊5.觀察一瓶水教案設計,共4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簡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準備,教學過程,板書設計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科學一年級下冊5.觀察一瓶水教案,共3頁。教案主要包含了觀察一瓶水和一瓶洗發(fā)液,比一比,討論與小結,課堂練習,拓展提高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