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節(jié) 物體的浮與沉 課時1 物體的浮沉條件 一、教學(xué)目標(biāo) 1.知道物體浸沒在液體中可能出現(xiàn)的狀態(tài)。 2.理解物體的浮沉條件。 3.會通過比較物體的受力大小、物體與液體的密度的大小,來判斷物體的浮沉。 二、教學(xué)重難點 1.重點:理解物體的浮沉條件。 2.難點:理解物體的浮沉條件。 三、教學(xué)過程 (一)導(dǎo)入 圖片展示煮餃子時的情景并提出問題: 同學(xué)們都吃過餃子,但你們煮過餃子嗎?誰能說一下餃子下鍋后,浮沉情況的變化?為什么餃子下鍋后先下沉、懸浮再上浮,最終漂浮在液面上,它所受力的關(guān)系又是怎樣的?下面我們就一起來學(xué)習(xí)物體的浮沉條件及應(yīng)用。 (二)新課教學(xué) 1.物體的沉浮狀態(tài) (1)探究物體的沉浮狀態(tài) 教學(xué)情境:把橡皮泥、硬幣、泡沫塑料、密封的空玻璃瓶和自備的各種小物體,浸沒在水中松手后,觀察它們?nèi)绾芜\動? 現(xiàn)象: 上浮的物體:泡沫塑料、密封的空玻璃瓶、蠟塊…… 下沉的物體:實心橡皮泥、硬幣、裝有許多配重的密封玻璃瓶…… (2)物體的沉浮狀態(tài)的特點 教學(xué)情境:物體在液體中都受到浮力,有的上浮、有的下沉、有的懸浮,所出現(xiàn)的這些現(xiàn)象各有什么特點? 總結(jié): ①上浮的最終狀態(tài)為漂浮,物體漂浮時的特點:物體的部分體積露出液面; ②懸?。何矬w全部浸在液體中,靜止在液體中且沒有與容器底接觸; ③下沉:物體全部浸在液體中,物體最終靜止在容器的底部。 2.物體的浮沉條件 (1)比較物體的重力和浮力判斷物體的沉浮 教學(xué)情境:提問:所有浸在液體中的物體都受到浮力的作用,為什么有的上浮、有的下沉、有的懸??? 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重力和浮力的作用,兩個力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條直線上。根據(jù)二力平衡的條件及力與運動的關(guān)系,比較物體所受的重力G物和浮力F浮的大小關(guān)系,判斷浸在液體中的物體的沉浮狀態(tài)。 分析: 當(dāng)F浮﹥G物時,物體受到的合力F=F浮-G物﹥0,合力的方向為豎直向上,物體將上浮,直到物體靜止在液面上,即漂浮。當(dāng)物體漂浮時,F(xiàn)浮′=G物; 當(dāng)F浮=G物時,物體受到的合力F=F浮-G物=0,物體將保持靜止?fàn)顟B(tài),即懸?。ɑ蚱。华?當(dāng)F浮﹤G物時,物體受到的合力F=F浮-G物<0,合力的方向為豎直向下,物體將下沉。 知識歸納: ①當(dāng)F浮﹥G物時,物體上?。华?②當(dāng)F浮=G物時,物體懸浮或漂浮; ③當(dāng)F浮﹤G物時,物體下沉。 (2)比較物體和液體的密度判斷物體的沉浮 教學(xué)情境:除了比較物體的重力和浮力大小情況可以判斷物體的沉浮外,還有其他方法嗎? 分析:實心物體浸沒在液體中,同時受到重力和浮力的作用。 浮力:F浮=ρ液gV排,重力:G=m物g=ρ物gV物,V排=V物。 當(dāng)F浮﹤G物時,ρ液gV排﹤ρ物gV物,即ρ液﹤ρ物,物體下沉; 當(dāng)F浮﹥G物時,ρ液gV排﹥ρ物gV物,即ρ液﹥ρ物,物體上?。华?當(dāng)F浮=G物時,ρ液gV排=ρ物gV物,即ρ液=ρ物,物體懸浮。 知識歸納: ①ρ液﹤ρ物,物體下沉; ②ρ液﹥ρ物,物體上?。华?③ρ液=ρ物,物體懸浮。 四、布置作業(yè)與教學(xué)反思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