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復習和總結(jié) 【教學目標】 1.認識杠桿,知道杠桿的的種類及其應用,理解杠桿的平衡條件. 2.知道滑輪、斜面等簡單機械的特點,會使用簡單機械改變力的大小和方向. 3.理解什么是機械效率,能正確分析簡單機械的機械效率,并能進行功、功率、機械效率的綜合計算. 【教學方法】 1.歸納法:通過對本章知識的歸納總結(jié),體會知識內(nèi)容之間的聯(lián)系,進而系統(tǒng)復習本章知識. 2.引導分析法:通過引導學生對典型事例的分析,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物理概念、規(guī)律,鍛煉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3.講練結(jié)合法:通過典型習題的講練,幫助學生加深理解知識的內(nèi)涵,熟悉解題方法與技巧.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1課時 【鞏固復習】 教師引導學生復習上一節(jié)內(nèi)容,并講解學生所做的課后作業(yè),加強學生對知識的鞏固. 【本章總結(jié)】 1.知識結(jié)構(用多媒體展示并總結(jié)) 2.例題講解(用多媒體展示) 杠桿及其平衡條件 例題1 小強在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時: (1)為了便于測量力臂,他先調(diào)節(jié)杠桿兩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桿在________位置平衡; (2)下表是小強的實驗記錄,在這兩組數(shù)據(jù)中,他發(fā)現(xiàn)實驗序號為________的一組數(shù)據(jù)是錯誤的.經(jīng)檢查,結(jié)果是測量阻力臂時讀錯了,阻力臂的實際值應為________m;通過探究,小強得到杠桿的平衡條件是________. 答案:(1)水平(2)1 0.6 F1·l1=F2·l2(或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 例題2 如圖甲所示,不計重力的杠桿OB可繞O點轉(zhuǎn)動,重為6N的物體P懸掛在杠桿的中點A處,拉力F1與杠桿成30°角,杠桿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此狀態(tài)下拉力F1=______N.試作出F1的力臂l1. 解析:過支點O向動力F1的作用線(需要延長)作垂線,垂線段即是動力臂l1,由直角三角形的性質(zhì),知道l1=OB,又知阻力臂l2=OB,所以動力臂等于阻力臂,根據(jù)杠桿的平衡條件F1·l1=F2·l2,有F1=F2=6N. 答案:6 F1的力臂如圖乙所示. 滑輪和其他簡單機械 例題3如圖所示,正常使用時屬于費力機械的是( ) 解析:定滑輪是等臂杠桿,不省力也不費力;扳手、自行車的車把均是輪軸,屬于省力杠桿;鑷子是費力杠桿. 答案:C 例題4 如圖所示,圖中是一個______滑輪,如果物體在水平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拉力F為10N,物體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為_____,若F拉滑輪運動的速度是1m/s,則物體A移動的速度是______. 解析:選擇滑輪作為研究對象,無論裝置怎么改,都是受三個力,且三個力都平衡,作用在軸心上的力等于作用在繩上的力的2倍,F(xiàn)=2 F1=2F2,如圖所示,繩子一端移動速度等于物體移動速度的2倍,即v繩=2v物. 答案:動 5N 2m/s 例題5 如圖所示,滑輪下掛重500N的物體G,滑輪重40N,繩和杠桿都是輕質(zhì)的.要在圖示位置使杠桿平衡,在杠桿的A點所加的豎直向上的力F應是(杠桿上標度的間距相等)( ) A.270N B.360N C.540N D.720N 解析:本題是一道簡單機械的組合題,題目中用到了杠桿和滑輪.先研究滑輪,這是一個動滑輪,它可以省一半的力,物體和滑輪的總重為:G總=500N+40N=540N,因此繩子對杠桿的拉力(即杠桿的阻力)為F阻=G總=270N.再研究杠桿,設相鄰兩個標度間的距離為l,則動力臂為3l,阻力臂為4l,根據(jù)杠桿的平衡條件:F1·l1=F2·l2,得. 答案:B 機械效率 例題6 某實驗小組利用如圖所示裝置研究杠桿的機械效率,實驗的主要步驟如下: ①用輕繩懸掛杠桿一端的O點作為支點,在A點用輕繩懸掛總重為G的鉤碼,在B點用輕繩豎直懸掛一個彈簧測力計,使杠桿保持水平; ②豎直向上拉動彈簧測力計緩慢勻速上升(保持O點位置不變),在此過程中彈簧測力計的讀數(shù)為F,利用刻度尺分別測出A、B兩點上升的高度為h1、h2,回答下列問題: (1)杠桿機械效率的表達式為η=_____.(用已知或測量的物理量符號表示) (2)本次實驗中,若提升的鉤碼重一定,則影響杠桿機械效率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只將鉤碼的懸掛點由A移至C,O、B位置不變,仍將鉤碼提升相同的高度,則杠桿的機械效率將______(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解析:利用杠桿來提升重物,彈簧測力計的拉力所做的功為總功,提升鉤碼時,對鉤碼做的功為有用功,克服杠桿的重力做的功為額外功,根據(jù)功的計算式和機械效率的定義可得杠桿機械效率的表達式;在鉤碼重一定時,提升相同高度,則有用功一定,因此影響機械效率的主要原因是額外功,即克服杠桿的重力所做的功;當鉤碼位置移到C點時,將鉤碼提升相同的高度,則杠桿的重心向上移動的距離變小,即額外功減小,根據(jù)機械效率的定義可知,此時機械效率變大. 答案:(1) (2)杠桿的自重 (3)變大 例題7 小剛小組探究了影響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因素后,聯(lián)想斜面也是一種機械,那么斜面的機械效率與斜面的哪些因素有關呢? 小剛猜想斜面的機械效率可能跟斜面的粗糙程度有關, 小萌猜想可能跟斜面的傾斜程度有關.于是他們將一塊長木板的一端墊高,構成長度一定、高度可調(diào)的斜面,用彈簧測力計拉著同一木塊沿不同的斜面勻速向上運動,如圖所示.下表是他們實驗記錄的有關數(shù)據(jù). (1)在第1、2、3次實驗中,選用玻璃、木板、毛巾作為斜面表面的材料,是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第2次實驗中,拉力做的總功是______J,斜面的機械效率是______. (3)分析第1、2、3次實驗數(shù)據(jù),可以得出:當其他條件一定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通過分析第1、4、5次實驗數(shù)據(jù),得出斜面傾斜程度越大,斜面的機械效率越大.你認為存在的問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實驗中還發(fā)現(xiàn),斜面材料相同時,斜面傾角越小,越______(填“省力”或“費力”). 解析:通過表格數(shù)據(jù)1、2、3可以看出,斜面的機械效率與粗糙程度有關,斜面越粗糙,機械效率越低;拉物體時拉力沿斜面向上,拉力做的功為W=Fs為總功,克服木塊重力做的功W有=Gh為有用功,其機械效率;實驗的1、4、5次實驗中斜面的傾角不同,斜面的粗糙程度不同,沒有很好地控制變量,故不能得出正確的結(jié)論;通過實驗2與4或3與5可以看出,在斜面粗糙程度相同時,斜面的傾角越小,所用的拉力越小,即越省力. 答案:(1)改變接觸面的粗糙程度 (2)6 58.3% (3)斜面的粗糙程度越大(或小),斜面的機械效率越低(或高) (4)沒有控制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相同 (5)省力 【課后作業(yè)】 完成本課時對應練習.

英語朗讀寶
相關資料 更多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八年級下冊電子課本 舊教材

章節(jié)綜合與測試

版本: 人教版(2024)

年級: 八年級下冊

切換課文
  • 課件
  • 教案
  • 試卷
  • 學案
  • 更多
所有DOC左下方推薦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zhì)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nèi)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