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知識目標:學生能夠了解指南針的制作方法,理解指南針的原理,即磁鐵能夠指示方向。
2、能力目標:學生能夠通過實驗和操作,自己動手制作一個簡單的指南針,提高動手能力和實踐操作能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對科學的探究精神和創(chuàng)造意識,增強對科學學習的興趣和責任感。
二、教學重點
了解指南針的制作方法。
理解指南針的原理。
自己動手制作一個簡單的指南針。
三、教學難點
如何引導學生理解指南針的原理。
如何幫助學生正確地制作一個簡單的指南針。
四、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情境導入)
教師活動:展示一個指南針,并提問:“你們知道指南針是怎么工作的嗎?想不想自己動手做一個?”引導學生思考并回答問題,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學生活動:觀察指南針,思考并回答問題,對制作指南針產生興趣。
設計意圖:通過情境導入,引發(fā)學生對制作指南針的興趣,為后續(xù)的學習做好鋪墊。
2、講授新課(講授法、直觀演示法)
(1)了解指南針的原理
教師活動:講解磁鐵的性質和指南針的原理,即磁鐵能夠指示方向。通過實驗演示讓學生觀察磁鐵在靜止狀態(tài)下的指向情況,加深對磁極與方向關系的認識和理解。
學生活動:聽講,了解磁鐵的性質和指南針的原理。觀察實驗現(xiàn)象,思考并回答問題。通過小組討論進一步理解磁極與方向的關系和實際應用。
(2)制作指南針的方法
教師活動:講解制作指南針的方法和步驟,包括選擇合適的材料、設計磁鐵的支架、固定磁鐵等。同時提供示意圖和實物模型,引導學生進行操作。在制作過程中提醒學生注意安全和正確的操作方法。
學生活動:聽講,了解制作指南針的方法和步驟。觀察示意圖和實物模型,進行操作練習。在制作過程中注意安全和正確的操作方法。通過小組討論交流自己的制作心得和體驗。
(3)完成一個簡單的指南針
教師活動:組織學生分組進行制作指南針的實踐操作。巡視指導學生的制作過程,及時給予幫助和建議,引導學生完成一個簡單的指南針。同時提醒學生注意安全和衛(wèi)生問題。
學生活動:分組進行實踐操作,按照步驟完成一個簡單的指南針。在制作過程中注意安全和衛(wèi)生問題。通過小組討論交流自己的制作心得和體驗。完成作品后進行展示和評價。
設計意圖:通過講解、演示和互動交流,幫助學生理解指南針的原理和制作方法。同時培養(yǎng)他們的動手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
3、鞏固練習(練習法)
教師活動:提供一系列練習題,要求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答問題,如“請設計一個創(chuàng)意的指南針”、“請總結制作指南針的注意事項”等。巡視指導學生的練習過程,及時給予幫助和建議。
學生活動:分組進行練習,運用所學知識解答問題。在練習過程中相互討論交流、解決問題。完成練習后進行展示和評價。
設計意圖:通過實際操作和練習,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并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去。同時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造意識和團隊合作精神。
4、總結交流。
這是一份教科版三年級下冊7.做一個指南針教案,共3頁。
這是一份小學教科版 (2017)5.做一個指南針教學設計,共2頁。
這是一份小學科學教科版 (2017)二年級下冊磁鐵5.做一個指南針教案,共3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學內容分析,教學目標,學習者特征分析,教學過程,拓展延伸,課后活動,教學課件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