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選題
1.下列示意圖與化學用語表述內容不相符的是

A.圖甲表示NaCl溶于水:
B.圖乙表示C燃燒:
C.圖丙表示在水中電離:
D.圖丁表示與反應能量變化:
2.以下是常溫下幾種弱酸的電離平衡常數: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可發(fā)生反應:H2S+2ClO-=S2-+2HClO
B.CH3COOH溶液與Na2S溶液不能反應生成NaHS
C.同物質的量濃度的H2S、HClO、CH3COOH溶液,酸性最強的是CH3COOH
D.Na2S、NaClO、CH3COONa中,結合質子能力最強的NaClO
3.相同溫度下,根據三種酸的電離常數,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三種酸的強弱關系:HX>HY>HZ
B.反應HZ+Y-=HY+Z-能夠發(fā)生
C.相同溫度下,0.1 ml/L的NaX、NaY、NaZ溶液,NaZ溶液的pH最大
D.相同溫度下,1 ml/L HX溶液的電離常數大于0.1 ml/L HX溶液的電離常數
4.有相同體積pH均為3的醋酸和鹽酸,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稀釋10倍后,兩者的pH變化醋酸等于鹽酸
B.加入足量的鋅粉,產生氫氣的速率隨時間的變化如圖
C.加入一定量的鋅粉,產生氣體的體積相同,則醋酸一定有剩余
D.中和相同濃度的氫氧化鈉溶液,消耗氫氧化鈉的物質的量鹽酸大于醋酸
5.下列事實能說明酸HA是弱電解質的是
①25℃時,NaA溶液的pH大于7
②加熱0.1 ml?L?1的HA溶液,溶液pH下降
③25℃時,pH=3的HA溶液與pH=11的NaOH溶液等體積混合后溶液呈酸性
④25℃時,0.1 ml?L?1 HA溶液的pH=2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6.下列電離方程式正確的是
A.H2CO3=2H++COB.CH3COONH4=CH3COO-+ NH
C.NaHCO3=Na++H++COD.Na2CO32Na++CO
7.25 ℃時,水的電離達到平衡:H2O?H++OH-;ΔH>0,下列敘述正確的
A.向水中加入稀氨水,平衡逆向移動,c(OH-)減小,c(H+)減小
B.將水加熱,KW增大,pH變小
C.向水中加入少量HCl氣體,平衡逆向移動,c(H+)減小,c(OH-)減小
D.向水中加入少量固體硫酸氫鈉,c(H+)增大,KW變大
8.設為阿伏伽德羅常數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中數目為
B.常溫下,含有的氧原子數為
C.溶液中含有的數目為
D.(標準狀況)與足量鐵粉反應轉移電子數目為
9.下列物質在水溶液中的電離方程式正確的是
A.NaHCO3:NaHCO3HCO+Na+
B.NaHSO4:NaHSO4=Na++HSO
C.CH3COONH4:CH3COONH4=NH+CH3COO-
D.Fe(OH)3:Fe(OH)3Fe(OH)+2OH-
10.將濃度為0.1ml·L-1的CH3COOH溶液稀釋10倍,下列粒子濃度減小最多的是
A.CH3COO-B.OH-C.CH3COOHD.H+
二、填空題
11.在一定溫度下,向電解質溶液中加入新物質時溶液的導電能力可能發(fā)生變化,實驗過程中電流(I)隨所加新物質質量(m)變化的曲線如圖所示。
A. B. C.
(1)下列各項中與A圖變化趨勢一致的是 ,與B圖變化趨勢一致的是 ,與C圖變化趨勢一致的是 。
a.向溶液中滴入溶液至過量
b.向溶液中滴入氨水至過量
c.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至過量
d.向溶液中逐漸加入適量固體
(2)寫出向溶液中滴入氨水至過量時所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
12.電離平衡常數意義
電離平衡常數表示弱電解質的電離能力。一定溫度下,K值 ,弱電解質的電離程度 ,酸性(或堿性) 。
13.常溫下聯氨的第一步電離方程式為,反應的 。
14.氯氣溶于水,形成氯水。
(1)氯水呈 色,說明氯水中存在 微粒;
(2)①取少量氯水,滴入硝酸銀溶液,產生白色沉淀,說明氯水中存在 微粒;另取少量氯水,滴入碘化鉀淀粉溶液,看到溶液變 色,這是因為 。
②另取2mL碘化鉀溶液,滴入少量氯水,少量四氯化碳,振蕩靜置。看到的現象是 。
(3)請寫出次氯酸電離方程式: 。請寫出次氯酸光照分解的化學方程式: 。
(4)請寫出次氯酸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
15.(1)是一種新型自來水消毒劑,具有強氧化性。其一種生產工藝如圖甲所示:
①電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②具有強氧化性,制取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③飲用水中殘留的可用適量溶液去除,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
(2)某制備高純碳酸錳的核心工藝如圖乙,該沉錳過程的離子方程式為 。
(3)在酸性條件下,黃鐵礦催化氧化的流程如圖丙,反應Ⅱ的離子方程式為: 。
16.已知亞磷酸(H3PO3)為二元弱酸,常溫下,向某濃度的亞磷酸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KOH溶液,混合溶液的pH與離子濃度的關系如圖所示。
(1)寫出亞磷酸電離的方程式: 、 。
(2)表示pH與lg的變化關系的曲線是 (填“Ⅰ”或“Ⅱ”)。
(3)根據圖象計算亞磷酸的Ka1= 。
17.鹽溶液受鹽的水解影響,導致性質具有一定的復雜性.在0.1ml?L﹣1的重鉻酸鉀(K2Cr2O7)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Cr2O+H2O?2HCrO?2CrO+2H+
(1)重鉻酸鉀溶液呈 性,在強堿溶液中,鉻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為 (填離子符號),向重鉻酸鉀溶液中加入適量稀硫酸,溶液中c(Cr2O)/c(CrO)將 (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2)向(K2Cr2O7)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發(fā)生離子互換反應,生成磚紅色沉淀且溶液PH減小,則生成的磚紅色沉淀的化學式為 .
18.常溫下,有c(H+)相同、體積相同的醋酸和鹽酸兩種溶液,采取以下措施:
(1)加適量醋酸鈉晶體后,醋酸溶液中c(H+) (填“增大”“減小”或“不變”,下同),鹽酸中c(H+) 。
(2)加水稀釋10倍后,醋酸溶液中的c(H+) (填“>”“=”或“<”)鹽酸中的c(H+)。
(3)加等濃度的NaOH溶液至恰好中和,所需NaOH溶液的體積:醋酸 (填“>”“=”或“<”)鹽酸。
(4)使溫度都升高20℃,溶液中c(H+):醋酸 (填“>”“=”或“<”)鹽酸。
(5)分別與足量的鋅粉發(fā)生反應,下列關于氫氣體積(V)隨時間(t)變化的示意圖正確的是 (填字母)。(①表示鹽酸,②表示醋酸)

19.水體中的含氮化合物是引起富營養(yǎng)化的主要污染物,分析監(jiān)測水體中的硝酸(鹽)和亞硝酸(鹽)含量,控制水體中的含氮污染物,對水資源的循環(huán)利用意義重大。
(1)亞硝酸(HNO2)是一種弱酸,其電離平衡常數的表達式為 。
(2)水體中亞硝酸的含量可以利用KI溶液進行分析測定。該測定反應中,含氮的生成物可以是NO、N2O、NH2OH、NH3等。
①NH2OH中,氮元素的化合價為 。
②某水樣中含有亞硝酸鹽,加入少量稀硫酸酸化后,用KI溶液測定,且選用淀粉溶液作指示劑,反應中含N的生成物為NO,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其中氧化產物為 (寫化學式)。
20.電離度:弱電解質在水中的電離達到平衡狀態(tài)時, 稱為電離度,用 表示。計算式為 。
注意:
(1)電離度實質上是一種 ,表示弱電解質在水中的電離程度。
(2)弱電解質溶液的濃度不同,弱電解質的電離度就不同。溶液越稀,弱電解質的電離度就 。
(3)同一弱電解質在不同溫度下,其電離度也不同,溫度越高電離度 。
三、實驗探究題
21.某小組通過分析鎂與酸反應時pH的變化,探究鎂與醋酸溶液反應的實質。
【實驗】在常溫水浴條件下,進行實驗Ⅰ~Ⅲ,記錄生成氣體體積和溶液pH的變化:
Ⅰ.取0.1g光亮的鎂屑(過量)放入10mL 0.10ml/L HCl溶液中;
Ⅱ.取0.1g光亮的鎂屑放入10mL 0.10 溶液中;
Ⅲ.取0.1g光亮的鎂屑放入10mL pH=2.9 HCl溶液中。
【數據】

(1)起始階段,Ⅰ中主要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 。
(2)Ⅱ起始溶液中約為 。(選填“1”、“10”或“102”)
(3)起始階段,導致Ⅱ、Ⅲ氣體產生速率差異的主要因素不是,實驗證據是 。
(4)探究Ⅱ的反應速率大于Ⅲ的原因。
提出假設:能直接與Mg反應。
進行實驗Ⅳ: 。
實驗現象: 。
得出結論:該假設成立。
(5)探究醋酸溶液中與Mg反應的主要微粒,進行實驗Ⅴ。
與Ⅱ相同的條件和試劑用量,將溶液換成含0.10的與0.10 的混合溶液pH=4.8,氣體產生速率與Ⅱ對比如下。
對比a~c中的微粒濃度,解釋其a與b、a與c氣體產生速率差異的原因: 。
(6)綜合以上實驗得出2個結論:鎂與醋酸溶液反應時,、、均能與鎂反應產生氫氣: 。
22.某些物質的有關數據如下表,回答以下問題:
實驗一 乙醇 在 銅 的 催 化下轉化為乙醛將一束質量為w 的銅絲灼燒變黑后,迅速插入裝有乙醇的試管a 中。
(1)銅絲上可觀察到的現象是 ,解釋該現象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 ;
實驗二 乙醛的提純
上述實驗獲得的乙醛含有較多乙醇,可以通過以下操作提純。
已知:CH3CHO+NaHSO3↓(a-羥基乙磺酸鈉)
(2) 寫出Na2CO3溶液參與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3)某同學設計操作B的裝置(夾持和加熱裝置已略去) 如圖所示。
①冷凝管中的液體應從 口進。(填“D”或“E”)
②下列有關操作與裝置的分析,正確的是 。(填字母)
a.燒杯中應裝冰水 b.冷凝管應通溫水 c.圖示裝置可用于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乙醇
實驗三 乙醛溶液濃度的測定
室溫下利用反應Na2SO3+CH3CHO+H2O→CH3CH(OH)SO3Na↓+NaOH 可以測定“實驗一”中試管a內乙醛溶液濃度,操作如下:
取試管a 中溶液4mL,加入1mL 飽和Na2SO3溶液(過量),再加入5mL 水,充分振蕩后用pH 計測定溶液pH;另取試管b,加入4mL 乙醇做空白試驗,實驗結果如右表:
(4)試管a 中乙醛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為 ml/L。(列出計算式即可)
23.實驗小組探究酸對Fe3++3SCN-?Fe(SCN)3平衡的影響。將0.005ml·L-1FeCl3溶液(接近無色)和0.01ml·L-1KSCN溶液等體積混合,得到紅色溶液。
(1)FeCl3溶液呈酸性的原因是 (用離子方程式表示)。
(2)甲同學認為加入酸后,會使Fe3++3SCN-?Fe(SCN)3體系中 增大,導致該平衡正向移動,溶液顏色加深。
【設計并實施實驗】
取兩等份紅色溶液,進行如下操作并記錄現象。
[查閱資料]
Fe3+和Cl-、SO均能發(fā)生絡合反應:Fe3++4Cl-? [FeCl4]-(黃色);Fe3++2SO?[Fe(SO4)2]-(無色)。
實驗I.探究現象a中溶液顏色變化的原因
(3)實驗①的目的是 。
(4)根據實驗①和實驗②的結果,從平衡移動角度解釋現象a: 。
實驗II.探究現象b中溶液呈淺黃色的原因
(5)結合實驗③可推測現象b中使溶液呈淺黃色的微??赡苡袃煞N,分別是 。
(6)乙同學進一步補充了實驗④,確證了現象b中使溶液呈淺黃色的微粒只是(5)中的一種,請將實驗④的操作及現象補充完整: 、 。
CH3COOH
H2S
HClO
K=1.8×10-5
K1=1.3×10-7;K2=7.1×10-15
K=4.69×10-11

HX
HY
HZ
電離常數Ka
9×10-7
9×10-6
1×10-2
a.實驗Ⅴ起始速率
b.實驗Ⅱ起始速率
c.實驗ⅡpH=4.8時速率
2.1
2.3
0.8
熔點(℃)
沸點(℃)
水溶性
Ka1
Ka2
乙醇
-114.1
78.3
易溶
乙醇
2.6×10-16
乙醛
-121
20.8
易溶
H2SO3
1.23×10-2
5.6×10-8
乙酸乙酯
-83
77.0
難容
H2CO3
4.2×10-7
5.6×10-11
實驗試管
pH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A
12.42
12.40
12.38
b
10.43
10.43
10.40
編號
操作
現象

向2mL紅色溶液中滴加5滴水
溶液顏色無明顯變化

向2mL紅色溶液中滴加5滴3ml·L-1KCl溶液
溶液顏色變淺,呈橙色
編號
操作
現象

取1mL0.0025ml·L-1Fe2(SO4)3溶液(無色)。加入1mL0.01ml·L-1KSCN溶液,再加入5滴1.5ml·L-1H2SO4溶液
溶液先變紅,加硫酸后變?yōu)闇\黃色

取1mL0.005ml·L-1FeCl3溶液,

參考答案:
1.B
【詳解】A.氯化鈉是強電解質,在水中完全電離形成水合鈉離子和水合氯離子,A項正確;
B.燃燒熱是1ml可燃物完全燃燒產生穩(wěn)定的物質時放出的熱量,表示C燃燒的熱化學方程式中焓變小于0: ,B項錯誤;
C.乙酸為弱電解質,在水中不能完全電離,圖中乙酸在水中的部分電離,C項正確;
D.化學鍵斷裂吸收能量,化學鍵形成釋放能量,根據反應熱(△H)=反應物總鍵能-生成物總鍵能,反應△H=(436 kJ·ml-1+243 kJ·ml-1)-2×431 kJ·ml-1=-183 kJ·ml-1,D項正確;
答案選B。
2.C
【詳解】A.次氯酸根具有強氧化性,與H2S反應時發(fā)生的是氧化還原反應,H2S被氧化生成硫單質,故A錯誤;
B.根據電離平衡常數可知酸性強弱為:CH3COOH>H2S,所以當少量醋酸與Na2S溶液反應時會生成NaHS,故B錯誤;
C.根據電離平衡常數可知酸性強弱為:CH3COOH>H2S>HClO>HS-,所以同物質的量濃度的H2S、HClO、CH3COOH溶液,酸性最強的是CH3COOH,故C正確;
D.根據電離平衡常數可知酸性強弱為:CH3COOH>H2S>HClO>HS-,酸越弱則酸根離子得到質子能力越強:CH3COO-<HS-<ClO-<S2-,結合質子能力最強的Na2S,故D錯誤;
故選C。
3.B
【詳解】A.表中電離常數大小關系為HZ>HY>HX,所以酸性強弱關系為HZ>HY>HX,A錯誤;
B.由表中數據知酸性強弱關系為HZ>HY>HX,故反應HZ+Y-=HY+Z-能夠發(fā)生,B正確;
C.由表中數據知酸性強弱關系為HZ>HY>HX,由越弱越水解得相同溫度下,0.1 ml/L的NaX、NaY、NaZ溶液,NaX溶液的pH最大,C錯誤;
D.電離常數只與溫度有關,與溶液濃度無關,D錯誤;
故選B。
4.C
【詳解】A.相同體積pH均為3的醋酸和鹽酸,初始時氫離子濃度相同,醋酸為弱酸,加水稀釋促進醋酸的電離,醋酸中氫離子物質的量增加,稀釋10倍后,醋酸溶液的pH變化小,A錯誤;
B.相同體積pH均為3的醋酸和鹽酸溶液中氫離子濃度相同,加入足量的鋅粉,反應開始時反應速率相等,醋酸溶液中存在電離平衡,反應后醋酸又電離出氫離子,因此產生的氫氣的速率大于鹽酸,反應后期強酸中沒有氫離子的補充,氫離子濃度下降得快,反應速度下降就快,且相同體積pH均為3的醋酸和鹽酸中醋酸物質的量更大,最終醋酸生成氫氣的體積更多,B錯誤;
C.相同體積pH均為3的醋酸和鹽酸兩種溶液總氫離子濃度相同,醋酸的濃度大于鹽酸,等體積的醋酸與鹽酸中醋酸物質的量更大,若加入一定量的鋅粉產生氣體的體積相同,兩種溶液中消耗的氫離子物質的量相等,鹽酸最低量是恰好完全反應,那醋酸就處于過量狀態(tài),C正確;
D.鹽酸是強酸完全電離,醋酸是弱酸,溶液中存在電離平衡,相同體積pH均為3的醋酸和鹽酸兩種溶液總氫離子濃度相同,醋酸的濃度大于鹽酸,等體積的醋酸與鹽酸中醋酸物質的量更大,加等濃度的NaOH溶液至恰好中和,所需NaOH溶液的體積醋酸大于鹽酸,D錯誤;
選C。
5.D
【詳解】①25℃時,NaA溶液的pH大于7,說明A-水解顯堿性,因此HA是弱電解質,故①符合題意;
②加熱0.1 ml?L?1的HA溶液,溶液pH下降,說明加熱,HA電離平衡正向移動,氫離子濃度增大,pH值減小,說明酸HA是弱電解質,故②符合題意;
③25℃時,pH=3的HA溶液與pH=11的NaOH溶液等體積混合后,混合溶液呈酸性,酸電離出的氫離子剛好將氫氧根反應完,而酸還會電離出氫離子,因此酸HA是弱電解質,故③符合題意;
④25℃時,0.1 ml?L?1 HA溶液的pH=2,說明電離出的氫離子濃度為0.01 ml?L?1,故④符合題意;
因此①②③④符合題意;故D符合題意。
6.B
【詳解】A.H2CO3是二元弱酸,分兩步電離,電離方程式為:H2CO3?H++HCO、HCO?H++CO,故A錯誤;
B.CH3COONH4屬于鹽類,完全電離,電離方程式為:CH3COONH4=CH3COO-+NH,故B正確;
C.NaHCO3完全電離出一個鈉離子和一個碳酸氫根離子,電離方程式為:NaHCO3=Na++ HCO,故C錯誤;
D.Na2CO3為強電解質,完全電離,電離方程式為Na2CO3=2Na++CO ,故D錯誤;
故選:B。
7.B
【詳解】A.向水中加入稀氨水,一水合氨電離導致氫氧根離子濃度增大,平衡逆向移動,氫離子濃度減小,A錯誤;
B.水的電離吸熱,將水加熱,促進水的電離,氫離子、氫氧根離子濃度增大,Kw增大,pH變小,B正確;
C.向水中加入少量HCl氣體,HCl電離導致氫離子濃度增大,平衡逆向移動,氫氧根離子濃度減小,C錯誤;
D.Kw只受溫度影響,向水中加入少量固體硫酸氫鈉,c(H+)增大,Kw不變,D錯誤;
答案選B。
8.B
【詳解】A.CCl4為非電解質,無法電離出Cl-,A錯誤;
B.根據公式,B正確;
C.由于NH3·H2O是弱堿,無法完全電離,故OH-數目應小于0.1NA,C錯誤;
D.標準狀況下,22.4LCl2為1ml,在與足量鐵粉反應時,全部由0價轉化為-1價,故轉移電子數應為2NA,D錯誤;
故選B。
9.C
【詳解】A.NaHCO3是強電解質,完全電離,電離方程式為:NaHCO3=HCO+Na+,A錯誤;
B.NaHSO4是強電解質,電離產生Na+、H+、SO,電離方程式為:NaHSO4=Na++H++SO,B錯誤;
C.CH3COONH4是鹽,完全電離產生NH、CH3COO-,電離方程式為:CH3COONH4=NH+CH3COO-,C正確;
D.Fe(OH)3是難溶性電解質,電離方程式為:Fe(OH)3?Fe3++3OH-,D錯誤。
故選C。
10.C
【詳解】醋酸是弱電解質,存在電離平衡,稀釋促進電離,則將濃度為0.1ml·L-1的CH3COOH溶液稀釋10倍,CH3COOH濃度比CH3COO-和H+濃度減小的大;而稀釋過程中H+濃度減小,OH-增大;
綜上所述,濃度減小最多的是CH3COOH,C符合題意;
答案選C。
11. b ac d
【詳解】(1)a. 向溶液中滴入溶液至過量,所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溶液中離子濃度先減小,當和恰好完全反應時,體系中只有沉淀和水,導電能力接近于0,繼續(xù)滴加溶液,溶液中離子濃度增大,溶液的導電能力又逐漸增強,與B圖變化趨勢一致;
b. 向溶液中滴入氨水至過量,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隨著反應的進行,溶液中離子濃度逐漸增大,溶液的導電能力逐漸增強,當和恰好完全反應時,再滴加氨水,離子的數量沒有明顯增加,但溶液的體積增大,則離子濃度減小,溶液的導電能力減弱,與A圖變化趨勢一致;
c. 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至過量,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過量后發(fā)生的反應為,故溶液中離子濃度先減小后增大,導電能力的變化趨勢與B圖變化趨勢一致;
d. 向溶液中逐漸加入適量固體,所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溶液中減少的的物質的量和增加的的物質的量幾乎相等,溶液的體積變化不大,故溶液的導電能力幾乎不變,與C圖變化趨勢一致;
故答案為b;ac;d;
(2)溶液中滴入氨水至過量生成醋酸銨和水,離子方程式為:。
12. 越大 越大 越強
【詳解】一定溫度下,K值越大,說明弱電解質的電離程度越大,相應酸的酸性或堿的堿性越強,K值越小,說明弱電解質的電離程度越小,相應酸的酸性或堿的堿性越弱,故答案為:越大;越大;越強;
13.
【詳解】。
14.(1) 淡黃綠 Cl2
(2) Cl- 藍 氯水中的Cl2將碘化鉀氧化得到碘單質,碘單質與淀粉溶液相遇變藍 溶液分層,上層無色,下層為紫紅色
(3) HClO?H++ClO- 2HClO2HCl+O2↑
(4)Cl2+2OH-= Cl-+ ClO-+H2O
【詳解】(1)氯水呈淡黃綠色,說明氯水中存在Cl2微粒;
(2)①取少量氯水,滴入硝酸銀溶液,產生白色沉淀,說明氯水中存在Cl-微粒,白色沉淀為氯化銀;另取少量氯水,滴入碘化鉀淀粉溶液,看到溶液變藍色,這是因為,氯水中的Cl2將碘化鉀氧化得到碘單質,碘單質與淀粉溶液相遇變藍;
②另取2mL碘化鉀溶液,滴入少量氯水,少量四氯化碳,振蕩靜置。看到的現象是溶液分層,上層無色,下層為紫紅色;
(3)次氯酸為弱電解質,電離方程式:HClO?H++ClO-。次氯酸光照分解的化學方程式:2HClO2HCl+O2↑;
(4)次氯酸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方程式:Cl2+2NaOH=NaCl+NaClO+H2O,離子方程式:Cl2+2OH-= Cl-+ ClO-+H2O。
15. NH4Cl+2HClNCl3+3H2↑ 6NaClO2+NCl3+3H2O=6ClO2↑+3NaCl+NH3↑+3NaOH 5Fe2++ClO2+4H+=Cl-+5Fe3++2H2O Mn2++2HCO=MnCO3↓+CO2↑+H2O 14Fe3++FeS2+8H2O=15Fe2++2SO+16H+
【詳解】(1)①由工藝流程圖可知,NH4Cl與HCl發(fā)生電解產生NCl3和H2,N由-3價變到+3價,H由+1價變到0價,通過得失電子守恒,得到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H4Cl+2HClNCl3+3H2↑,故答案為:NH4Cl+2HClNCl3+3H2↑;
②由工藝流程圖可知,NaClO2與NCl3在堿性條件下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ClO2和NH3,NaClO2中Cl由+3價變到+4價,NCl3中N由+3價變到-3價,通過得失電子守恒和原子守恒,得到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6NaClO2+NCl3+3H2O=6ClO2↑+3NaCl+NH3↑+3NaOH,故答案為:6NaClO2+NCl3+3H2O=6ClO2↑+3NaCl+NH3↑+3NaOH;
③采用溶液,其電離出的Fe2+可將ClO2還原為Cl-,達到除去水中殘留的的目的,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5Fe2++ClO2+4H+=Cl-+5Fe3++2H2O,故答案為:5Fe2++ClO2+4H+=Cl-+5Fe3++2H2O;
(2)由流程知“沉錳”反應物為MnSO4和NH4HCO3,產物之一為MnCO3,MnCO3中C來自 HCO的電離(HCO C+H+),由于Mn2+結合C使HCO電離平衡正向移動,溶液中c(H+)增大,與另一部分HCO發(fā)生反應:HCO+ H+= CO2↑+H2O,故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Mn2++2HCO=MnCO3↓+CO2↑+H2O,故答案為:Mn2++2HCO=MnCO3↓+CO2↑+H2O;
(3)由物質轉化圖示可知,反應Ⅱ中Fe3+為氧化劑,FeS2為還原劑,反應生成了Fe2+和SO,通過得失電子守恒和電荷守恒,得到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14Fe3++FeS2+8H2O=15Fe2++2SO+16H+,故答案為:14Fe3++FeS2+8H2O=15Fe2++2SO+16H+。
16.(1) H3PO3H2PO+H+ H2POHPO+H+
(2)Ⅰ
(3)10-1.4
【詳解】(1)亞磷酸是二元弱酸,在溶液中存在電離平衡,電離分步進行,其電離方程式分別是:H3PO3H2PO+H+、H2POHPO+H+;
(2)二元弱酸分步電離,電離程度逐漸減小,第一步電離程度遠大于第二步電離程度,所以Ka1>Ka2。pH=lg-lgKa1,pH=lg- lgKa2,由于Ka1>Ka2,表示lg曲線的縱截距更大些。由圖可知:表示pH與lg的變化關系的曲線是I;
(3)當溶液中l(wèi)g=1時,pH=2.4,所以亞磷酸(H3PO3)的Ka1=。
17. 酸 CrO 增大 Ag2CrO4
【詳解】(1)由平衡Cr2O+H2O?2HCrO?2CrO+2H+可知,重鉻酸鉀溶液呈酸性,強堿溶液中OH-離子濃度較大,OH-消耗H+,上述平衡正向移動,CrO濃度增大,因此鉻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為CrO,向重鉻酸鉀溶液中加入適量稀硫酸,H+濃度增大,上述平衡逆向移動,CrO的濃度減小,Cr2O的濃度增大,c(Cr2O)/c(CrO)增大,故答案為:酸;CrO;增大;
(2)pH減小,說明平衡Cr2O+H2O?2HCrO?2CrO+2H+正向移動,則銀離子消耗CrO生成磚紅色沉淀Ag2CrO4,故答案為:Ag2CrO4。
18.(1) 減小 減小
(2)>
(3)>
(4)>
(5)c
【詳解】(1)加適量CH3COONa晶體,CH3COOH溶液中:CH3COOHCH3COO-+H+平衡向左移動,c(H+)減小,鹽酸中發(fā)生反應:CH3COO-+H+=CH3COOH,c(H+)減小。
(2)加水稀釋10倍,CH3COOH電離平衡向右移動,n(H+)增多,HCl不存在電離平衡,HCl電離出的n(H+)不變,則醋酸溶液中的c(H+)>鹽酸中的c(H+)。
(3)加NaOH溶液,CH3COOH+NaOH=CH3COONa+H2O,HCl+NaOH=NaCl+H2O,由于CH3COOH是部分電離,反應過程中CH3COOH的電離平衡向電離方向移動且反應前c(CH3COOH)>c(HCl),故恰好中和時CH3COOH所需NaOH溶液的體積多。
(4)升高溫度,CH3COOH電離平衡向電離方向移動,c(H+)增大,HCl已全部電離,溶液中c(H+):醋酸>鹽酸。
(5)c(H+)相同、體積相同的醋酸和鹽酸,醋酸的物質的量大于鹽酸,且二者都是一元酸,所以分別與足量的鋅反應,醋酸產生的氫氣比鹽酸多,開始時c(H+)相同,開始反應速率相同,反應一旦開始,醋酸溶液還會電離出新的c(H+),即隨后醋酸溶液電離出的c(H+)大于鹽酸,醋酸與Zn的反應速率較快,生成相同體積的氫氣時,醋酸所用時間更少,選項中c符合,故答案為:c。
19.(1)
(2) -1 2HNO2+2I-+2H+=I2+2NO↑+2H2O I2
【詳解】(1)亞硝酸的電離方程式為HNO2=+H+,因此其電離平衡常數Ka=。
(2)①根據化合物中所有元素的化合價代數和為0可知,NH2OH中氮元素的化合價為-1。②亞硝酸具有氧化性,被I-還原,生成NO,I-被氧化為I2,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2HNO2+2I-+2H+=I2+2NO↑+2H2O,氧化產物為I2。
20. 已電離的溶質的分子數占原有溶質分子總數的百分率 α α=×100% 平衡轉化率 越大 越大
【解析】略
21.(1)
(2)
(3)由圖1可知起始階段Ⅱ的速率遠大于Ⅲ,但圖2表明起始階段Ⅱ的pH大于Ⅲ
(4) 室溫下,將光亮的鎂屑投入冰醋酸中 立即產生氣體
(5)a與b對比,幾乎相同,但b中約為a的100倍,使速率b>a;a與c對比,幾乎相同,但a中約為c的2倍,使速率a>c
(6)是與Mg反應產生氣體的主要微粒
【詳解】(1)HCl和Mg發(fā)生置換反應產生H2,反應為Mg+2H+=Mg2++H2↑。
(2)溶液中存在CH3COOHCH3COO-+H+。pH=2.9,則c(H+)=10-2.9ml/L=c(CH3OO-),則溶液中的c(CH3COOH)=(0.10-10-2.9)ml/L。計算。答案為102;
(3)c(H+)的濃度可以從圖pH分析,圖2表明起始階段Ⅱ的pH大于Ⅲ,而起始階段Ⅱ的反應速率遠大于Ⅲ,所以起始反應速率與H+濃度無關。答案為由圖1可知起始階段Ⅱ的速率遠大于Ⅲ,但圖2表明起始階段Ⅱ的pH大于Ⅲ;
(4)冰醋酸以CH3COOH存在,可用冰醋酸與鎂條反應驗證,產生大量氣體說明假設成立。答案為室溫下,將光亮的鎂屑投入冰醋酸中;立即產生氣體;
(5)對比a、b實驗,兩者CH3COOH幾乎相同,而b中H+濃度為a的100倍以上,速率b>a。a、c兩者c(H+)濃度一致,而a中c(CH3COOH)約為c的2倍,使速率a>c。答案為a與b對比,c(CH3COOH)幾乎相同,但b中c(H+)約為a的100倍,使速率b>a;a與c對比,c(H+)幾乎相同,但a中c(CH3COOH)約為c的2倍,使速率a>c;
(6)對比a、b、c實驗,H+對速率的影響更小,而CH3COOH對速率的影響大。答案為CH3COOH是與Mg反應產生氣體的主要微粒。
22. 銅絲變?yōu)榧t色 C2H5OH+CuO→CH3CHO+Cu+H2O Na2CO3+NaHSO3=NaHCO3+Na2SO3 E a 2.5×(10-1.60-10-3.58)
【詳解】(1)乙醇在銅催化加熱條件發(fā)生氧化反應,觀察到銅絲由黑色變?yōu)榧t色,化學反應方程式為:C2H5OH+CuO→CH3CHO+Cu+H2O;(2)加入碳酸鈉溶液的目的是除去過量的NaHSO3, Na2CO3溶液與NaHSO3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Na2CO3+NaHSO3=NaHCO3+Na2SO3;(3)①為了更好冷卻效果,冷卻水應低進高出,故從E端進入;②a.乙醛的沸點低,燒杯中應裝冰水起冷卻作用,a正確,b.冷凝管應通入冷水,b錯誤, c. 乙酸乙酯、乙醇的沸點非常接近,不能該裝置可用于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乙醇,c錯誤。正確的是a。(4)三次a實驗平均c(OH-)=10-1.60ml/L,三次b實驗平均c(OH-)=10-3.58ml/L,c(OH-)變化值為(10-1.60-10-3.58)ml/L,由CH3CHO—NaOH, c(CH3CHO)=(10mL/4mL)×(10-1.60-10-3.58)ml/L。
23. Fe3++3H2O?Fe(OH)3+3H+ c(Fe3+) 排除稀釋使溶液顏色變化的干擾(探究溶液顏色變化是否與稀釋有關) 在Fe3++3SCN-?Fe(SCN)3平衡體系中加入鹽酸,Fe3+和Cl-發(fā)生絡合反應使c(Fe3+)減小,平衡逆向移動,c[Fe(SCN)3]減小,使溶液顏色變淺呈橙色 FeCl和Fe(SCN)3 加入1mL蒸餾水,再加入5滴1.5ml·L-1H2SO4溶液 無明顯現象(或得無色溶液)
【分析】根據實驗①和實驗②的結果,在Fe3++3SCN-?Fe(SCN)3平衡體系中加入鹽酸,Fe3+和Cl-發(fā)生絡合反應使c(Fe3+)減小,平衡逆向移動,c[Fe(SCN)3]減小,使溶液顏色變淺呈橙色,實驗①的目的是作對比實驗,排除稀釋使溶液顏色變化的干擾;實驗③,氯化鐵中加入KSCN溶液,溶液變紅色,再加入稀硫酸,由于信息中[Fe(SO4)2]-是無色,根據溶液中的離子結合與結合實驗③可推測現象b中使溶液呈淺黃色的微粒可能有兩種,分別是FeCl和Fe(SCN)3。
【詳解】(1)FeCl3中Fe3+水解,結合水電離出的氫氧根離子,剩余氫離子,導致氫離子濃度大于氫氧根離子濃度,因此顯酸性,Fe3+水解的離子方程式為:Fe3++3H2O?Fe(OH)3+3H+;
(2)甲同學認為加入酸后,會抑制鐵離子水解,鐵離子濃度增大,會使Fe3++3SCN-?Fe(SCN)3體系中c(Fe3+)濃度改變,導致該平衡正向移動,溶液顏色加深;
(3)實驗①的目的是作對比實驗,排除稀釋使溶液顏色變化的干擾;
(4)根據實驗①和實驗②的結果,在Fe3++3SCN-?Fe(SCN)3平衡體系中加入鹽酸,Fe3+和Cl-發(fā)生絡合反應使c(Fe3+)減小,平衡逆向移動,c[Fe(SCN)3]減小,使溶液顏色變淺呈橙色;
(5)根據題中信息,氯化鐵中加入KSCN溶液,溶液變紅色,再加入稀硫酸,由于信息中[Fe(SO4)2]-是無色,根據溶液中的離子結合與結合實驗③可推測現象b中使溶液呈淺黃色的微??赡苡袃煞N,分別是FeCl和Fe(SCN)3;
(6)乙同學進一步補充了實驗④,確證了現象b中使溶液呈淺黃色的微粒只是(5)中的一種,取1mL 0.005 ml?L?1FeCl3溶液,加入1mL蒸餾水,與實驗③加入的1mL KSCN相對應的體積,再加入5滴1.5 ml?L?1 H2SO4溶液,分析溶液是否發(fā)生變化,最后得得到無色溶液,說明實驗③中溶液呈淺黃色是Fe(SCN)3。

相關試卷

高中化學蘇教版 (2019)選擇性必修1第二單元 化學反應的方向與限度課后測評:

這是一份高中化學蘇教版 (2019)選擇性必修1第二單元 化學反應的方向與限度課后測評,共29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填空題,實驗探究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選擇性必修1專題3 水溶液中的離子反應第二單元 溶液的酸堿性課時訓練:

這是一份選擇性必修1專題3 水溶液中的離子反應第二單元 溶液的酸堿性課時訓練,共27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填空題,實驗探究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蘇教版 (2019)選擇性必修1專題3 水溶液中的離子反應第三單元 鹽類的水解課時練習:

這是一份蘇教版 (2019)選擇性必修1專題3 水溶液中的離子反應第三單元 鹽類的水解課時練習,共27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填空題,實驗探究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試卷 更多

高中化學蘇教版 (2019)選擇性必修1第一單元 弱電解質的電離平衡習題

高中化學蘇教版 (2019)選擇性必修1第一單元 弱電解質的電離平衡習題

高中化學蘇教版 (2019)選擇性必修1第一單元 弱電解質的電離平衡練習

高中化學蘇教版 (2019)選擇性必修1第一單元 弱電解質的電離平衡練習

高中化學第一節(jié) 電離平衡隨堂練習題

高中化學第一節(jié) 電離平衡隨堂練習題

高中化學蘇教版 (2019)選擇性必修1第一單元 弱電解質的電離平衡同步測試題

高中化學蘇教版 (2019)選擇性必修1第一單元 弱電解質的電離平衡同步測試題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高中化學蘇教版 (2019)選擇性必修1電子課本

第一單元 弱電解質的電離平衡

版本: 蘇教版 (2019)

年級: 選擇性必修1

切換課文
  • 課件
  • 教案
  • 試卷
  • 學案
  • 更多
所有DOC左下方推薦
歡迎來到教習網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