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級·基礎達標練
一、選擇題
1.某化學興趣小組利用反應Zn+2FeCl3===ZnCl2+2FeCl2,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原電池裝置,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 )
A.Zn為負極,發(fā)生還原反應
B.b電極反應式為2Fe3++2e-===2Fe2+
C.電子流動方向是a電極→FeCl3溶液→b電極
D.電池的正極材料可以選用石墨、鉑電極,也可以用銅
解析:Zn為負極,發(fā)生氧化反應,A項錯;因Cl-向負極移動,b是負極,a是正極,F(xiàn)e3+在a極上發(fā)生還原反應,2Fe3++2e-===2Fe2+,B項錯誤;電子由負極沿導線流向正極,電子不能通過電解質(zhì)溶液,C項錯誤;正極材料本身不參與反應,可以選石墨、鉑電極,也可選比鋅活潑性差的銅,D項正確。
2.有關如圖所示原電池的敘述,正確的是(鹽橋中裝有含瓊膠的KCl飽和溶液)( C )
A.銅片上發(fā)生氧化反應
B.取出鹽橋后,電流計依然發(fā)生偏轉(zhuǎn)
C.反應中,鹽橋中的K+會移向CuSO4溶液
D.反應前后銅片質(zhì)量不改變
解析:Cu為正極,發(fā)生還原反應,A項錯誤;取出鹽橋后,原電池斷路,電流計指針不偏轉(zhuǎn),B項錯誤;原電池工作時,陽離子向正極移動,陰離子向負極移動,鹽橋中K+會向CuSO4溶液移動,C項正確;Cu極上的反應為Cu2++2e-===Cu,正極上析出銅,使銅片質(zhì)量增加,D項錯誤。
3.有a、b、c、d四個金屬電極,有關的反應裝置及部分反應現(xiàn)象如下:
由此可判斷這兩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是( C )
A.d>a>c>b B.b>c>d>a
C.d>a>b>c D.a(chǎn)>b>d>c
解析:原電池中較活潑的金屬是負極,失電子發(fā)生氧化反應,溶液中陽離子移向正極,得電子發(fā)生還原反應。a極質(zhì)量減小,b極質(zhì)量增加,a是負極,b是正極,金屬性a>b;b極有氣體,c極無變化,說明金屬性b>c;d極溶解,c極有氣體,說明d是負極,金屬性d>c;a、d構成的原電池中,電流從a極流向d極,說明a作正極,金屬性d>a,所以金屬活動性d>a>b>c,選C。
4.某原電池的工作原理如圖所示,總反應為Zn+2NHeq \\al(+,4)===Zn2++2NH3↑+H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 )
A.石墨為電池的負極
B.電池工作時Zn逐漸被消耗
C.電子由石墨電極經(jīng)外電路流向Zn電極
D.反應2NHeq \\al(+,4)+2e-===2NH3↑+H2↑在負極上發(fā)生
解析:有總反應為Zn+2NHeq \\al(+,4)===Zn2++2NH3↑+H2↑知,鋅元素的化合價升高失去電子被氧化,作負極,石墨是正極,故A錯誤;有總反應為Zn+2NHeq \\al(+,4)===Zn2++2NH3↑+H2↑可知,鋅逐漸被消耗,故B正確;有A分析可知,鋅是負極,石墨是正極,電子由負極經(jīng)外電路流向正極,即電子由鋅經(jīng)外電路流向石墨,故C錯誤;在原電池中,正極發(fā)生還原反應,則反應2NHeq \\al(+,4)+2e-===2NH3↑+H2↑在正極上發(fā)生,故D錯誤。
二、非選擇題
5.能源是現(xiàn)代社會發(fā)展的三大支柱之一,化學在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和開發(fā)新能源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電能是現(xiàn)代社會中應用最廣泛的二次能源。
(1)下列裝置中能夠?qū)崿F(xiàn)化學能轉(zhuǎn)化為電能的是_C__(填字母)。
(2)寫出該裝置正極反應的電極反應式 2H++2e-===H2↑ 。
(3)該裝置中溶液里的陰離子移向_Zn__(填電極的化學式)極。
(4)若裝置中轉(zhuǎn)移了0.2 ml電子,則理論上溶液增加的質(zhì)量是_6.3_g__。
解析:(1)原電池的構成條件:①有兩個活潑性不同的電極,②將電極插入電解質(zhì)溶液中,③兩電極間構成閉合回路,④能自發(fā)地進行氧化還原反應,C裝置符合構成原電池的條件,故C正確。
(2)C裝置中Ag作正極,正極上氫離子得電子生成氫氣,其電極反應式為2H++2e-===H2↑。
(3)陰離子移向負極鋅。
(4)裝置中轉(zhuǎn)移了0.2 ml電子,根據(jù)總反應:Zn+2H+===Zn2++H2↑,則理論上溶液質(zhì)量增重0.1×65 g-0.1×2 g=6.3 g。
6. (1)控制適合的條件,將反應2Fe3++2I-2Fe2++I2設計成如圖所示的原電池。
請回答下列問題:
①反應開始時,乙中石墨電極上發(fā)生_氧化__(填“氧化”或“還原”)反應,電極反應式為 2I--2e-===I2 。
甲中石墨電極上發(fā)生_還原__(填“氧化”或“還原”)反應,電極反應式為 2Fe3++2e-===2Fe2+ 。
②電流表讀數(shù)為0時,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此時在甲中加入FeCl2固體,則乙中的石墨作_正__(填“正”或“負”)極,該電極的電極反應式為 I2+2e-===2I- 。
(2)利用反應2Cu+O2+2H2SO4===2CuSO4+2H2O可制備CuSO4,若將該反應設計為原電池,其正極電極反應式為 O2+4e-+4H+===2H2O 。
解析:(1)根據(jù)反應2Fe3++2I-===2Fe2++I2,原電池的電極反應:負極2I--2e-===I2,發(fā)生氧化反應;正極2Fe3++2e-===2Fe2+,發(fā)生還原反應。①反應開始時,乙中石墨電極上發(fā)生氧化反應;②當電流表讀數(shù)為0時反應已平衡,此時,在甲中加入FeCl2固體,反應2Fe3++2I-2Fe2++I2向左移動。因此,右側(cè)石墨作正極,電極反應式為I2+2e-===2I-;左側(cè)石墨作負極,電極反應式為2Fe2+-2e-===2Fe3+。
(2)Cu作負極,O2在正極上得電子:O2+4e-+4H+===2H2O。
7.反應Fe+H2SO4===FeSO4+H2,請回答下列問題。
(1)若要使該反應的反應速率加快,下列措施可行的是_C__(填字母)。
A.將鐵粉改為鐵片
B.加入少量醋酸鈉固體
C.滴加少量CuSO4
D.將稀硫酸改為98%的濃硫酸
(2)若將上述反應設計成原電池,石墨棒為原電池某一極材料,則石墨棒為極_正__(填“正”或“負”)。石墨棒上產(chǎn)生的現(xiàn)象為_有氣泡產(chǎn)生__,該極上發(fā)生的電極反應為 2H++2e-===H2↑ ,原電池工作時溶液中的SOeq \\al(2-,4)移向_負__(填“正”或“負”)極,若反應產(chǎn)生3.36 L氣體(已換算成標況下),則理論上消耗鐵的質(zhì)量是_8.4__g。
(3)實驗后同學們經(jīng)過充分討論,認為符合某些要求的化學反應都可以設計成原電池。下列化學反應在理論上可以設計成原電池的是_D__。
A.AgNO3+HCl===AgCl+HNO3
B.NaOH+HCl===NaCl+H2O
C.C(s)+H2O(g)===CO(g)+H2(g)
D.Pb+PbO2+2H2SO4===2PbSO4+2H2O
在所選反應中選擇其中某個反應設計成原電池,該電池負極反應為: Pb-2e-+SOeq \\al(2-,4)===PbSO4 。
解析:(1)將鐵粉改為鐵片則減小鐵與硫酸的接觸面積,故反應速率減慢,A不合題意;加入少量醋酸鈉固體則有反應CH3COO-+H+CH3COOH,將導致溶液中H+離子濃度減小,故反應速率減慢,B不合題意;滴加少量CuSO4由于反應Fe+CuSO4===FeSO4+Cu,在置換出銅附在鐵上可形成微小的原電池,故反應速率加快,C符合題意;常溫下濃硫酸將鐵鈍化,在鐵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物保護膜,阻止反應繼續(xù)進行,故將稀硫酸改為98%的濃硫酸,將使反應速率減慢,D不合題意。
(2)若將上述反應設計成原電池,則鐵電極上發(fā)生的電極反應式為:Fe-2e-===Fe2+,發(fā)生氧化反應,作負極,故石墨棒為原電池某一極材料,則石墨棒為正,發(fā)生的電極反應式為:2H++2e-===H2↑,石墨棒上產(chǎn)生的現(xiàn)象為有大量的無色氣泡產(chǎn)生,原電池工作時陽離子移向正極,陰離子移向負極,故溶液中的SOeq \\al(2-,4)移向負極,根據(jù)總反應方程式可知,若反應產(chǎn)生3.36 L氣體(已換算成標況下),則理論上消耗鐵的質(zhì)量是eq \f(3.36 L,22.4 L·ml-1)×56 g·ml-1=8.4 g。
(3)由于原電池中是電子的定向移動形成電流的,故理論上任何一個自發(fā)進行的氧化還原反應均可以設計成原電池,據(jù)此分析解題:
AgNO3+HCl===AgCl+HNO3反應中各元素的化合價沒有發(fā)生變化,不是氧化還原反應,A不合題意;NaOH+HCl===NaCl+H2O反應中各元素的化合價沒有發(fā)生變化,不是氧化還原反應,B不合題意;C(s)+H2O(g)===CO(g)+H2(g)反應中雖然C和H元素的化合價發(fā)生了變化,但是該反應不能自發(fā)進行,故不能設計成原電池,C不合題意;Pb+PbO2+2H2SO4===2PbSO4+2H2O反應中Pb的化合價發(fā)生改變,且能夠自發(fā)進行,可以設計成原電池,D符合題意;Pb+PbO2+2H2SO4===2PbSO4+2H2O反應中Pb轉(zhuǎn)化PbSO4,化合價升高,發(fā)生氧化反應,故該電池負極反應為:Pb-2e-+SOeq \\al(2-,4)===PbSO4。
B 級·能力提升練
一、選擇題
1.下列裝置不可以組成原電池的是( C )
解析:C中的裝置沒有形成閉合回路。
2.下列關于實驗現(xiàn)象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C )
A.把銅片和鐵片緊靠在一起浸入稀硫酸中,銅片表面出現(xiàn)氣泡
B.把鎂條和鋁條緊靠在一起浸入氫氧化鈉溶液中,鎂條表面出現(xiàn)氣泡
C.把銅片插入三氯化鐵溶液中,在銅片表面出現(xiàn)一層鐵
D.把鋅粒放入盛有稀鹽酸的試管中,加入幾滴氯化銅溶液,氣泡放出速率增大
解析:選項A形成原電池,銅片作正極,表面出現(xiàn)氫氣泡;選項B也形成原電池,但在強堿性溶液中,鋁可以反應,鎂不能,鋁失去電子作負極,鎂作正極,表面出現(xiàn)氫氣泡;C選項銅片把三價鐵離子還原為亞鐵離子,不能置換出金屬鐵;D選項鋅能置換出銅,鋅、銅形成無數(shù)微小原電池,增大氣泡放出速率。
3.某鋅銅原電池裝置如圖所示,其中陽離子交換膜只允許陽離子和水分子通過,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C )
A.銅電極上發(fā)生氧化反應
B.電池工作一段時間后,甲池的c(SOeq \\al(2-,4))減小
C.電池工作一段時間后,乙池溶液的總質(zhì)量增加
D.陰、陽離子分別通過交換膜向負極和正極移動,保持溶液中電荷平衡
解析:Cu作正極,電極上發(fā)生還原反應,A項錯誤;電池工作過程中,SOeq \\al(2-,4)不參加電極反應,故甲池的c(SOeq \\al(2-,4))基本不變,B項錯誤;電池工作時,甲池反應為Zn-2e-===Zn2+,乙池反應為Cu2++2e-===Cu,甲池中Zn2+會通過陽離子交換膜進入乙池,以維持溶液中電荷平衡,由電極反應式可知,乙池中每有64 g Cu析出,則進入乙池的Zn2+為65 g,溶液總質(zhì)量略有增加,C項正確;由題干信息可知,陰離子不能通過陽離子交換膜,D項錯誤。
4.圖甲和圖乙均是雙液原電池裝置。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C )
A.甲中電池總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Cd(s)+C2+(aq)===C(s)+Cd2+(aq)
B.反應2Ag(s)+Cd2+(aq)===Cd(s)+2Ag+(aq)不能發(fā)生
C.鹽橋的作用是形成閉合回路,并傳導電子
D.乙中有1 ml電子通過外電路時,正極有108 g Ag析出
解析:由甲可知,Cd的活動性強于C,由乙可知,C的活動性強于Ag,即Cd的活動性強于Ag,故Ag不能置換出Cd,B項錯誤;電子不能通過鹽橋,C項錯誤。
5.將如圖所示實驗裝置的K閉合(已知:鹽橋中裝有瓊脂凝,內(nèi)含KCl),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 )
A.Cu電極上發(fā)生還原反應
B.電子沿Zn→a→b→Cu路徑移動
C.片刻后甲池中c(SOeq \\al(2-,4))增大
D.片刻后可觀察到濾紙b處變紅色
解析:該原電池中Zn作負極,Cu作正極,正極上發(fā)生得電子的還原反應,A正確;電子沿Zn→a,b→Cu路徑流動,電子不進入電解質(zhì)溶液,B錯誤;原電池中陰離子向負極移動,即鹽橋中的Cl-移向甲燒杯,所以片刻后甲池中c(Cl-)增大,c(SOeq \\al(2-,4))不變,C錯誤;濾紙b電極是電解池的陽極,溶液中OH-放電,使得b處c(H)+增大,故濾紙b處不會變色,而a處是電解池的陰極,溶液中H+放電,使得a處c(OH-)增大,故變紅的是濾紙a處,D錯誤。
二、非選擇題
6.某研究性學習小組根據(jù)反應2KMnO4+10FeSO4+8H2SO4===2MnSO4+5Fe2(SO4)3+K2SO4+8H2O設計如圖原電池,其中甲、乙兩燒杯中各物質(zhì)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均為1 ml·L-1,溶液的體積均為200 mL,鹽橋中裝有飽和K2SO4溶液。
回答下列問題:
(1)此原電池的負極是石墨_b__(填“a”或“b”),電池工作時,鹽橋中的SOeq \\al(2-,4)移向_乙__(填“甲”或“乙”)燒杯。
(2)正極反應式為: MnOeq \\al(-,4)+8H++5e-===Mn2++4H2O 。
(3)若不考慮溶液的體積變化,MnSO4濃度變?yōu)?.5 ml·L-1,則反應中轉(zhuǎn)移的電子為_0.5__ ml。
解析:(1)由總反應方程式可知,石墨b是原電池的負極,硫酸亞鐵在負極失去電子發(fā)生氧化反應生成硫酸鐵,電池工作時,陰離子硫酸根離子向負極移動,即向乙燒杯移動。
(2)由總反應方程式可知,石墨a是正極,酸性條件下,高錳酸根離子在正極得到電子發(fā)生還原反應生成錳離子,電極反應式為MnOeq \\al(-,4)+5e-+8H+===Mn2++4H2O。
(3)由電極反應式可知,生成1 ml錳離子,反應轉(zhuǎn)移5 ml電子,則溶液的體積未變,溶液中的MnSO4濃度由1 ml·L-1變?yōu)?.5 ml·L-1時,轉(zhuǎn)移電子的物質(zhì)的量為(1.5 ml·L-1-1 ml·L-1)×0.2 L×5=0.5 ml。
7.某研究性學習小組欲探究原電池的形成條件,按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并得到下表實驗結(jié)果:
分析上述實驗,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2中電流由_B__(填“A”或“B”,下同)極流向_A__極。
(2)實驗6中電子由B極流向A極,表明負極是_鋁__(填“鎂”或“鋁”)電極。
(3)實驗5表明_B__。
A.銅在潮濕空氣中不會被腐蝕
B.銅的腐蝕是自發(fā)進行的
(4)分析上表有關信息,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_A__。
A.相對活潑的金屬一定作負極
B.失去電子的電極是負極
C.燒杯中的液體必須是電解質(zhì)溶液
D.原電池中,浸入同一電解質(zhì)溶液中的兩個電極,是活潑性不同的兩種金屬(或其中一種是導電的非金屬)
解析:(1)原電池中,電流由正極流向負極,實驗2中,Cu為正極,Zn為負極。
(2)電子由負極流向正極,實驗6中電子由B極流向A極,表明負極是Al。
(3)實驗5說明銅的腐蝕是自發(fā)進行的。
(4)判斷原電池負極時,不能簡單地比較金屬的活動性,要看反應的具體情況,如Al在強堿溶液中比Mg更易失電子,形成原電池時,Al作負極,Mg作正極,故A錯誤。實驗
裝置
部分
實驗
現(xiàn)象
a極質(zhì)量減小,b極質(zhì)量增加
b極有氣體產(chǎn)生,c極無變化
d極溶解,c極有氣體產(chǎn)生
電流計指示在導線中電流從a極流向d極
實驗
序號
A
B
燒杯中
的液體
靈敏電流計指
針有無偏轉(zhuǎn)
1
Zn
Zn
乙醇
無
2
Zn
Cu
稀硫酸
有
3
Zn
Zn
稀硫酸
無
4
Zn
Cu
苯
無
5
Cu
C
氯化鈉溶液
有
6
Mg
Al
氫氧化鈉溶液
有
這是一份高中化學人教版 (2019)選擇性必修1第二節(jié) 電解池第1課時測試題,共5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非選擇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選擇性必修1第一節(jié) 原電池第2課時習題,共5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非選擇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選擇性必修1第一節(jié) 原電池第一課時課時練習,共11頁。試卷主要包含了 有關電化學知識的描述正確的是, 某原電池裝置如圖所示, 圖甲和圖乙均是雙液原電池裝置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