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多選)(2023·云南昆明市測試)如圖1甲所示,一塊質量為mA=2kg的木板A靜止在水平地面上,一個質量為mB=1kg的滑塊B靜止在木板的左端,對B施加一向右的水平恒力F,一段時間后B從A右端滑出,A繼續(xù)在地面上運動一段距離后停止,此過程中A的速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乙所示.設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重力加速度取g=10m/s2.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圖1
A.滑塊與木板之間的動摩擦因數為0.6
B.木板與地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為0.1
C.F的大小可能為9N
D.F的大小與板長L有關
2.(多選)(2023·江蘇泰州市上學期期末)如圖2所示,質量為m1的木塊和質量為m2的長木板疊放在水平地面上.現對木塊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拉力F,木塊在長木板上滑行,長木板始終靜止.已知木塊與長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1,長木板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2,且最大靜摩擦力與滑動摩擦力相等.則( )
圖2
A.μ1一定小于μ2
B.μ1可能大于μ2
C.改變F的大小,F>μ2(m1+m2)g時,長木板將開始運動
D.改F作用于長木板,F>(μ1+μ2)(m1+m2)g時,長木板與木塊將開始相對滑動
3.(多選)(2023·廣東湛江市下學期第二次模擬)如圖3甲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靜止一質量為M的長木板,質量為m的小滑塊(可視為質點)放在長木板上.長木板受到的水平拉力F與加速度a的關系如圖乙所示,重力加速度大小g取10m/s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圖3
A.長木板的質量M=1kg
B.小滑塊與長木板之間的動摩擦因數為0.5
C.當F=6.5N時,長木板的加速度大小為2.5m/s2
D.當F增大時,小滑塊的加速度一定增大
4.(2023·河南鄭州市第一次模擬)如圖4所示,a、b兩個物體靜止疊放在水平桌面上,已知ma=mb=m,a、b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b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為eq \f(1,4)μ.已知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重力加速度為g.現對a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拉力,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圖4
A.若a、b兩個物體始終相對靜止,則力F不能超過eq \f(3,2)μmg
B.當力F=μmg時,a、b間的摩擦力為eq \f(3,2)μmg
C.無論力F為何值,b的加速度不會超過eq \f(3,4)μg
D.當力F>μmg時,b相對a滑動
5.(2023·河北衡水中學高考模擬)如圖5甲所示,地面上有一長為l=1m,高為h=0.8m,質量M=2kg的木板,木板的右側放置一個質量為m=1kg的木塊(可視為質點),已知木塊與木板之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1=0.4,木板與地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2=0.6,初始時兩者均靜止.現對木板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拉力F,拉力F隨時間t的變化如圖乙所示,取g=10m/s2.求:
圖5
(1)前2s木板的加速度大小;
(2)木塊落地時距離木板左側的水平距離Δs.
答案精析
1.BD [由題圖乙可知,在0~1s內,木板A的加速度a1=2m/s2,在1~3s內,木板A的加速度a2=-1m/s2.設滑塊與木板之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1,木板與地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2,在0~1s內,隔離木板A受力分析,有μ1mBg-μ2(mA+mB)g=mAa1,在1~3s內,隔離木板A受力分析,有-μ2mAg=mAa2,聯(lián)立解得:μ2=0.1,μ1=0.7,選項A錯誤,B正確;隔離B受力分析,由牛頓第二定律,F-μ1mBg=mBa3,根據v-t圖像與t軸所圍的面積表示位移可知,在0~1s內,木板A位移x1=1m.滑塊B在1s內的位移x2=eq \f(1,2)a3t2=eq \f(F-7,2),木板A長度L=x2-x1=eq \f(F-7,2)-1=eq \f(F-9,2),可變換為F=2L+9,即F的大小與板長L有關,選項D正確;若F的大小為9N,由牛頓第二定律,F-μ1mBg=mBa3,可得a3=2m/s2,A、B加速度相同,不能發(fā)生相對滑動,所以F的大小必須大于9N,選項C錯誤.]
2.BD [對m1,根據牛頓第二定律有:F-μ1m1g=m1a,對m2,由于保持靜止有:μ1m1g-f=0,f<μ2(m1+m2)g,所以動摩擦因數的大小無法比較.故A錯誤,B正確;改變F的大小,只要木塊在木板上滑動,則木塊對長木板的滑動摩擦力不變,則長木板仍然保持靜止,故C錯誤;若將F作用于長木板,當木塊與長木板恰好開始相對滑動時,對木塊,μ1m1g=m1a′,解得a′=μ1g,對整體分析,有F-μ2(m1+m2)g=(m1+m2)a′,解得F=(μ1+μ2)(m1+m2)g,所以當F>(μ1+μ2)(m1+m2)g時,長木板與木塊將開始相對滑動,故D正確.]
3.AC [對整體分析,由牛頓第二定律有:F=(M+m)a,
當F=6N時,此時兩物體具有最大共同加速度,代入數據解得:M+m=3kg
當F大于6N時,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得:F-μmg=Ma,即F=Ma+μmg,知圖線的斜率k=M=1kg,故滑塊的質量為:m=2kg.故A正確;根據F=Ma+μmg可知縱截距μmg=4N,解得:μ=0.2,故B錯誤;當F=6.5N時,長木板的加速度為:a=eq \f(F-μmg,M)=2.5m/s2,故C正確;當F增大,兩物體發(fā)生滑動時,小滑塊的加速度為a=eq \f(μmg,m)=2m/s2,恒定不變,故D錯誤.]
4.A [a、b之間的最大靜摩擦力為:fmax=μmg,b與地面間的最大靜摩擦力為:
fmax′=eq \f(1,4)μ(m+m)g=eq \f(1,2)μmg
a、b相對地面一起運動,剛好不發(fā)生相對滑動時,由牛頓第二定律得:
對b有:μmg-eq \f(1,2)μmg=ma0,得a0=eq \f(1,2)μg
對整體有:F0-eq \f(1,2)μmg=2ma0,得:F0=eq \f(3,2)μmg,所以若a、b兩個物體始終相對靜止,則力F不能超過eq \f(3,2)μmg,當力F>eq \f(3,2)μmg時,b相對a滑動,故A正確,D錯誤;當力F=μmg時,a、b一起加速運動,加速度為:a1=eq \f(μmg-\f(1,2)μmg,2m)=eq \f(1,4)μg,對a,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可得:F-f1=ma1,解得a、b間的摩擦力為f1=eq \f(3,4)μmg,故B錯誤;
根據A選項的分析可知,無論力F為何值,b的加速度不會超過eq \f(1,2)μg,故C錯誤.]
5.(1)2m/s2 (2)1.68m
解析 (1)設木塊在木板上滑行的最大加速度為a1,則μ1mg=ma1,解得:a1=4m/s2
保持木塊與木板一起做勻加速運動的最大拉力
Fm=μ2(M+m)g+(M+m)a1=30N.
因F1=24NFm=30N,木塊和木板發(fā)生相對滑動,木塊加速度為a1,木板加速度為a2,則
F2-μ1mg-μ2(M+m)g=Ma2
經時間t2二者分離,此時由運動學知識可得:
vt2+eq \f(1,2)a2t22-(vt2+eq \f(1,2)a1t22)=l
解得:a2=6m/s2,t2=1s
此時木塊的速度v塊=v+a1t2
木板的速度:v板=v+a2t2
設木塊與木板分離至滑落到地的時間為t3,由平拋運動知識可得:h=eq \f(1,2)gt32
在木塊與木板分離至落到地面的時間t3內,木塊在水平方向向前運動的位移為:x塊=v塊t3
木塊與木板分離后,木板的加速度為a3,由牛頓第二定律可得:
F2-μ2Mg=Ma3
在木塊與木板分離至落到地面的時間t3內,木板在水平方向向前運動的位移為:x板=v板t3+eq \f(1,2)a3t32
所以,木塊落地時距離木板左側:Δs=x板-x塊
聯(lián)立以上式子解得:Δs=1.68m.
這是一份2024高考物理一輪復習考點攻破訓練——中心天體__環(huán)繞天體模型練習含解析教科版,共9頁。
這是一份2024高考物理一輪復習考點攻破訓練——動力學中的圖像問題練習含解析教科版,共8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兩種方法,一是函數法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4高考物理一輪復習考點攻破訓練——動力學和能量轉化分析多過程問題練習含解析教科版,共6頁。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