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人中填詞,李易安亦稱冠絕。使在衣冠,當與秦七、黃九爭雄,不獨雄于閨閣也。其詞名《漱玉集》,尋之未得?!堵暵暵芬辉~,最為婉妙。 ——明· 楊慎
學習目標1、了解詞人,知人論世。2、解讀意象,把握景與情的關系,感受意境美。 3、把握情感,品味“愁”之內(nèi)涵。
李清照,號易安居士,山東濟南人,南宋杰出的女詞人。父親李格非很有學問,母親王氏知書能文,文學氣氛濃厚的士大夫家庭造就了李清照多方面的文學藝術成就。
公元1101年,李清照18歲時和太學生趙明誠(宰相之子)結婚。趙明誠愛好金石學,且能詩詞。婚后夫妻恩愛,在學術上互相切磋,藝術上共同砥礪,共同的愛好和興趣,使他倆成為“志同道合”、“相敬如賓”的愛侶,過著平靜的富于詩意的幸福生活。
靖康之變后,44歲的她和心心相印的丈夫趙明誠被迫從北方逃難到了江南,1129年8月,趙染病身亡,同年9月,金兵又犯南宋,孤苦的她繼續(xù)輾轉(zhuǎn)流離于江南,只身經(jīng)歷國破家亡的痛苦,在輾轉(zhuǎn)流離中度過凄苦的晚年。
1151年,一生無兒女的她寄人籬下,孤寂而死,時年67歲。無人知道死于何時,葬于何處。
李清照是婉約派的代表。創(chuàng)作以南渡為界分為前后兩個時期。
南渡前:描寫少女、少婦時期的生活
南渡后:反映戰(zhàn)亂痛苦生活,感時傷懷,懷舊思鄉(xiāng),表現(xiàn)思夫、思鄉(xiāng)、思國
閨怨、離愁--清麗婉轉(zhuǎn)
懷舊、悼亡--凄婉哀怨
作品特點: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語言清麗。作品散失很多。今有《漱玉詞》。
靖康之難以后,詞人的丈夫已故,他們精心收集的金石書畫,都已散失。詞人飄泊江南,由一個無憂無慮的貴婦人,一變而為流落無依、形影相吊的寡婦。 國破家亡,引起的國恨家愁,像鉛一樣壓在她的心頭,在這位女詞人的心里點燃了愛國思想的火花。 這是女詞人在一個秋天的黃昏里的生活感受,一行行寫的都是冷冷清清的秋景,一行行反映的都是孤獨凄涼的境況。
聲聲慢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注意讀音節(jié)奏,體會情感
(1)找出直接抒情的詩句,并賞析。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
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疊詞的作用:1. 增強語言的韻律感,讀起來朗朗上口 (形式) 2. 起強調(diào)作用(內(nèi)容、情感)
開頭三句全由疊字成句,細致地描繪了詞人痛定思痛時“憂從中來,不可斷絕”的心理過程。“尋尋覓覓”是動作,表現(xiàn)詞人寂寞彷徨、若有所思、心緒茫然的樣子。這種尋覓讓她感受到現(xiàn)實景況的孤苦,“冷冷清清”先感于外;“凄凄慘慘戚戚”后感于內(nèi)。詞人陷入如此愁境而不得解脫。
這七組疊字能夠重新組合語序嗎?
尋尋,寫詩人不停地找尋,希望找到點什么,覓覓,是找尋不到后更為細致的察覺,冷冷清清,則是尋尋覓覓的結果。 結果什么也找不到,有的仍然只能是空虛和無助,詞人這才如夢初醒,頓時感覺到“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留在詞人內(nèi)心深處的悲哀和苦痛全部涌上心頭。
①經(jīng)典詩句 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吨傺?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蹙S《送元二使安西》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畎住缎葜x朓樓餞別校書叔云》
②意象內(nèi)涵 酒,寄托濃郁情義和相思,象征凄涼哀傷憂愁。
并非酒淡,而是愁情太重,太濃,酒力壓不住心愁,自然也就覺得酒味淡,是一種主觀感受,表明了作者晚年是何等凄涼慘淡。
三杯兩盞淡酒, 怎敵他晚來風急。
結論:酒是“愁”的象征
①經(jīng)典詩句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杜甫《登高》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柳永《雨霖鈴》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 ——李煜《相見歡》
②意象內(nèi)涵:秋風渲染愁情。
結論:秋風悲涼,渲染愁情
①經(jīng)典詩句 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钋逭铡兑患裘贰? 塞外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 ——范仲淹《漁家傲》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雁歸來。 ——晏 殊《浣溪沙》
②意象內(nèi)涵:雁象征思鄉(xiāng)念親、離愁別恨。
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1.“雁”是傳遞信息的使者,作者正愁苦時看到曾為她和丈夫傳遞相思的大雁,如今大雁依舊而收信的丈夫卻不在人世,所以看到大雁睹物思人,不禁傷心。(亡夫之痛)2.北雁南飛人難歸,詞人也是從北方流落南方,所以是“舊時相識”。但雁可以回到北方,而人只能客居江南,這便增加了詞人的天涯淪落之感。(國破家亡之苦)
①經(jīng)典詩句 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蹲砘帯?br/>②意象內(nèi)涵:黃花喻憔悴的容顏, 孤苦伶仃的晚境。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
“滿地黃花堆積”是指菊花盛開,而非殘英滿地。 “憔悴損”既指菊花枯萎凋謝,又指詞人因憂傷而憔悴消瘦。 正是因為詞人無心賞景,雖然菊花堆滿地,卻不想去采摘。然而,人不摘花,花卻自己凋謝了。等到花自憔悴損,欲摘卻不堪摘了,這里既寫了詞人無心摘花的郁悶情緒,又流露出詞人憐惜菊花將謝的情懷,筆意深遠,令人回味。
結論:黃花比喻女子憔悴的容顏
①經(jīng)典詩句 梧桐一葉而天下知秋。 —— 《淮南子》 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天明。 ——溫庭筠《更漏子》 梧桐葉上三更雨,葉葉聲聲是別離。 ——周紫芝《鷓鴣天》 春風桃李花開夜,秋雨梧桐葉落時。 ——白居易《長恨歌》
②意象內(nèi)涵:梧桐是凄涼悲傷的象征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
結論:梧桐是悲涼、孤寂、凄苦的象征。
①經(jīng)典詩句 無邊絲雨細如愁。 ——秦觀《浣溪沙》 寒雨連江夜入?yún)?,平明送客楚山孤?!醪g《芙蓉樓送辛漸》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李商隱《夜雨寄北》
②意象內(nèi)涵:雨是哀傷﹑愁思的象征。
結論:雨是哀傷﹑愁絲的象征
自古逢秋悲寂寥 秋風秋雨愁煞人
離愁,懷鄉(xiāng)之思,音信之盼
“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寂寞梧桐,深院鎖春秋。 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天明
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李白:“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李煜:“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br/>賀鑄:“試問閑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br/>秦觀:“便做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br/>李清照: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全詞至此,戛然而止,但卻言盡而意無窮,欲說還休,罷、罷、罷!愁情似水長,個中滋味只有自己慢慢咀嚼了。
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秋風、淡酒過雁、黃花梧桐、細雨
通過描寫詞人南渡后的生活狀況和精神面貌,抒發(fā)了詞人的喪夫之痛、孀居之悲、顛沛之苦,以寄寓家國之痛、故土之思。
特點:意象具體細膩,以陰柔為美;意境具有凄涼、蕭瑟、靜寂的特點;內(nèi)容多是閨情羈旅、離怨相思;情感多是抒發(fā)離情別緒、表達哀愁或閑愁。
作為婉約詞的代表作之一,李清照在詞中,用通俗易懂、樸素清新的口語與書面語作詞,渲染一種婉轉(zhuǎn)、徘徊低迷的氛圍,有一種柔婉之美,號為“易安體”。
?1.李清照的《聲聲慢》十四個疊字層層鋪敘,分三個層次,由外而內(nèi),由淺入深,把詞人內(nèi)心深處的悲哀、孤獨、寂寞、痛苦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的句子是: , , 。 2.詞中作者直抒胸臆的句子是: , ! 3.《聲聲慢》一詞中從動作、環(huán)境到心理感受多層次地表現(xiàn)出寡居老人悶坐無聊、茫然若失而四顧尋覓的恍惚悲涼心態(tài)的句子是: , , 。 4.運用日常生活中的起居環(huán)境、行動、細節(jié)來展現(xiàn)詞人兀自獨坐,百無聊賴,無所依傍的內(nèi)心世界的句子有: , ! , 、 。5.詞人化繁為簡,化多為少,把所有的凄苦,所有的孤獨,所有的無奈,所有紛繁的說不盡的思緒用“ , !”代之。
尋尋覓覓 冷冷清清 凄凄慘慘戚戚
這次第 怎一個愁字了得
尋尋覓覓 冷冷清清 凄凄慘慘戚戚
守著窗兒 獨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細雨 到黃昏 點點滴滴
這次第 怎一個愁字了得
6、請寫出李清照《聲聲慢》中帶有“愁”的詞句是: !7、李清照《聲聲慢》中“ , , ?!比洌靡贿B串疊字寫主人公一整天的愁苦心情,為全詞定下了一種愁慘而凄厲的基調(diào)。8、李清照《聲聲慢》中“ , 。”兩句,寫備嘗凄清寂寞,又經(jīng)歷了一系列磨難與打擊,百感匯聚于胸,偏又逢上冷暖不定的深秋天氣,令人不知如何是好。表明心靈的創(chuàng)傷難以平復。9、李清照在《聲聲慢》中寫到:酒氣抵擋不住晚風帶來的寒意,更遣不散積聚在詞人心頭的寒意:夫亡國破,文物喪盡,飄蕩流離,身遭誣陷,暮年孤單,所有種種的句子是:“ , 、 !”10、李清照早年曾寄給趙明誠一首詞《一剪梅》,其中有“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之句。而現(xiàn)在自己漂流江南,看到北來的大雁,就自然地吟誦“ , , ”。詞人把悼亡之意、思鄉(xiāng)之情與家國之痛融合在一起了。
尋尋覓覓 冷冷清清 凄凄慘慘戚戚
乍暖還寒時候 最難將息
三杯兩盞淡酒 怎敵他 晚來風急
雁過也 正傷心 卻是舊時相識
11、《聲聲慢》中“ , , ?”幾句,寫黃花滿地,身心憔悴。既是寫花,更是寫人;既是惜花,更是自傷。12、《聲聲慢》中“ , !”兩句,寫獨坐無聊、內(nèi)心苦悶之狀,用口語化的詞句,異常貼切地將詞人那孤凄、無聊、苦悶、激憤、無望的復雜心緒極其傳神地表達了出來。 13、溫庭筠《更漏子》中寫到“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 李清照在《聲聲慢》中化用了這幾句,“ , 、 ”。語言更精煉,情感更深切,內(nèi)蘊也更深厚了。14、古人寫“愁”的詩句很多,如李煜的“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秦觀的“春去也,飛紅萬點愁如?!?,賀鑄的“試問閑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李清照卻不說愁之無盡,而說“ , !”,只說自己愁緒紛茫復雜,僅用一個“愁”如何包括得盡,化多為少,欲說還休,表面上嘎然而止,實際上愁情已傾瀉無遺。
滿地黃花堆積 憔悴損 如今有誰堪摘
守著窗兒 獨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細雨 到黃昏 點點滴滴
這次第 怎一個愁字了得
醉花陰 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jié)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知識拓展:李清照的婉約詞風
一剪梅 紅藕香殘玉?。╠iàn)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知識拓展:李清照的豪放詞
漁家傲 天接云濤連曉霧,星河欲轉(zhuǎn)千帆舞。仿佛夢魂歸帝所,聞天語,殷勤問我歸何處。
我報路長嗟日暮,學詩謾有驚人句。九萬里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題材廣泛,內(nèi)容豐富,氣象宏大意境雄渾,抒發(fā)豪情壯志。
題材狹窄,多抒情,婉約纏綿細膩,語言含蓄, 多寫個人遭遇或者男女戀情
這是一份人教統(tǒng)編版9.3* 聲聲慢(尋尋覓覓)精品課件ppt,共36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朗讀詞作初步感知,分析意向體味愁情,賞析名句融入意境,延伸思考體味愁因,相同點,不同點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人教統(tǒng)編版必修 上冊9.3* 聲聲慢(尋尋覓覓)精品課件ppt,共52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聲聲慢,作者介紹,抓詞眼,賞讀愁情,為何而愁,抓住詞眼品味詞境,怎樣寫愁,小組合作討論,二間接寫愁,課堂小結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高中語文人教統(tǒng)編版必修 上冊9.3* 聲聲慢(尋尋覓覓)多媒體教學ppt課件,共30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聲聲慢,李清照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