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標要求 1.理解牛頓運動三定律的內(nèi)容.2.理解慣性的本質(zhì),會區(qū)分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與一對平衡力.3.會應(yīng)用牛頓運動三定律解題.
考點一 牛頓第一定律的理解
1.牛頓第一定律
(1)內(nèi)容:一切物體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或靜止狀態(tài),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變這種狀態(tài).
(2)意義:①揭示了物體的固有屬性:一切物體都具有慣性,因此牛頓第一定律又被叫作慣性定律;
②揭示了運動和力的關(guān)系:力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而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即力是產(chǎn)生加速度的原因.
2.慣性
(1)定義:物體具有保持原來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或靜止狀態(tài)的性質(zhì).
(2)量度:質(zhì)量是慣性大小的唯一量度,質(zhì)量大的物體慣性大,質(zhì)量小的物體慣性?。?br>(3)普遍性:慣性是物體的固有屬性,一切物體都具有慣性,與物體的運動情況和受力情況無關(guān).
1.牛頓第一定律是實驗定律.( × )
2.運動的物體慣性大,靜止的物體慣性小.( × )
3.物體不受力時,將處于靜止狀態(tài)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 √ )
1.慣性的兩種表現(xiàn)形式
(1)物體在不受外力或所受的合外力為零時,慣性表現(xiàn)為使物體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不變(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
(2)物體受到外力時,慣性表現(xiàn)為抗拒運動狀態(tài)的改變,慣性大,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較難改變;慣性小,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較易改變.
2.牛頓第一定律與牛頓第二定律的關(guān)系
牛頓第一定律和牛頓第二定律是相互獨立的.
(1)牛頓第一定律告訴我們改變運動狀態(tài)需要力,力是如何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問題則由牛頓第二定律來回答.
(2)牛頓第一定律是經(jīng)過科學(xué)抽象、歸納推理總結(jié)出來的,而牛頓第二定律是一條實驗定律.
例1 (多選)科學(xué)家關(guān)于物體運動的研究對樹立正確的自然觀具有重要作用.下列說法中符合歷史事實的是( )
A.亞里士多德認為,必須有力作用在物體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才會改變
B.伽利略通過“理想實驗”得出結(jié)論:如果物體不受力,它將以這一速度永遠運動下去
C.笛卡兒指出,如果運動中的物體沒有受到力的作用,它將繼續(xù)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線運動,既不停下來也不偏離原來的方向
D.牛頓認為,物體都具有保持原來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或靜止狀態(tài)的性質(zhì)
答案 BCD
解析 亞里士多德認為,必須有力作用在物體上,物體才能運動,故A錯誤;伽利略通過“理想實驗”得出結(jié)論:力不是維持運動的原因,如果物體不受力,它將以這一速度永遠運動下去,故B正確;笛卡兒指出如果運動中的物體沒有受到力的作用,它將繼續(xù)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線運動,既不停下來也不偏離原來的方向,故C正確;牛頓認為物體都具有保持原來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或靜止狀態(tài)的性質(zhì),故D正確.
例2 對一些生活中的現(xiàn)象,某同學(xué)試圖從慣性角度加以分析.其中正確的是( )
A.太空中處于失重狀態(tài)的物體沒有慣性
B.“安全帶,生命帶,前排后排都要系”.系好安全帶可以防止因人的慣性而造成的傷害
C.“強弩之末,勢不能穿魯縞”,是因為強弩的慣性減小了
D.戰(zhàn)斗機作戰(zhàn)前拋掉副油箱,是為了增大戰(zhàn)斗機的慣性
答案 B
解析 慣性只與質(zhì)量有關(guān),所以處于失重狀態(tài)的物體還是具有慣性,A錯誤;系好安全帶可以防止因人的慣性而造成的傷害,B正確;“強弩之末,勢不能穿魯縞”,是因為強弩的速度減小了,慣性不變,C錯誤;戰(zhàn)斗機作戰(zhàn)前拋掉副油箱,是為了減小戰(zhàn)斗機的慣性,增加靈活性,D錯誤.
考點二 牛頓第二定律
1.牛頓第二定律
(1)內(nèi)容:物體加速度的大小跟它受到的作用力成正比、跟它的質(zhì)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相同.
(2)表達式:F=ma.
2.力學(xué)單位制
(1)單位制:基本單位和導(dǎo)出單位一起組成了單位制.
(2)基本單位:基本物理量的單位.國際單位制中基本物理量共七個,其中力學(xué)有三個,是長度、質(zhì)量、時間,單位分別是米、千克、秒.
(3)導(dǎo)出單位:由基本物理量根據(jù)物理關(guān)系推導(dǎo)出來的其他物理量的單位.
1.物體加速度的方向一定與合外力方向相同.( √ )
2.由m=eq \f(F,a)可知,物體的質(zhì)量與其所受合外力成正比,與其運動的加速度成反比.( × )
3.可以利用牛頓第二定律確定高速電子的運動情況.( × )
4.物體所受的合外力減小,加速度一定減小,而速度不一定減?。? √ )
5.千克、秒、米、庫侖、安培均為國際單位制的基本單位.( × )
1.對牛頓第二定律的理解
2.解題的思路和關(guān)鍵
(1)選取研究對象進行受力分析;
(2)應(yīng)用平行四邊形定則或正交分解法求合力;
(3)根據(jù)F合=ma求物體的加速度a.
考向1 對牛頓第二定律的理解
例3 (多選)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對靜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體施加一個水平力,當力剛作用瞬間,物體立即獲得加速度
B.物體由于做加速運動,所以才受合外力作用
C.F=ma是矢量式,a的方向與F的方向相同,與速度方向無關(guān)
D.物體所受合外力減小,加速度一定減小,而速度不一定減小
答案 ACD
解析 由于物體的加速度和合外力是瞬時對應(yīng)關(guān)系,由此可知當力作用瞬間,物體會立即產(chǎn)生加速度,選項A正確;根據(jù)因果關(guān)系,合外力是產(chǎn)生加速度的原因,即物體由于受合外力作用,才會產(chǎn)生加速度,選項B錯誤;牛頓第二定律F=ma是矢量式,a的方向與F的方向相同,與速度方向無關(guān),選項C正確;由牛頓第二定律可知物體所受合外力減小,加速度一定減小,如果物體做加速運動,其速度會增大,如果物體做減速運動,速度會減小,選項D正確.
例4 某型號戰(zhàn)斗機在某次起飛中,由靜止開始加速,當加速度a不斷減小至零時,飛機剛好起飛.關(guān)于起飛過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飛機所受合力不變,速度增加越來越慢
B.飛機所受合力減小,速度增加越來越快
C.速度方向與加速度方向相同,速度增加越來越快
D.速度方向與加速度方向相同,速度增加越來越慢
答案 D
解析 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可知,當加速度a 不斷減小至零時合力逐漸減小到零,速度增加得越來越慢,故A、B項錯誤;飛機做加速運動,加速度方向與速度方向相同,加速度減小,即速度增加得越來越慢,故C項錯誤,D項正確.
考向2 牛頓第二定律的簡單應(yīng)用
例5 2021年10月16日0時23分,“神舟十三號”成功發(fā)射,順利將三名航天員送入太空并進駐空間站.在空間站中,如需測量一個物體的質(zhì)量,需要運用一些特殊方法:如圖所示,先對質(zhì)量為m1=1.0 kg的標準物體P施加一水平恒力F,測得其在1 s內(nèi)的速度變化量大小是10 m/s,然后將標準物體與待測物體Q緊靠在一起,施加同一水平恒力F,測得它們1 s內(nèi)速度變化量大小是2 m/s.則待測物體Q的質(zhì)量m2為( )
A.3.0 kg B.4.0 kg
C.5.0 kg D.6.0 kg
答案 B
解析 對P施加F時,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有a1=eq \f(F,m1)=eq \f(Δv1,Δt)=10 m/s2,對P和Q整體施加F時,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有a2=eq \f(F,m1+m2)=eq \f(Δv2,Δt)=2 m/s2,聯(lián)立解得m2=4.0 kg,故選B.
例6 (多選)如圖甲所示,一豎直放置的足夠長的固定玻璃管中裝滿某種液體,一半徑為r、質(zhì)量為m的金屬小球,從t=0時刻起,由液面靜止釋放,小球在液體中下落,其加速度a隨速度v的變化規(guī)律如圖乙所示.已知小球在液體中受到的阻力Ff=6πηvr,式中r是小球的半徑,v是小球的速度,η是常數(shù).忽略小球在液體中受到的浮力,重力加速度為g,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小球的最大加速度為g
B.小球的速度從0增加到v0的過程中,做勻變速運動
C.小球先做加速度減小的變加速運動,后做勻速運動
D.小球的最大速度為eq \f(mg,6πηr)
答案 ACD
解析 當t=0時,小球所受的阻力Ff=0,此時加速度為g,A正確;隨著小球速度的增加,加速度減小,小球的速度從0增加到v0的過程中,加速度減小,B錯誤;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有mg-Ff=ma,解得a=g-eq \f(6πηvr,m),當a=0時,速度最大,此后小球做勻速運動,最大速度vm=eq \f(mg,6πηr),C、D正確.
考點三 牛頓第三定律
1.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兩個物體之間的作用總是相互的,一個物體對另一個物體施加了力,后一個物體同時對前一個物體也施加力.
2.內(nèi)容:兩個物體之間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
3.表達式:F=-F′.
1.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的效果可以相互抵消.( × )
2.人走在松軟土地上下陷時,人對地面的壓力大于地面對人的支持力.( × )
3.物體靜止在水平地面上,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為一對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 )
一對平衡力與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比較
考向1 牛頓第三定律的理解
例7 (多選)如圖所示,用水平力F把一個物體緊壓在豎直墻壁上,物體保持靜止,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水平力F與墻壁對物體的彈力是一對作用力與反作用力
B.物體的重力與墻壁對物體的靜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
C.水平力F與物體對墻壁的壓力是一對作用力與反作用力
D.物體對墻壁的壓力與墻壁對物體的彈力是一對作用力與反作用力
答案 BD
解析 水平力F與墻壁對物體的彈力作用在同一物體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是一對平衡力,選項A錯誤;物體在豎直方向上受豎直向下的重力以及墻壁對物體豎直向上的靜摩擦力的作用,因物體處于靜止狀態(tài),這兩個力是一對平衡力,選項B正確;水平力F作用在物體上,而物體對墻壁的壓力作用在墻壁上,這兩個力不是平衡力,也不是相互作用力,選項C錯誤;物體對墻壁的壓力與墻壁對物體的彈力是兩個物體間的相互作用力,是一對作用力與反作用力,選項D正確.
考向2 相互作用力與一對平衡力的比較
例8 (2022·廣東深圳市紅嶺中學(xué)高三月考)“電動平衡車”是時下熱門的一種代步工具.如圖,人筆直站在“電動平衡車”上,在某水平地面上沿直線勻速前進,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電動平衡車”對人的作用力大于人對“電動平衡車”的作用力
B.人的重力與車對人的支持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
C.地面對車的摩擦力與人(含車)所受空氣阻力平衡
D.在行駛過程中突然向右轉(zhuǎn)彎時,人會因為慣性向右傾斜
答案 C
解析 根據(jù)牛頓第三定律,“電動平衡車”對人的作用力等于人對“電動平衡車”的作用力,故A錯誤;人的重力與車對人的支持力的受力物體都是人,不可能是相互作用力,故B錯誤;地面對車的摩擦力與人(含車)所受空氣阻力平衡,所以人與車能夠勻速運動,故C正確;在行駛過程中突然向右轉(zhuǎn)彎時,人會因為慣性向左傾斜,故D錯誤.
考向3 轉(zhuǎn)換研究對象在受力分析中的應(yīng)用
例9 如圖所示,質(zhì)量為m的木塊在質(zhì)量為M的長木板上以加速度a水平向右加速滑行,長木板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1,木塊與長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2,重力加速度為g,若長木板仍處于靜止狀態(tài),則長木板對地面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為( )
A.μ1(m+M)g,向左B.μ2mg,向右
C.μ2mg+ma,向右D.μ1mg+μ2Mg,向左
答案 B
解析 對木塊分析可知,長木板對它水平向左的摩擦力大小為Ff1=μ2mg,由牛頓第三定律可知,木塊對長木板的摩擦力向右,大小也為Ff1;由于長木板仍處于靜止狀態(tài),對長木板受力分析可知,地面對它的靜摩擦力方向向左,大小為Ff2=Ff1=μ2mg,由牛頓第三定律可知,長木板對地面的摩擦力大小為μ2mg,方向向右,故B正確.
在對物體進行受力分析時,如果不便于直接分析求出物體受到的某些力時,可先求它的反作用力,再反過來求待求力.如求壓力時,可先求支持力,在許多問題中,摩擦力的求解亦是如此.可見牛頓第三定律將起到非常重要的轉(zhuǎn)換研究對象的作用,使得我們對問題的分析思路更靈活、更寬闊.
課時精練
1.某時刻,質(zhì)量為2 kg的物體甲受到的合力是6 N,速度是10 m/s;質(zhì)量為3 kg的物體乙受到的合力是5 N,速度是10 m/s,則( )
A.甲比乙的慣性小
B.甲比乙的慣性大
C.甲和乙的慣性一樣大
D.無法判定哪個物體慣性大
答案 A
解析 質(zhì)量是物體慣性大小的唯一量度,甲的質(zhì)量小于乙的質(zhì)量,所以甲比乙的慣性小,故A正確.
2.(2021·浙江1月選考·4)如圖所示,電動遙控小車放在水平長木板上面,當它在長木板上水平向左加速運動時,長木板保持靜止,此時( )
A.小車只受重力、支持力作用
B.木板對小車的作用力方向水平向左
C.木板對小車的作用力大于小車對木板的作用力
D.木板對小車的作用力與小車對木板的作用力大小一定相等
答案 D
解析 小車在木板上水平向左加速運動時,受重力、支持力、水平向左的摩擦力,而木板對小車的作用力是支持力與摩擦力的合力,方向指向左上方,并不是水平向左,故A、B錯誤;根據(jù)牛頓第三定律,木板對小車的作用力與小車對木板的作用力一定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C錯誤,D正確.
3.(多選)如圖所示,體育項目“押加”實際上相當于兩個人拔河,如果甲、乙兩人在“押加”比賽中,甲獲勝,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甲對乙的拉力大于乙對甲的拉力,所以甲獲勝
B.當甲把乙勻速拉過去時,甲對乙的拉力等于乙對甲的拉力
C.當甲把乙加速拉過去時,甲對乙的拉力大于乙對甲的拉力
D.甲對乙的拉力大小始終等于乙對甲的拉力大小,只是地面對甲的摩擦力大于地面對乙的摩擦力,所以甲獲勝
答案 BD
解析 甲對乙的拉力與乙對甲的拉力是一對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大小相等,與二者的運動狀態(tài)無關(guān),即不管哪個獲勝,甲對乙的拉力大小始終等于乙對甲的拉力大小,當?shù)孛鎸椎哪Σ亮Υ笥诘孛鎸σ业哪Σ亮?,甲才能獲勝,故A、C錯誤,B、D正確.
4.在研究運動和力的關(guān)系時,伽利略設(shè)計了著名的理想斜面實驗(如圖所示),將可靠的事實和邏輯推理結(jié)合起來,能更深刻地反映自然規(guī)律.下面給出了伽利略斜面實驗的五個事件,請對事件的性質(zhì)進行判斷并正確排序:在A點由靜止釋放的小球,①若沒有摩擦時,能滾到另一斜面與A點等高的C點;②當減小斜面動摩擦因數(shù)時,滾到另一斜面的最高位置,更接近等高的C點;③若沒有摩擦時減小斜面BC的傾角,小球?qū)⑼ㄟ^較長的路程,到達與A點等高的D點;④若沒有摩擦,且另一斜面水平放置時,小球?qū)⒀厮矫嬉恢边\動下去;⑤不能滾到另一斜面與A點等高的C點.以下正確的是( )
A.事實⑤→事實②→推論①→推論③→推論④
B.事實⑤→事實②→推論③→事實①→推論④
C.事實⑤→事實②→事實①→推論③→推論④
D.事實⑤→事實②→推論①→事實③→推論④
答案 A
解析 根據(jù)實驗事實⑤斜面不光滑,在A點由靜止釋放的小球不能滾到另一斜面與A點等高的C點,事實②當減小斜面動摩擦因數(shù)時,滾到另一斜面的最高位置,更接近與A點等高的C點,得出實驗推論:如果沒有摩擦,小球?qū)⑸仙结尫艜r的高度,即①,進一步假設(shè)若減小第二個斜面的傾角,小球在這斜面上仍然要達到原來的高度,即得出③,沒有摩擦時減小斜面BC的傾角,小球?qū)⑼ㄟ^較長的路程,到達與A點等高的D點,最后使它成水平面,小球?qū)⒀厮矫孀龀掷m(xù)勻速直線運動,即④,故A正確,B、C、D錯誤.
5.如圖,頂端固定著小球的直桿固定在小車上,當小車向右做勻加速運動時,球所受合外力的方向沿圖中的( )
A.OA方向B.OB方向
C.OC方向D.OD方向
答案 D
解析 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小球所受的合外力方向和加速度方向相同,小球隨小車一起向右做勻加速運動,加速度沿OD方向,所以合外力沿OD方向,D選項正確.
6.一些問題你可能不會求解,但是你仍有可能對這些問題的解是否合理進行分析和判斷,例如從解得物理量單位,解隨某些已知量變化的趨勢,解在一些特殊條件下的結(jié)果等方面進行分析,并與預(yù)期結(jié)果、實驗結(jié)論等進行比較,從而判斷解的合理性或正確性,舉例如下: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v與空氣的密度ρ、壓強p有關(guān),下列速度表達式中,k為比例系數(shù),無單位,則這四個表達式中可能正確的是( )
A.v=eq \f(kp,ρ) B.v=eq \r(\f(kp,ρ))
C.v=eq \r(\f(kρ,p)) D.v=eq \r(kpρ)
答案 B
解析 速度的單位是m/s,密度的單位是kg/m3,壓強的單位是kg/(m·s2),所以eq \f(kp,ρ)的單位是m2/s2,eq \r(\f(kp,ρ))的單位是m/s,eq \r(\f(kρ,p))的單位是s/m,eq \r(kpρ)的單位是kg/(m2·s),選項B正確,A、C、D錯誤.
7.一個物體在多個力的作用下處于靜止狀態(tài),如果僅使其中某個力的大小逐漸減小到零,然后又逐漸從零恢復(fù)到原來大小,那么,圖中能正確描述該過程中物體速度與時間關(guān)系的是( )
答案 D
解析 原來物體在多個力的作用下處于靜止狀態(tài),物體所受的合力為零,使其中某個力的大小逐漸減小到零,然后又從零逐漸恢復(fù)到原來的大小的過程中,物體的合力從零開始逐漸增大,又逐漸減小到零,則物體的加速度先增大后減小,物體先做加速度增大的加速運動,后做加速度減小的加速運動.根據(jù)v-t圖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可知,v-t圖像的斜率先增大后減小,故A、B、C錯誤,D正確.
8.如圖甲所示,水平地面上輕彈簧左端固定,右端通過小物塊壓縮0.4 m后鎖定,t=0時解除鎖定釋放小物塊.計算機通過小物塊上的速度傳感器描繪出它的v-t圖線如圖乙所示,其中Oab段為曲線,bc段為直線,傾斜直線Od是t=0時圖線的切線,已知小物塊的質(zhì)量為m=2 kg,重力加速度g=10 m/s2,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小物塊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0.3
B.小物塊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0.4
C.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為175 N/m
D.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為150 N/m
答案 C
解析 根據(jù)v-t圖線的斜率大小表示加速度大小,由題圖乙知,物塊脫離彈簧后的加速度大小a=eq \f(Δv,Δt)=eq \f(1.5,0.55-0.25) m/s2=5 m/s2,由牛頓第二定律得,摩擦力大小為Ff=μmg=ma,所以μ=eq \f(a,g)=0.5,A、B錯誤;剛釋放時物塊的加速度為a′=eq \f(Δv′,Δt′)=eq \f(3,0.1) m/s2=30 m/s2,由牛頓第二定律得kx-Ff=ma′,代入數(shù)據(jù)解得k=175 N/m,C正確,D錯誤.
9.(2022·河北邢臺市質(zhì)檢)一個箱子放在水平地面上,箱內(nèi)有一固定的豎直桿,在桿上套著一個環(huán),箱與桿的質(zhì)量為M,環(huán)的質(zhì)量為m,如圖所示.已知重力加速度為g,環(huán)沿桿以加速度a勻加速下滑,則此時箱子對地面的壓力大小為( )
A.Mg+mg-maB.Mg-mg+ma
C.Mg+mgD.Mg-mg
答案 A
解析 環(huán)在豎直方向上受重力及箱子內(nèi)的桿對它的豎直向上的摩擦力Ff,受力情況如圖甲所示,根據(jù)牛頓第三定律,環(huán)應(yīng)給桿一個豎直向下的摩擦力Ff′,故箱子豎直方向上受重力Mg、地面對它的支持力FN及環(huán)給它的摩擦力Ff′,受力情況如圖乙所示.以環(huán)為研究對象:mg-Ff=ma,以箱子為研究對象,F(xiàn)N=Ff′+Mg=Ff+Mg=Mg+mg-ma.根據(jù)牛頓第三定律,箱子對地面的壓力大小等于地面對箱子的支持力大小,即FN′=Mg+mg-ma,故選項A正確.
10.(多選)如圖所示,一個小球O用1、2兩根細繩連接并分別系于箱子上的A點和B點,OA與水平方向的夾角為θ,OB水平,開始時箱子處于靜止狀態(tài),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若使箱子水平向右加速運動,則繩1、2的張力均增大
B.若使箱子水平向右加速運動,則繩1的張力不變,繩2的張力增大
C.若使箱子豎直向上加速運動,則繩1、2的張力均增大
D.若使箱子豎直向上加速運動,則繩1的張力增大,繩2的張力不變
答案 BC
解析 箱子靜止時,對小球,根據(jù)平衡條件得FOAsin θ=mg,F(xiàn)OB=FOAcs θ,若使箱子水平向右加速運動,則在豎直方向上合力為零,有FOA′sin θ=mg,F(xiàn)OB′-FOA′cs θ=ma,所以繩1的張力不變,繩2的張力增大,選項A錯誤,B正確;若使箱子豎直向上加速運動,則FOA″sin θ-mg=ma′,F(xiàn)OB″=FOA″cs θ,所以繩1的張力增大,繩2的張力也增大,選項C正確,D錯誤.
11.如圖為用索道運輸貨物的情景,已知傾斜的索道與水平方向的夾角為37°,質(zhì)量為m的貨物與車廂地板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0.3.當載重車廂沿索道向上加速運動時,貨物與車廂仍然保持相對靜止狀態(tài),貨物對車廂水平地板的正壓力為其重力的1.15倍,連接索道與車廂的桿始終沿豎直方向,重力加速度為g,sin 37°=0.6,cs 37°=0.8,那么這時貨物對車廂地板的摩擦力大小為( )
A.0.35mg B.0.3mg
C.0.23mg D.0.2mg
答案 D
解析 將a沿水平和豎直兩個方向分解,對貨物受力分析如圖所示
水平方向:Ff=max
豎直方向:FN-mg=may
FN=1.15mg
又eq \f(ay,ax)=eq \f(3,4)
聯(lián)立解得Ff=0.2mg,故D正確.
12.(多選)如圖所示,水平地面上固定一斜面,初始時物體A沿斜面向下做勻變速運動,其加速度大小為a1;若在物體A上施加一豎直向下的恒力F,其加速度大小變?yōu)閍2,已知斜面傾角為θ,A與斜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則( )
A.若μ>tan θ,則a1>a2
B.若μ>tan θ,則a1a1,故A錯誤,B正確;若μ

相關(guān)學(xué)案

高考物理一輪復(fù)習第3章第1節(jié)牛頓運動三定律課時學(xué)案:

這是一份高考物理一輪復(fù)習第3章第1節(jié)牛頓運動三定律課時學(xué)案,共13頁。

新高考物理一輪復(fù)習精品學(xué)案第3章第2講牛頓第2定律的基本應(yīng)用(含解析):

這是一份新高考物理一輪復(fù)習精品學(xué)案第3章第2講牛頓第2定律的基本應(yīng)用(含解析),共16頁。

新高考物理一輪復(fù)習精品學(xué)案第1章第1講運動的描述(含解析):

這是一份新高考物理一輪復(fù)習精品學(xué)案第1章第1講運動的描述(含解析),共13頁。

英語朗讀寶

相關(guān)學(xué)案 更多

高考物理一輪復(fù)習第3章牛頓運動定律實驗4驗證牛頓運動定律學(xué)案

高考物理一輪復(fù)習第3章牛頓運動定律實驗4驗證牛頓運動定律學(xué)案

人教版高考物理一輪復(fù)習第3章牛頓運動定律第3講牛頓運動定律的綜合應(yīng)用學(xué)案

人教版高考物理一輪復(fù)習第3章牛頓運動定律第3講牛頓運動定律的綜合應(yīng)用學(xué)案

人教版高考物理一輪復(fù)習第3章牛頓運動定律第2講牛頓第二定律的基本應(yīng)用學(xué)案

人教版高考物理一輪復(fù)習第3章牛頓運動定律第2講牛頓第二定律的基本應(yīng)用學(xué)案

2022屆高考物理一輪復(fù)習講義學(xué)案(新高考人教版)第三章 第1講 牛頓運動三定律

2022屆高考物理一輪復(fù)習講義學(xué)案(新高考人教版)第三章 第1講 牛頓運動三定律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quán)申訴
版權(quán)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quán),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guān)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quán)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quán)申訴二維碼
高考專區(qū)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zhì)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nèi)有效

設(shè)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