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年級上冊語文 大單元主題教學設計
第三單元
【教學思路說明】
教學本單元時,可以采取整體教學的方式,讓學生從各種學習活動中接觸民間文學,了解民間文學的特點。先通過對《獵人海力布》《牛郎織女》這兩篇經(jīng)典民間故事內(nèi)容的理解,鞏固上一單元學習的“提高閱讀速度”的方法,對民間故事的特點有一個整體認知和了解,然后鼓勵同學閱讀更多的民間故事。
之后借助三篇課文和語文園地的相關內(nèi)容,學習創(chuàng)造性復述以及根據(jù)需要縮寫故事的方法。
最后通過一次綜合性的“民間故事推介會”活動,融口語交際、習作、“快樂讀書吧”的學習內(nèi)容于一體,讓學生在讀故事、講故事、推介故事、搜集整理故事的實踐中感受優(yōu)秀民間故事的魅力。本單元識字、寫字任務則可采用集中識記的方式單獨完成。
【教學準備】
學期初布置學生閱讀“快樂讀書吧”中推薦的書目。根據(jù)班級學生實際,可以選擇適合的閱讀方式。閱讀方式建議:
(1)自由閱讀。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選取自己喜歡的民間故事或相關書籍自由閱讀。
(2)全班共讀。每天由老師或?qū)W生選取一兩個故事讀給大家聽。
(3)集中閱讀。學期初安排閱讀課,利用固定時間閱讀“快樂讀書吧”推薦的書目。
(4)交流分享。閱讀的過程要伴隨交流分享??梢酝ㄟ^“課前三分鐘”故事分享活動或午間書場”等活動自由交流閱讀體會。
【課時安排】
12-15課時
教學活動一:初步閱讀民間故事
【課時目標】
1.了解《獵人海力布》《牛郎織女》的主要內(nèi)容。
2.通過梳理課文主要內(nèi)容,感受民間故事的特點。
【教學準備】
教學課件、試題單、計時器。
【課時安排】
1—2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接觸民間故事
1.幻燈片出示《白蛇傳》《牛郎織女》《田螺姑娘》《八仙過海》等中國傳統(tǒng)民間故事的圖片。
2.導入:
同學們知道這些故事的名字嗎?這些都是我國傳統(tǒng)的民間故事,表達了勞動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相信學完這個單元后,你對民間故事會有更多的了解。
二、計時閱讀,了解主要內(nèi)容
1.提出學習要求:
下面,讓我們嘗試使用之前學到的提高閱讀速度的方法,默讀《獵人海力布》《牛郎織女(一)》和《牛郎織女(二)》這三篇課文,看看我們是否能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快速了解故事的主要內(nèi)容。
2.教師巡視,了解學生閱讀情況。
【設計意圖:本單元的文本篇幅較長,可用來實踐或運用提高閱讀速度的方法?!?br />
三、隨堂測試檢驗閱讀成果
1.學生完成閱讀后,進行隨堂檢測。
檢測試題樣例:
根據(jù)自己的閱讀記憶,回答以下問題:
(1)獵人海力布在打獵過程中救了_______________。
(2)海力布得到的寶物是_______________。
(3)海力布知道災難即將來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4)海力布因為________________而變成了石頭。
(5)老牛幫助牛郎娶到美麗的織女是因為_______________。
(6)織女下凡來到人間是因為_______________。
(7)牛郎和織女最后被____________用____________的方式拆散了。
(8)牛郎織女以后還能見面嗎?怎樣見面?
(9)……
2引導學生把握主要內(nèi)容:
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大部分同學基本掌握了文章的主要信息?,F(xiàn)在誰能講一講,這三篇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分別是什么?
四、交流共享,概括課文主要內(nèi)容
1.學生先自己概括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然后在小組中進行分享,互相補充。
2.小組選出代表,在全班進行交流。
預設:
(1)《獵人海力布》講述了一個叫海力布的獵人救了一條小白蛇,這條小白蛇是龍王的女兒。為了報答海力布,龍王把一顆能夠聽懂飛禽走獸語言的寶石送給了他。海力布借助這個寶石知道了要有大洪水來臨的消息,于是勸說鄉(xiāng)親們逃走。由于鄉(xiāng)親們不相信他說的話,他就把寶石的秘密告訴了大家,最后鄉(xiāng)親們安全地逃離了,海力布卻因為泄露了寶石的秘密而變成了一塊大石頭。
(2)《牛郎織女》的故事講的是牛郎和一頭老牛感情非常好,后來牛郎被哥哥嫂子趕出了家,牛郎只能和老牛生活在一起。有一天老牛突然開口說話了,它告訴了牛郎織女下凡的事情。牛郎于是認識了織女,并和織女一起組建了家庭,生了兩個孩子,生活得很幸福。后來老牛去世了。王母娘娘知道織女下凡的事情之后非常生氣,要把織女抓回天庭,牛郎就帶著兒女一起追趕王母娘娘。王母娘娘劃出一道天河,牛郎織女被天河分隔開。傳說他們每年農(nóng)歷七月初七都會在鵲橋上相會。
提示:
在學生表述過程中很可能出現(xiàn)內(nèi)容不完整、主次不分明的現(xiàn)象,教師應該注意引導其他學生一起進行互動,通過相互補充、提示,把握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五、拓寬視野,推薦閱讀
1.引入:
如果我們通過這節(jié)課的閱讀,體會到了民間故事獨有的魅力,相信再次打開這些故事的時候,你還會有不一樣的發(fā)現(xiàn)。
2.選取《田螺姑娘》《一千零一夜》《列那狐的故事》《非洲民間故事》中的精彩片段進行展示,激發(fā)學生閱讀民間故事的興趣。
3.總結(jié):
民間故事是流傳于民間的文學藝術,本冊的“快樂讀書吧”就推薦了很多這樣的故事。閱讀這些經(jīng)典的民間故事,能幫助我們拓寬視野,更好地感受民間故事的魅力。這個單元的學習,就讓我們從閱讀這些故事開始吧。
4.布置閱讀任務:閱讀“快樂讀書吧”中推薦的作品,還可以搜集其他的民間故事。
教學活動二:生字詞集中學習
【課時目標】
1.結(jié)合語境,認識24個生字,讀準多音字“落”。
2.交流書寫要點,能把25個要求會寫的生字寫規(guī)范。
3.積累“獵物、酬謝”等32個詞語,并能做到理解和應用。
【教學準備】
教學課件、方格本、詞語卡。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結(jié)合語境,學習識字
1.課件出示本單元的生字詞,讓學生找出生字在課文中所在的位置。
2學生自讀生字,看看哪些生字已經(jīng)認識了,哪些還不認識,小組內(nèi)成員互相交流識記生字的好方法。
3.開展識字搶答小游戲,以開火車的方式檢驗學生是否已經(jīng)準確識記生字。
例如:
酬謝、發(fā)誓、謊話、犧牲、嫂子、勤勤懇懇、篩子、好歹、稀罕、子地獄、釀酒、瞌睡、無拘無束,節(jié)儉、富麗堂皇、依假,衰老 秦山、瑚礁、一個筐、拗不過、落在后面
【設計意圖:五年級的學生,已經(jīng)具備了自主識字的能力,因此在識字過程中可采取小組合作的方式學習。識字不能僅限于對“字”的識記,而是應該放在語境之中,還原字詞的使用情境設置這樣結(jié)合語境的搶答游戲,既可以調(diào)動學生學習興趣,又為字詞在生活中的應用做了鋪墊?!?br />
二、學習寫字
1.出示本單元要求會寫的字,要求學生按照其結(jié)構(gòu)分類。
預設:
(1)左右結(jié)構(gòu):酬、珍、叮、囑、塌、謊、悔、扶、郎、嫂、輛、紗、托、泳、婚、挨。
(2)上下結(jié)構(gòu):焦、誓、爹、罕、妻、輩。
(3)半包圍結(jié)構(gòu):延、趟。
(4)獨體字:歹。
2.小組交流不同結(jié)構(gòu)漢字的書寫技巧。教師巡視,相機指導。
3.詞語聽寫競賽,規(guī)范書寫。
根據(jù)學生寫字的實際情況,從“書寫正確——書寫規(guī)范——注意筆畫布局及間架結(jié)構(gòu)——能體現(xiàn)出硬筆書法的美”四個方面對學生的書寫進行評價。
【設計意圖:按間架結(jié)構(gòu)對生字進行分類,便于學生記憶和寫好生字。在語境中聽寫生字,有助于理解和運用?!?br />
三、創(chuàng)設情境,運用詞語
1.利用本單元字詞卡片,從32個詞語中隨機抽取其中三詞語,嘗試用三個詞語來創(chuàng)設一個完整的情境。
2.同桌兩人先互相出題練習,然后全班開展小組對抗,以游戲的方式學習運用詞語。
【設計意圖:采用對抗游戲的方式,既能增加認讀生字的趣味性,又能加深對詞語的理解?!?br />
教學活動三:講民問故事·創(chuàng)造性復述(一)
【課時目標】
1.找到民間故事中敘述較為簡略的地方,嘗試將簡要的情節(jié)講具體。
2.學習運用適當增加人物對話、心理、動作、表情等方法講故事。
【教學準備】
教學課件。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借助“語文園地”中的《狼和小羊》,學習創(chuàng)造性復述
1.請兩位同學分別朗讀《狼和小羊》的兩種不同版本。
2.小組交流兩個版本有什么不同。
預設:第二個版本的故事更詳細,讓人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追間:第二個版本增加了哪些內(nèi)容,讓你有了身臨其境的感覺呢?
預設:
第二個版本有具體的語言、表情、神態(tài)、動作,增加了這些內(nèi)容之后,故事中狼和小羊的形象就更加生動了。
教師點撥:講故事的時候,可結(jié)合故事情境進行合理想象,通過增加動作、語言、神態(tài)等,不但能使情節(jié)更加具體,而且也更能夠感染聽眾。
預設:
第一個版本的語言更加精煉,但是作為故事,聽起來覺得沒意思。
追問:我們讀的民間故事,為什么能讓人感覺有意思呢?
預設:
民間故事的語言更加口語化,比如“找借口“說成“故意找茬兒”,這樣的語言更加通俗,聽故事的人也覺得更加形象生動。
教師總結(jié):民間故事是一種口耳相傳的民間文學,在講述的過程中為使故事更加生動,可進行合理的想象和加工。在語言表達上,口語化是最大的特點。
【設計意圖:結(jié)合教材中《狼和小羊》不同版本的比較閱讀,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講述民間故事時需要注意的兩個重點一口語化的語言和依據(jù)情節(jié)合理地添加一些細節(jié),從而為下一步學習創(chuàng)造性復述做鋪墊】。
3.出示“詞句段運用”第一題中的兩組詞語,引導學生思考:兩組詞語在表達效果上有什么不同呢?
可以提示學生,試著把詞語放在恰當?shù)恼Z境中對比體會。例如:
(1)王母娘娘聽說織女下凡,鼻子都氣歪了。
王母娘娘聽說織女下凡,頓時氣急敗壞。
(2)老師已經(jīng)知道你們打的小算盤了,咱們還是打開天窗說亮話吧
老師已經(jīng)知道你們的陰謀了,咱們還是直言不諱吧。
預設:
前面的詞語更加口語化,口語化的表達方式有時候比書面化的語言更生動。
二、引導學生了解創(chuàng)造性復述
引入:只要我們認真閱讀每一篇民間故事,就能發(fā)現(xiàn)可以把故事講得更加生動的地方。
出示課件:
她(王母娘娘)發(fā)誓要把織女捉回來,哪怕織女藏在泰山底下的石縫里,大海中心的珊瑚礁上,也一定要抓回來,給她頂嚴厲的懲罰。
王母娘娘勃然大怒,一下子掀翻了她的璃臺桌,上面的杯子、盤子全都掉在地上摔得粉碎。她大手一揮,命令天兵天將把仙女們關進黑屋子里,咬牙切齒地自言自語:“織女呀織女,我饒不了你!你竟敢留在人間不回來,簡直是有意敗壞天庭的門風!哪怕你藏在泰山底下的石縫里,在大海中心的珊期磁上,也一定把你給抓回來!讓你嘗嘗我的厲害……
2.讓學生先對比閱讀上面這兩個片段,再在《牛郎織女(一)》和《牛郎織女(二)》中找一找,看是不是還能找到這樣可以“添油加醋”進行創(chuàng)造性復述的地方。
預設:
(1)哥哥嫂子待牛郎很不好,他們會有哪些具體的表現(xiàn)呢?
(2)牛郎和老牛會說些什么?商量哪些事?
(3)仙女們是怎樣商量下凡的事情的?
(4)“姑娘穿上衣裳,一邊梳她長長的黑頭發(fā),一邊跟牛郎談話?!彼麄儍蓚€都說了些什么?
(5)老牛怎么知道織女會下凡呢?關于老牛的身份,會有段怎樣的故事呢?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通過進一步的比較閱讀,發(fā)現(xiàn)民間故事中有很多可以進行創(chuàng)造性復述的內(nèi)容。經(jīng)過兩輪比較閱讀的鋪墊,再結(jié)合《??椗ㄒ唬氛n后題的提示,學生就能從文本中找到可發(fā)揮自己想象空間的片段。】
三、演繹片段,初步實踐創(chuàng)造性復述
引導學生嘗試運用前面了解到的方法,將《牛郎織女》故事中的感興趣的片段進行重新演繹,進行創(chuàng)造性復述。
【設計意圖:《牛郎織女》篇幅較長,值得學生進行創(chuàng)造性復述的空間較為充足。在本課學習了如何對民間故事進行創(chuàng)造性復述之后,引導學生利用給家長講故事的任務對新掌握的能力進行鞏固,既能提升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復述能力,又能起到溫故知新的作用?!?br />
四、總結(jié)回顧,布置任務
總結(jié):
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怎樣運用口語化的語言,結(jié)合故事情節(jié),通過合理想象、增加細節(jié)的方式進行創(chuàng)造性復述。請同學們試著將《牛郎織女》的故事用學到的方法講給爸爸媽媽聽,并請家長給自己打個分。
民間故事我來講——《牛郎織女》評價表
要求
等級
保證了原來故事的完整性
☆☆☆☆☆
運用了生活化的語言
☆☆☆☆☆
在原來的基礎上增加了生動有趣又符合實際情境的內(nèi)容
☆☆☆☆☆
評價人簡評并簽字:
教學活動四:講民間故事·創(chuàng)造性復述(二)
【教學目標】
1.繼續(xù)學習創(chuàng)造性復述,重點閱讀有關人物語言和行動的片段,感受故事中人物的心理、情感,嘗試以不同的角色、從不同視角講故事。
2.講故事時適當增加動作、表情,使故事更加生動有趣。
【教學準備】
1.教學課件。
2.評價表。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回順上節(jié)課所學,引入新知
1.引入: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適當增加心理、動作、語言、神態(tài),運用生活化的語言,把故事中簡略的地方講詳細的方法。同學們先結(jié)合家長評價表,談一談運用這種方式講故事的感受與收獲吧。
2.全班交流。可以談自己講故事的感受以及哪些地方講得好,哪些地方有待改進,也可以談一談家長對自己的評價以及家長聽故事的感受。
二、借助片段對比,感受“進入角色”講述故事的方法
1.出示兩個片段,讓學生說說兩種講述方式的不同。
片段1:
哥哥嫂子見著他總是愛理不理的,仿佛他一在眼前,就渾身不舒服。
片段2:
哥哥看著牛郎就打心里來氣:“這小子就是爹媽給我的累贅,我可不能白養(yǎng)他一輩子?!鄙┳痈前雅@煽闯裳壑嗅?,心里成天琢磨著:“這小子一直賴在咱家算怎么回事兒?不就是想多分點兒家產(chǎn)嗎?”反正這兩口子一看到牛郎,就渾身不舒服。
預設:
片段1的內(nèi)容很簡略,片段2的內(nèi)容比較詳細,而且運用了生活化的語言,讓人感覺很生動。
追問:片段2比較詳細,表現(xiàn)在什么地方?僅僅是運用了生活化的語言嗎?
預設:
片段2增加了哥哥嫂子的心理活動,生動地表現(xiàn)出了哥哥嫂子不喜歡牛郎的原因。
追同:如果要這樣細致地刻畫人物,我們需要怎樣做呢?
預設:
要把自己當成那個角色,認真揣摩角色的心理,才能做出最合理的刻畫。
2.總結(jié):
在講述故事的過程中,最能打動別人的就是將自己變成故事中的角色,而且要能在講述的過程中根據(jù)情節(jié)的推進把自己變成不同的角色。如果你能夠還原出這個人物的形象,那么你講的故事也就富有了生命力。
【設計意圖:學生在完成第一階段的“創(chuàng)造性復述”實踐之后,已經(jīng)基本掌握了運用“添油加醋”的方法來進行創(chuàng)造性復述的基本方法。而要想做好“添油加醋”,就要明確“添油加醋”的重點是知道可以“添”“加”的內(nèi)容,認識到將自己代入不同角色的作用?!?br />
三、小組合作,嘗試“變換角色”講故事
1.布置學習任務。
課件出示:
學習任務一:
仔細讀讀《獵人海力布》中海力布勸說鄉(xiāng)親們趕快搬家的部分,先通過對課文內(nèi)容的閱讀來體會不同角色的內(nèi)心情感,然后分角色將這段場景表現(xiàn)出來。
角色分配:海力布、鄉(xiāng)親2-3人
學習任務二:
仔細讀讀《牛郎織女(一)》中牛郎和織女初次見面的內(nèi)容,先通過對課文內(nèi)容的閱讀來體會不同角色的內(nèi)心情感,然后分角色將這段場景表現(xiàn)出來。
角色分配:牛郎、織女
學習任務三:
仔細讀讀《牛郎織女(二)》中老牛去世的內(nèi)容,先通過對課文內(nèi)容的閱讀來體會不同角色的內(nèi)心情感,然后分角色將這段場景表現(xiàn)出來。
角色分配:老牛、牛郎、織女
教師點撥:
展演的過程中,可以結(jié)合自己對人物的理解以及創(chuàng)造性復述的需要增加神態(tài)、動作等。
2.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選擇并完成學習任務。先找出相應的段落進行自主閱讀,然后通過小組討論來完善對人物的塑造,最后進行片段展演。
教師相機指導:
(1)在表現(xiàn)《獵人海力布》中海力布勸說鄉(xiāng)親們趕快搬家的部分時,要通過欲言又止、從猶豫到逐漸堅定信念來表現(xiàn)海力布復雜的心理斗爭;在從鄉(xiāng)親們的角度敘述的時候,要通過語言表現(xiàn)出對海力布突然要求大家搬家的不理解以及客觀存在的困難。
(2)在表現(xiàn)《牛郎織女(一)》中牛郎和織女初次見面的內(nèi)容時,要深入解讀課文中關于織女來到人間的過程的段落,通過變換人稱講述的方式,將自己代入角色進行敘述,敘述過程中可以重點講述織女來到人間并不愿意回去的兩個主要原因(一是王母娘娘的壓迫,二是來人間享受到了自由與快樂)。
(3)在表現(xiàn)《牛郎織女(二)》中老牛去世的內(nèi)容時,可以通過三者之間的對話,梳理出《牛郎織女》中從開頭一直到老牛去世前的過程,通過語言表現(xiàn)出老牛對牛郎的不放心和牛郎織女對老牛的感激之情。
【設計意圖:創(chuàng)造性復述故事,要讓學生敢于大膽發(fā)揮想象,合理而又富有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生動的、口語化的語言(尤其是生活化的語言),這是有一定難度的。因此要將具體的方法借助具體的范例呈現(xiàn)給學生。本環(huán)節(jié)采取了分組認領任務的方式,無論學生完成的是哪一組任務,都能夠達成本課“嘗試以不同的角色、從不同的視角講故事”的教學目標。】
四、用上新方法,重演舊故事
發(fā)放《代入角色表演故事評價表》,結(jié)合學生的具體表現(xiàn),進行課堂評價。
民間故事我來講——代入角色表演故事評價表
要求
等級
內(nèi)容上符合原版故事
☆☆☆☆☆
運用了生活化的語言
☆☆☆☆☆
在敘述過程中增加了動作、表情
☆☆☆☆☆
角色解讀到位,語言、動作、表情能夠表現(xiàn)人物的心理或性格
☆☆☆☆☆
簡評:
【設計意圖:在結(jié)合《牛郎織女》這樣一篇經(jīng)典民間故事學習了如何對民間故事進行創(chuàng)造性復述之后,利用角色代入的方式對新掌握的能力進行鞏固,既能夠突破創(chuàng)造性復述的教學難點,又可以幫助學生深入理解文章內(nèi)容。】
教學活動五:推介民間故事·縮寫(一)
【教學目標】
1.能以人物為中心,按照一定順序概括民間故事的主要情節(jié)。
2.能用摘錄、刪減、改寫、概括的方法對故事內(nèi)容進行縮寫。
3.嘗試使用分鏡頭敘述的方式,縮寫民間故事。
【教學準備】
1.教學課件。
2評價表。
【安排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回顧故事的主要人物
1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民間故事中一般會有主要人物,故事往往是圍繞著主要人物展開敘述的。
2讓學生默讀《獵人海力布》,說說圍繞主要人物發(fā)生了哪些事。
預設:
變成一塊大石頭
救了一條小白蛇
海力布
得到一顆神奇的寶石
勸說鄉(xiāng)親們逃離
聽到災難即將到來的消息
3.引導學生按事件發(fā)生的順序,梳理故事的主要情節(jié)。
預設:海力布救小白蛇—獲得寶石——聽到災難即將來臨的消息——勸說鄉(xiāng)親逃離——變成石頭。
【設計意圖:《獵人海力布》這個故事是以海力布為核心進行敘述的。民間故事一般都是圍繞中心人物展開故事情節(jié),通過對核心人物、關鍵事件的梳理,可以迅速理清故事脈絡,這是對故事主要內(nèi)容進行精煉的第一步。】
二、創(chuàng)設情境,概述故事
1.提出要求:請大家試著結(jié)合剛才提煉的內(nèi)容,簡要介紹名叫“海力布”的大石頭的來歷。
預設:
這塊石頭有一個美麗動人的傳說:善良的獵人海力布偶然教了一條小自蛇,小白蛇為了報答他而幫助他得到了一塊能讓他聽懂動物語言的寶石。因為擁有了這種能力,海力布聽到了大突難要來臨的消息后,他將這一消息告訴了鄉(xiāng)親們,自己卻因為泄露寶石的秘密而變成了一塊大石頭。
2學生評價這段故事與原本讀到的故事有什么區(qū)別。
預設:比原文簡短,語言凝練,但沒有原文那么生動。
【設計意圖:通過完成課后練筆,實現(xiàn)對《獵人海力布》主要內(nèi)容的概述,再通過“概述”與“原文”的對比,可以學到怎樣提取文章的主要信息,怎么抓住關鍵信息梳理文章內(nèi)容?!?br />
三、比較閱讀,交流、探討怎樣讓故事變得簡練
1.讓學生讀一讀教材44頁對《獵人海力布》1-4自然段的縮寫,并對比原文,說說你感受到了什么。
2.全班交流,教師相機點撥。
預設:
(1)原文第1自然段被刪掉了。
(2)第2自然段摘錄了第一句話、第三句話,對第二句話進行了刪減。
(3)縮寫故事將原文中的第三段概括成了一句話。
(4)原文第4自然段中的對話、心理活動被刪減,小白蛇的語言改寫成了敘述性語言。
追問:為什么會這樣處理?
教師點撥:
(1)第2自然段第一句話中介紹了故事的主人公,是不可缺少的部分。
(2)第2自然段第二句話的前半句和第三句話為后文海力布救人的情節(jié)埋下伏筆,所以不能刪掉。第2自然段第二句話的后半句具體解釋了海力布是如何去熱心幫助別人的,刪去后并不會影響故事的主要情節(jié),所以刪除。
(3)第3自然段講述的是整個故事的時間和起因,交代清楚即可,不需要過多的語言描述。
3.教師小結(jié):
從人物的對話中提煉主要情節(jié),將描述性語言改為敘述性語言,可以使故事變得簡潔。概括時,與主要情節(jié)無關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心理等細節(jié)描寫都可以刪減。此外,在原文中單純刪減文字,可能會造成語言不連貫的問題,我們要嘗試運用適當?shù)姆绞竭M行改寫和概括,使敘述更連貫。
四、歸納總結(jié)縮寫的方法
1.引導學生思考:怎樣才能讓故事“簡練而不簡單”呢?我們現(xiàn)在可以自選一個《獵人海力布》中的場景,先看看原文中哪些段落是描寫這個場景的,然后嘗試著進行縮寫。
預設:
(以課文第8-9自然段為例)
海力布聽到這個消息,急忙跑回家讓大家搬走,可是誰也不相信他的話。海力布知道著急沒有用,不把為什么要搬走說清楚,大家是不會信的。于是海力布把經(jīng)歷的一切都對鄉(xiāng)親們原原本本照實說了。剛說完,他就變成了一塊石頭。
2.完成縮寫之后,小組交流分享結(jié)合“摘錄、刪減、改寫、概括”四個要求互相評價。
3.全班交流,師生共同歸納縮寫故事的方法。
(1)不能改變故事的原意。
(2)要理清故事發(fā)展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保留主要情節(jié),并運用敘述性語言把故事講清楚。
(3)語言要簡潔。可以把長句子變成簡單句,把幾個句子縮寫成一句話。
(4)根據(jù)需要變化人稱。故事里的人物用第一人稱說的話,有時候需要變成第三人稱敘述性語言。
……
【設計意圖:縮寫也是創(chuàng)造性復述故事的一種形式。教學中可以引導學生觀察、發(fā)現(xiàn)縮寫文本與民間故事原文之間存在怎樣的關系,進而讓學生學會使用摘錄、刪減、改寫、概括等方式對原文進行加工,避免學生一聽縮寫便一簡到底的現(xiàn)象,從而使縮寫后的文本不夠連貫?!?br />
五、布置練筆任務
引導學生運用學到的方法,對《獵人海力布》中的其他場景進行縮寫。
教學活動六:推介民間故事·縮寫(二)、制作連環(huán)畫
【教學目標】
1.能使用圖文結(jié)合的方式將民間故事制作成連環(huán)畫,即能對民間故事的主要內(nèi)容進行分解定格,并以對相關內(nèi)容進行縮 寫為前提,為連環(huán)畫配上文字。
2.能將這種方式應用于感興趣的民間故事,并結(jié)合自制連環(huán)畫進行民間故事推介活動。
【教學準備】
1.教學課件。
2.評價表。
3.自制連環(huán)畫。
【課時安排】
1-2課時
【教學過程】
一、作業(yè)評價,鞏固新知
1.引入:之前我們已經(jīng)對《獵人海力布》中的各個場景進行了縮寫,現(xiàn)在先請同學將課后完成的作品向大家進行展示。
2.引導學生評一評、議一議,說說什么地方縮寫得好,有沒有恰當使用摘錄、刪減、改寫、概括”等方法,對同學的作品有什么修改建議。
二、展示連環(huán)畫,交流制作方法
1.展示“連環(huán)畫”圖片,讓學生觀察并總結(jié)連環(huán)畫的特點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作興趣。
2引導學生思考怎樣制作連環(huán)畫:把一個故事用連環(huán)畫的方式表現(xiàn)出來,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呢?
預設:
(1)要選取有代表性的內(nèi)容,并把這些內(nèi)容中比較重要的情節(jié)畫出來。
(2)應該對故事內(nèi)容進行縮寫,即給重點鏡頭配上簡單的敘述文字,使圖文結(jié)合,讓故事情節(jié)連貫、具體、生動。
【設計意圖:此環(huán)節(jié)的教學先以《獵人海力布》為學習素材,再以《牛郎織女》為實踐素材,最終讓學生選擇課外搜集的民間故事獨立完成自己的連環(huán)畫成品,這樣既能鞏固知識,加深學生對民間故事的認識,又能培養(yǎng)能力,還能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
三、分鏡頭概述,梳理故事
1.嘗試運用分鏡頭概述的方式,將《牛郎織女》整個故事進分解。
要求:以牛郎為中心,梳理出《牛郎織女》的主要情節(jié)。
被哥哥嫂嫂趕走
照顧老牛
聽老牛說怎樣找到織女
牛郎
與織女鵲橋相會
與織女相識
和織女組建幸福美滿的家庭
送別老牛
被天河分隔
追趕織女
發(fā)現(xiàn)織女被抓走
2.引導學生按事情發(fā)展順序,對上述內(nèi)容進行整合、排列。
預設:
牛郎照顧老牛被哥哥嫂嫂趕走——聽老牛說怎樣找到織——與織女相識——和織女組建幸福美滿的家庭——送別老牛——發(fā)現(xiàn)織女被抓走——追趕織女——被天河分隔——與織女鵲橋相會
四、小組合作,縮寫故事,為連環(huán)畫搭配文字
1.引導學生進一步梳理文本內(nèi)容,對各個場景進行縮寫。
2小組合作討論,根據(jù)各個場景來想象重要情節(jié)的畫面,并為每個畫面配上文字。
五、拓展延伸,為自己喜歡的民間故事繪制連環(huán)畫
讓學生自由選取自己喜歡的民間故事來繪制連環(huán)畫??上仁崂砉适碌闹饕獌?nèi)容,然后選擇一個或幾個重要情節(jié),在課后以小組合作的方式繪圖,并配上相應的文字。
教學活動七:民間故事·探索與傳承
【教學目標】
1.拓展閱讀,梳理民間故事“口耳相傳、玄幻生動、表現(xiàn)普通民眾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與向往”的特點。
2.交流本單元學習收獲,回顧“創(chuàng)造性復述”與“縮寫”的學習要點。
3.深入探索民間故事的價值與魅力,激發(fā)學生傳承民間故事的使命感與責任感。
【教學準備】
1.教學課件。
2.推薦閱讀的書籍。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結(jié)合古詩《乞巧》,交流古詩與《牛郎織女》之間的聯(lián)系
1.讓學生自讀古詩《乞巧》,小組交流難懂的詞句,教師相機點撥。
2.全班交流,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說說《乞巧》的大意。
3.引導學生討論:你還知道哪些和牛郎織女有關的古詩詞?
4.教師出示與《牛郎織女)有關的歷史文獻或作品資料。如:
古詩十九首·迢迢牽牛星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秋夕
[唐]杜 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椗?。
提示:不必讓學生具體理解詩文意思,只要能標注出關鍵詩句,表明這些詩句都與牛郎織女的故事有關即可。
二、鏈接“快樂讀書吧”,推薦閱讀更多中外民間故事
1.引導學生思考并討論:通過一段時間的閱讀和學習,你覺得民間故事有什么樣的特點?
預設1:我覺得民間故事的語言就像我們口頭說話一樣。
預設2:
我發(fā)現(xiàn)在民間故事里,人可以變石頭、變星星,動物 可以說話……這是我們現(xiàn)實生活中沒有的,民間故事的想象十分奇特大膽。
2教師小結(jié):
民間故事采取口耳相傳的方式進行傳承,內(nèi)容玄幻生動,往往承載著小人物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3.進一步啟發(fā)學生思考:民間故事是民間智慧的結(jié)晶,不止中國有,其他地方也有。通過閱讀其他國家和地區(qū)的民間故事我們又有哪些收獲?
4.全班交流閱讀不同國家和地區(qū)民間故事的體會。
5.教師小結(jié):
不同國家和地區(qū)的民間故事,其實就是當?shù)仫L土人情的百科全書,我們可以從中了解到不同地域、不同國家、不同民族的不同生活。
【設計意圖:通過對學生閱讀經(jīng)驗的調(diào)動,引導學生了解民間故事的主要特點,體會趣味性是其得以傳承的永恒根基?!?br />
三、回顧講述民間故事的方法,制定講述民間故事的評價標準
1.引導學生思考:要把民間故事講好,應該注意些什么?
2.學生先自主梳理并總結(jié)創(chuàng)造性復述的方法,小組討論后全班交流,最后師生共同制訂出講述民間故事的評價標準。如:
(1)能在尊重故事原意的基礎上合理發(fā)揮想象。
(2)能把握故事的大概內(nèi)容,使用口語化的語言講述。
(3)能通過豐富細節(jié),添加人物對話,模仿人物動作、表情,細致描繪人物形象等方法,將故事講得更加具體。
(4)能變換角色、視角,深入體會不同人物的內(nèi)心感受,并嘗試運用變換人稱的方式講述,使故事更加生動流暢。
四、啟動“民間故事推介活動”
布置籌備任務:
通過一個單元的學習,我們閱讀了大量民間故事,了解了民間故事的特點,學習了怎樣進行創(chuàng)造性復述,怎樣合理地將民間故事進行縮寫?,F(xiàn)在請同學們用喜歡的方式,推介你喜歡的民間故事??梢杂谩爸谱鬟B環(huán)畫”的方式呈現(xiàn)出來,可以講給大家聽,也可以和小組同學一起表演故事,還可以把你搜集到的民間故事用文字記錄下來……下面幾節(jié)課,我們將舉辦豐富多彩的民間故事推介活動。
【設計意圖:在一個單元的學習之后,學生已經(jīng)建立起了對民間故事的認知,掌握了創(chuàng)造性講述民間故事的能力,此時回顧段時間來的學習與活動收獲,能夠更有效地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感受到創(chuàng)造性講述民間故事給自己帶來的快樂。】
教學活動八:民間故事吧·籌備會
【教學目標】
1.結(jié)合學生對于民間故事的掌握內(nèi)容,進行推廣活動籌備。
2.籌備過程中檢驗學生創(chuàng)造性復述能力的綜合運用。
【教學準備】
1.搜集、整理好的學生課后創(chuàng)作的民間故事連環(huán)畫。
2.實物投影儀。
3.作品推薦卡。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學生結(jié)成興趣小組。以下活動可同時進行。
一、連環(huán)畫作品海選
本活動就是對同學們在本單元學習中制作的中外民間故事連環(huán)畫進行海選初評。先在組內(nèi)成員中評出參賽連環(huán)畫,并填寫作品推薦卡,然后由作者根據(jù)連環(huán)畫講述故事,接著全員投票,最終選出八至十本繪畫生動、表述內(nèi)容具體的民間故事連環(huán)畫。所選連環(huán)畫的故事主題應盡量避免重復。
作品推薦卡表樣
推薦作品編號__________
作品題目:
原創(chuàng)作者姓名__________
推薦理由簡述:
頁 數(shù)__________
推薦者姓名__________
二、講故事活動初選
學生先在小組中講故事,然后每個小組選出一名優(yōu)勝者參加全班講故事比賽。
三、制訂民間故事展演計劃
活動計劃表樣
民間故事展演主題
參與人員
分工安排
美術組:
表演組:
文字組:
……
時間表
其他
四、搜集、整理當?shù)氐拿耖g故事
將搜集到的當?shù)孛耖g故事進行整理,可以通過填寫下面的資料卡來進行,還可以配上封面、插圖,最后結(jié)集成冊。
當?shù)孛耖g故事資料卡表樣
故 事 名 稱
原 講 述 者
故事整理者
故 事
【設計意圖:綜合性學習是旨在提升學生學科知識綜合運用能力的現(xiàn)代學習方式,在活動過程中強調(diào)學生的自主性與參與性,對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提升是大有裨益的,然而對于教師的駕馭能力提出了很高要求。這次民間故事推廣活動就屬于綜合性學習。從籌備開始其實學生就已經(jīng)進入了復習、學習、鞏固、提升的過程之中,這種參與既能夠提升學生應對生活的綜合素養(yǎng),又能潛移默化地再次對本單元語文要素進行深入學習?!?br />
教學活動九:民間故事吧·中期指導·彩排
【教學目標】
1.對學生的小組活動成果進行整理并為展演彩排。
2.制作圖文并茂的宣傳海報或宣傳冊。
【教學準備】
1.一周左右的展演排練。
2.道具布景、幻燈片背景、相關音效。
【課時安排】
1-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展示預演,結(jié)合籌備過程中的問題進行交流
將各小組籌備的民間故事進行展示預演,結(jié)合各小組存在的問題進行指導或提出改進建議。
二、設計宣傳廣告,進行展演預熱
選取本小組將展演民間故事的最經(jīng)典畫面,設計宣傳廣告,同時配上能呈現(xiàn)本小組民間故事獨特魅力的宣傳詞??山柚鹊勒拱寤虬鄡?nèi)板報進行宣傳。
在小組活動過程中,每位同學要認真做好活動記錄,可以嘗試以活動日志的方式來呈現(xiàn)。
【設計意圖:綜合性學習的過程中,學生是以小組自主活動的方式來完成學習任務的,教師需要及時掌握各小組活動的進程,通過對各小組活動的實際情況來分析學生的學習成果,及時進行中期指導。學生在活動過程中最需要關注的是對民間故事的創(chuàng)造性復述,教師應提醒學生充分運用本單元學到的相關知識,以 使復述的民間故事更加立體化,也便于學生進一步理解相關知識?!?br />
教學活動十:民間故事推廣活動·展演·活動總結(jié)
【教學目標】
1.展示同學們的成果并進行評價,進一步提升同學們對民間故事的認知。
2.選取優(yōu)秀作品,進行年級巡演,不同班級相互借鑒、取長補短,拓展閱讀視野。
【教學準備】
1.道具布景。
2.圖片、相關音效等。
【課時安排】
1-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小組展演,全員評價
根據(jù)不同的形式和內(nèi)容應采用不同的評價方式,可鼓勵家長、學生共同參與。
二、成果推廣,年級巡演
開展最佳展演評選以及年級巡演,并對其他班級的優(yōu)秀作品進行鑒賞。
三、結(jié)合日志,進行活動反思
請各個小組結(jié)合同學們所寫的活動日志,來談一談自己小組從分工合作籌備到最終展演整個活動過程中的所思所感,也可以結(jié)合具體事例來談談這一過程中的趣聞軼事。如果能夠有當時錄制的音頻、視頻佐證,效果會更好。
【設計意圖:展演活動的最大價值在于過程,規(guī)范而有評價的展示活動不僅可以強化本單元學習的效果,還能增進學生的榮譽感,提升其學習信心。】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