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師大版六年級上冊第五單元
《比例尺(二)》教學設計
課題
比例尺(二)
單元
第四單元
學科
數(shù)學
年級
六年級
學習
目標
1.進一步理解比例尺的意義,能運用比例尺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數(shù)學問題,并注意計算過程中的單位處理。
2.讓學生通過動手實踐和合作交流等方式進行學習,培養(yǎng)學生合作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在解決問題的同時,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提高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重點
應用比例尺進行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的換算。
難點
運用比例尺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數(shù)學問題。
教學過程
教學環(huán)節(jié)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導入新課
一、復習舊知
1.填一填。
( ):( )=比例尺
5千米=( )厘米
20米=( )厘米
2.說說從比例尺1:2000中你能知道什么?
反饋:比例尺1:2000表示圖上1厘米表示實際的2000厘米,即20米。
圖上距離是實際的。
實際距離是圖上距離的2000倍。
二、導入新課
師:看來同學們對比例尺掌握的真好!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利用所學的比例尺去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問題好嗎?
板書課題:比例尺(二)
學生獨自完成,然后集體交流。
過對舊知的復習,讓學生對比例尺的意義作進一步理解,同時為運用比例尺的意義解決問題打好基礎。
講授新課
一、 教學例3
課件出示:
(1) 兒童樂園中的長方形碰碰車場長40m,寬20m。它的圖上長與寬是多少米?
師:說說你知道了什么?需要求什么?
師:怎樣求圖上距離呢?分小組想想、算算。
師:想到方法了嗎,誰來分享一下你的做法?
反饋:我是用分數(shù)關系來解的。
因為比例尺1∶2000,所以圖上的距離是實際距離的。
40m=4000cm 20m=2000cm
碰碰車場的圖上長:4000×=2(cm)
圖上寬:2000×=1(cm)
答:碰碰車場的圖上長是2cm,圖上寬是1cm。
師:還有不同的方法嗎?
反饋:
方法一:我是用倍數(shù)關系來解的。
因為比例尺1∶2000表示實際距離是圖上距離的2000倍,所以:
40m=4000cm 20m=2000cm
碰碰車場的圖上長:4000÷2000=2(cm)
圖上寬:2000÷2000=1(cm)
答:碰碰車場的圖上長是2cm,圖上寬是1cm。
方法二:我是用比例尺的意義來解的。
因為比例尺1:2000表示圖上距離1厘米相當于實際距離20米,所以
2000cm=20m
碰碰車場的圖上長:40÷20=2(cm)
圖上寬:20÷20=1(cm)
答:碰碰車場的圖上長是2cm,圖上寬是1cm。
師:同學們太棒了!不管你用什么方法來解決問題,但一定要記?。簡挝灰y(tǒng)一。
課件出示:
(2)圖中旱冰場的長2.5厘米,寬1.5厘米。旱冰場實際占地的面積是多少?
師:能不能依據(jù)比例尺直接求出實際面積呢?分小組說說自己的想法。
引導學生得出:比例尺是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是長度單位的比,不是面積單位比,所以不能直接用比例尺求實際面積。
師:要求旱冰場實際占地的面積,那么我們可以怎么做呢?
師:拿出練習本算算。
反饋:
圖上1cm表示實際距離的2000cm。
實際距離=圖上距離×2000
旱冰場的實際長:2.5×2000=5000(cm)=50(m)
旱冰場的實際寬:1.5×2000=3000(cm)=30(m)
旱冰場的實際占地面積:50×30=1500(m2)
答:旱冰場實際占地的面積是1500m2。
二、 教學例4
課件出示:
在比例尺是1∶6000000的中國地圖上,小蘭
量得北京到重慶的圖上距離是24cm,實際距離是多少?如果飛機平均每時飛行720km,從北京到重
慶乘飛機需要多少時?
師:提的要求都明確了嗎?
師:拿出練習本,根據(jù)自己的解題思路嘗試算算好嗎?
反饋:地圖上的1厘米表示實際距離6000000厘米。
6000000cm=60km
(1)北京到重慶的實際距離是:24×60=1440(km)
答:北京到重慶的實際距離是1440km。
(2) 北京到重慶乘飛機需要的時間是:1440÷720=2(時)
答:北京到重慶乘飛機需2時。
師:你們真棒!如果小蘭知道重慶到宜昌的實際距離是480km,如果不測量,她能知道這
幅中國地圖上重慶到宜昌的圖上距離是多少嗎?
師:這么肯定,說說你的想法好嗎?
反饋:地圖上的1厘米表示實際距離6000000厘米,即60km。
480km里面有多少個60km,那么就有多少個1cm。
師:大家都聽清楚了嗎?大家一起算算好嗎?
反饋:
6000000cm=60km
480÷60=8(厘米)
答:這幅中國地圖上重慶到宜昌的圖上距離是8厘米。
三、總結方法
師:大家回憶一下,我們用了什么方法來解決有關比例尺方面的問題?
反饋:可以用倍數(shù)關系;
可以用分數(shù)關系;
可以利用比例尺的意義。
師:解決問題的方法雖然有很多,但關鍵是要注意單位,找準問題,明確所求。另外一定要明確比例尺表示的意義。
學生:知道比例尺和實際距離,要求圖上距離。
學生分組交流、計算。
學生自由說說。
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方法自由說說。
學生自由交流。
學生:先求出旱冰場實際的長與寬各是多少?再求實際面積。
學生獨自計算,然后集體交流。
學生獨自讀題,了解題意。
學生:明確了。
學生獨立思考,然后自由說說。
學生獨自計算,然后自由交流。
學生:能知道。
學生自由說說。
學生獨自計算,然后集體交流。
學生自由說說。
通過讓學生說說獲取到的信息,培養(yǎng)學生審題、分析題意的意識。
引導學生靈活選擇解決方法。這樣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有利于學生主動性的發(fā)揮和思維靈活性的培養(yǎng)。
通過分組交流,讓學生明確:比例尺是長度單位的比,不是面積單位比,為以后的解決相似的問題減少錯誤率,同時讓學生更加明確了比例尺表示的意義。
用學生熟悉的中國地圖,聯(lián)系實際應用比例尺計算實際距離,使學生對數(shù)學倍感親切,體現(xiàn)了數(shù)學教學的生活性。
應用生活情境圖,引導學生觀察、動手操作、推理、交流等學習方式,來計算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培養(yǎng)了學生的合作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體現(xiàn)新課標理念。
通過總結,幫助學生建立知識體系,歸納完整解決方法的策略,有助于提高學生解決問題,同培養(yǎng)了學生歸納、總結的思維能力。
鞏固練習
1.量一量教室的長和寬,按合適的比例尺畫出教室的平面圖,然后用“●”在圖上標出自己的座位。
揭示:
畫一般步驟:
(1) 設定適當?shù)谋壤摺?br />
(2) 根據(jù)比例尺分別求出長和寬的圖上距離。
(3) 畫圖,并標明比例尺。
2.在一幅中國地圖上,量出昆明到北方城市漠河的距離,拉薩到南方城市三亞的距離。
3.選一幅中國地圖,量出成都到重慶的圖上距離,再算出兩地間的實際距離。
4.甲地到乙地的距離是25千米,要把它畫在一副比例尺為1:500000的地圖上,應畫多少厘米?
5.拓展提高
在一副比例尺為1:3000000的地圖上量得甲乙兩個城市高速路的距離是8厘米,在另一幅比例尺為1:6000000的地圖上,這幅地圖的圖上距離是多少厘米?
6.布置作業(yè)
教材練習十八第3、4、5題。
學生獨自完成,然后集體訂正。
通過設計不同類型的練習題,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讓學生充分感受到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從而提高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課堂小結
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你們有什么收獲?
解決有關比例尺問題的方法:
利用倍數(shù)關系;
利用分數(shù)關系;
利用比例尺的意義。
注意:是要注意單位,找準問題,明確所求。
學生自由說一說。
利用說一說的方式總結本課,是對本課知識的一個總結,可以充分提高學生的興趣。
板書
比例尺(二)
——解決問題
40m=4000cm 20m=2000cm
4000×=2(cm)
2000×=1(cm)
答:碰碰車場的圖上長是2cm,圖上寬是1cm。
2.5×2000=5000(cm)=50(m)
1.5×2000=3000(cm)=30(m)
50×30=1500(m2)
答:旱冰場實際占地的面積是1500m2。
6000000cm=60km
(1)24×60=1440(km)
答:北京到重慶的實際距離是1440km。
(2)1440÷720=2(時)
答:北京到重慶乘飛機需2時。
通過簡潔、有效的板書,幫助學生形成知識體系。
這是一份西師大版六年級上冊比例尺一等獎表格教案,共16頁。
這是一份西師大版五 圖形的變換和確定位置比例尺精品教案,共7頁。教案主要包含了復習舊知,總結比例尺的特點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數(shù)學二年級上冊2.用米作單位量長度獲獎教案及反思,共8頁。教案主要包含了復習舊知,議一議,量一量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