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師大版數(shù)學五年級上第一單元積的近似值教學設計
課題
積的近似值
單元
一
學 科
數(shù) 學
年 級
五
學習
目標
1、 進一步鞏固小數(shù)乘法計算。?
2、 理解積的近似值,根據(jù)題目要求,會應用“四舍五入”法取積的近似數(shù)。?
3、 體會“四舍五入”法是解決實際問題的重要工具,滲透知識來源于實際生活的思想。
重點
應用“四舍五入”法取積的近似數(shù)。
難點
要根據(jù)哪個數(shù)位來進行四舍五入。
教學過程
教學環(huán)節(jié)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導入新課
一、練習導入。
1、我是計算小能手。
32.7×0.24= 1.3×0.35= 2、脫式計算我也行。
0.9×45×6.4 4.7×3.6×31
教師訂正。
3、教師談話:今天我們繼續(xù)研究關于小數(shù)乘法的問題。
學生獨立完成。
通過口算比賽復習小數(shù)乘整數(shù)的方法。
講授新課
一、學習積的近似值的求法。
1、課件出示例1:奶奶應繳水費多少元?
提出要求:觀察題目,思考題目中告訴我們那些信息?
教師總結。
(1)教師提問:你能獨立解決嗎?
(2)說一說怎樣計算?
(3)學生獨立計算,教師巡回指導。
教師總結:人民幣最小的單位是“分”,所以一般保留兩位小數(shù)。
所以:3.45×8.5 ≈29.33(元)
(4)試 一 試:他們兩家分別應繳水費多少元?
教師訂正。
(5)議一議:為什么要取近似值?
怎樣取近似值?
2、課件出示例2:榨油。(得數(shù)保留整數(shù)。)
(1)提出要求:觀察題目,思考題目中告訴我們那些信息?
教師總結。
(2)提出要求:你能獨立解答嗎?
教師巡視、提示:
1)較大數(shù)的計算可以用計算器來算。
2)先算出 0.47 × 3286的積,再按要求將得數(shù)保留整數(shù)。
然后訂正。
指導學生點小數(shù)點。
二、課堂活動。
1李叔叔駕車以每分0.809km的速度行駛,通過南京長江大橋用了5.7分。
(1)算一算:南京長江大橋全長大約多少千米?
(2)議一議:得數(shù)應該保留幾位小數(shù)?
三、課堂練習。
1、按要求取近似數(shù)。
3.46(保留一位小數(shù)) 1.958(精確到百分位)
2.968(保留整數(shù)) 2.4372(精確到0.001)
2、判 斷 對 錯 。
(1)3.043保留一位小數(shù)是3.0。 ( )
(2)近似值2.7和2.70的精確度不同。 ( )
(3)精確到十分位,要看小數(shù)點右邊第一位。 ( )
(4)2.15乘3.2的積保留一位小數(shù)是6.80。 ( )3、計算下面各題。(得數(shù)保留一位小數(shù)。)
0.57×0.9≈? 0.71×0.563≈
4、西一種鋼軌每根長15.5米。每米約重52.76千克,30根這樣的鋼軌重多少千克?(保留整數(shù))
5、西一種鋼軌每根長15.5米。每米約重52.76千克,30根這樣的鋼軌重多少千克?(保留整數(shù))
四、拓展提高。
填寫下面發(fā)票的“金額”和“總計金額”。
(單位:千克)
指名學生說一說。
學生獨立完成。
學生自己讀題,獨立解決,
學生小組討論,展示匯報。
指名學生說一說。
學生獨立解決問題。
學生獨立即完成。
小組討論,展示匯報。
學生獨立完成。
通過講解自己獲得的信息,培養(yǎng)學生數(shù)學閱讀能力。
培養(yǎng)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培養(yǎng)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通過小組討論,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體驗合作學習的愉悅感。
培養(yǎng)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培養(yǎng)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對本課學習積的近似值進行鞏固練習,使學生加深理解。
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我們學會了什么?
用“四舍五入法”求積的近似值。
板書
積的近似值
這是一份數(shù)學五年級上冊小數(shù)乘法優(yōu)秀教案設計,共4頁。
這是一份西師大版五年級上冊第一單元 小數(shù)乘法積的近似值獲獎教案設計,共9頁。
這是一份小學數(shù)學西師大版二年級上冊5.5的乘法口訣優(yōu)質(zhì)課教案及反思,共7頁。教案主要包含了復習舊知,導入新課,運用口訣計算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