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教版 數(shù)學(xué) 第二章2。4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測試卷
一. 選擇題(共30分)
1.如圖,在格點中找一點C,使得△ABC是等腰三角形,且AB為其中一條腰,這樣的點C個數(shù)為( ?。?br />
A.8 B.9 C.10 D.11
2.如圖,D為△ABC內(nèi)一點,CD平分∠ACB,BD⊥CD,∠A=∠ABD,若AC=7,BC=4.則BD的長為( ?。?br />
A.1 B.32 C.2 D.52
3.如圖,在△ABC中,點P在邊BC上(不與點B,點C重合),( ?。?br />
A.若∠BAC=90°,∠BAP=∠B,則AC=PC
B.若∠BAC=90°,∠BAP=∠C,則AP⊥BC
C.若AP⊥BC,PB=PC,則∠BAC=90°
D.若PB=PC,∠BAP=∠CAP,則∠BAC=90°
4.如圖,△ABC中,BF、CF分別平分∠ABC和∠ACB,過點F作DE∥BC交AB于點D,交AC于點E,那么下列結(jié)論:
①∠DFB=∠DBF;②△EFC為等腰三角形;③△ADE的周長等于△BFC的周長;④∠BFC=90°+12∠A.其中正確的是()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5.如圖,等邊 △ABC 中,D為AC中點,點P、Q分別為AB、AD上的點, BP=AQ=4 , QD=3 ,在BD上有一動點E,則 PE+QE 的最小值為( )
A.7 B.8 C.10 D.12
6,命題是真命題的是( ?。?
A.兩直線平行,同旁內(nèi)角相等
B.有一個角是60°的三角形是等邊三角形
C.有兩條邊和一個角對應(yīng)相等的兩個三角形一定全等
D.到一條線段的兩端距離相等的點,必在這條線段的垂直平分線上
7.如圖, △MNP 中, ∠P=60° , MN=NP , MQ⊥PN ,垂足為Q,延長MN至G,取 NG=NQ ,若 △MNP 的周長為12, MQ=m ,則 △MGQ 周長是( ?。?
A.8+2m B.8+m C.6+2m D.6+m
8.如圖,在△ABC中,∠B=2∠C,AD,AE分別是△ABC的高和角平分線,下列兩個結(jié)論:①AB+BD=DC,②AB+BE=AC.其中正確的是(???????)
A.只有①對 B.只有②對 C.①②都對 D.①②都不對
9.如圖,△ABC的面積為16,AD平分∠BAC,且AD⊥BD于點D,則△ADC的面積是( ?。?br />
A.6 B.8 C.10 D.12
10.如圖,中,,點D在內(nèi)部,且使得.則的度數(shù)為(???????)
A. B. C. D.不能確定
二. 填空題(共24分)
11.在△ABC中,∠A=40°,當(dāng)∠C= 時,△ABC為等腰三角形.
12.如圖,在△ABC中,ED∥BC,∠ABC和∠ACB的平分線分別交ED于點G、F,若BE=3,CD=4,ED=5,則FG的長為 ?。?br />
13.如圖,在ΔABC中,AB=AC,∠B=40°,點D在線段BC上運動(D不與B,C重合),連接AD,作∠ADE=40°,DE與AC交于E.在點D的運動過程中,∠BDA的度數(shù)為 時,ΔADE的形狀是等腰三角形.
14.如圖,在Rt△ABC中,∠C=90°,BD平分∠ABC,AD=4,CD=2,那么∠A= 度.
15.如圖所示,已知∠AOB=40°,現(xiàn)按照以下步驟作圖:①在OA,OB上分別截取線段OD,OE,使OD=OE;②分別以D,E為圓心,以DE長為半徑畫弧,在∠AOB內(nèi)兩弧交于點C;③作射線OC;④連接DC、EC.則∠OEC的度數(shù)為 ?。?br />
16.如圖,P是等邊三角形ABC內(nèi)的一點,且PA=3,PB=4,PC=5,以BC為邊在△ABC外作△BQC≌△BPA,連接PQ,則以下結(jié)論中正確的有 (填序號)①△BPQ是等邊三角形②△PCQ是直角三角形③∠APB=150° ④∠APC=120°
三. 解答題(共46分)
17.(8分)如圖,在△ABC中,AB=AC,高BD、CE相于點O.證明OB=OC.
18.(8分))
(1)操作實踐:△ABC中,∠A=90°,∠B=22.5°,請畫出一條直線把△ABC分割成兩個等腰三角形,并標出分割成兩個等腰三角形底角的度數(shù);(要求用兩種不同的分割方法)
(2)分類探究:△ABC中,最小內(nèi)角∠B=24°,若△ABC被一直線分割成兩個等腰三角形,請畫出相應(yīng)示意圖并寫出△ABC最大內(nèi)角的所有可能值;
19.(10分)
(1)如圖1,在△ABC中,BD平分∠ABC,CD平分∠ACB.過D作EF∥BC交AB于E,交AC于F,請說明EF=BE+CF的理由.
(2)如圖2,BD平分∠ABC,CD是△ABC中∠ACB的外角平分線,若仍然過點D作EF∥BC交AB于E,交AC于F,第(1)題的結(jié)論還成立嗎?如果成立,請說明理由;如果不成立,你能否找到EF與BE、CF之間類似的數(shù)量關(guān)系?
20.(10分)如圖,在△ABC 中, ∠BAC=30° ,AB邊的垂直平分線分別交AB于點E,交AC于點F,點D在EF上,且 BD=CD ,G是AC的中點,連接DG.
(1)求證:DG⊥AC ;
(2)判斷△BCD 是否是等邊三角形,并說明理由.
21.(10分)如圖,△ABC是等邊三角形,DE∥BC,分別交AB,AC于點D,E.
(1)求證:△ADE是等邊三角形;
(2)點F在線段DE上,點G在△ABC外,BF=CG,∠ABF=∠ACG,求證:AF=FG.
這是一份浙教版八年級上冊2.4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同步達標檢測題,共7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填空題,解答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初中數(shù)學(xué)浙教版八年級上冊第2章 特殊三角形2.6 直角三角形精品課時練習(xí),文件包含答案docx、原卷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xué)資源,其中試卷共29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數(shù)學(xué)2.4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課后測評,文件包含答案docx、原卷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xué)資源,其中試卷共25頁, 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