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講 難溶電解質(zhì)的溶解平衡
考綱要求 1.了解難溶電解質(zhì)的沉淀溶解平衡。2.理解溶度積(Ksp)的含義,能進行相關(guān)的計算。


1.難溶、可溶、易溶界定
20 ℃時,電解質(zhì)在水中的溶解度與溶解性存在如下關(guān)系:

2.沉淀溶解平衡
(1)溶解平衡的建立
溶質(zhì)溶解的過程是一個可逆過程:
固體溶質(zhì)溶液中的溶質(zhì)
(2)特點(同其他化學(xué)平衡):逆、等、定、動、變(適用平衡移動原理)
3.影響沉淀溶解平衡的因素
(1)內(nèi)因
難溶電解質(zhì)本身的性質(zhì),這是決定因素。
(2)外因
①濃度:加水稀釋,平衡向沉淀溶解的方向移動;
②溫度:絕大多數(shù)難溶鹽的溶解是吸熱過程,升高溫度,平衡向沉淀溶解的方向移動;
③同離子效應(yīng):向平衡體系中加入難溶物溶解產(chǎn)生的離子,平衡向生成沉淀的方向移動;
④其他:向平衡體系中加入可與體系中某些離子反應(yīng)生成更難溶或更難電離或氣體的離子時,平衡向沉淀溶解的方向移動。
深度思考
(1)以AgCl(s)Ag+(aq)+Cl-(aq) ΔH>0為例,填寫外因?qū)θ芙馄胶獾挠绊?br /> 外界條件
移動方向
平衡后
c(Ag+)
平衡后
c(Cl-)
Ksp
升高溫度
正向
增大
增大
增大
加水稀釋
正向
不變
不變
不變
加入少量
AgNO3
逆向
增大
減小
不變
通入HCl
逆向
減小
增大
不變
通入H2S
正向
減小
增大
不變

(2)試用平衡移動原理解釋下列事實:
①已知Ba2+有毒,為什么醫(yī)療上能用BaSO4做鋇餐透視,而不能用BaCO3做鋇餐?
②分別用等體積的蒸餾水和0.01 mol·L-1的鹽酸洗滌AgCl沉淀,用水洗滌造成的AgCl的損失大于用稀鹽酸洗滌的損失量。
答案?、儆捎谖敢旱乃嵝院軓?pH為0.9~1.5),H+與BaCO3電離產(chǎn)生的CO結(jié)合生成CO2和H2O,使BaCO3的溶解平衡:BaCO3(s)Ba2+(aq)+CO(aq)向右移動,c(Ba2+)增大,會引起人體中毒。而SO是強酸根離子,不能與胃液中的H+結(jié)合,因而胃液中H+濃度對BaSO4的溶解平衡基本沒影響,Ba2+濃度可以保持安全的濃度標(biāo)準(zhǔn)以下。
②用水洗滌AgCl,AgCl(s)Ag+(aq)+Cl-(aq)平衡右移,AgCl的質(zhì)量減少,而用鹽酸洗滌AgCl時,HCl電離產(chǎn)生的Cl-會使AgCl的溶解平衡向左移動,可以減少AgCl的溶解,因而損失較少。
4.沉淀溶解平衡的應(yīng)用
(1)沉淀的生成
①調(diào)節(jié)pH法
如:除去NH4Cl溶液中的FeCl3雜質(zhì),可加入氨水調(diào)節(jié)pH至7~8,離子方程式為
Fe3++3NH3·H2O===Fe(OH)3↓+3NH。
②沉淀劑法
如:用H2S沉淀Cu2+,離子方程式為
H2S+Cu2+===CuS↓+2H+。
(2)沉淀的溶解
①酸溶解法
如:CaCO3溶于鹽酸,離子方程式為
CaCO3+2H+===Ca2++H2O+CO2↑。
②鹽溶液溶解法
如:Mg(OH)2溶于NH4Cl溶液,離子方程式為
Mg(OH)2+2NH===Mg2++2NH3·H2O。
③氧化還原溶解法
如:不溶于鹽酸的硫化物Ag2S溶于稀HNO3。
④配位溶解法
如:AgCl溶于氨水,離子方程式為
AgCl+2NH3·H2O===[Ag(NH3)2]++Cl-+2H2O。
(3)沉淀的轉(zhuǎn)化
①實質(zhì):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動(沉淀的溶解度差別越大,越容易轉(zhuǎn)化)。
如:AgNO3溶液AgCl(白色沉淀)AgBr(淺黃色沉淀)AgI(黃色沉淀)Ag2S(黑色沉淀)。
②應(yīng)用
a.鍋爐除垢:將CaSO4轉(zhuǎn)化為易溶于酸的CaCO3,離子方程式為CaSO4(s)+CO(aq)CaCO3(s)+SO(aq)。
b.礦物轉(zhuǎn)化:
CuSO4溶液遇PbS轉(zhuǎn)化為CuS,離子方程式為
Cu2+(aq)+PbS(s)CuS(s)+Pb2+(aq)。

(1)沉淀達到溶解平衡時,溶液中溶質(zhì)離子濃度一定相等,且保持不變(×)
(2)升高溫度,沉淀溶解平衡一定正向移動(×)
(3)室溫下,AgCl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于在食鹽水中的溶解度(×)
(4)難溶電解質(zhì)達到沉淀溶解平衡時,增加難溶電解質(zhì)的量,平衡向溶解方向移動(×)
(5)向Na2SO4溶液中加入過量的BaCl2溶液,則SO沉淀完全,溶液中只含Ba2+、Na+和Cl-,不含SO(×)
(6)洗滌沉淀時,洗滌次數(shù)越多越好(×)

題組一 沉淀溶解平衡的概念
1.下列有關(guān)AgCl沉淀溶解平衡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AgCl沉淀生成和沉淀溶解不斷進行,但速率相等
B.AgCl難溶于水,溶液中沒有Ag+和Cl-
C.升高溫度,AgCl沉淀的溶解度減小
D.在有AgCl沉淀生成的溶液中加入NaCl固體,AgCl沉淀溶解的量不變
答案 A
解析 沉淀溶解平衡是動態(tài)平衡,A項正確;AgCl在水中存在溶解平衡,溶液中有極少量的Ag+和Cl-,B項錯誤;通常固體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氫氧化鈣等除外),C項錯誤;加入NaCl固體,增大Cl-濃度,使AgCl(s)Ag+(aq)+Cl-(aq)的平衡左移,析出氯化銀沉淀,因此AgCl沉淀溶解的量減少,D項錯誤。
2.某研究性學(xué)習(xí)小組通過傳感器測量一定溫度下溶液的電導(dǎo)率(電導(dǎo)率越大,說明溶液的導(dǎo)電能力越強),各物質(zhì)的電導(dǎo)率數(shù)據(jù)如下:
序號







物質(zhì)
CaCO3
(固體)
H2O
CaCO3
飽和溶液
CaSO4
飽和溶液
NaCl
0.001
mol·L-1
AgNO3
0.001
mol·L-1
AgCl飽
和溶液
電導(dǎo)率
0
7
37
389
1 989
1 138
13

下列分析不正確的是(  )
A.依據(jù)數(shù)據(jù),CaCO3固體中不存在自由移動的離子
B.與②對比,說明⑦中存在:AgCl(s)Ag+(aq)+Cl-(aq)
C.將Na2CO3固體加入④中,可以生成CaSO4沉淀
D.⑤⑥等體積混合后過濾,推測濾液的電導(dǎo)率大于13
答案 C
解析 電導(dǎo)率可反映自由移動離子的濃度大小。碳酸鈣為離子化合物,由離子構(gòu)成,離子間形成離子鍵,離子不能自由移動,故A正確;與②對比,⑦AgCl飽和溶液的電導(dǎo)率為13,說明⑦氯化銀飽和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動的離子,AgCl(s)Ag+(aq)+Cl-(aq),故B正確;CaCO3飽和溶液的電導(dǎo)率比CaSO4的小,說明CaCO3的溶解度比CaSO4小的多,應(yīng)生成CaCO3沉淀,故C錯誤;⑤⑥等體積、等濃度混合,混合后過濾得到硝酸鈉、硝酸銀的飽和溶液,電導(dǎo)率一定大于13,故D正確。
題組二 影響沉淀溶解平衡的因素和實驗探究
3.已知溶液中存在平衡:Ca(OH)2(s)Ca2+(aq)+2OH-(aq) ΔH<0,下列有關(guān)該平衡體系的說法正確的是(  )
①升高溫度,平衡逆向移動
②向溶液中加入少量碳酸鈉粉末能增大鈣離子的濃度
③除去氯化鈉溶液中混有的少量鈣離子,可以向溶液中加入適量的NaOH溶液
④恒溫下,向溶液中加入CaO,溶液的pH升高
⑤給溶液加熱,溶液的pH升高
⑥向溶液中加入Na2CO3溶液,其中固體質(zhì)量增加
⑦向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固體,Ca(OH)2固體質(zhì)量不變
A.①⑥ B.①⑥⑦
C.②③④⑥ D.①②⑥⑦
答案 A
解析 加入碳酸鈉粉末會生成CaCO3,使Ca2+濃度減小,②錯;加入氫氧化鈉溶液會使平衡左移,有Ca(OH)2沉淀生成,但Ca(OH)2的溶度積較大,要除去Ca2+,應(yīng)把Ca2+轉(zhuǎn)化為更難溶的CaCO3,③錯;恒溫下Ksp不變,加入CaO后,溶液仍為Ca(OH)2的飽和溶液,pH不變,④錯;加熱,Ca(OH)2的溶解度減小,溶液的pH降低,⑤錯;加入Na2CO3溶液,沉淀溶解平衡向右移動,Ca(OH)2固體轉(zhuǎn)化為CaCO3固體,固體質(zhì)量增加,⑥正確;加入NaOH固體平衡向左移動,Ca(OH)2固體質(zhì)量增加,⑦錯。
4.(2019·長春高三模擬)某興趣小組進行下列實驗:
①將0.1 mol·L-1 MgCl2溶液和0.5 mol·L-1 NaOH溶液等體積混合得到濁液
②取少量①中濁液,滴加0.1 mol·L-1 FeCl3溶液,出現(xiàn)紅褐色沉淀
③將①中濁液過濾,取少量白色沉淀,滴加0.1 mol·L-1 FeCl3溶液,白色沉淀變?yōu)榧t褐色沉淀
④另取少量白色沉淀,滴加飽和NH4Cl溶液,沉淀溶解
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將①中所得濁液過濾,所得濾液中含少量Mg2+
B.①中濁液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
Mg(OH)2(s)Mg2+(aq)+2OH-(aq)
C.實驗②和③均能說明Fe(OH)3比Mg(OH)2難溶
D.NH4Cl溶液中的NH可能是④中沉淀溶解的原因
答案 C
解析 MgCl2溶液與NaOH溶液等體積混合得到Mg(OH)2懸濁液,剩余NaOH,但仍存在沉淀溶解平衡:Mg(OH)2(s)Mg2+(aq)+2OH-(aq)。實驗②中是因為剩余的NaOH能和氯化鐵反應(yīng)生成Fe(OH)3,不能比較Fe(OH)3和Mg(OH)2的溶解能力,故C錯誤。
題組三 用溶解平衡解釋生產(chǎn)、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5.下列化學(xué)原理的應(yīng)用,可以用沉淀溶解平衡原理來解釋的是(  )
①熱純堿溶液洗滌油污的能力比冷純堿溶液強 ②誤將鋇鹽[BaCl2、Ba(NO3)2]當(dāng)作食鹽食用后,常用0.5%的Na2SO4溶液解毒?、凼?guī)r(喀斯特地貌)溶洞的形成④BaCO3不能作“鋇餐”,而BaSO4可以?、菖菽瓬缁鹌鳒缁鹪?br />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答案 A
解析?、偬妓徕c是強堿弱酸鹽,因為水解使其溶液呈堿性,加熱促進水解,堿能促進油脂水解,所以熱純堿溶液洗滌油污的能力更強,應(yīng)用了鹽類水解原理,不符合題意;②鋇離子有毒,所以可溶性的鋇鹽有毒,鋇離子和硫酸根離子反應(yīng)生成不溶于酸和水的硫酸鋇,即易溶性的物質(zhì)向難溶性的物質(zhì)轉(zhuǎn)化,所以可以用沉淀溶解平衡原理來解釋;③石灰?guī)r里不溶性的碳酸鈣在水和二氧化碳的作用下轉(zhuǎn)化為微溶性的碳酸氫鈣,長時間反應(yīng),形成溶洞,可以用沉淀溶解平衡原理來解釋;④碳酸鋇能和鹽酸反應(yīng)生成氯化鋇、二氧化碳和水,硫酸鋇和鹽酸不反應(yīng),所以碳酸鋇不能作“鋇餐”而硫酸鋇可以,可以用沉淀溶解平衡原理來解釋;⑤碳酸氫鈉水解使其溶液呈堿性,硫酸鋁水解使其溶液呈酸性,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反應(yīng)生成水,則碳酸氫鈉和硫酸鋁相互促進水解,從而迅速產(chǎn)生二氧化碳,所以可以用鹽類水解原理來解釋泡沫滅火器滅火的原理,不符合題意。
6.(2019·西安高三調(diào)研)資源綜合利用既符合綠色化學(xué)理念,也是經(jīng)濟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有效途徑。一種難溶的廢棄礦渣雜鹵石,其主要成分可表示為K2SO4·MgSO4·2CaSO4·2H2O,已知它在水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
K2SO4·MgSO4·2CaSO4·2H2O2K++4SO+Mg2++2Ca2++2H2O。
為了充分利用鉀資源,一種溶浸雜鹵石制備K2SO4的工藝流程如圖所示:

(1)操作①的名稱是________。
(2)用化學(xué)平衡移動原理解釋Ca(OH)2溶液能溶解出雜鹵石中K+的原因: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除雜環(huán)節(jié)中,為除去Ca2+,可先加入________溶液,經(jīng)攪拌等操作后,過濾,再向濾液中滴加稀H2SO4,調(diào)節(jié)溶液pH至________(填“酸性”“中性”或“堿性”)。
(4)操作②的步驟包括(填操作過程):______________、過濾、洗滌、干燥。
答案 (1)過濾 (2)Mg2+轉(zhuǎn)化成Mg(OH)2沉淀,SO與Ca2+結(jié)合轉(zhuǎn)化為CaSO4沉淀,平衡右移,促使雜鹵石溶解 (3)K2CO3 中性 (4)蒸發(fā)濃縮、冷卻結(jié)晶
解析 (3)為除去Ca2+,可先加入K2CO3溶液,生成碳酸鈣沉淀,過濾后再向濾液中滴加稀H2SO4,調(diào)節(jié)溶液pH至中性,除去過量的碳酸鉀。(4)為從溶液中得到溶質(zhì),需依次經(jīng)過蒸發(fā)濃縮、冷卻結(jié)晶、過濾、洗滌、干燥等步驟。


1.溶度積和離子積
以AmBn(s)mAn+(aq)+nBm-(aq)為例:

溶度積
離子積
概念
沉淀溶解的平衡常數(shù)
溶液中有關(guān)離子濃度冪的乘積
符號
Ksp
Qc
表達式
Ksp(AmBn)=cm(An+)·cn(Bm-),式中的濃度都是平衡濃度
Qc(AmBn)=cm(An+)·cn(Bm-),式中的濃度都是任意濃度
應(yīng)用
判斷在一定條件下沉淀能否生成或溶解
①Q(mào)c>Ksp:溶液過飽和,有沉淀析出
②Qc=Ksp:溶液飽和,處于平衡狀態(tài)
③Qc<Ksp:溶液未飽和,無沉淀析出

應(yīng)用體驗
(1)某溫度下,已知Ksp(AgCl)=1.80×10-10,將2.2×10-3 mol·L-1的NaCl和2.0×10-3 mol·L-1 AgNO3等體積混合是否有沉淀生成?寫出推理過程。若有沉淀生成,請計算反應(yīng)后Ag+濃度。
答案 Qc=c(Cl-)·c(Ag+)=1.1×10-3×1.0×10-3=1.1×10-6
Qc>Ksp(AgCl),因而有沉淀生成。
反應(yīng)后剩余c(Cl-)=1.0×10-4 mol·L-1
則c(Ag+)== mol·L-1=1.80×10-6 mol·L-1。
(2)室溫下,Mg(OH)2的Ksp=5×10-13,計算室溫下,飽和Mg(OH)2的pH=________。
答案 10
解析 設(shè)飽和Mg(OH)2溶液中c(OH-)=x mol·L-1,則c(Mg2+)=mol·L-1
Ksp[Mg(OH)2]=c(Mg2+)·c2(OH-)
=·x2=5×10-13
則x=1×10-4
c(H+)=mol·L-1=1×10-10mol·L-1
所以pH=10。
2.Ksp的影響因素
(1)內(nèi)因:難溶物質(zhì)本身的性質(zhì),這是主要決定因素。
(2)外因
溫度:絕大多數(shù)難溶鹽的溶解是吸熱過程,升高溫度,平衡向溶解方向移動,Ksp增大。
3.沉淀滴定
沉淀滴定是利用沉淀反應(yīng)進行滴定、測量分析的方法。生成沉淀的反應(yīng)很多,但符合條件的卻很少,實際上應(yīng)用最多的是銀量法,即利用Ag+與鹵素離子的反應(yīng)來測定Cl-、Br-、I-的濃度。
理解應(yīng)用
已知一些銀鹽的顏色和Ksp(20 ℃)如下,測定水體中氯化物的含量,常用標(biāo)準(zhǔn)硝酸銀溶液進行滴定。
化學(xué)式
AgCl
AgBr
AgI
Ag2S
Ag2CrO4
顏色
白色
淺黃色
黃色
黑色
紅色
Ksp
1.8×
10-10
5.0×
10-13
8.3×
10-17
2.0×
10-48
1.1×
10-12

滴定時,你認(rèn)為該滴定適宜選用的指示劑是下列中的________(填字母)。
A.KBr B.KI C.K2S D.K2CrO4
達到滴定終點時的現(xiàn)象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D 滴入最后一滴時,混合物中出現(xiàn)紅色渾濁(或沉淀)且半分鐘內(nèi)不褪色

沉淀滴定所用的指示劑本身就是一種沉淀劑,滴定劑與被滴定物反應(yīng)的生成物的溶解度要比滴定劑與指示劑反應(yīng)的生成物的溶解度小,否則不能用這種指示劑。

(1)已知:Ksp(Ag2CrO4)<Ksp(AgCl),則Ag2CrO4的溶解度小于AgCl的溶解度(×)
(2)10 mL 0.1 mol·L-1 HCl溶液與10 mL 0.12 mol·L-1 AgNO3溶液混合,充分反應(yīng)后,Cl-濃度等于零(×)
(3)在一定條件下,溶解度較小的沉淀也可以轉(zhuǎn)化成溶解度較大的沉淀(√)
(4)常溫下,向BaCO3的飽和溶液中加入Na2CO3固體,BaCO3的Ksp減小(×)
(5)常溫下,向Mg(OH)2飽和溶液中加入NaOH固體,Mg(OH)2的Ksp不變(√)

題組一 溶度積及溶度積規(guī)則
1.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Ksp只與難溶電解質(zhì)的性質(zhì)和溫度有關(guān)
B.由于Ksp(ZnS)>Ksp(CuS),所以ZnS沉淀在一定條件下可轉(zhuǎn)化為CuS沉淀
C.其他條件不變,離子濃度改變時,Ksp不變
D.難溶電解質(zhì)的Ksp越小,溶解度越小
答案 D
解析 對于陰、陽離子的個數(shù)比相同即同一類型的難溶電解質(zhì),Ksp的數(shù)值越大,難溶電解質(zhì)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越強即溶解度越大;對于陰、陽離子的個數(shù)比不同的難溶電解質(zhì),不能直接用Ksp的大小比較它們的溶解能力,必須通過計算進行比較,故D錯誤。
2.在25 ℃時,F(xiàn)eS的Ksp=6.3×10-18,CuS的Ksp=1.3×10-36,ZnS的Ksp=1.3×10-24。下列有關(guān)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飽和CuS溶液中Cu2+的濃度為1.3×10-36mol·L-1
B.25 ℃時,F(xiàn)eS的溶解度大于CuS的溶解度
C.向物質(zhì)的量濃度相同的FeCl2、ZnCl2的混合液中加入少量Na2S,只有FeS沉淀生成
D.向飽和ZnS溶液中加入少量ZnCl2固體,ZnS的Ksp變大
答案 B
解析 飽和CuS溶液中Cu2+的濃度為= mol·L-1,故A錯誤;由FeS的Ksp=6.3×10-18、CuS的Ksp=1.3×10-36可知,二者的組成形式相同,F(xiàn)eS的溶解度大于CuS的溶解度,故B正確;FeS的Ksp=6.3×10-18、ZnS的Ksp=1.3×10-24,向物質(zhì)的量濃度相同的FeCl2、ZnCl2的混合液中加入少量Na2S,首先生成溶解度小的沉淀,因此只有ZnS沉淀生成,故C錯誤;飽和ZnS溶液中存在ZnS的溶解平衡,加入少量ZnCl2固體,鋅離子濃度增大,溶解平衡逆向移動,但溫度不變,ZnS的Ksp不變,故D錯誤。
題組二 溶度積常數(shù)的應(yīng)用與計算
3.(判斷沉淀的先后)已知Ksp(AgCl)=1.56×10-10,Ksp(AgBr)=7.7×10-13,Ksp(Ag2CrO4)=9.0×10-12。某溶液中含有Cl-、Br-和CrO的濃度均為0.010 mol·L-1,向該溶液中逐滴加入0.010 mol·L-1的AgNO3溶液時,三種陰離子產(chǎn)生沉淀的先后順序為(  )
A.Cl-、Br-、CrO B.CrO、Br-、Cl-
C.Br-、Cl-、CrO D.Br-、CrO、Cl-
答案 C
解析 利用沉淀溶解平衡原理,當(dāng)Qc>Ksp時,有沉淀析出。溶液中Cl-、Br-、CrO的濃度均為0.010 mol·L-1,向該溶液中逐滴加入0.010 mol·L-1的AgNO3溶液時,溶解度小的先滿足Qc>Ksp,有沉淀析出。比較Ksp,AgBr、AgCl同類型,溶解度:AgBr<AgCl。再比較AgCl、Ag2CrO4沉淀所需c(Ag+),Cl-沉淀時所需c(Ag+)≥= mol·L-1=1.56×10-8 mol·L-1,CrO沉淀時所需c(Ag+)≥= mol·L-1=3.0×10-5 mol·L-1,故推知三種陰離子產(chǎn)生沉淀的先后順序為Br-、Cl-、CrO。
4.(判斷沉淀的生成轉(zhuǎn)化)已知:Ksp(CuS)=6.0×10-36,Ksp(ZnS)=3.0×10-25,Ksp(PbS)=9.0×10-29。在自然界中,閃鋅礦(ZnS)和方鉛礦(PbS)遇硫酸銅溶液能轉(zhuǎn)化成銅藍(CuS)。下列有關(guān)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硫化鋅轉(zhuǎn)化成銅藍的離子方程式為ZnS(s)+Cu2+(aq)===Zn2+(aq)+CuS(s)
B.在白色硫化鋅濁液中滴加硝酸鉛溶液,不會生成黑色沉淀(PbS)
C.在水中的溶解度:S(ZnS)>S(PbS)>S(CuS)
D.若溶液中c(Cu2+)=1×10-10 mol·L-1,則S2-已完全轉(zhuǎn)化成CuS
答案 B
解析 由Ksp(CuS)=6.0×10-36、Ksp(ZnS)=3.0×10-25,知CuS的溶解度小于ZnS,硫化鋅可以轉(zhuǎn)化為硫化銅:ZnS(s)+Cu2+(aq)===Zn2+(aq)+CuS(s),故A正確;ZnS的溶解度大于PbS,在白色硫化鋅濁液中滴加硝酸鉛溶液,可以生成黑色沉淀(PbS),故B錯誤;由已知可知在水中的溶解度:S(ZnS)>S(PbS)>S(CuS),故C正確;Ksp(CuS)=6.0×10-36,若溶液中c(Cu2+)=1×10-10 mol·L-1,則c(S2-)=mol·L-1=6.0×10-26 mol·L-1<1×10-5 mol·
L-1,S2-已完全轉(zhuǎn)化成CuS,故D正確。
5.(計算沉淀轉(zhuǎn)化的平衡常數(shù))(1)[2017·海南,14(3)]向含有BaSO4固體的溶液中滴加Na2CO3溶液,當(dāng)有BaCO3沉淀生成時溶液中=____________。已知Ksp(BaCO3)=2.6×10-9,Ksp(BaSO4)=1.1×10-10。
(2)CuCl懸濁液中加入Na2S,發(fā)生的反應(yīng)為2CuCl(s)+S2-(aq)Cu2S(s)+2Cl-(aq),該反應(yīng)的平衡常數(shù)K=____________________[已知Ksp(CuCl)=1.2×10-6,Ksp(Cu2S)=2.5×10-43]。
答案 (1)24 (2)5.76×1030
解析 (1)在同一個溶液中,c(Ba2+)相同,依據(jù)溶度積的表達式,則有===≈24。
(2)2CuCl(s)+S2-(aq)Cu2S(s)+2Cl-(aq)的平衡常數(shù)K=====5.76×1030。
題組三 沉淀滴定計算
6.利用間接酸堿滴定法可測定Ba2+的含量,實驗分兩步進行。已知:
2CrO+2H+===Cr2O+H2O
Ba2++CrO===BaCrO4↓
步驟Ⅰ:移取x mL一定濃度的Na2CrO4溶液于錐形瓶中,加入酸堿指示劑,用b mol·L-1鹽酸標(biāo)準(zhǔn)液滴定至終點,測得滴加鹽酸的體積為V0 mL。
步驟Ⅱ:移取y mL BaCl2溶液于錐形瓶中,加入x mL與步驟Ⅰ相同濃度的Na2CrO4溶液,待Ba2+完全沉淀后,再加入酸堿指示劑,用b mol·L-1鹽酸標(biāo)準(zhǔn)液滴定至終點,測得滴加鹽酸的體積為V1 mL。
滴加鹽酸標(biāo)準(zhǔn)液時應(yīng)使用酸式滴定管,“0”刻度位于滴定管的________(填“上方”或“下方”)。BaCl2溶液的濃度為____________mol·L-1。若步驟Ⅱ中滴加鹽酸時有少量待測液濺出,Ba2+濃度測量值將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答案 上方  偏大
解析 滴定管“0”刻度位于滴定管的上方;由步驟Ⅰ可知x mL Na2CrO4溶液中CrO的物質(zhì)的量為V0b×10-3 mol,步驟Ⅱ中與Ba2+形成沉淀的CrO的物質(zhì)的量為(V0b-V1b)×10-3 mol,則y mL BaCl2溶液中Ba2+的物質(zhì)的量為(V0b-V1b)×10-3 mol,c(BaCl2)== mol·L-1;若步驟Ⅱ中滴加鹽酸時有少量待測液濺出,造成V1的用量減小,所以的測量值偏大。

1.(2019·浙江4月選考,20)在溫?zé)釟夂驐l件下,淺海地區(qū)有厚層的石灰石沉積,而深海地區(qū)卻很少。下列解釋不正確的是(  )
A.與深海地區(qū)相比,淺海地區(qū)水溫較高,有利于游離的CO2增多、石灰石沉積
B.與淺海地區(qū)相比,深海地區(qū)壓強大,石灰石巖層易被CO2溶解,沉積少
C.深海地區(qū)石灰石巖層的溶解反應(yīng)為:
CaCO3(s)+H2O(l)+CO2(aq)===Ca(HCO3)2(aq)
D.海水呈弱酸性,大氣中CO2濃度增加,會導(dǎo)致海水中CO濃度增大
答案 D
解析 由于存在碳酸鈣的溶解平衡,二氧化碳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淺海地區(qū)游離的CO2增多,溶解平衡逆向移動,有利于石灰石沉積,故A項正確;深海區(qū)壓強增大,二氧化碳濃度較大,發(fā)生CaCO3(s)+H2O(l)+CO2(aq)===Ca(HCO3)2(aq),石灰石沉積少,故B、C項正確。
2.(2019·全國卷Ⅱ,12)絢麗多彩的無機顏料的應(yīng)用曾創(chuàng)造了古代繪畫和彩陶的輝煌。硫化鎘(CdS)是一種難溶于水的黃色顏料,其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圖中a和b分別為T1、T2溫度下CdS在水中的溶解度
B.圖中各點對應(yīng)的Ksp的關(guān)系為:Ksp(m)=Ksp(n)CuS>HgS,故向含等濃度Pb2+、Cu2+、Hg2+的溶液中通入H2S氣體,產(chǎn)生沉淀的先后順序為HgS、CuS、PbS,D錯誤。
10.一種測定水樣中溴離子濃度的實驗步驟如下:
①向錐形瓶中加入處理后的水樣25.00 mL,再加入幾滴NH4Fe(SO4)2溶液。
②加入V1 mL c1 mol·L-1 AgNO3溶液(過量),充分搖勻。
③用c2 mol·L-1 KSCN標(biāo)準(zhǔn)溶液進行滴定,至終點時消耗標(biāo)準(zhǔn)溶液V2 mL。
[已知:Ksp(AgBr)=7.7×10-13,Ag++SCN-===AgSCN(白色)↓,Ksp(AgSCN)=1×10-12]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滴定終點時,溶液變?yōu)榧t色
B.該滴定法需在堿性條件下進行
C.AgBr(s)+SCN-(aq)AgSCN(s)+Br-(aq)的平衡常數(shù)K=0.77
D.該水樣中c(Br-)= mol·L-1
答案 B
解析 在堿性條件下,F(xiàn)e3+生成氫氧化鐵沉淀,B項錯誤;K====0.77,C項正確;達到滴定終點時,n(SCN-)+n(Br-)=n(Ag+),n(Br-)=c1V1×10-3-c2V2×10-3
c(Br-)= mol·L-1
= mol·L-1,D項正確。
11.關(guān)于沉淀溶解平衡和溶度積常數(sh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Ksp只與難溶電解質(zhì)的性質(zhì)和溫度有關(guān),而與溶液中的離子濃度無關(guān)
B.將飽和Na2SO4溶液加入到飽和石灰水中,有白色沉淀產(chǎn)生,說明Ksp[Ca(OH)2]>Ksp(CaSO4)
C.已知25 ℃時Ksp[Fe(OH)3]=4.0×10-38,則該溫度下反應(yīng)Fe(OH)3+3H+Fe3++3H2O的平衡常數(shù)K=4.0×104
D.已知25 ℃時,Ksp[Mg(OH)2]=1.8×10-11,在MgCl2溶液中加入氨水調(diào)混合液的pH=11,產(chǎn)生沉淀,則此時溶液中的c(Mg2+)=1.8×10-5 mol·L-1
答案 B
解析 Ksp是溫度的常數(shù),只隨溫度改變而改變,不同物質(zhì)的溶解能力不同,與物質(zhì)本身的性質(zhì)有關(guān),故A項正確;將飽和Na2SO4溶液加入到飽和石灰水中,有白色沉淀產(chǎn)生,說明硫酸鈣的溶解度小,但溶度積表達式類型不同,不能說明大小,B項錯誤;Ksp[Fe(OH)3]=c(Fe3+)·
c3(OH-),K=====4.0×104,C選項正確;c(Mg2+)== mol·L-1=1.8×10-5 mol·L-1,D選項正確。
12.25 ℃時,在氫氧化鎂懸濁液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Mg(OH)2(s)Mg2+(aq)+2OH-(aq),已知25 ℃時Ksp[Mg(OH)2]=1.8×10-11,Ksp[Cu(OH)2]=2.2×10-20。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若向Mg(OH)2濁液中加入少量NH4Cl(s),c(Mg2+)會增大
B.若向Mg(OH)2濁液中滴加CuSO4溶液,沉淀將由白色逐漸變?yōu)樗{色
C.若向Mg(OH)2濁液中加入適量蒸餾水,Ksp保持不變,故上述平衡不發(fā)生移動
D.若向Mg(OH)2濁液中加入少量Na2CO3(s),固體質(zhì)量將增大
答案 C
解析 A項,向Mg(OH)2濁液中加入少量NH4Cl(s),c(OH-)減小,平衡正向移動,促進氫氧化鎂的溶解,c(Mg2+)會增大,正確;B項,向Mg(OH)2濁液中滴加CuSO4溶液,由于Ksp[Mg(OH)2]=1.8×10-11>Ksp[Cu(OH)2]=2.2×10-20,則沉淀將由白色的氫氧化鎂逐漸變?yōu)樗{色的氫氧化銅,正確;C項,加入少量水,Ksp保持不變,c(Mg2+)、c(OH-)減小,平衡正向移動,促進氫氧化鎂的溶解,錯誤;D項,向Mg(OH)2濁液中加入少量Na2CO3(s),由于碳酸根水解呈堿性,所以c(OH-)增大,平衡逆向移動,有固體析出,則固體質(zhì)量將增大,正確。


13.某溫度下,將打磨后的鎂條放入盛有50 mL蒸餾水的燒杯中,用pH傳感器和濁度傳感器監(jiān)測溶液中的pH和濁度隨時間的變化(如圖所示,實線表示溶液pH隨時間的變化)。下列有關(guān)描述不正確的是(  )

A.該實驗是在加熱條件下進行的
B.該溫度下Mg(OH)2的Ksp的數(shù)量級約為10-10
C.50 s時,向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仍為無色
D.150 s后溶液濁度下降是因為生成的Mg(OH)2逐漸溶解
答案 D
解析 常溫下蒸餾水的pH=7,而圖像中蒸餾水的pH=6.5,故A正確;該溫度下,當(dāng)氫氧化鎂達到飽和時,pH不變,此時pH=10.00,該溫度下Mg(OH)2的Ksp=c(Mg2+)·c2(OH-)=c(OH-)·c2(OH)=c3(OH-),由圖可知,該溫度下水的離子積Kw=10-6.5×10-6.5=10-13,所以c(OH-)= mol·L-1=10-3mol·L-1,Ksp=c3(OH-)=5×10-10,即該溫度下Mg(OH)2的Ksp的數(shù)量級約為10-10,故B正確;50 s時溶液的pH小于8,滴入酚酞后溶液為無色,故C正確;Mg(OH)2為難溶物,隨著Mg(OH)2的沉降,溶液的濁度會下降,即150 s后溶液濁度下降是因為生成的Mg(OH)2沉降,故D錯誤。
14.(2020·原創(chuàng)沖刺卷四)常溫下幾種陽離子濃度與溶液pH的關(guān)系如圖所示。據(jù)圖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Ksp[Cu(OH)2]=1.0×10-15
B.Mg(OH)2飽和溶液中c(Mg2+)=1.0×10-4mol·L-1
C.Fe3+、Cu2+、Fe2+濃度均為0.01 mol·L-1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足量H2O2溶液后,調(diào)節(jié)pH=3.2時可將Fe3+、Fe2+全部除去,而Cu2+不會產(chǎn)生沉淀
D.a(chǎn)點可表示Fe(OH)3的不飽和溶液,Cu(OH)2的飽和溶液
答案 C
解析 讀圖可知c(Cu2+)=1.0×10-5mol·L-1時,pH=5,c(OH-)=1.0×10-9mol·L-1,Ksp[Cu(OH)2]=c(Cu2+)·c2(OH-)=1.0×10-23,A錯;pH=10時,c(OH-)=1.0×10-4mol·L-1,c(Mg2+)=1.0×10-4mol·L-1,Ksp[Mg(OH)2]=c(Mg2+)·c2(OH-)=1.0×10-12,若Mg(OH)2飽和溶液中c(Mg2+)=x mol·L-1,則c(OH-)=2x mol·L-1,Ksp[Mg(OH)2]=c(Mg2+)·c2(OH-)=x·(2x)2=4x3,x=()≠1.0×10-4mol·L-1,B錯;H2O2可以將Fe2+氧化為Fe3+,在溶液中離子被全部除去的標(biāo)志為離子濃度小于1.0×10-5mol·L-1,由題圖可知Ksp[Fe(OH)3]=1.0×10-38,所以Fe3+恰好完全沉淀的pH=3,而0.01 mol·L-1 Cu2+開始沉淀的pH=
-lg=3.5,pH=3.2剛好介于3和3.5之間,C正確;a點c(OH-)約為1.0×
10-10mol·L-1,若是Fe3+的溶液,c(Fe3+)≈1.0×10-6mol·L-1,Qc=1.0×10-36>Ksp[Fe(OH)3]=1.0×10-38,所以a點可表示Fe(OH)3的飽和溶液,同理可表示Cu(OH)2的不飽和溶液,D錯。
15.按要求進行下列關(guān)于Ksp的計算
(1)(溶解度與Ksp的換算)60 ℃時溴酸銀(AgBrO3)的溶解度為0.6 g,則Ksp約等于__________。
(2)(平衡常數(shù)與Ksp的關(guān)系)在1.0 L Na2CO3溶液中溶解0.01 mol BaSO4,列式計算Na2CO3溶液的最初濃度不得低于_________mol·L-1(忽略溶液體積變化)[已知:Ksp(BaSO4)=1.1×10-10、Ksp(BaCO3)=5.1×10-9]。
(3)(Ksp與Ka的計算關(guān)系)汽車尾氣中的SO2可用石灰水吸收,生成亞硫酸鈣濁液。常溫下,測得某純CaSO3與水形成的濁液pH為9,忽略SO的第二步水解,則Ksp(CaSO3)=____________(保留3位有效數(shù)字)。[已知:Ka1(H2SO3)=1.54×10-2,Ka2(H2SO3)=1.02×10-7]
答案 (1)6.25×10-4 (2)0.46 (3)1.05×10-6
解析 (1)60 ℃時,c(AgBrO3)=≈2.5×10-2 mol·L-1,其Ksp=c(Ag+)·c(BrO)=6.25×10-4。
(2)沉淀轉(zhuǎn)化的離子方程式為CO+BaSO4BaCO3+SO。
K====≈0.022,
c(CO)==≈0.45 mol·L-1,Na2CO3溶液的最初濃度:c(Na2CO3)≥(0.01+0.45) mol·L-1=0.46 mol·L-1。
(3)pH=9,c(OH-)=1×10-5 mol·L-1,由SO+H2OHSO+OH-知,c(HSO)=c(OH-)=1×10-5 mol·L-1。
Kh(SO)==,則=,c(SO)=1.02×10-3 mol·
L-1。
由物料守恒知:c(Ca2+)=c(SO)+c(HSO)=1.02×10-3 mol·L-1+1×10-5 mol·L-1=1.03×10-3 mol·L-1。則Ksp(CaSO3)=c(Ca2+)·c(SO)≈1.05×10-6。

相關(guān)試卷

2024屆人教版高考化學(xué)一輪復(fù)習(xí)第28講難溶電解質(zhì)的溶解平衡作業(yè)含答案:

這是一份2024屆人教版高考化學(xué)一輪復(fù)習(xí)第28講難溶電解質(zhì)的溶解平衡作業(yè)含答案,共15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非選擇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高考化學(xué)一輪復(fù)習(xí)講練 第9章 第30講 (含解析):

這是一份高考化學(xué)一輪復(fù)習(xí)講練 第9章 第30講 (含解析),共19頁。試卷主要包含了乙酸乙酯的制取,糖類、油脂、蛋白質(zhì)的用途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高考化學(xué)一輪復(fù)習(xí)講練 第8章 第25講 (含解析):

這是一份高考化學(xué)一輪復(fù)習(xí)講練 第8章 第25講 (含解析),共22頁。試卷主要包含了2×10-4、4,一元強酸與一元弱酸稀釋圖像比較,0×10-4和1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guān)試卷 更多

2024年江蘇高考化學(xué)一輪復(fù)習(xí) 第25講 難溶電解質(zhì)的溶解平衡 課時練(含解析)

2024年江蘇高考化學(xué)一輪復(fù)習(xí) 第25講 難溶電解質(zhì)的溶解平衡 課時練(含解析)

(新高考)高考化學(xué)一輪復(fù)習(xí)講義第8章第52講難溶電解質(zhì)的溶解平衡(含解析)

(新高考)高考化學(xué)一輪復(fù)習(xí)講義第8章第52講難溶電解質(zhì)的溶解平衡(含解析)

第26講  難溶電解質(zhì)的溶解平衡(練)-2022年高考化學(xué)一輪復(fù)習(xí)講練測

第26講 難溶電解質(zhì)的溶解平衡(練)-2022年高考化學(xué)一輪復(fù)習(xí)講練測

第26講  難溶電解質(zhì)的溶解平衡(講)-2022年高考化學(xué)一輪復(fù)習(xí)講練測

第26講 難溶電解質(zhì)的溶解平衡(講)-2022年高考化學(xué)一輪復(fù)習(xí)講練測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quán)申訴
版權(quán)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rèn)為該資料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quán),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guān)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quán)益。
入駐教習(xí)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quán)申訴二維碼
高考專區(qū)
歡迎來到教習(xí)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zhì)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nèi)有效

設(shè)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xí)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