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案[24]復習任務群三 專題六 古代詩歌閱讀分點突破三 鑒賞詩歌的表達技巧一、專項練習閱讀下面這首明詩,完成第1題。送人之巴蜀吳文泰煙波迢遞古荊州,君去應為萬里游。倚棹遙看湘浦月,聽猿初泊渚宮秋。云開巫峽千峰出,路轉巴江一字流。若見東風楊柳色,便乘春水泛歸舟。1.請簡要分析這首詩的第三聯(lián)主要運用了哪些手法。(6分)答:示例:①聯(lián)想、想象(虛實結合)。巫峽多云雨,巴江路難行,此時詩人在古地荊州送友人至巴蜀,自然希望友人的必經之地巫峽“云開”霧散,巴江“一字”無阻。②寓情于景。巫峽霧散,千峰盡出,“巴江一字”,順暢無阻,寄寓了詩人對友人征程一帆風順的美好祝愿。(答對偶或夸張并有簡要分析,可適當?shù)梅帧?【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鑒賞古代詩歌表達技巧的能力。全詩結構巧妙,語雖平淡而意味深長。后四句想象明天,與此時的秋夜作對比,進一步表達了離情別緒,是虛寫??忌痤}時,一定要結合詩歌思想情感來分析。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第2題。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時牧欲赴官歸京杜 牧日暖泥融雪半消,行人芳草馬聲驕。九華山路云遮寺,清弋江村柳拂橋。君意如鴻高的的,我心懸旆正搖搖。同來不得同歸去,故國逢春一寂寥!【注】?、俦驹娮饔陂_成四年,當時杜牧在宣州為官,即將離任回京;此時在宣州任判官的裴坦要前往舒州去。②九華山:在池州青陽境內,為宣州去舒州的必經之處。③清弋江:即青弋江,長江下游支流,在宣州城西。2.本詩前兩聯(lián)是如何寫景的?對表達情感有何作用?(6分)答:示例:①虛實結合。首聯(lián)寫早春陽光明媚、芳草鮮美的景象,是實寫。頷聯(lián)上句想象友人赴任途中經過九華山的景象,是虛寫;下句寫兩人分別時的眼前之景,是實寫。遠近結合。首聯(lián)寫早春陽光明媚、芳草鮮美的景象,是近景。頷聯(lián)上句想象友人赴任途中經過九華山的景象,是遠景;下句寫兩人分別時的眼前之景。②反襯(或:以樂景襯哀情)。前四句通過描寫早春明麗和煦的美景,反襯了詩人與友人離別時的依依不舍以及自己離任回京、仕途未定的惆悵不安之情。【解析】 本題考查鑒賞詩歌的表達技巧的能力。從前兩聯(lián)內容來看,首聯(lián)和頷聯(lián)下句所寫之景是實際存在的,所以是實寫,而頷聯(lián)上句所寫之景是想象的,所以是虛寫,由此可以判斷這是虛實結合;而首聯(lián)和頷聯(lián)下句寫近處之景,頷聯(lián)上句則是遠景,所以這是遠近結合。分析詩歌中景物描寫對表達情感的作用,則要看景與情的關系,因為景是樂景,而情是哀情,所以是反襯,即以樂景襯哀情。閱讀下面的元曲,完成第3題。水仙子·舟中孫周卿孤舟夜泊洞庭邊,燈火青熒對客船。朔風吹老梅花片,推開篷雪滿天?! ≡姾琅c風雪爭先,雪片與風鏖戰(zhàn),詩和雪繳纏。一笑瑯然。3.分析“詩豪與風雪爭先,雪片與風鏖戰(zhàn),詩和雪繳纏”使用的兩種修辭手法。(6分)答:示例:比擬、排比。“詩豪與風雪爭先”“雪片與風鏖戰(zhàn)”,用“爭先”“鏖戰(zhàn)”把“風”和“雪”擬人化,“詩和雪繳纏”,用“繳纏”將“詩”擬物,把抽象的“詩”具象化,生動形象地描寫出風雪交加的壯美,表現(xiàn)作者迸發(fā)的詩情?!霸姾琅c風雪爭先,雪片與風鏖戰(zhàn),詩和雪繳纏”構成排比,描寫了作者的詩情與風雪難分難解的關系,渲染了氣氛。【解析】 首先,判斷修辭手法。這里主要運用了比擬和排比的手法,從“爭先”“鏖戰(zhàn)”“繳纏”分析比擬手法,從這三句整體上分析排比手法。然后,分析修辭手法的運用所達到的表達效果。比擬手法重在分析“生動形象”,排比手法重在分析對氣氛的“渲染”。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第4題。書王定國所藏《煙江疊嶂圖》(節(jié)選)蘇 軾江上愁心千疊山,浮空積翠如云煙。山耶云耶遠莫知,煙空云散山依然。但見兩崖蒼蒼暗絕谷,中有百道飛來泉。縈林絡石隱復見,下赴谷口為奔川。川平山開林麓斷,小橋野店依山前。行人稍度喬木外,漁舟一葉江吞天。4.這首詩歌表現(xiàn)出作者以詩摹畫的高超表現(xiàn)力,請試賞析“山耶云耶遠莫知,煙空云散山依然”。(6分)答:示例:①虛實結合(想象)。高且遠的浮空翠色中,哪兒是云哪兒是山呢?激發(fā)了讀者的藝術想象力,想象“煙空云散”之后山形顯露。②化靜為動。讀者仿佛看到浮空的云煙舒卷流蕩,漸漸逝去,露出了疊嶂高峻雄偉的形貌。靜中顯動,化靜止的空間畫面為流動的時間過程。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第5題。臘前月季楊萬里只道花無十日紅,此花無日不春風。一尖已剝胭脂筆,四破猶包翡翠茸。別有香超桃李外,更同梅斗雪霜中。折來喜作新年看,忘卻今晨是季冬。【注】 ①尖:月季花蓓蕾的頂端,此指月季花苞。②四破:指月季花完全展開時的形態(tài)。5.頷聯(lián)使用了哪些表達技巧?請結合詩句加以賞析。(6分)答:示例:①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把月季花苞比喻成一支胭脂色的毛筆,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月季花含苞待放的情態(tài);②注重色彩描繪,紅色的花瓣和綠色花蕊互相映襯,鮮艷亮麗;③化靜為動,“剝”字表現(xiàn)月季綻開時頃刻間的動作,賦予靜態(tài)的月季以動態(tài)美。【解析】 “胭脂筆”是把月季花苞比作胭脂色的毛筆,這是使用比喻的修辭,用“胭脂筆”描摹月季含苞待放時的神情意態(tài)。“胭脂”是紅色,“翡翠茸”是綠色,這里使用色彩詞,紅綠相襯,鮮艷亮麗。“剝”字表現(xiàn)月季綻開時頃刻間的動作,化靜態(tài)的物象為動態(tài)美,又以“破”“包”兩詞,狀花萼托蕊,傲然而開。見出詩人觀察之細致、描寫之逼真,堪稱獨步。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第6題。和答登封王晦之登樓見寄黃庭堅縣樓三十六峰寒,王粲登臨獨倚欄。清坐一番春雨歇,相思千里夕陽殘。詩來嗟我不同醉,別后喜君能自寬。舉目盡妨人作樂,幾時歸得釣鯢桓。【注】?、俦驹娛屈S庭堅在葉縣任縣尉時所作。王晦之,黃庭堅的朋友。②縣樓:登封縣的城樓。③三十六峰:登封縣近嵩山,山有三十六峰。④王粲:建安七子之一,曾作《登樓賦》抒寫懷念故土之情。王晦之與王粲同姓,而且先前寄給黃庭堅的詩中有懷土之念,詩中用其代指王晦之。⑤鯢桓:語出《莊子·應帝王》“鯢桓之審為淵”,一說是兩種大魚的名字,一說鯢為鯨,桓為盤桓。6.請從詩歌結構安排的角度賞析頷聯(lián)的作用。(6分)答:示例:①頷聯(lián)寫詩人想象友人王晦之獨坐高樓,一番春雨過后面對夕陽,思念千里外的自己的情景;②頷聯(lián)承接上文,寫友人獨自登上城樓的內容,其中的“相思”之情與首聯(lián)中化用王粲的典故,寫友人所寄詩中的思鄉(xiāng)念親之情相照應;③頷聯(lián)引出下文友人寄詩以及詩人的和答,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思念。二、綜合練習閱讀下面這兩首唐詩,完成7~8題。長安月夜白居易喧喧車騎帝王州,羈病無心逐勝游。明月春風三五夜,萬人行樂一人愁。禁中獨直對月憶元九白居易三五夜中新月色,二千里外故人心。猶恐清光不同見,江陵卑濕足秋陰。【注】?、俦驹姙樽髡咴陂L安應舉時所作,詩題有改動。②帝王州:指都城長安。③原詩是一首七律,作者時任翰林學士。元九即詩人元稹,當時被貶湖北江陵。7.下面對這兩首詩的賞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3分)( C )A.第一首詩中,“喧喧車騎”直接表現(xiàn)了唐代都城長安節(jié)日之夜車水馬龍、游人如織的熱鬧場景。B.第二首詩題目中的“禁中獨直”表明作者寫此詩時正在翰林院值班,“憶”是全詩的題眼。C.兩首詩的寫作年代雖然不同,但題材相近,詩中的兩處“三五夜”所指的時令和具體節(jié)日也是相同的。D.作者是寫月的高手,他在多篇詩作中借月抒發(fā)感情,比如“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解析】 C項,“詩中的兩處‘三五夜’所指的時令和具體節(jié)日也是相同的”錯誤,第一首詩中的“三五夜”指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夜晚,第二首詩中的“三五夜”指八月十五中秋節(jié)夜晚。8.兩首詩運用的主要表現(xiàn)手法有何不同?請結合全詩簡要分析。(6分)答:示例:①第一首詩主要運用對比手法,京城元宵之夜,明月春風,熱鬧非凡,“萬人行樂”;而詩人卻因“羈病”無心游玩,獨處客舍“一人愁”,顯得格外孤單、愁苦。(2分)②第二首詩主要運用虛實結合的手法。作者實寫自己在中秋之夜,對著明月思念遠方的好友;同時,詩人以己心推及“故人心”,想象對方此時也在月下思念自己,又設想江陵潮濕多云,擔心對方不能和自己同見“清光”。詩作虛實結合,表現(xiàn)了元白二人千里同思的深厚友情。(4分)【解析】 第一首詩顯然用了對比,“喧喧車騎帝王州”的熱鬧繁華,對比“羈病無心逐勝游”的孤寂落寞;“萬人行樂一人愁”則直接將眾人的歡樂對比自己的愁苦,以樂襯哀,更顯自己的孤寂。第二首詩,“三五夜中新月色”是實景,寫自己;“二千里外故人心”是虛寫、對寫,想象對方思念自己;“江陵卑濕足秋陰”是虛景,想象對方所在地的環(huán)境。虛實結合,更顯出思念之濃烈。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9~10題。春 思皇甫冉鶯啼燕語報新年,馬邑龍堆路幾千?家住層城臨漢苑,心隨明月到胡天。機中錦字論長恨,樓上花枝笑獨眠。為問元戎竇車騎,何時返旆勒燕然?【注】?、亳R邑:邊城名,在今山西。龍堆:即白龍堆,在今新疆。②層城:因京城分內外兩層,故稱。③機中錦字:竇滔被貶龍沙,其妻蘇蕙能文,頗思滔,乃織錦為回文旋圖詩寄之。共八百四十字,縱橫反復,皆成文意。④元戎竇車騎:元戎,猶主將;竇車騎,后漢竇憲為車騎將軍,大破匈奴,遂登燕然山,命班固作銘,刻石而還。9.下面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C )A.這是一首七言律詩,寫一位出征軍人的妻子在春日對丈夫夢繞魂牽的思念,以及對丈夫早日得勝歸家的盼望。B.第四句“心隨明月”與“我寄愁心與明月”表意相似,深刻表達了女主人公只能把對丈夫的思念寄托給明月的無奈。C.為了寄托思念,抒發(fā)離情別恨,女主人公為夫君織一幅錦字回文詩,“笑獨眠”用擬人手法,樓上花枝也含笑而眠。D.尾聯(lián)寫女主人公問軍中主帥何時才能得勝班師,將個人命運和國家命運統(tǒng)一起來,賦予了本詩積極的社會意義。【解析】 本題考查鑒賞詩歌的形象、表達技巧、思想內容的能力。C項,“笑獨眠”是寫花枝那花團錦簇的樣子,像在嘲笑獨眠之人。10.詩歌首聯(lián)運用了哪些藝術手法?請簡要分析。(6分)答:示例:①擬人?!苞L啼燕語報新年”賦予春天的鶯、燕以人的情感,形象描寫和平寧靜的場景。②虛實結合。第一句是眼前實景,第二句是想象。③襯托(反襯、以樂景襯哀情)。上句寫京城春天色彩秾麗,鶯啼燕語;下句寫從征親人在遙遠的邊關,不能享受這美景與溫情,在上句春意盎然的景色反襯下,下句更顯得沉郁悲壯。【解析】 本題考查鑒賞古代詩歌的表達技巧的能力?!苞L啼燕語報新年”賦予鶯、燕以人的情感,所以是擬人手法?!苞L啼燕語”是美好景色,“馬邑龍堆路幾千”寫邊塞之地,蘊含著思君之情。這里是以美景襯哀情,為反襯手法。另外,第一句為實景,是眼前所見,第二句為想象,所以是虛實結合的手法。明確手法之后進行分析,指出表達效果即可。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1~12題。登高詠菊盡羅 隱籬畔霜前偶得存,苦教遲晚避蘭蓀。能銷造化幾多力,不受陽和一點恩。生處豈容依玉砌?要時還許上金樽。陶公沒后無知己,露滴幽叢見淚痕。【注】 ①蘭蓀:一種香草。②玉砌:用玉石砌的臺階,此指富貴之地。③要時:迎合時尚。1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B )A.首聯(lián)說深秋菊花遲遲開放,是為了避開蘭蓀炫耀芬芳的時節(jié),言近旨遠,含蓄蘊藉。B.“陽和”指春煦之氣;頷聯(lián)下句說菊花不接受春天的一點恩惠,用語淺近,飽含豁達之意。C.頸聯(lián)上句運用反問手法,明說菊花生處不容靠近“玉階”,暗指詩人沉淪下層、晉升失路。D.詩歌照應緊密,“偶得存”照應詩題中的“盡”字,“籬畔霜前”為頸聯(lián)中的“生處”等張本。【解析】 “菊花不接受春天的一點恩惠”這一理解不準確,該句是說菊花得不到春天的一點恩惠,隱喻自身沉淪,懷才不遇?!帮柡磉_之意”這一賞析也不當,應是“幽怨憤懣之意”。12.請從表現(xiàn)手法和情感內涵角度簡要賞析尾聯(lián)。(6分)答:示例:①上句化用陶淵明愛菊逸事這一熟典,陶有“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等名句,世以陶公為菊花之知己。下句運用擬人手法,說行將開盡的菊花因為陶公逝世之后再也難遇知己了,所以那帶露殘菊仿佛為此而傷心落淚。(3分)②詩人由登高所見“菊盡”而聯(lián)想到菊之知己——陶公,進而想象殘菊綴露是為再無陶公一樣的知己而“淚痕”斑斑,抒發(fā)了詩人清高孤介的品格和遭冷落、無知己的身世感嘆。(3分) 

相關試卷

適用于老高考舊教材2024版高考語文一輪總復習任務突破練28鑒賞古代詩歌的表達技巧:

這是一份適用于老高考舊教材2024版高考語文一輪總復習任務突破練28鑒賞古代詩歌的表達技巧,共6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題,閱讀下面這首明詩,完成~題,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題,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題,閱讀下面兩首唐詩,完成~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新教材適用2024版高考語文一輪總復習練案25復習任務群三古詩文閱讀專題六古代詩歌閱讀分點突破四評價詩歌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

這是一份新教材適用2024版高考語文一輪總復習練案25復習任務群三古詩文閱讀專題六古代詩歌閱讀分點突破四評價詩歌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共7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專項練習,綜合練習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新教材適用2024版高考語文一輪總復習練案23復習任務群三古詩文閱讀專題六古代詩歌閱讀分點突破二鑒賞詩歌的語言:

這是一份新教材適用2024版高考語文一輪總復習練案23復習任務群三古詩文閱讀專題六古代詩歌閱讀分點突破二鑒賞詩歌的語言,共6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專項練習,綜合練習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試卷 更多

新教材適用2024版高考語文一輪總復習練案22復習任務群三古詩文閱讀專題六古代詩歌閱讀分點突破一鑒賞詩歌的形象

新教材適用2024版高考語文一輪總復習練案22復習任務群三古詩文閱讀專題六古代詩歌閱讀分點突破一鑒賞詩歌的形象

2023版高考語文一輪總復習課時質量評價24古代詩歌閱讀四鑒賞古代詩歌表達技巧

2023版高考語文一輪總復習課時質量評價24古代詩歌閱讀四鑒賞古代詩歌表達技巧

2023年高考語文一輪復習任務群五古代詩歌閱讀任務突破練27鑒賞古代詩歌的表達技巧含解析新人教版

2023年高考語文一輪復習任務群五古代詩歌閱讀任務突破練27鑒賞古代詩歌的表達技巧含解析新人教版

2022版高考語文一輪復習專題六古代詩歌閱讀分點突破三鑒賞詩歌的表達技巧練習含解析

2022版高考語文一輪復習專題六古代詩歌閱讀分點突破三鑒賞詩歌的表達技巧練習含解析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高考專區(qū)
歡迎來到教習網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