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 物教與學 學導練第七單元 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續(xù)和發(fā)展章 末 總 結第三章 生命起源和生物進化01思維導圖02課程標準03章末小測1. 描述生命起源的過程。2. 描述生物進化的主要歷程。3. 認同生物進化的觀點。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3分,共60分)1. (2020岳陽)下列關于生命起源和生物進化的描述,錯誤的是( ?。〢. 原始大氣沒有氧氣     B. 米勒實驗證明原始地球可能產(chǎn)生有機物C. 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 D. 化石是研究生物進化的唯一證據(jù)D限時 40分鐘   得分___   __2. (2020棗莊)2 500多年前,老子在《道德經(jīng)》中提出“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這與現(xiàn)代生物學中生命起源的化學進化觀點不謀而合。下列關于生命起源和演化的說法,錯誤的是(  )A. 具有生物活性的結晶牛胰島素的成功合成,支持了有機小分子物質合成有機大分子物質的階段B. 分子生物學為判斷各種生物之間的親緣關系提供了證據(jù)C. 人類學家將能否直立行走作為人猿分界的一個重要標準D. 超級細菌的出現(xiàn)源于抗生素使細菌產(chǎn)生了抗藥性變異D3. (2019攀枝花)科學研究表明,原始地球上盡管不能形成生命,但能產(chǎn)生構成生命的有機物。這些簡單的有機物是在_____形成的。( ?。〢. 原始大氣中  B. 原始海洋中  C. 原始江河中  D. 原始陸地上A4. (2019巴中)生命起源的化學演化學說的正確順序是( ?。儆袡C小分子物質形成有機大分子物質?、谟袡C大分子物質形成原始生命 ③原始生命形成原始單細胞生物④無機小分子物質形成有機小分子物質A. ①②③④ B. ④③②① C. ④②③① D. ④①②③D5. (2018鐵嶺)1952年,美國學者米勒等人首先模擬原始地球的大氣成分,在密閉的裝置里,連續(xù)進行火花放電,合成了(  )A. 核酸  B. 蛋白質  C. 氨基酸 D. 葡萄糖C6. 下圖是探究生命起源的化學進化過程的1個模擬實驗裝置,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〢. 該裝置最初的設計者是美國科學家米勒B. B內(nèi)模擬的是原始大氣的成分C. 正負電極之間能夠產(chǎn)生火花放電,作用相當于原始地球條件下的閃電D. 該實驗可以證明,原始生命起源于無機物D7. (2020永州)用關鍵詞對所學知識進行梳理是學好生物學的有效方法。下列是某同學對“生命起源和生物進化”相關關鍵詞的梳理,其中正確的是( ?。〣8. (2020北海)現(xiàn)在地球上多姿多彩的植物是經(jīng)過漫長的年代進化而來的。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〢. 各種植物類群都具有生活在水中的共同祖先B. 在植物的進化歷程中,最早出現(xiàn)的綠色植物是藻類植物C. 植物類群進化的歷程:藻類植物→蕨類植物→苔蘚植物→種子植物D. 植物類群的進化趨勢是由簡單到復雜、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陸生C9. (2020昆明)不同生物與人的細胞色素C氨基酸組成的差異如下圖所示。根據(jù)圖分析,下列推測合理的是( ?。〢. 黑猩猩沒有細胞色素C      B. 鏈孢霉與人類沒有親緣關系C. 響尾蛇在地球上出現(xiàn)的時間早于天蠶蛾  D. 由卵生到胎生是動物進化的總趨勢D10. (2020廣東)科學家在以色列發(fā)現(xiàn)了非洲以外最古老的現(xiàn)代人類化石,將人類首次走出非洲的時間推前至少5.5萬年。下列關于人類進化的說法,錯誤的是(  )A. 現(xiàn)代類人猿與人類有著共同祖先     B. 化石是研究人類進化的最直接證據(jù)C. 據(jù)化石推測“現(xiàn)代人類”不能直立行走  D. 非洲現(xiàn)代人類化石比以色列的更古老C11. (2020鐵嶺)在越晚近的地層里成為化石的生物( ?。〢. 越簡單、低等,水生的越多   B. 越簡單、低等,陸生的越多C. 越復雜、高等,陸生的越多  D. 越復雜、高等,陸生的越少C12. 下圖所示的進化樹簡要表示了幾種生物類群之間的關系。從進化樹可以推測( ?。〢. 在地層中出現(xiàn)最早的生物是eB. b類生物一定比d類生物高等C. 與f相比,c更可能是水生生物D. a類群的生物體結構比f類群的復雜A13. (2020日照)下面是某同學對達爾文進化論的理解,其中錯誤的是( ?。〢. 生物的變異是不定向的,生物進化的方向也是不定向的B. 只有發(fā)生有利變異的個體才能在生存斗爭中生存下來C. 在自然界中,生物個體都有遺傳和變異的特性D. 變異的存在為自然選擇提供了豐富的素材A14. (2020海南)用達爾文進化論解釋細菌對青霉素的耐藥性,正確的是( ?。〢. 細菌產(chǎn)生的變異不利于適應環(huán)境 B. 青霉素使細菌產(chǎn)生了耐藥性變異C. 青霉素選擇有耐藥的細菌生存下來 D. 耐藥細菌之間沒有生存斗爭C15. (2020內(nèi)蒙古)下圖表示長頸鹿的進化過程,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 X表示變異,決定了長頸鹿原種后代性狀的改變B. Y表示自然選擇,決定了長頸鹿進化的方向C. 長頸鹿的生存環(huán)境決定了其性狀是否有利D. 不同性狀的長頸鹿在生存斗爭中相互選擇,共同進化D16. (2020長沙)一種生活在淺海的章魚,能根據(jù)周圍環(huán)境不斷改變自己身體的顏色和形狀。關于章魚的這種偽裝能力,說法錯誤的是( ?。〢. 是主動變異形成的   B. 是自然選擇的結果C. 有利于章魚躲避敵害 D. 有利于章魚獲取食物A17. (2020鐵嶺)如果某一物種缺乏適應變化著的環(huán)境所需要的變異,則它可能( ?。〢. 進化為另一新物種   B. 進化到更高等形式C. 退化到低級物種   D. 滅絕消失D18. (2019內(nèi)蒙古)人類為了觀賞需要,把野生金鯽魚及其后代進行多次雜交,經(jīng)逐代選擇,最終培育出了極具觀賞價值的金魚。下列對此過程的解釋不合理的是(  )A. 觀賞性狀的出現(xiàn)是由于人工選擇而產(chǎn)生的B. 此過程中進行了生存斗爭C. 人工選擇的金魚在人工培育的環(huán)境中生存機會較大D. 與自然選擇相比,人工選擇能縮短生物演變的時間A19. 下圖是某農(nóng)田長期使用1種農(nóng)藥后害蟲群體密度的變化曲線。下列敘述不符合達爾文進化論觀點的是( ?。〢. 農(nóng)藥使害蟲產(chǎn)生了定向的可遺傳的抗藥性變異B. 害蟲抗藥性的形成是農(nóng)藥對害蟲定向選擇的結果C. 從曲線變化可知,害蟲群體原來就存在抗藥性個體D. 曲線a~c的變化說明,農(nóng)藥的使用使害蟲個體適者生存,不適者被淘汰A20. 1種昆蟲有正常翅和殘翅2種類型。自其1900年遷徙到常刮大風的海島上,有人抽樣統(tǒng)計了1900年到1960年2種翅型昆蟲的數(shù)量變化,如下圖所示。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〢. 此種昆蟲的正常翅和殘翅都可以遺傳給后代B. 正常翅昆蟲數(shù)量減少,是其繁殖能力減弱導致的C. 在該島上,容易生存的是殘翅昆蟲D. 不同翅型昆蟲的數(shù)量變化是自然選擇的結果B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20分,共40分)21. (資料分析)閱讀資料,回答下列問題。資料一:達爾文發(fā)現(xiàn)遠離大陸的印度洋南部的克格倫島經(jīng)常刮暴風,島上的花草樹木大都生得低矮。這里的昆蟲有2種類型:一類是翅非常發(fā)達的,一類是無翅或翅小不能飛翔的。經(jīng)過比較發(fā)現(xiàn)無翅或者翅小的昆蟲數(shù)目要遠遠大于翅發(fā)達的昆蟲。資料二:下圖是以生命起源的化學進化學說為依據(jù),結合地質學研究成果繪制的時間軸簡圖。(1)昆蟲有2種類型:一類是翅非常發(fā)達的,一類是無翅或翅小不能飛翔的。這是一種__________(填“遺傳”或“變異”)現(xiàn)象。(2)這些昆蟲與海風之間相斗爭的關系叫做____________。(3)在生存斗爭中,適者生存,不適者被淘汰的過程叫做_____________。變異生存斗爭自然選擇(4)米勒實驗模擬的地球時期是__________(填序號),證實了在原始地球條件下,無機物在紫外線、閃電、高溫等條件的作用下能形成有機小分子物質。 (5)推測最初形成的生命是_____________(填“需氧型”或“不需氧型”)。 ①不需氧型(6)根據(jù)時間軸上植物類群出現(xiàn)的順序,推測生物進化的總趨勢是由簡單到__________、由水生到__________、由__________到高等。(7)有人認為過度繁殖也是自然選擇的結果,你是否同意,說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復雜陸生低等 不同意,適者生存是自然選擇的結果,過度繁殖是自然選擇的前提22. (綜合應用)根據(jù)下圖所示,用生物進化的理論回答下列問題。(1)從圖中可以看出,不同的雞具有相同的______________。(2)雞的新品種的形成是由于原雞產(chǎn)生了許多__________,并能__________下去,在不同的__________條件下,通過__________選擇,對______________________逐漸選擇、淘汰、培育而成的。原始祖先變異遺傳飼養(yǎng)人工具有不同變異的雞(3)上述事實說明,雞的變異方向是____________的,而選擇是__________的。(4)與雞的進化不同,現(xiàn)代長頸鹿的形成是長期____________的結果。結合進化論的知識,提出1個減少“超級細菌”的辦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定向定向自然選擇不濫用抗生素

英語朗讀寶
相關資料 更多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初中生物人教版 (新課標)八年級下冊電子課本

章節(jié)綜合與測試

版本: 人教版 (新課標)

年級: 八年級下冊

切換課文
所有DOC左下方推薦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nèi)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